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新能源汽車產品力解析:面對轉型似乎很無力

2020-12-23 汽車科學島

新能源汽車以技術水平分級會有三個陣營:

自主研發比亞迪汽車自主造車採購三電的傳統車企採購三電依靠代工的新勢力車企產品品質排名正是這一順序,因為新勢力車企可以說幾乎不具備汽車製造的核心技術,電池、電機、電控總成依賴供應商,整車製造依靠其他車企代工,能夠做的只是所謂智能平臺(軟體)研發,其次則是在資本的運作下進行營銷而已。此類品牌的汽車故障率普遍很高,產品綜合品質也是足夠低的。

傳統車企中絕大多數實際與新勢力造車的模式相同,核心三電總是依靠供應商;唯一的區別是有汽車製造的經驗,在品控的系統化與科學化方面有較高的水平。這些品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汽字頭國營車企」以及吉利汽車等。其中吉利汽車比較有代表性,因其重資投入了技術研發只是短時間內還未見成果。

吉利新能源-獨立品牌

電池-CATL寧德時代電機-北京精進電機電控-聯合電子吉利幾何系列與帝豪系列的電動汽車依靠上述三大供應商,客觀評價這三家企業的產品總不宜給出差評。尤其是CATL的鎳鈷錳三元鋰電池水平不低,其系統能量密度是為數不多可以超160Wh/kg的優秀電池;在穩定性與成組後的均衡性方面優於某些進口車電池,然而這只是在三元鋰領域的合理評價,未來已經不屬於三元鋰電了。

吉利汽車數十億研發投入的也是三元鋰,是LG化學技術背書的高密度鋰電池。不過很尷尬的是全球排名高於比亞迪電池的LG化學以及低一些的松下鎳鈷鋁電池,這些電池極少出現在汽車動力電池領域;原因可參考特斯拉的松下鎳鈷鋁,由於能量密度過高而造成了極差的一致性,四位數的電芯以並聯擴容串聯升壓的方式成組——神仙也做不到讓這種電池組有理想的穩定性。

吉利汽車在技術方面的探索似乎有些方向性錯誤,但是責任並不完全在于吉利自身。因為在補貼階段行業追求的是「無限高」的能量密度,而鎳鈷類三元鋰有先天優勢。於是在CATL的帶領下行業走向了「鑽牛角尖」,各大電池廠商與車企也不得不跟進。不過這種模式在補貼結束後也同步結束了,動力電池的類型指向了低成本、密度均衡、穩定性高、安全性高,同時使用壽命可高一倍多的磷酸鐵鋰。

磷酸鐵鋰電池的知名品牌有比亞迪和國軒,近期比亞迪推出了「刀片鐵電」(命名為結構特點)後,動力電池領域已經開始洗牌了。這種電池的系統能力密度同樣實現了超160,安全等級可以達到承受穿刺而不失控的高水平,耐用性是鎳鈷類三元鋰的2倍之多,同時公布的製造成本已經可降低30%。比亞迪目前在轉型供應商的階段中,數十家車企與其洽談說明了未來的動力電池發展趨勢,同時也說明了「刀片鐵電」的供應價格實際可能更低。

