她是美女高考狀元,北大光華畢業,棄高薪搞創作,別樣人生也精彩

2020-12-18 教育挖挖機

2000年左右,與網際網路發展的良好態勢相適應,網絡小說逐步受到不同層面讀者的喜愛,成為人們打發休閒時光新的生活方式。

很多愛讀網絡小說的友友都知道,有這樣一位網絡作者,她叫「八月長安」,大三時就發表了自己首部網絡小說——《你好,舊時光》,受到網絡讀者追捧。迄今為止,她已發表多部作品,並參加上海書展,一些作品還拍攝成影視劇,成為當紅網絡創作者。

那麼多的小說迷沉浸在「八月長安」的優秀作品中,卻少有讀者知道她的真實情況。

「八月長安」真名叫劉婉芸,曾是高考狀元,而且還是一枚高顏值的北大才女。曾就讀於哈爾濱市第三中學的女生,在2006年高考一役考出了661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哈爾濱市文科第一名,順利錄取到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專業就讀。

從小,劉婉芸就屬於「別人家的孩子」那一類,成績特別優秀,十分乖巧和懂事。別的小女孩有了壓歲錢,想到的都是買布娃娃、買零食等,而劉婉芸卻直奔書店買自己喜歡的文學書籍。對文學這樣的熱愛,驅使著劉婉芸不斷成長,並最終成為哈爾濱的文科狀元。

不僅如此,她還把對文學的愛好帶進了北大。很多友友都知道,北大光華學院金融專業是學神、學霸的「集中營」,在這裡不是省市高考狀元,就是數學、物理等競賽大神,學習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並且,貴為最高學府之一的北大,其學習任務、課程安排等又怎麼會輕鬆呢?

學習壓力那麼大,可劉婉芸對她鍾愛的文學,仍然沒有束之高閣。大學期間她開始關注並廣泛閱讀網絡小說,還萌生了網絡創作的想法。就這樣,她一邊努力學習保證成績不掉隊,一邊又在努力汲取文學營養,籌劃創作自己的網絡小說。2009年,她的第一部網絡小說正式刊出。

高考錄取到北大光華學院金融專業,往往意味著畢業後有高端的工作、高薪的收入,從事的都將是高大上的金融投資等業務。挖挖機一朋友的女兒就是北大光華這個專業,本科畢業就留在某跨國銀行的北京公司,拿著幾十萬的年薪。與絕大多數光華學院畢業生一樣,劉婉芸畢業後也進入了金融行業,而且還是在金融業最發達的上海,專司資產投資工作。

這樣的工作,對於普通人來說,遠不是「白領」的概念,用「金領」來表達更合適。讓人覺得意外的是,劉婉芸對這份高薪的工作並不怎麼來電,認為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並且果斷的選擇了辭職,繼續自己的網絡小說創作之路。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專業畢業生不搞金融,即便是現在,在很多人的眼裡也會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當然,劉婉芸的決定也引來了親人和朋友的批評,被認為是不務正業、是任性表現。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辭職後的劉婉芸潛心於網絡創作,《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橘生淮南》等一部部優秀作品相繼問世,給眾多網絡讀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這被讀者稱之為「振華中學三部曲」的作品, 還被拍成了影視劇,收穫了一大波觀眾的好評。

劉婉芸的小說情感細膩、妙筆生花,不落俗套,別具一番趣味。特別是在青春小說的寫作上,可以說是青春小說中的婉約派。現在的網絡小說不計其數,很多作品或多或少穿插一些低俗的情節以博人眼球。而劉婉芸的小說中,沒有染著奇奇怪怪頭髮的小混混,沒有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那樣的神奇橋段,沒有失戀,沒有墮胎,甚至連逃課都很少,滿滿的正能量。

