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關店!這個服飾巨頭告別中國,很多大連人買過

2020-12-14 半島晨報

對於很多70後、80後來說,擁有一件ESPRIT時裝曾經是青春的美好記憶。在長達20多年時間裡,ESPRIT堪稱他們的時尚啟蒙者。

時間走到2020年,ESPRIT也不得不和大家揮手告別,已宣布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其母公司思捷環球(00330.HK)不斷收縮戰線,退出中國,退出亞洲,只剩下無路可退的歐洲市場。

ESPRIT官方商城公告

高峰時曾年賺60多億港元

大多數中國人知道ESPRIT這個品牌,是源於著名女星林青霞的代言。ESPRIT這個品牌在亞洲的代理由香港富商邢李原一手打造。

ESPRIT始創於1968年的美國,由25歲的美國青年道格拉斯·湯普金斯創立,他同時還是知名運動品牌「北面」(The North Face)的創始人。1992年,ESPRIT進軍中國內地市場,比優衣庫還早了10年。引入ESPRIT的正是邢李原,兩年後他成為明星林青霞的丈夫。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內地時尚認知還處於啟蒙階段,這個美國品牌幾乎成為潮流的代名詞,風靡一時。毫不誇張地說,ESPRIT就是那個年代的時尚標杆,甚至被稱為時裝之王。僅僅五年時間,ESPRIT就在100多個主要城市開設了超過300家商場專櫃(專賣店)。

ESPRIT還因為林青霞經常登上娛樂頭條。1994年邢李原迎娶林青霞轟動一時,林青霞代言ESPRIT也一度帶來了很好的明星效應。到1996年,邢李原乾脆買下了ESPRIT63%的股權,2002年他再買入剩下的37%股權,完全擁有了這一商標權。

依靠如日中天的ESPRIT,思捷環球曾在2007年達到1770億港元市值巔峰,並創下港交所服飾股的最高市值紀錄,直到12年後才被安踏體育(02020.HK)打破。2008年,思捷環球營收達到372億港元,淨利潤達到64.5億港元,更是創下公司的最高紀錄。

ESPRIT官方商城顯示進行折扣清倉

林青霞家族套現200億港元離場

不過2007年也就是思捷環球的頂峰,其在2008年更是遭遇金融危機重創,結束連續15年的雙位數增長。2009年,思捷環球營收下跌7.4%,自此開始進入衰落周期。

而此時邢李原也開始淡出思捷環球。從2002年至2011年,邢李原陸續將持有的思捷環球股份由42%減至1.79%,個人累計套現逾200億港元。從後來股價跌跌不休的走勢看,邢李原可謂高位及時套現,期間他還辭去了在思捷環球的所有職務。

在這期間,全球眾多快時尚品牌已經爭先恐後進入中國內地,包括Zara、H&M、優衣庫等巨頭迅速佔領了大眾市場。而ESPRIT品牌系列比較單一,設計方面也出現老化,難以滿足消費者的要求,於是一步步走向衰落。

2011年,ESPRIT主動放棄了市場份額相對較小的北美市場,保留市場份額最大的歐洲市場,以及還算不錯的亞太市場。但ESPRIT仍然持續滑落。

ESPRIT母公司思捷環球業績每況愈下

期間ESPRIT也曾經試圖轉型自救,於2012年以天價薪酬4035萬港元聘請了Zara洋高管馬浩斯掌舵,踏上了快時尚的轉型之路。然而轉型未能成功,還導致風格急劇變化,失去了品牌活力,也被新一代年輕人所拋棄。

公司經營每況愈下,到2018年馬浩斯黯然離職。也就在2018年,ESPRIT發布未來5年戰略時,重新定義了自己的品牌含義:「我們不是快時尚,也不是廉價品牌。」這意味著在和ZARA劃清界限的同時,也宣告了自身轉型失敗。

