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企業職工養老金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每年都在進行調整,從表面上看,我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越來越高,但是仍然有退休老同志反應退休金水平遠遠不夠,那到底應該用什麼方式來衡量退休金水平高低呢?
2020年養老金調整消息
在養老保險專業計算方式中,有一個養老金替代率,專用於衡量退休後和在職時生活保障水平的差異。養老金替代率有幾種不同的計算方式,最直觀的方式是個人退休時養老金水平與其在職時工資收入之比,例如,在職時工資為10000元,退休金為5000元,則替代率為:5000/10000*100%=50%,這意味著退休金比在職時工資少了一半。
學者對替代率的研究
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的替代率在逐年下降,全國平均水平已經不足50%,此前為大家詬病已久的是公務員、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養老金替代率高於企業退休人員,自2014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以來,公務員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也在跟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靠近。
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退休金不能跟自己在職時的工資水平一樣,即替代率達到100%。一方面是考慮到退休後常規消費已經低於在職消費,年輕人買房、買車、養孩子等方面的支出更多。另一方面則是要考慮激勵在職人員,如果退休金水平和在職人員水平一樣,那很多人會無心工作,只想退休。
大家覺得退休金水平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