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魚前傳:馬來西亞首富百年掘金史!掌控北京國貿,接班人成疑

2020-12-14 豹變官方號

「核心提示」金龍魚,一個看似很「中國」的品牌,實際是馬來西亞華裔郭鶴年創立的。他為日本賣過命,為中國操過盤,產業版圖橫跨豪宅、商場、酒店、糧油以及傳媒,是馬來西亞首富,卻面臨無人接班的尷尬。

作者|秦海清

編輯|張洋

1909年,舊王朝風雨飄搖,清廷下詔重申「預備立憲」。這一年,不到16歲的郭欽鑑受夠了長兄的不待見,決定下南洋投奔四哥郭欽仁。

郭欽仁是第一個移民東南亞的郭氏族人,他在新加坡當地一家華人商鋪做店員。數年後,郭欽鑑與四哥賺了一些錢便自立門戶,兄弟倆撐著舢舨穿越鱷魚成群的柔佛海峽,來到馬來西亞的新山市,成立東升公司,郭鶴年即出生於此。

郭鶴年是郭欽鑑的幼子,日後成為郭氏家族的核心,構建起龐大的商業帝國,還掙得「東方糖王」、「酒店大王」、馬來西亞首富的名號。鮮有人知北京的國貿中心是郭鶴年所建,人們炒菜用的金龍魚調和油也是他的產業。

如今郭鶴年97歲,他的商業生涯再添一個新的註腳,金龍魚即將在A股創業板上市。

1

紮根馬來西亞

1893年12月,郭欽鑑出生於福州蓋山鎮郭宅村,按照族譜記載,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後裔郭華在北宋時遷到此地,為郭氏的南遷始祖。

郭欽鑑兄弟六人,他排行最末,雙親早亡後,家產主要被長兄繼承,加上時局動蕩,郭欽鑑早年間生活窮困,當他得知早就南渡新加坡的四哥光景較好,遂背井離鄉遠赴重洋。

轉戰馬來西亞的兄弟倆,見香料供不應求、價格飆升,就趁勢大賺一筆。郭鶴年認為父親的商業智慧確實高人一等,他擁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直覺,而且天資聰穎,富有經商頭腦,還像絕大多數中國人一樣善於觀言察色。

郭欽鑑其中一樁最成功的的生意,是成為英國殖民政府的供應商,他的東升公司得到一份為醫院和監獄提供日用品的合同。

郭鶴年認可父親的商業才能,但稱其在婚姻裡是一個「人渣」。1936年,郭欽鑑心中另有所愛,等到新歡生下五個孩子,郭欽鑑便跟新歡一起生活,冷落原配鄭格如。

郭鶴年/視覺中國

作為鄭格如的兒子,郭鶴年最不受父親疼愛,度過了一個頗受冷落的童年。這樣的境遇讓郭鶴年心懷怒火,促使他無論讀書還是後來做生意,都極為努力上進。

郭欽鑑認為,馬來西亞將長期被英國殖民政府主宰,如果不掌握英語,個人難有作為。所以,他把郭鶴年送去一所英語學校——修女學校讀書。

在修女學校完成一年級,郭鶴年入讀政府辦的英文學校,又在新山英文書院學習了三年。1940初,郭鶴年到華文學校學習了18個月後,進入新加坡的萊佛士學院,這是新加坡最好的高等教育學府之一。

在萊佛士,郭鶴年結識了很多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未來的政治領袖,包括馬來西亞第二任總理,以及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李光耀比郭鶴年高一年級。1970年代中期,郭鶴年經常出入李光耀的辦公室。

二戰爆發後,日軍入侵至南洋,郭鶴年在萊佛士的學習生涯中斷,郭氏家眷顛沛流離。

逃難期間,日軍中的一個臺灣人告訴鄭格如:你們三個兒子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如果不去為日本人服務,可能會被懷疑反日,我在三菱貿易有個朋友,聽說他們要在新山開設一個小辦事處,將派一個日本經理來管理。你應該從三個兒子中選一個去報名當他的助手。