從北大光華的金融才女,跨界到網絡小說創作者,劉婉芸依靠個人積澱和成長經歷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刻畫得有模有樣。她寫的校園故事起於校園而又不止於校園,寫愛情故事亦不是簡單地講述愛情中的糾糾纏纏、小情小愛,傳遞給讀者的信息更多的是自我成長與自我實現,富有趣味性,更富成長動力。

當然,從經濟收入的角度,如今的劉婉芸創作收入,也並不低於當初在上海金融行業的資產投資工作收入。真得很佩服劉婉芸這種敢於選擇的勇氣、善于堅持的執著、勇於拼搏的闖勁,並且還闖出了屬於自己的那一片精彩的天地。

現在的新時代青年中,太多的人容易受到他人言行甚至偏見的影響,為親友的期待而不忍堅持自己的夢想,被「隨大流」,有的甚至因此而工作不順、生活不如人意,卻已經沒有勇氣、沒辦法再重新來過了。

人生,就應該像劉婉芸這樣,敢想敢做,敢拼敢闖,憑勇氣和智慧,闖出一段屬於自己的精彩。

(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不妥,聯繫速刪)

相關焦點

  • 和李健是同門,高考狀元,北大光華學院畢業,卻因寫網絡小說成名
    也許她的這閱讀的愛好,為她後來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3年到2006年,劉婉薈就讀於哈爾濱第三中學,這是黑龍江重點中學,和音樂才子李健是同門。那可是每年都向清華北大輸送優秀的人才重點高中呀。2006年劉婉薈以661分的好成績成為了哈爾濱市的高考狀元,當時很多人都祝賀她,這小姑娘卻覺得自己沒有發揮好,她本來的願望是成為省高考狀元。高考的時候她的作文是滿分作文,看來小姑娘的確有寫作的天賦。
  • 高考611分上北大,放棄高薪「爬格子」成網文大神,母校的驕傲!
    今天,小編想向大家介紹一位當紅的網絡作家,她曾經是一名高考狀元,畢業於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本來有機會從事金融行業的資產投資工作,卻因為痴迷於網絡文學創作,選擇棄商從文,成為了一名專職的網絡文學作家,作品火遍全國,而且,這位網絡大神皮膚白、身材好、容顏美,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美女作家。她就是著名的網絡作家——八月長安。八月長安,原名劉婉薈,哈爾濱人。
  • 她以661文科狀元身份考入北大光華,卻沉迷於網絡文學,現在怎樣?
    更別說成為文科狀元進入北大這樣的頂尖學府。她在2006年高考中取得了661分的好成績,成為了哈爾濱市文科狀元。當然也就順利的進入了每個高三學子都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並且進入了北京大學最牛的光華管理學院。眾所周知北京大學的光華管理學院基本上都是吸引了各省文理科狀元的地方。
  • 哈爾濱女孩考661成狀元,北大畢業放棄30萬年薪搞寫作,現狀如何
    說起高考狀元的未來去向,大家第一印象是上清華北大,然後讀研讀博,或是留學深造,最後到各大公司或者政府單位高薪工作。但是,有一位文科狀元,她就不是這樣按照大家的規划走,她走出了自己獨特的人生道路,因為她北大畢業後,辭去了金融工作,專職寫文,引發父母的反對,也引發很多討論。
  • 最勵志的高考狀元,18歲前從不玩手機,如今考上北大光華管理學院
    高考是每位家長和學生密切觀關注的話題。每年的六月,無數的學子來到了考場,開始了他們的戰爭。有的學子經過寒冬傲雪終於考入理想學校;也有高考失利與夢想無緣。無論高考成績的好壞,只要他們不負自己的努力,也未必沒有笑看人生的可能。
  • 《創造營2020》藏龍臥虎,美女學霸李丞汐畢業於北大,還曾是高考狀元!
