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今天出了件大事,首都首爾市市長樸元淳突然失聯了,命運兇多吉少。
今天下午5點17分左右,樸元淳女兒向警方報案稱「4-5個小時前,父親留下像是遺言的話離家出走,手機也關機了」。
首爾市政府官員表示,「市長今天因身體原因沒有上班,也沒有安排行程」。
警方通過手機信號定位,發現樸元淳最終行蹤是在首爾城北洞附近。首爾市地方警察廳長召開緊急會議,派出兩個機動中隊以及無人機、警犬等進行尋人工作。
《首爾日報》早先稱他的遺體在成均館後面的臥龍公園附近找到,引起了大批媒體轉發,韓國警方否認了這一消息,稱搜救工作還在進行。
樸元淳生死不明,大多數韓國人也預感他已是尋了短見,兇多吉少。隨著關注度持續升溫,韓國國內又有消息傳出,稱他是因為被他性騷擾過的女下屬向警方報案並提供錄音資料,警方立案後,他一時想不開。
臺灣省無良媒體甚至說他是騷擾男秘書……
首爾市政府隨即聲明:樸市長因沒有此類事件被立案。
還有傳聞說是他在推行房地產政策時受到了極大壓力。不過,樸元淳身邊人士透露,市長在8日還是一切正常,心情愉悅,沒有令人不安的言行。
65歲的樸元淳失聯已過了10個小時,首爾市也採取了緊急措施應對,但對青瓦臺來說,這很可能引發一場政治地震。
韓國政壇長期以來就像中了魔咒一般,韓劇《霸道女總裁和她的閨蜜》2017年剛剛推出,接著李明博又加入了《監獄風雲》劇組,現在《市長去哪了?》又引發全球關注,
樸元淳,是韓國比較優秀的政治人物,儘管他從政只有十年左右時間,卻在首爾市長位置上連任三屆,工作負責,成績也有亮點,是下一屆韓國總統有力競爭者。
在對外關係上,樸元淳一直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他還是成都市的榮譽市民,在疫情期間,他提醒韓國人,現在是首爾報恩的時候,因為中國在2015年韓國爆發中東呼吸綜合症時幫助過韓國。
政治風格上,樸元淳屬於穩紮穩打類型,贏下首爾市長選舉後,他並沒有像前任李明博一樣去參加總統大位競爭,而是在首爾繼續耕耘。
樸元淳政治盟友是文在寅,他們在2011年首爾市長選舉時就站在了一起。當時樸元淳是以無黨派人士參加市長補選的,主要對手是安哲秀和大國家黨的羅卿瑗。樸元淳民調支持率只有9.1%,但在大熱門安哲秀因故退選後,羅卿瑗成了樸元淳的最大對手。
羅卿瑗背後站著大國家黨前黨首樸槿惠,為了讓羅卿瑗當選市長,樸槿惠連續七天為她站臺助選,羅卿瑗還得到了總統李明博的支持。
而文在寅等原盧武鉉派系則力助樸元淳,並將安哲秀的票數吸收到樸元淳這邊,同時抓住網絡媒體這一渠道贏取青年人支持。
李明博」豪宅門「(幫兒子買地皮)事件曝光後,衝擊到了羅卿瑗所屬的大國家黨形象,接著,羅卿瑗自己向某美容院支付一億韓元(約58萬人民幣)購買會員卡一事被披露後,她的平民親民形象也遭到了重創。
而沒有任何醜聞的樸元淳以9.1%支持率起步,贏得越來越多人的信任,最終神奇翻盤,成為了首爾市長,並且在2014、2019、繼續連任。
反過來,樸元淳利用其首都市長的聲望,在樸槿惠垮臺後,盡了最大力氣幫助文在寅成為韓國總統。
那麼,文在寅任期結束後,韓國共同民主黨要推出誰來競爭下一任總統?
樸元淳地位相當有利,不過,他一直沒有表態確認要參加總統大選。黨內競爭者還有法務部長官秋美愛,但她相當猶豫;前法務部長官曹國,本來頗有希望,現在涉貪,家人一個個被捕,自身難保;反而是前總理李洛淵信心十足,他也是共同民主黨未來的黨首。本來還有京畿道知事李在明、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但這兩人一個玩女藝人,一個性侵女秘書被判刑,已經沒戲了。
如果文在寅已經在進行黨內政治安排的話,樸元淳是最理想的候選人。而共同民主黨主要對手「自由韓國黨」,目前能挑戰樸元淳的人不多。
文在寅現在的優勢是不但自己是總統,共同民主黨在國會也佔優勢,2018年議會選舉後,該黨獲得130個議席,加上親近的小黨,共有153席,超過了全部300個議席位的半數。
樸元淳一旦消失,非但會造成文在寅的政治計劃缺少了重要一環,而且擁護樸元淳的派系也有何去何從的問題?
自二戰以來,韓國政治一直處於碎片化狀態,大大小小政黨有近600個,平均壽命只有1-3年,因此,韓國要不就是軍政府式統治(樸正熙、全鬥煥等)、要不就是政治亂成一團。
韓國政治碎片化是美國刻意製造的政治基因工程,爭鬥的政黨越多,政治越是無力,各黨都要去依附美國力量,失去了獨立性,簡單說,就是儘量為美國服務。
美國自己則是兩黨政治,其它小黨別說總統,甚至連州長都得不到,這確保了美國政治穩定,你無法想像美國國會裡有幾十個黨在那裡爭吵。
德國是社民黨和基民盟+基社盟的大黨博弈,政局相當穩定;英國是保守黨和工黨輪流;日本基本是自民黨一家坐大,日本有門閥政治傳統,美國很難將其碎片化。
文在寅的「共同民主黨」成立於2015年,前身是「新政治民主聯合」(在野黨聯盟),對抗大國家黨。
其實,韓國政黨的名字,大家根本記不清,它們隔一陣就分裂、重組、改名,只能用左右進行模糊的政治區分。像文在寅的對手「自由韓國黨」哪裡來的?樸槿惠的「新世界黨」分裂出來的,還分裂出一個「正黨」,新樸極右又組了個「新國家黨」。
其它小黨改名更是家常便飯,為什麼要改?名聲臭了,就像馬季單口相聲《宇宙牌香菸》裡說的「牌子臭了?臭就臭了唄,咱再換一個牌子」。
韓國政客更是毫無忠誠度,來回跳槽,反覆破壞,他們只效忠兩種勢力:美國和韓國財團。
政治碎片化,是韓國青瓦臺魔咒的主要因素,但美國管這叫「民主」,否則,你就不「民主」,後果看著辦。
文在寅這些人組建「共同民主黨」,就是針對這一現象,他們想在韓國搞出一個穩定的大黨。一來,儘可能多的擁有一些獨立性;二來,可以對政團說不。
因此,樸元淳這件事的關鍵並不在於他個人生死,而是「共同民主黨」能否走下去,而不再重蹈分裂結局。
如果樸元淳是「死」於某種勢力的政治壓力,那麼,這個案子將永遠撲朔迷離,操縱者會有海量信息放出,以迷惑輿論,轉移視線,直到人們忘記此事。
當然,我們希望樸元淳先生能平安歸來,但韓國政治的殘酷性人所皆知。
把宰殺它的人當成親爹來奉侍;把善待的人當敵人防著。站錯隊,韓國只會有吃不完苦頭。
總統的悲劇、市長的悲劇,就是韓國的悲劇,要想結束悲劇,方向在哪裡?但願韓國人能看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