從1942年7月到日本宣布投降,郭鶴年一直在三菱公司工作,甚至升任三菱公司米糧部的負責人。郭鶴年還通過私下交易,賺了幾十萬元。

為日本人工作的最後一周,族人找到郭鶴年,「你父親想你回去幫他,回來加入家族公司吧。」郭鶴年沒有拒絕。

來到父親的東升公司,郭鶴年才發現公司的經營狀況多麼糟糕。儘管如此,得益於被指定為政府在新山和附近地區的米、糖、麵粉代理商和經銷商,戰後三年間,郭欽鑑賺了400萬馬幣。

郭鶴年認為,他個人至少貢獻了30%。

2

東方「糖王」

郭欽鑑去世後,雖未給郭鶴年留下豐厚的產業,但至少打下了基礎。

1949年1月中旬,郭鶴年及其母親鄭格如、大哥郭鶴舉、五堂兄郭鶴青、十二堂兄郭鶴醒,五人圍坐一起謀劃籌建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同年4月初,「郭氏兄弟」正式營業,郭家人的生意進入第二代,郭鶴年無疑是挑大梁者。

藉助在三菱的經驗,郭氏兄弟公司在最初十年裡,主營業務圍繞米、糖、面這三種商品進行簡單的貿易。

大米生意最先站穩腳跟,1950年中期,郭鶴年洞悉大米生意只能賺取微利,因為大米價格一般波動不大,只有價格變動劇烈才能從中賺取巨大利潤,但食糖生意符合這一特徵。

郭鶴年認為糖是「最廉價的必需奢侈品」,大約從1955年起,他將業務重心從大米轉移到食糖。起初郭鶴年從新加坡的英國洋行買糖,後來郭氏兄弟旗下的馬來亞製糖有限公司主導了整個馬來西亞市場,這是東南亞首家獨立的煉糖廠。

除了製糖,1960年起,郭鶴年每年去倫敦一兩趟,開始摸索和學習做期糖生意。1963年,是郭鶴年做期貨最瘋狂的一年,一年下來現金純利約為1400萬馬幣(約合人民幣2300萬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之前郭氏兄弟的全部資金最多也不過400萬馬幣。

短短幾年時間,郭氏家族企業已是全球少數幾個完全整合糖業生產和貿易的企業,郭鶴年被稱為「東方糖王」。郭氏兄弟後來在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因為在全球建造頂級五星級酒店——香格裡拉,郭鶴年又加封「酒店大王」。

在郭鶴年的商業生涯中,他一直不斷往更深、更富饒的海洋進發,從新山到新加坡,再到移居香港成立嘉裡控股,郭鶴年的商業版圖不斷拓展至房地產開發、物流、航運、股票市場等。

生意日益興隆之際,郭鶴年重蹈父親的覆轍。

1970年初,郭鶴年剛剛把公司搬去香港,他深深愛上了一個叫何寶蓮的年輕女士,也就是郭鶴年現在的太太。

原配謝碧蓉發現郭鶴年的新歡幾個月後,決定成全他,「年,我一直努力地思考這個問題,我已決定讓你去追尋你的幸福,而我亦準備好與另一個女人一起擁有你,我們就繼續這樣過好了。」此後,郭鶴年與何寶蓮組建了新家庭。

郭鶴年後來在回憶錄中說,他一直試圖理解為什麼男人會移情別戀。

3

回國淘金

郭鶴年做食糖生意,偶然與來自中國的力量正面交鋒。

1958年,郭鶴年拿下日本三井公司3萬噸白糖。時值中國急需外匯,國內市場擠出3000噸白糖欲出口馬來西亞。頓時整個市場白糖價格大跌,不過郭鶴年的白糖更具成本優勢。

負責中國白糖銷售的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總公司(中糧的前身),意識到無法與郭鶴年競爭,轉而決定與其合作,將馬來亞的白糖銷售業務委託給他,這讓郭鶴年與中糧不打不相識,為其日後為中國「效力」埋下伏筆。

1973年4月,郭鶴年接到一個神秘電話,他依約從新加坡趕到中國香港的寶華大廈,見到了兩位華潤五豐行(中糧在中國香港的總代理)的高級經理,他們一坐下去就講,國家現在很緊張,急需30萬噸的原糖,需要郭鶴年幫忙採購,同時也要幫忙買進一些期貨。

