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定位導航,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出行等方方面面都離不開衛星定位導航。送外賣叫外賣要衛星定位,開車出行要衛星導航,很多人離開了衛星定位導航可能就無法正常工作,出行。甚至軍事打擊行動也離不開衛星定位。
從用剛開始用民用導航至今,我們一直使用的都是美國開放的小部分GPS衛星定位導航。隨著我們的北鬥導航衛星系統的日益成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用上自己的北鬥導航衛星系統。讓我們一起了解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歷程。
1994年,中國衛星導航工程獲批立項,我們正式開始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研製,以北鬥星來進行命名。至此,我們的科學家正式開始第一代衛星導航的研製。
2000年10月31日,這是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發射史上值得銘記的日子。在31日的00:02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首顆北鬥導航實驗衛星升空。在第一顆試驗衛星發射50天後,第二顆試驗衛星也被長三甲火箭送上同步軌道。
2003年5月25日,00:34分我國發射第三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作為備份星,跟前兩顆衛星組成了中國完整的第一代衛星導航系統,這就是北鬥一號。
2004年,北鬥二號系統工程建設啟動。2009年北鬥導航衛星迎來了的高密度發射期,2011年建設完成北鬥區域衛星導航的基本系統,具備向中國大部分地區提供初始服務的能力。
2012年,北鬥衛星導航系統16顆衛星全部發射成功。12月27號,國務院新聞辦召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布會,宣布我們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和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可以兼容共用的。北鬥還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這是三步走戰略第二部,北鬥二號系統工程。
2017年11月5日,北鬥三號第一顆和第二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拉開了北鬥導航全球組網的大幕。2009年12月,北鬥三號工程立項,在2017年陸續發射了數顆衛星。
2018年的一年,北鬥導航系統發射了18顆衛星,北鬥刷新了衛星研製生產的中國速度。而2018年2月12日發射的北鬥三號第五課和第六顆衛星,更是完成了100%國產化。
2018年9月19日,北鬥增加了國際搜救系統和全球短報文等等新功能,標誌著北鬥導航正式走向世界。
2018年11月,中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成功,成為世界現役功能最強的導航衛星。18年11月19日,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18年12月27號,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向一帶一路及全球提供基本導航服務。
2019年5月17日,北鬥二號系統最後一顆備份衛星升空到位,標誌著二號工程圓滿收官。
2019年12月16日15時22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發射第52和第53顆北鬥導航衛星。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2020年上半年,中國計劃再發射兩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到時候,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2035年將建成以北鬥系統為核心。更加泛載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系統,提升時空信息服務能力,實現北鬥高質量發展。
整整19年,中國人已經成功的發射了超過五十顆北鬥衛星。從60年代建議立項,從無到有,背後是我們的幾代航空航天人的不懈努力。
中國北鬥三步走發展戰略歷經40年崢嶸歲月,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團結協作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的獨特道路。就是中國的北鬥,也是世界的北鬥,更是一流的北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