終止中國業務,關閉亞洲店鋪

2019年12月,思捷環球宣布,與慕尚集團(01817.HK)合資1億元成立新公司,其中慕尚集團持有60%權益。合資公司將全權接手ESPRIT品牌業務。

據思捷環球公告,中國業務過渡到合資經營模式預期於2020年6月30日完成,作為過渡的一部分,思捷環球將關閉若干店鋪或者將餘下中國店鋪的資產轉讓給合資公司。

寧波慕尚集團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時尚男裝公司,擁有核心品牌GXG等品牌,如果接手ESPRIT將增加女裝品類。

可惜新冠肺炎疫情又帶來了意外之災。根據思捷環球近期公告,由於疫情影響,集團將精簡營運減少成本,終止在中國的業務,並且關閉在亞洲的所有零售店鋪,以專注於歐洲的核心市場。

作為思捷環球新公司股東方的慕尚集團,如何看待ESPRIT宣布告別中國?截至紅星資本局發稿,慕尚集團暫未回應這一疑問。

紅星資本局查閱思捷環球財報發現,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三個季度內,56間ESPRIT店鋪營收僅有2.67億港元,佔同期集團總收入不到4%。而整個2019年財年,思捷環球實現營收129.32億港元,同比減少16.3%,其中亞洲市場收入只佔集團總收入的9.5%;期內淨虧損21.44億港元,同比增長16.1%。

亞洲市場收入太少,已成公司雞肋,思捷環球終於失去了耐心。

成都市場關店,官方商城無商品

據ESPRIT官方商城顯示,其在成都區域一共有6家門店,分別開在茂業百貨、凱德廣場、龍湖北城天街等。5月11日,紅星資本局實地走訪以上提到的三家門店,發現均已閉店。據茂業百貨人士介紹,ESPRIT上個月才關店,臨走前還推出了力度很大的打折清倉活動,但因為疫情影響,沒引起消費者太多關注。

ESPRIT官方商城也顯示,已於2020年2月28日起停止會員註冊,會員消費不再獲得新的消費積分,會員生日與折扣等相關權益也將終止。會員剩餘積分與禮券請於2020年5月31日前使用,過後所有積分與禮券將予以清空。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ESPRIT的官方商城已經顯示「沒有商品」,天貓旗艦店雖然還有宣傳圖片,但已經無法購買。其公告顯示,天貓ESPRIT官方旗艦店5月31日起將和大家告別一段時間,敬請期待升級後的全新形象。這也意味著,ESPRIT未來仍有可能在線上銷售。

如今,ESPRIT告別亞洲市場後,將專注於歐洲市場。截至2020年3月31日,ESPRIT在德國的店鋪數目(含批發分銷渠道)還有2895家,歐洲其他地區還有1681家。