這是一個非常秘密的行動。郭鶴年估計行動一旦走漏風聲,原糖的市場價格估計會大漲20%到25%,在期貨上也有巨利可圖。

郭鶴年當即答應幫忙,但他手中並無多少存貨。當時除了巴西,其他國家也沒有大量存貨。郭鶴年一邊派人去巴西,另一邊自己去瑞士的日內瓦參加一個國際會議。這是一個大會議,郭鶴年特地報名參加,就是為了在那邊天天跑來跑去,讓人不會以為是他要在巴西買糖。

會議期間,有個英國商人朋友走來同郭鶴年聊天:「Robert Kuok(郭鶴年英文名),你知道嗎?最近巴西很奇怪,從來沒有看見過的日本人,年輕的,有兩三個,天天進出糖區。」郭鶴年暗暗吃驚,英國人的情報這麼厲害,但表面上不動聲色地說:「是嗎?你還有行情要告訴我哦。」

第二天,大會正在演講。突然間,演講人說,有國際電話找Robert Kuok,還好他沒說是巴西來電。郭鶴年趕去聽電話,果然是去巴西的同事,聽說他們有一點進展了。郭鶴年說:「你不但要有進展,還要快,這邊開始有動作了。否則這個事情就會暴露。」

三四天後,巴西的採購合同籤了下來,郭鶴年在倫敦、紐約和巴黎的期貨市場也都買好了期貨。再過幾天,全世界都知道了,原糖馬上漲價。郭鶴年在這次期貨交易中,賺了上千萬美元。

「為國操盤」算是郭鶴年與中國市場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他在中國大陸的業務真正始於北京國貿中心項目,而且該項目差點「流產」。

談判了一年多,1984年11月,國貿中心項目正式籤約。不久之後,郭鶴年就聽見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他被指責從國家的項目中牟取暴利。

郭鶴年非常生氣,要求有關方面以成本價加利息買走郭鶴年所有股份,然後撤出中國,他帶著強烈的情緒對一位中國官員說:「你的國家很貧窮,你們有什麼財富供我掠奪呢?我來幫助,且不辭勞苦。你們不該在我背後說三道四。請馬上買回我手上的股份。我要撤出。」

後來在國貿中心的封頂儀式上,中國一位副總理與郭鶴年談過後,郭鶴年才放棄撤出。如果郭鶴年真的撤出,他失去的可能不僅僅是一個項目而已。

4

叛逆「傳人」

北京國貿中心項目期間,大陸首家香格裡拉酒店在杭州開業,相比地產與酒店,郭鶴年在大陸最龐大的業務是糧油。

涉足食油,還是郭鶴年侄兒郭孔豐的建議。

郭孔豐是郭鶴年十四堂兄的兒子。1973年,24歲的郭孔豐自新加坡大學畢業後,加入郭氏旗下的聯邦集團做麵粉業務。

在郭鶴年手下,郭孔豐很快學會了做麥、米的生意,可以完全獨立工作,但他每周仍然會與郭鶴年見兩三次面。

1986年,郭孔豐註冊了「金龍魚」商標,在馬來西亞銷售小包裝油。第二年,聯邦集團合併至郭氏旗下的玻璃市集團,同時公司的食油精煉業務劃歸至玻璃市集團旗下專門做油脂加工的PEGO公司。

為了進一步整合資源,開拓郭氏集團在海外的糧油加工項目,郭氏糧油正式成立,郭孔豐擔任總經理。郭氏糧油在中國組建了嘉裡糧油集團。1988年,嘉裡糧油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家油脂加工廠——南海油脂工業(赤灣)有限公司,也是中國第一家大規模的現代油脂精煉廠,在深圳蛇口動土開工,兩年後建成投產。