    《創造營2020》播出後,很多高顏值、實力強的小姐姐便引起無數網友的關注,其中不乏很多學霸級的人物,比如李丞汐,她畢業於北京大學,是名副其實的學霸。李丞汐出生於福建,據悉,當年她高考時考了669分,成為所在市的高考理科狀元,後來李丞汐被知名學府北京大學錄取,不僅如此她還曾是北大元培班的學生,真的是美貌與智慧並存的美女。她讀大學期間學習很用功,曾幾次獲得獎學金,她的唱跳能力也不錯,很多網友都稱她為全能選手。學霸身份,不錯的唱跳功底,這些都給李丞汐帶來了更多的關注,但節目組給李丞汐的鏡頭有點少。
  • 16歲高考加20分進北大光華,大三退學復讀成省狀元,退學原因成謎
    考上了復旦大學毅然復讀,然後考上北大,從北大退學後考上清華,又從清華退學再度考上清華,並且還中過一次市狀元。這樣的任性經歷,真的無愧於公眾賦予的「清北專業戶」暱稱。今年高考湖北省襄陽市理科第二名王宇航,也是一名從清華大學任性退學復讀的學霸。2018年高考,王宇航考出了697分的特高分,被錄取到清華大學自動化專業。這其實是很不錯的專業,但是王宇航不喜歡。
  • 一個北大高考狀元的抗抑鬱史
    來源 | 熱心市民樊阿姨作者 | 遊安寫在前面: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好奇過這個問題:那些清華北大隨便挑的高考狀元們,後來都過上了怎樣的生活?這些站在高考金字塔尖的人,幾十萬個學生裡只能出一個的人。——他們後來成功了嗎?——他們是否過上了想要的生活?我好奇過,於是我請來了高考某省文科狀元,也是我的朋友遊安來講講她的故事。
  • 高考英語直接睡覺卻被北大錄取,最牛高考女狀元:我只是太困了
    但是13年前廣西有一位高三女學生,高考語文時忘記寫自己的名字,高考英語時又在考場上直接睡著了,卻最終以高考總分672分的高分豪取2007年廣西文科狀元。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女學生的真實事跡如此具有神奇色彩?07年以廣西文科狀元的身份進入北大校門,現在的生活又是如何呢?
  • 她是西藏高考狀元,數學、英語都只被扣2分,清華北大都來搶她
    高考成績剛出來不久,清華北大的招生組都來搶她,並承諾只要她報考他們學校,專業任選,而且還邀請她到北京參觀校園。 對於如何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黃鬱青在跟學弟學妹們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說道:在高三緊張密集的複習備考當中,適當地脫身出來、調整節奏是必要的。
  • 她是河北高考狀元,語文考完崩潰大哭,曾立志爬也要爬到北大
    郭寧有做筆記的習慣,她有兩箱筆記本,裡面全都是各個學期她對重點題型、知識點的歸納總結,只要有空或是重要考試前她就會拿出來翻看,掌握的筆記本就扔到一旁,到了高考前,每科就只剩一本筆記本在課桌上了。郭寧在念高中時就一直有一個北大夢,她常常夢到自己在北大校園裡散步,她還將北大的校徽貼在床頭上,她將670分的高考目標粘在課桌上,並一直提醒自己,立志爬也要爬到北大。
  • 高考成績出爐!北大狀元揭秘:我那屆18個省狀元為什麼選擇出國?
    前幾年有個報告說,高考狀元「到大學就不行了」「成就平平「。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邀請到某屆北大高考狀元現身說法,跟大家聊聊他那一屆53個省狀元的出路。每年高考結束後,高考狀元們都能引起不少關注。讚譽者有之,不以為然者也有。其實,就像在奧運會上,即使水平幾乎一樣,冠軍得到的關注和獎勵常常遠多於亞軍,這只是個很正常的大眾心理。
  • 8年了,高考733分獲得狀元,考上北大的浙江才女,現狀如何
    每年,北大校園都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高精尖人才,他們在這裡繼續綻放著自己的理想勝地。然而經過多年的錘鍊之後,這些天之驕子的前途卻各不相同,有的人能夠繼深造,有的人則畢業後出來工作,甚至有的人就此黯然失色,褪去了天才的光環。
  • 11年前659分高考狀元,因父母自作聰明被北大拒收,現在咋樣了?