總結:吉利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力本就不強,在動力電池轉型的階段可能會雪上加霜。在轉型出現一批鐵電池電動汽車後,新能源汽車的格局會有巨大震動;曾經的CATL集群將成為BYD品牌集群,其他嘗試三元鋰研發的車企可能走向末路。最終形成傳統車企依靠BYD電池或平臺造車,新勢力部分品牌依靠比亞迪代工形成新的「流派」。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解析吉利前11月銷量116.6萬輛,受益智能化數位化轉型,多元化新能源...
    在新能源領域,幾何A、幾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及電氣化產品,11月總銷量為6829輛。海外出口方面,11月出口量同比增長超過兩倍至11769輛。隨後,瑞銀髮布研究報告,將吉利汽車(HK.0175)目標價由20港元上調25%至25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 解析吉利前11月銷量116.6萬輛 受益智能化數位化轉型 多元新能源...
    在新能源領域,幾何A、幾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及電氣化產品,11月總銷量為6829輛。海外出口方面,11月出口量同比增長超過兩倍至11769輛。
  • 吉利汽車回歸A股 布局「新四化」打造「科技新吉利」
    把握「新四化」機遇 布局科技轉型道路  在汽車行業「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變革背景下,吉利汽車積極布局前瞻行業技術方向,致力於把握行業轉型發展的新機遇,重點進行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發,率先開展業務轉型調整。在此背景下,48V 弱混、高壓油混、純電動、燃料電池等多種新能源驅動技術應運而生,汽車行業節能環保屬性日益突出。
  • 吉利汽車深度解析: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中國力量
    吉利堅持產品力為王,車型布局已逐步完善,品牌矩陣已初具規模,產品結構持續優化。結合現代化發展需求,逐步從傳統車企轉向網際網路企業,著力推動四化布局,以創新引領發展。吉利充 分布局汽車「四化」技術、在工業網際網路、線上數字科技、車載晶片、低軌衛星和通信技術等領域進行全方位 的布局,打造未來出行的科學新方式。
  • ...官宣與吉利科技共建合資公司 強強聯合打造新能源汽車「強心臟」
    公開資料顯示,吉利是國內最早提出全面布局電動化的汽車集團之一,近年來,吉利持續加大新能源領域的研發和產業化投入,目前已投入超300億元,憑藉強大的資源整合和平臺化開發能力,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形成了路特斯、沃爾沃、極星、Smart、LEVC、領克、吉利、幾何、寶騰、楓葉、遠程等多個面向不同細分市場的布局電動車的汽車品牌。
  • 吉利汽車哪些產品性價比最高?
    最近經常收到留言問:吉利、長城、寶駿這些國產品牌的產品到底怎麼樣?能不能買?今天恰巧是汽車行業公布上月銷量成績單的時間,我也收到吉利的銷量公關稿,9月吉利銷售共計113,832輛,環比增長約12%,1-9月份,吉利汽車累計總銷量達958,110輛,持續排名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
  • 2020全球汽車產業峰會 | 吉利汽車王瑞平:動力總成電氣化轉型發展...
    會議期間,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動力研究院院長王瑞平發表了題為「動力總成電氣化轉型發展方向」的主旨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王瑞平:大家早上好,我是吉利汽車的王瑞平,正如剛才徐總所言,近期大家正在熱議我們動力總成下一步的轉折點,最近兩天李駿院士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這裡面對動力總成提出了很大挑戰
  • 吉利聯手奔馳打造電動smart 將於2022年推出首批產品
    7月27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在其官網宣布,已與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奔馳」)聯合組建smart全球合資公司「智馬達汽車有限公司(smart)」,目前已在中國寧波杭州灣已經正式註冊,合資公司全新純電汽車架構將為smart進入高端緊湊型細分市場奠定基礎,首批產品預計將於2022年推出。
  • 吉利汽車衝刺科創板:產能利用率下滑逆勢擴張 新能源變局再啟?
    持續加碼新能源在這個新能源汽車已經漸成主導的時代,吉利汽車順勢而為,其產品線將全面推行電動化和數位化,成為智能電動領先者。第三,吉利汽車年底實現自己研發生產電機、電控、智能座艙,三電核心技術增強。第四,明年,吉利汽車將推出2款純電動和3款傳統燃油車,後者採用雙電機和全球領先的混動技術。不過,在吉利汽車喊出「豪言壯語」的同時,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和前景似乎並沒有那麼明朗。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補貼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僅實現120.6萬輛,同比下降4%。
  • 傳統車企2020:憋屈、轉型與新能源汽車「軍令狀」