郭鶴年直言,郭孔豐是郭氏糧油背後的驅動力,「他預見到食用油是一個巨大的產業,而中國是甦醒中的市場。」

這是郭鶴年第一次,在幾個侄兒中發現了一個能力與自己不相伯仲的商人,看起來孔豐是郭家下一代中最有才幹的人。「並不是要抹殺我自己的孩子和其他親屬的管理才能和所付出的辛勞。只是孔豐具有特殊的創業天賦,能夠發現機遇並將它轉化為無限商機。」郭鶴年在自傳中說。

戲劇性的是,第一桶「金龍魚」小包裝油在中國下線的1991年,郭孔豐離開了郭氏,此後15年,郭孔豐從未與叔叔郭鶴年有過直接溝通。

郭孔豐是第二個離開郭氏的族人,第一個是他的父親郭鶴瑞。他大約20歲時加入郭欽鑑的公司,後來脫離家族生意,在一個叫做豐盛港的漁村開食品商店。1951年,郭鶴年去豐盛港垂釣,「姜太公釣魚」,意在說服堂兄回歸家族。

「我看不出你在豐盛港能有多大前景,你已是豐盛港最大的食品商店,而這裡沒有其他生意可做。回到家族企業吧,你現在是唯一一個仍在外面的。我肯定,我們能給你很好的安排。」郭鶴年反覆勸說了三四次才成功。

多年以後,郭鶴瑞的兒子上演了同樣的戲碼。郭孔豐離開郭氏後,創建豐益貿易,投身印尼的棕櫚油生意,成績斐然,在中國還跟中糧、魯花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叔叔郭鶴年的「對手」。

郭鶴年說,郭孔豐離開郭氏重又回歸,是他人生中最非凡的故事之一。

1991年初,郭鶴年在香港舉辦孫子郭孟馨的滿月宴,宴席開始前,郭孔豐想跟叔叔談一下獎金的事情,郭鶴年直言,「孔豐,很遺憾,你全年都看錯了市場,而且沒有調整策略,以致囊中空空。你要知道,我們是按利潤分配獎金的,所以我不知道該如何對你說。這個狀況很尷尬。」

郭孔豐旋即提出自立門戶,這讓郭鶴年倒抽一口涼氣,但仍然祝他好運。郭孔豐沒有參加滿月宴,直接飛回新加坡。數周后,郭鶴年拒絕出售原來的業務給郭孔豐,後來因為「金龍魚」商標歸屬爭議,叔侄對簿公堂,郭孔豐最終輸了官司。

直到2006年,郭氏集團通過參與豐益配股,郭孔豐才重回家族生意,繼續掌管「金龍魚」。

5

結語

2009年,金龍魚就有在香港上市的打算,益海嘉裡副董事長穆彥魁稱,上市不是為了融資,而是為了擺脫外資身份,順理成章地變身為一家地地道道的中國企業。畢竟糧油非同其他消費品,外資企業在該領域存在諸多限制。

由於香港當時金融局勢動蕩,金龍魚上市未果。待金龍魚此次「躍過龍門」,算是郭孔豐正式加冕「糧油大王」之時。

早在1998年,郭鶴年曾嘗試退休,後因郭鶴年首席助理柳代風去世,加之非典爆發對香格裡拉的衝擊,郭鶴年重新出山,再不提退休的事情。

生命終有限,總有人接替郭鶴年,雖然郭鶴年對侄兒讚譽有加,但郭孔豐也年過古稀,加之還有「離家出走」的「黑歷史」,而且按照「長子繼承制」,郭孔豐大概率只能成為郭氏帝國下的一個「藩王」。