雖然目前ESPRIT在德國、瑞典及荷蘭的選定店鋪已經重開,但疫情的後續影響依然深遠。思捷環球表示,無法預測業務何時會恢復正常,也無法量化疫情對全年業績的影響。

思捷環球公告還透露,公司董事會執行主席及集團行政總裁在重組期不再領取薪酬,而公司管理層也分別減薪20%-35%。

來源: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相關焦點

  • 全面關店!又一巨頭退出中國!很多人都買過……
    對於很多70後、80後來說,擁有一件ESPRIT時裝曾經是青春的美好記憶。在長達20多年時間裡,ESPRIT堪稱他們的時尚啟蒙者。時間走到2020年,ESPRIT也不得不和大家揮手告別,已宣布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
  • 美國服裝巨頭ESPRIT全面關店!退出中國,林青霞老公套現百億離場
    原標題:全面關店!千億服裝巨頭倒下 1折甩賣庫存!曾因林青霞代言火爆 其家族套現百億離場!又一家快消服裝行業巨頭撐不住了!日前,被稱為「時裝之王」的ESPRIT在官網、天貓旗艦店先後發布公告稱,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
  • 全面關店!千億服裝巨頭撐不住了,1折甩賣庫存!
    在Forever 21、 Zara等服飾巨頭先後敗走中國後,又一家知名的快消服飾巨頭公司也傳來了壞消息。日前,被稱為「時裝之王」的ESPRIT在官網、天貓旗艦店先後發布公告稱,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母公司思捷環球近期也已宣布終止在中國大陸的業務,並關閉中國大陸以外在亞洲的所有56家零售商鋪。
  • 全面關店!千億服裝巨頭撐不住了,1折甩賣庫存
    在Forever 21、 Zara等服飾巨頭先後敗走中國後,又一家知名的快消服飾巨頭公司也傳來了壞消息。日前,被稱為「時裝之王」的ESPRIT在官網、天貓旗艦店先後發布公告稱,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母公司思捷環球近期也已宣布終止在中國大陸的業務,並關閉中國大陸以外在亞洲的所有56家零售商鋪。
  • 「水晶巨頭」施華洛世奇上熱搜:關店3000家,裁員6000人
    世界「水晶巨頭」因關店風波上了微博熱搜受疫情影響,擁有125年歷史的施華洛世奇同時,該集團還決定將裁員6000人,其中包括總部200個職位,同時關閉3000家精品店。加之場上也出現了不少競爭對手,比如近兩三年在中國市場開始流行的Pandora潘多拉,目標是成為首飾界的ZARA,則更是把施華洛世奇的市場份額進一步壓縮。再加上疫情暴發,空無一人的購物商場和門店一下子從生財的「金豬」變成了巨大的經營成本,營運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 關停1300家店!又一巨頭垮了,很多福州人都買過
    又一家巨頭大潰敗曾經的服裝品牌巨頭真維斯(JeansWest)澳大利亞公司面臨破產>裁員6000多人、關店1300多家、業績下滑65%,就是2013年以來真維斯的真實寫照……不斷下滑的業績、接連不止的虧損把這個昔日的巨頭推下了倒閉的深淵!
  • 日本第二大服飾巨頭敗退中國,優衣庫卻要開店3000家,差在哪?
    (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 編輯 徐藝婷)十月,兩家日本服裝巨頭在中國的命運,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優衣庫加大了在中國擴張的步伐。據媒體報導,如今其在中國的門店數已經反超了日本門店數量。截至今年8月底,優衣庫在中國共開出767家直營門店,在日本的直營門店數則為764家。
  • 體育場路開了20年的外貿女裝店不開了?不少買過他家衣服的杭州姑娘...
    前天下午,有一陣沒聯繫的小姐妹發來一條微信,緊接著唰唰唰甩來五六張現場照片,「這家店可以說是體育場路上最早一批服裝店之一了。我那時剛畢業,第一次買外貿衣服就是他家,版型寬鬆也耐穿。曾經杭州潮流服飾的扛把子,風向標啊。」小姐妹說的風和,是家外貿服飾店,位於體育場路金祝新村附近。
  • 三大快時尚巨頭集體淪陷:Zara關店、HM燒庫存、GAP退出中國
    在中國市場,曾經有四大風靡的快時尚品牌,分別是優衣庫、H&M、Zara、GAP,它們曾經是國內服裝零售界的「超級寵兒」。可如今,除了優衣庫依然紅火之外,其他的三大快時尚巨頭集體淪陷,屢屢傳出打折、清倉、關店、撤出中國的負面消息。
  • Esprit5月底全面關店 快時尚服裝品牌迎退潮
    Esprit宣布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事實上從2月份開始,Esprit的中國門店、官網就通過1折銷售清庫存,4月天貓旗艦店也加入打折陣營,Esprit在中國市場迎來退出倒計時。而在海外疫情蔓延的情況下,一些服裝品牌門店宣布暫時關閉。