    對於重慶小夥何川洋來說,父母的愛讓他走了不少彎路,他本來成績名列前茅,在2009年參加高考後以極其優異的成績成為當地的高考狀元。但是在他被北大錄取之後,事情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到了高中,何川洋給自己確定的目標是北大。因此高三時,何川洋潛心讀書,向著自己的目標全力衝刺。2009年,何川洋以659分的高考成績成為了當地的高考狀元。北大也不願意錯失這樣的人才,與何川洋籤訂了提前預錄取的協議,北大的光華管理學院成為何川洋唯一填報的志願。
  • 2020年各省高考狀元去向表出爐,20個北大,22個清華
    聞道燕園春色美,青溪水木最清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近日,看到網上公布了2020年各省高考狀元的去向名單。這些高考狀元紛紛選擇了我國最頂級的兩所學府——清華和北大。據統計,共有20人選擇了北大,22人選擇了清華。除此之外,表內還有尚未統計信息的黑龍江、江蘇、寧夏、陝西理科狀元,廣東、寧夏、陝西、雲南的文科狀元。其中表內出現了「北大元培」、「北大光華」和「清華新雅」三個名稱,可能很多朋友對此並不是很了解,在此給大家重點介紹一下。
  • 家裡一貧如洗卻成高考狀元,688分考上北大
    北大和清華是多少學子一生夢寐以求的聖地,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以千萬計,最終能走進北大和清華的只是極少數的幸運兒。今天要說的女主人公便是其中之一,她在2019年高考中取得了688分的好成績,最終成功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錄取,成為北大學子的一員。
  • 高考狀元放棄去北大,想去美國名校卻遭拒收,畢業後他將如何?
    前言對於每一個學子來說,高考都是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一年一次的高考,讓眾多學子為其拼盡全力。高考的難度其實也是比較高的,對於眾多學子來說必須要努力學習,經過十幾年的辛苦讀書,才有可能在這樣的一場人生考試中取得優秀的成績。
  • 她是湖北高考狀元,第一年沒考上清華北大,復讀一年成了文科狀元
    因為她一直的目標都是清華北大,考完沒過多久,她的班主任就來到她家,希望能勸她父母讓她復讀一年,並向她父母保證只要再復讀一年一定能夠考上清華、北大,李卓雅自己也是這樣的想法。對於班主任的建議,李卓雅的父母發生了分歧,李卓雅的母親完全支持女兒繼續復讀,不過李卓雅的父親李彥林卻表示反對,他覺得617分的高考分數已經不算太低,如果再考一年,不一定能超過這個分數,他希望女兒可以快樂的學習,而不是為了考上清華北大,不過最終在李卓雅的堅持下,父親終於妥協了。
  • 美女學霸獲北大「學生五四獎章」,「心無旁騖」讓她受益匪淺
    安徽蚌埠女孩陳妍汀2016年從蚌埠市第二中學畢業,以蚌埠市高考理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專業學習。四年間,陳妍汀勤奮刻苦,成績優異,先後獲得2018年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標兵、工商銀行獎學金優秀獎等。
  • 高考狀元北大才子:下鄉當農民,想把「綠手指」練成「金手指」!
    這幫同學看得呆了,這是曾經的高考狀元嗎?這是曾經的北大學子嗎?這是曾經的人大碩士嗎?一串串問號,都寫在他們的臉上。但是,確實沒錯,這就是那個高考狀元,就是那個北大學子,就是那個人大碩士。他畢業後選擇當農民,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地道的農民。他叫鄒子龍,在他的家鄉韶關市,是個大名人,第一次出名是在2007年。那一年,他的高考成績位居韶關市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