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乾菜對紹興人而言實在是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紹興人多用芥菜莖葉醃製梅乾菜,芥菜曬乾、敷鹽、醃透後出缸曬乾放入缸中保存數日即成梅乾菜。
但嵊州人吃梅乾菜少,吃筍乾菜多。筍乾菜即取雪裡蕻與春筍切絲同煮,熟後曬乾、窖藏。這是母親每年都會製作的佳餚之一。我家常用筍乾菜蒸肉,一般白肉焯水後蒸製即可;筍乾菜偏鹹,一次一般吃不完。於是就不停回鍋蒸,三四次後肉油化開流入筍乾菜中,十分美味。吃不完了,還可以裹在麥和餅(麵粉制的一種薄餅,用春餅<非北方春餅,近似福建一帶的潤餅>代替也可)裡吃,甚是美味。
麥和餅裹梅菜扣肉
我家不太做梅菜扣肉,一則梅乾菜不是嵊州特產;二則比較費時,但作為浙菜名菜,扣肉偶爾還是會做的。不過估計老派家庭才會費時費力在口腹之慾上,年輕父母則多求快捷。若干年後,很多菜可能須得館子裡才能吃到了。
來港之後,吃吃君一個人懶得弄,因此未曾在香港做過梅菜扣肉。這幾天秋意漸濃,香港早晨夜晚也有了些涼意。曾在北京待了那麼多年,依北方習俗,該貼些秋膘了(你們貼吧,我可不要...)。翻出舊菜譜,希望大家用得上。
原料 (二人量)
1.豬五花/一小條
2.紹興梅乾菜/三大把
3.桂皮/一小條
4.大茴香/兩顆
5.香葉/兩片
6.大蔥/一段
7.老薑/數片
8.蜜糖/兩勺
9.老抽/三勺
10.加飯酒/兩瓶蓋
11.食用油/適量
12.冰水/適量
步驟
1.豬五花洗淨,瀝乾,切成10釐米見方的小塊。鍋中加水,放入老薑片,大蔥段,桂皮,大茴香及香葉,冷水入豬肉,水沸後洗淨豬肉浮沫,待用。
2.梅乾菜過水洗兩度,瀝乾備用。
3.豬五花表面塗一層蜜糖,再塗一層老抽。稍加醃製。
4.鍋燒熱,放入適量食用油,待油溫七成,放入豬五花炸制,注意豬皮朝下。蓋上鍋蓋炸制一分鐘左右,小心油爆出來。
5.適當翻轉豬五花,不能炸焦。炸好豬五花後迅速放入冰水中浸泡三五分鐘。
6.取出豬五花,瀝乾,切成0.5釐米厚的豬肉片。
7.將豬五花整齊碼放在碗底,扣上梅乾菜,稍微規整後放入蒸鍋中蒸製。
8.足火蒸製2-3個小時左右即可出鍋.
9.扣一個碗在蒸碗上,翻轉倒出梅菜扣肉,並將汁水從碗和盤子的夾縫中逼出,在鍋中收汁後,淋在扣肉上面。即成。
貼士
1.冷水下鍋焯豬肉,更易去腥臭。
2.梅乾菜醃製的時候放鹽較多,洗兩次鹹度正好。而且曬制中難保證清潔,過水亦可去雜質。
3.扣肉便是最後要肉倒扣上來,所以蒸製時肉在地下,讓其充分吸收梅乾菜的鮮香。
4.蒸製時間最好宜長不宜短,時間夠了肉質酥軟,肥肉入口即化,無油膩感。吃吃君不喜歡用高壓鍋...
5.梅乾菜可以某寶解決,買鹹亨酒家的袋裝梅乾菜即可。
最後來一張肥肉特寫,祝你胃口好!!!
若你們在下廚房看到這菜譜,是的,那是吃吃君寫的。
吃吃君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