郭鶴年打下的郭氏帝國,還沒有合適的接班人浮現。

相關焦點

  • 移民中國的「油中茅臺」金龍魚與馬來西亞巨商郭鶴年
    直到最近金龍魚創業板上市的消息爆出,很多人才驚奇地發現金龍魚竟然是一個外國品牌,而且其背後站著一個傳奇人物——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  郭鶴年人稱「亞洲糖王」,他一度控制著馬來西亞80%的原糖市場,世界市場的20%。70年代,郭鶴年曾在國際市場,用低價幫助中國解決了糖的需求問題,80年代末又引領海外華商逆勢加碼對中國的投資,為中國改革開放事業貢獻良多。
  • 馬來西亞首富捐3千萬給武漢,泰國首富捐5千萬,印尼首富捐1億
    這次疫情發生之後,馬來西亞首富給武漢捐了3千萬,泰國首富捐了5千萬,印尼首富捐了1個億。為何這些小國的富豪反而給我們捐了這麼多錢,相反那些大國的富豪都沒有捐這麼多錢呢?比如說日本首富孫正義,他就沒給我們捐一分錢,要知道孫正義通過投資中國的阿里巴巴,成功賺走了我們至少1萬億人民幣。
  • 金龍魚要上市了:營收遠超茅臺,老闆是馬來西亞首富
    單聽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陌生,但其旗下的「金龍魚」品牌,可謂家喻戶曉。正是一瓶瓶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油,讓益海嘉裡變成了一個糧油帝國。 2019年,益海嘉裡營業收入高達1707.43億元,而伊利股份和貴州茅臺分別為900.09億元、854.30億元,益海嘉裡幾乎是兩家之和。
  • 金龍魚的回A之夢
    根據招股書顯示,金龍魚控股股東為Bathos,持有前者99.99%的股權,新加坡上市公司豐益國際間接持有Bathos100%的權益,金龍魚的實際掌控人為郭鶴年的侄子——郭孔豐。說到郭鶴年,不只在馬來西亞,在華人商圈乃至全球商界都將之視為傳奇人物。通過航運業務賺到第一桶金,並創辦馬來西亞製糖公司成為「糖王」,郭鶴年將目光又投向了對外開放、正在迅速發展的中國。
  • 豈止馬來西亞,泰國首富家族要來A股了
    豈止馬來西亞,泰國首富家族要來A股了!母公司和央視合作創辦《正大綜藝》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文景  繼馬來西亞首富之後,泰國首富家族也要來A股了!
  • .|| 金龍魚:背後老闆是馬來西亞首富、亞洲糖王;前沿生物:涉嫌...
    A 金龍魚 背後老闆是馬來西亞首富、亞洲糖王 儘管金龍魚的品牌在國內家喻戶曉,卻鮮少有人了解其背後的老闆郭鶴年,他是馬來西亞首富,資產更是遍布亞洲各地。
  • 一年從中國賺1600億,背靠馬來西亞首富
    也許是因為金龍魚從1991年進入中國市場後已經紮根了29年,早已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中。相信大家都知道金龍魚這個品牌,畢竟,自1991年成立以來,金龍魚已經被引入中國家庭多年,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和好評。2019年2月28號,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接受上市輔導,計劃在A股獨立上市。郭鶴年本人也辭去了公司的一些重要職務。對於接班人問題,郭鶴年一直未表態。他解釋到:退休的目的不是不做事,希望接班人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華,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收益。
  • 金龍魚和百年郭氏家族
    導語:郭氏集團的產業之一金龍魚即將登陸A股。作為國內最大的糧油供應商之一,金龍魚究竟有何來頭?金龍魚與郭氏家族以及四大糧商到底有何關聯?本文將一一做出梳理。友情提示:本文總計4352字。原創:珍珠財經 尹舉新金龍魚即將登陸A股,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僅在詢價一項,據金龍魚公告,便高達6265隻基金參與。其影響力之廣,關注度之高,可見一斑。作為郭氏集團產業的一部分,金龍魚2019營收規模高達1707億元。
  • 金龍魚背後的老闆,李嘉誠都喊他一聲大哥,他一座商場抵50個萬達
    但實際上控股人卻是馬來西亞華人,旗下產品除了金龍魚之外,還有其他別的業務,比如糧食加工工廠和倉儲物流,益海嘉裡打造出了金龍魚,香滿園等著名品牌,產品涵蓋了糧油食品,食品原輔料,油氣化工等諸多領域,而金龍魚食用油,每年的銷量可以達到150億元,而益海嘉裡,2018年營收高達1670.74億元,是茅臺的2倍之多,金龍魚背後老闆就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
