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凌晨,首爾市長樸元淳被發現在首爾市北嶽山一帶身亡,消息震驚韓國朝野,當然也引起了國際政界的關注。
知事君對這件事的「震驚」,是震驚於自殺緣起於性騷擾案。據報導,就在樸元淳選擇自殺的前一天,多家韓國媒體爆出樸元淳的一名前秘書舉報他性騷擾。這名女秘書7月8日前往警局提交舉報書,稱樸元淳多次對其「肢體接觸」並用聊天工具發送「不當」信息,而且 「受害者」不止她一人。
我們假設,如果樸元淳選擇坦然面對,就算最後坐實「性騷擾」罪名,無非是黯然下臺,嚴重者蹲一段時間的監獄,是絕無可能有性命之憂的,然而結果是他選擇自殺了斷一切。
由此知事君想起以自殺證清白的韓國前總統盧武鉉。2009年5月23日,已經卸任的盧武鉉因捲入受賄醜聞案,在慶尚南道金海市峰下村私宅後山貓頭鷹巖跳崖自盡。
對於樸元淳是否性騷擾、盧武鉉是否貪腐知事君不作評論,他們那點破事放在我大中國實在是不算個事兒,知事君要說的是:這韓國人的臉皮實在太薄,面子實在看得太重,禮義廉恥實在太深入骨髓,才導致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不惜以命相博。
要討論這件事,我們先搞清楚什麼是「禮義廉恥」。
禮義廉恥,漢語成語,古人認為禮定貴賤尊卑,義為行動準繩,廉為廉潔方正,恥為有知恥之心。禮義廉恥指社會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出自《管子·牧民》:「何謂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上面這段話翻譯成現代文意思是:
《五代史·馮道傳》中論述道:「禮義廉恥,是治國的綱紀準則,治國的綱紀準則得不到伸張推行,國家就會滅亡。」管仲這番話說得非常有道理。禮義,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恥,是為人立身的大節。大凡不廉潔便什麼都可以拿,不知恥便什麼都可以做。人如果到了這種地步,那便災禍、失敗、逆亂、死亡,也就都隨之而來了。更何況身為大臣如果什麼都拿,什麼都做,那麼天下哪有不亂,國家哪有不亡的道理呢?然而在這四者之中,知恥尤其顯得重要。因此孔子論及怎麼才可以稱為士,說道:「個人處世必須有羞恥心。」孟子說:「羞恥心對於人的關係重大極了,那些搞陰謀詭計耍花樣的人,是根本談不上羞恥的。」之所以如此,因為一個人不廉潔,甚至於違背禮義,原因都產生在沒有羞恥心上。因此士大夫沒有羞恥心,可以稱之為國恥。
韓國古代作為中國的藩屬國,深受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與薰陶,在對中國的「國學」傳承與延續方面,韓國似乎比我們做得更好,「禮義廉恥」在韓國深入人心就不奇怪了。
樸元淳出道之前做過民權律師,多年來致力於為弱勢群體爭取權益,尤其在保護女性權益方面成績斐然。1993年,他曾為首爾大學性騷擾案受害者擔任律師,打贏了韓國有史以來第一場性騷擾訴訟,一舉成名,因此被封上女性人權律師的稱號。擔任首爾市長後,樸元淳也一直致力於推動保護女性權益的政策。
2018年,樸元淳作為市長曾主導首爾市出臺了改善「預防性騷擾對策」,提出打造「零性騷擾,兩性平等的首爾」的口號,贏得了廣泛的民意支持。樸元淳與文在寅總統毅淵源頗深,是有實力問鼎下屆總統的有力競爭者。關鍵時刻,性醜聞爆出讓樸元淳「人設崩塌」,面臨強烈社會譴責,且對執政黨公眾形象造成深刻負面影響。重重壓力之下,樸元淳選擇了以死謝罪。他留下的遺書中寫道:「對不起所有人」,「對給家人造成的痛苦深感愧疚」,「希望將骨灰撒在父母墓地」。
再說盧武鉉,執政以來,一直打造 「清廉總統」形象,2009年4月剛剛下臺,便爆出涉貪事件,韓國檢方先後對盧武鉉的親戚、家人進行調查;4月底盧武鉉本人以「綜合受賄罪嫌疑人」的身份從家鄉前來首爾接受問詢。雖然盧武鉉在調查中強調,他對家人等從商人手中收取錢款並不知情,並在網絡和媒體上,向國民鄭重道歉,但涉貪事件讓盧武鉉被定義成「偽君子」,人設徹底崩塌,內心無法接受自己從「清廉總統」到「受賄罪嫌疑人」的巨變, 最終選擇在家宅後山貓頭鷹巖縱身一躍……巖盧武鉉在遺書中說:「給太多人添了麻煩。很多人因為我承受了太大的痛苦……」
一個是一國之君,一個是首都之長,就這樣以極端的方式離開了世界。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事君無意為倆人犯下的過錯作辯護,知事君只想說,一個國家能夠擁有為自己的過錯承擔「死亡」代價的人,則國家幸甚,民族幸甚,說明這個國家有「知恥而死」、「捨生取義」的人,比起苟且偷生、毫無廉恥地活著,他們的行為讓人肅然起敬,也難怪盧武鉉即使去世十年了,韓國民眾仍年年發起紀念活動,盧武鉉在九泉之下也算安慰了。
說起來,在韓國為官,真的是不容易,韓國的總統鮮有善終的,從首任總統李承晚到現任總統文在寅,中間經歷了尹普善、樸正熙、崔圭夏、全鬥煥、盧泰愚、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樸槿惠共十四任總統,除了金大中和現任總統文在寅例外,其餘的不是坐牢,就是死亡,以至於被媒體稱之為「青瓦臺魔咒」。
中國古代有位大詩人屈原,在他的不朽詩作《離騷》中有一行流傳千古的名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相信如果屈原再世,看到韓國政壇的情景,亦會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為官之多艱」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