  • 虧32億還要關1000店,靠「抄襲」起家的服裝巨頭有點難
    靠賣平價衣服,母公司Inditex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特還超過亞馬遜的貝索斯,問鼎過世界首富。但這兩年,快時尚行業被陰雲籠罩。2016年,H&M稅前利潤暴跌、GAP集團大量關店、J. Crew虧損800萬美元,國內門徒拉夏貝爾三年市值蒸發百億.....短短幾年,幾乎所有老牌快時尚公司幾乎無一倖免——別提優衣庫,它不是快時尚。
  • 撤出中國市場!美國服裝巨頭宣布全面關店,亞洲其餘56家店也停業
    來源:金十數據據澎湃新聞5月14日最新消息,美國服裝巨頭Esprit宣布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退出中國,退出亞洲。據悉,由於看好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Esprit母公司思捷環球曾立志進行多重調整,2023年前要在中國地區新增220家店鋪。然而,理想很豐滿,對中國市場的樂觀心態並不能拯救這家美國服裝巨頭在華的銷售寒冬。思捷環球董事長柯清輝曾表示,Esprit在中國市場銷售低迷的一個重大原因,是現有產品設計和尺碼沒能滿足中國消費者需要。
  • 關店、跑路!零售業巨頭全時逃離北上廣深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北京大面積關店前夕,天津區域的全時便利店也出現了大規模關店,61家店已經關店的有11家,其他店鋪在美團外賣的狀態都是"休息中"。雖然,全時便利店未在公告中透露關店的原因,但在兇猛的疫情之下,線下零售行業一片哀嚎,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寒冬。
  • 很多湖南人買過……
    Bershka等三品牌將關閉中國線下門店僅保留電商渠道據界面時尚消息,Zara母公司Inditex確定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的所有實體門店,且預計所有關店工作將在2021年年中前完成。
  • 關店3000家,裁員6000人,曾掏空男人錢包
    更讓人吃驚的是,9月份,又一大品牌宣布關閉門店並裁員。作為「七夕節」的專屬禮品,本應該是賺得盆滿缽滿,而這一次商店關門顯得太突然了!可能你怎麼都沒想到,很多女孩都想擁有的「施華洛世奇」,直男們喜歡在這裡買飾品作為送給女友,讓同行們「眼紅」的高端奢侈品牌也「扛不住」了。
  • 很多人都買過
    近日Zara母公司Inditex確定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Bear、Stradivarius在中國的所有實體門店記者從涉及關店消息的品牌客服人員及門店工作人員處了解到,部分店鋪已開始撤店工作,預計所有關店工作將在
  • 行業巨頭紛紛虧損 關店大潮下的快時尚走向何方?
    「中國Zara」的風光不再,真正的Zara日子也不好過,Zara母公司宣布關閉1000—1200間實體分店,GAP旗下品牌OldNavy也在今年年初撤出了中國市場。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快時尚品牌都陷入關店危機中,危機背後,是快時尚品牌流失年輕人市場的事實。
  • ZARA三個姊妹品牌將關閉中國線下門店,很多人買過…
    ,且預計所有關店工作將在2021年年中前完成。Inditex集團回復稱,「基於我們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分析,Inditex 旗下的年輕品牌將著力加強其電子商務的發展」。據知情人士介紹,像Inditex這樣大型的快時尚巨頭會在商場享有「逃生條款」,可以提前3-6個月通知業主後提前終止租賃協議,可無責任關店。
  • 靠8臺縫紉機起家,國產品牌從3年關店8千家,到一年狂賣100億
    我國有很多企業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都經歷過大起大落,曾經靠8臺縫紉機起家的國產品牌,從3年關店8000家,到一年狂賣一百億,它到底經歷了什麼。波司登在全球都是有知名度的一家企業,它在巔峰時期,全球三分之一的羽絨服都來自波司登,風光一時。
  • 美國食品巨頭「敗走」中國,在國內現「關店潮」,最終慘澹收場
    冰淇淋很多人都愛吃,尤其是在日光灼灼的夏天,冰淇淋的銷量特別好。眾多冰淇淋品牌中,在我國最為知名的,應該就是哈根達斯。好吃是好吃,不過哈根達斯的定位高端,價格相對而言比較高。有消息稱,在中國賣100元的哈根達斯,在美國只賣6元,價格差了90%以上。從這個角度看,哈根達斯估計是把中國市場當作了「提款機」。這可引起了網友們的不滿,誰能忍受被當成「傻大款」,被他們騙錢。因此,這幾年哈根達斯在國內市場越來越不受歡迎。其實,哈根達斯在我國的發展歷史是很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