  • 金龍魚通過科創板註冊:背後老闆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家族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9月16日報導在遞交招股書不到10天後,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益海嘉裡」)今日通過科創板註冊。證監會今日披露,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凱鑫分離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益海嘉裡擬募集資金138.7億。
  • 3000億金龍魚背後:馬來西亞首富鍊金術
    3000億金龍魚背後:馬來西亞首富中國鍊金術 摘要 【首日暴漲118% 創業板市值第三!3000億金龍魚背後:馬來西亞首富鍊金術】1990年代開始,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家族憑藉原料、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兵分兩路合圍中國食用油市場,造就了金龍魚在中國食用油市場的龍頭地位。
  • 「魚」躍龍門!營收是茅臺的2倍,金龍魚到底有多牛?
    原來不知不覺間,油已將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必備品,而金龍魚則成了家庭食用油中最多的選擇。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如今,作為油界的「巨無霸」,金龍魚也要在創業板迎來自己的IPO了!
  • 豈止馬來西亞,泰國首富家族要來A股了!母公司和央視合作創辦《正大...
    來源:中國基金報中國基金報記者 文景繼馬來西亞首富之後,泰國首富家族也要來A股了!近日,據北京證監局官網披露,正大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大投資」)日前與中信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 又一華人首富家族要來!他們布局中國狂吸金,他跑新加坡做首富
    01 百年傳奇首富家族最早來中國投資的外企,持中信股份與中國平安股權說起正大集團,就不得不提創始人謝易初。目前,金龍魚依舊以3735億市值,穩居創業板前三位,拉開第四位的愛爾眼科千億市值。金龍魚全稱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高達48.8億元,主要從事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019年,金龍魚實現營收1707.43億元,是貴州茅臺2倍左右,成為A股市場規模最大的快消企業。
  • 那些在中國發財的華人首富:賣藥賣油賣高樓,還賣火鍋
    都說「富不過三代」,可謝氏家族卻書寫出一個世紀的傳奇故事,不僅奠定其泰國首富地位,還創造出身家數百億的領導層團體,以及95後華人首富和中國最美女富四代,堪稱資本界的財富傳奇。03 馬來西亞首富也入局750億身家蟬聯首富20年,市值是A股創業板前三實際上,不僅是泰國首富家族,馬來西亞首富前不久就已登陸A股。
  • 外企金龍魚年營收頂2個茅臺,揩油中糧在內地發達
    提起霸佔不少國人廚房的國民品牌「金龍魚」,相信大家也是無比熟悉。不過,你或許熟悉它的名號,卻不一定熟悉它的「底細」。 上周,深交所發布了創業板上市委審議結果公告,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獲通過,計劃融資138.7億元,是創業板已申報企業中擬募資規模最大的企業。
  • 好一條「巨無霸」金龍魚!估值達2000億,或成今年最易中籤新股
    原標題:好一條「巨無霸」金龍魚!周五打新,估值達2000億,或成今年最易中籤新股!還有這5隻新股等你(附表)創業板有史以來募資規模最大IPO下周即將發行。下周五(9月25日),創業板新股金龍魚(300999)將進行新股申購。
  • 區分過背金龍魚與紅尾金龍魚,如何餵食金龍魚
    區分過背金龍魚與紅尾金龍魚過背金龍與紅尾金龍之爭,在廣大的魚友心中,一直是長久以來最掙扎交戰之處
  • 海天過後就是金龍魚?
    當然金龍魚跟康泰醫學的本質還是不同的。  金龍魚VS海天味業  金龍魚關乎民生,銷量大,毛利低,很多人把金龍魚和海天味業對比,甚至覺得金龍魚是「油界茅臺」。  但是事實上,金龍魚的業績與茅臺相去甚遠,甚至連海天味業,都能甩他半條街。
  • 金龍魚成功上市,千億債務纏身,不在乎賺錢,只為了內資背景
    金龍魚雖然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背後的老闆竟然不是中國人,根據證監會的招股說明書,我們得出,金龍魚控股股東為益海嘉裡,而益海嘉裡的老闆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金龍魚老闆,大馬首富郭鶴年也許你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是他旗下的公司是馬來西亞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全中國的香格裡拉大酒店都是他的,這下你知道金龍魚有多牛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