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再沒有像中國人這樣喜歡存錢的了,即使在古代,人們也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存錢,而得到了如今,隨著現代銀行業和金融理財的發展,中國人的存錢方式越來越大,存錢的行為也變得更為積極。因為即使在利率最低的銀行也可以增加存款額。因此,中國的銀行業發展迅速,也正是由於中國人民的積極儲蓄,那些大公司才得以獲得高額貸款,並迅速發展。
然而,大多數銀行的利率都相對較低,如果考慮到貨幣實際購買力的下降,存入銀行的貨幣最多只能保值,所以現在很多人不在單純的將錢存入銀行,而是開始選擇購買理財產品。
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民生活剛剛起步,沒有這麼多的選擇,不過當時一些銀行的利率還是很高的。今天,讓我們來談談一位老人在銀行存了77元錢,60年後想要連本帶利全部取出的事情。
據了解,小夥吳先生在家中整理東西時發現了一本存摺,存摺上顯示,在1958年10月在銀行存入77元,並一直定期到第二年的4月。因為是定期存款,而且當時市面上流通的錢比較少,所以當時銀行為了鼓勵人民存款,設置了相當高的利率,吳先生手中這筆存款的利率就是51%。
51%的利率,這不是要發了嗎?!吳先生喜出望外了一陣,隨後,他還是先冷靜了下來。首先,他得確定這本存摺是否是屬於他的,否則就白忙了。於是吳先生專門向家人打聽存摺的來歷,看到在存摺上簽字人的名字,家中長輩們告訴他,這是他爺爺的存摺。
據了解,當時看到定期存款利率這麼高,吳先生的爺爺就直接把家裡暫時不用的錢都拿出來,湊夠77元錢去銀行存款,希望以後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要知道在當時的人們眼裡,77元已經是一筆「巨款」了。不過,後來可能是家中的變動或是爺爺太忙了,就把存錢的事給忘了,直到爺爺去世,也沒想起在銀行還存了一筆「巨款」。
而吳先生則是在收拾東西時才發現了這本存在,在確認自己擁有存摺所有權後,吳先生非常高興的跟家人稱要發財了,隨後便帶著存摺去銀行兌現現金,51%的利率啊,不用想都知道這77元在60年後將會成為天價。
在去銀行的路上,吳先生已經開始幻想自己一夜暴富後的生活了,然而,命運還是給吳先生潑了一瓶冷水,銀行只給了他831.3元,這讓吳先生覺得上當受騙,並與銀行工作人員發生爭執。
銀行工作人員解釋稱,這張存摺的利率確實是51%,但前提是1958年10月至1959年4月的定期存款利率是51%。1959年4月存款到期後,吳先生的爺爺並沒有取款或是再存一筆定期存款,於是工作人員按照銀行慣例將其存款轉為半年定期存款,並按分段利率計算,再按新利率計算其利率。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口袋裡的錢越來越多。新利率也是逐年下降。所以最後經過工作人員的核算,他的本息一共是831.3元。雖然銀行工作人員的解釋很清楚,但吳先生和家人還是覺得這不太合理,應該按照存摺上的利率來計算。不過,隨後吳家向有關方面的律師諮詢後,律師表示銀行的做法是合規的。
以上內容均來源於 天涯看點歷史號
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