    當新能源汽車大潮席捲而來,「新能源」概念賦予傳統車企更多想像空間,在隆基機械披露相關消息次日,長城汽車、隆基機械A股股票雙雙漲停。事實上,這一年「躬身入局」的中國傳統車企不在少數。不只是長城,包括吉利、東風、上汽和長安等傳統車企巨頭接連推出新能源汽車品牌、產品,試圖賦予公司更多科技屬性。
  • Via汽車國際公司和吉利新能源商用車有限公司宣布合資
    Via汽車國際公司和吉利新能源商用車有限公司宣布合資 Via汽車國際公司和吉利新能源商用車有限公司宣布合資 2018-02-01 13:28:52  來源:中文商業新聞網 通過新成立的合資公司,VIA將提供技術、工程和管理團隊來支持吉利新能源商用車加速成為全球領先的商用車公司,並協助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進入北美和拉丁美洲市場。」   「VIA汽車很榮幸與吉利商用車合作。通過這一協議,VIA可以擴大產品組合,推出一系列搭載先進驅動系統的車輛,實現VIA的戰略」,VIA汽車執行長Peter Guile評論道。
  • 吉利汽車首發過會 「科創板整車第一股」上市在即
    從9月1日至28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吉利汽車便實現了從遞交申請到科創板IPO過會的過程。有業內人士認為,吉利汽車選擇登陸科創板反映的是中國自主造車行業轉型的信號,其規模效應將成為科創板又一個具示範效應的現象級企業,對中小規模高科技企業的提質增效有帶動意義。
  • 吉利汽車回A股上市 將成首個科創板上市的整車概念股
    此次吉利共對問詢函中的27個問題進行了解釋說明,其中新能源汽車作為承載吉利「新四化」轉型的關鍵領域,是吉利汽車進行著重說明篇幅最多的部分,隨著首輪問詢完成回復,吉利汽車後續發展更多的細節和規劃也逐漸浮出水面。
  • 吉利數字科技公司成立,智能化轉型已成進行時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汽車產業智能化的前進步伐,而處於轉型中的傳統汽車品牌吉利,日前又有了新的動作。  下半年,吉利在智能化領域動作頻頻。除推出新款車型、發布浩瀚架構外,同年7月,重慶兩江新區與吉利控股集團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依照協議內容,吉利控股集團高端新能源整車(重慶)生產基地項目將全力打造高端新能源汽車智造基地,至此,吉利智能總部正式落戶重慶兩江新區。主動迎接汽車「新四化」變革的吉利,正在加速向智能電動出行科技集團的方向轉型。  伴隨電動化、智能化的發展大勢,整個汽車產業迎來了一場全新的變革。
  • 吉利汽車講給科創板的3個新故事
    實際上,從吉利汽車回歸科創板宣告成功這一事件向前推導,如果研究吉利轉型的草蛇灰線,我們至少可以發現吉利在三個方面發生了顯著變化:公關形象重塑,產品線激進和全球化臉譜顯現。站在2020年,想要打動有長遠視角的汽車投資者,當代車企需要早早認清一個現實:儘管全球汽車產業經歷了自金融危機以來長達十年的繁榮與擴張,但投資者越來越意識到,車企現在的充沛現金流其實是不可持續的。由於全球汽車市場都在經歷從汽油車向電動車轉型的過程,現在這些車企越來越多的賺到的資本不能夠回到投資者手中,而需要投入到新產品線研發上。
  • 吉利新款新能源汽車採用日本電產驅動馬達系統E-Axle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5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電產(Nidec)日前透露,吉利汽車發布的新款新能源汽車「幾何 C」(Geometry C)採用的是日本電產的驅動馬達系統「E-Axle」的150kW款「
  • 上汽轉型的七年之癢,傳統汽車的向死而生
    智能汽車,上汽的「必選項」推出高端純電動汽車產品,是上汽的必然選擇。從銷售角度來看,燃油汽車銷量正在走下坡路,而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卻在上升。而電動汽車是行走的「物聯網」,大部分零件都可以安裝晶片,實現電子控制和數據記錄,可以給智能化創造了天然的沃土,特斯拉走的是這條路,國內的蔚來、小鵬、理想,乃至於近期的百度均是通過電動汽車切入到智能汽車。一款從動力系統、智能化軟體、產品設計定位等完全重新打造的汽車,對於上汽集團的轉型來說是一個必選項。
  • 吉利ICON上市 四個「標籤」看懂吉利轉型科技公司
    的確,ICON可以說是吉利基本確定家族化設計語言之後,「最不」吉利的一款車,它似乎和吉利所有產品都不一樣。但事實上,它卻是「最」吉利的一款車,我們從四個「標籤」來一起認識吉利ICON。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吉利汽車研究院已經成立「健康汽車專項項目組」,整合吉利國內外資源,以開發高環保性、低散發性、無菌化、自潔淨的汽車移動空間。吉利ICON也將成為吉利汽車3.7億研發「全方位健康汽車」計劃的首部量產新車。下一階段吉利汽車研究院還將與國內外專業醫療機構、科技研發機構合作,開發應用於汽車的抗菌、抑菌、防範病毒的新材料。
  • 吉利推出的新品牌楓葉汽車,到底是幹嘛的?
    (吉利遠景X3) 通過查詢相關公示信息,後視靜發現,楓盛汽車其實是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控股」)旗下的新能源公司,註冊資金24.04
  • 李東輝任集團CEO,吉利控股轉型創新科技
    原任常務副總裁兼財務長(CFO)李東輝出任吉利控股集團執行長(CEO),吉利控股或再一次戰略轉型,朝全球創新型科技企業轉型升級。 在汽車新四化的變革背景下,吉利汽車積極布局前瞻行業技術,開展業務轉型調整,曾經被並定義為整車製造車企的吉利,正在加速向全球創新型科技企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