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車禍失能,孝子24小時陪護
上午8點不到,95歲的周玉珍老太已穿戴齊整,57歲的兒子高峻正在幫她洗臉。周老太有3兒3女六個子女,高峻排行老六。
周老太生活不能自理,但走進老人的臥室,只見床鋪乾淨,房間裡沒有一點異味。這一切全靠高峻的悉心照顧。
高峻用勺子將蛋糕一點點搗碎,倒入牛奶,放入微波爐加熱。「媽,嘴張大!」高峻端出牛奶煮蛋糕,輕輕吹一下,然後一勺一勺餵母親。周老太許是醒早了,半閉著眼睛打盹。喊一聲、吃一口,周老太一頓早飯吃了將近半個小時。高峻細心地用紙巾為老母親擦了嘴,準備將老母親抱到躺椅上。周老太說:「(你)歇一下。」
聽了這話,高峻趕緊到廚房淘米泡上,米淘好後,高峻又來到隔壁衛生間,將老母親的幾件衣服搓洗了曬起來。
「我媽90歲那年出了個車禍,從此生活不能自理,24小時不能離人。」高峻說,老太有時糊塗,有時清醒。有時晚上鬧起來,整夜不睡。為了照顧母親,他經常一夜只睡兩三個小時。忙好這一切,高峻準備帶著老母親上街買菜了,「老太24小時不能離人,帶她出去逛逛,心情好些!」
為帶老母親散心,每天抱著上下樓
高峻和老母親住四樓。他先將輪椅搬下樓,再將老太慢慢攙扶出門。見要出門,老太一下子來了神,嘴裡直喊:「慢點兒,慢點兒!」
「我媽媽大約90斤重。」高峻蹲下身子,待老母親身子伏在自己肩上,他雙手緊緊箍住老太雙腿。一步一個臺階,慢慢走下四樓。記者數了一下,總共45級臺階。
高峻推著老母親出小區,右拐向北,一路上,不少人上來打招呼。母子倆穿過花鳥市場,來到北側菜場。高峻問老母親:「今兒吃魚湯,還是吃肉湯?」
「魚!」周老太答道。推著老母親來到水產品攤位前,高峻買了一尾鯽魚,又來到蔬菜攤前買了一把韭菜。巧得很,高峻在這裡遇到了前來買菜的二姐夫顧寶華。
「我家小舅子非常孝順,天天把老太背上背下的,還幫老的洗啊弄的,真的很不簡單。」顧寶華說,無論寒冬酷暑,高峻照顧老太從無怨言。
買好菜,高峻推著老母親慢慢走回家。高峻拎著菜,又將老母親一步一個臺階地抱上四樓。「下午,我們還出去兩三趟哩。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我們娘倆基本都在外面,逛商場、逛東城河邊、看人家打牌。」
數年如一日侍奉,為子女豎榜樣
回到樓上,高峻將老母親安頓在躺椅上,老太太打起了瞌睡。高峻則忙著揀菜、洗菜、做飯。
「我有兩個哥哥、三個姐姐,他們都挺好,但各家有各家的難處。」高峻說,大哥、二哥身體不好,大姐春節期間摔傷了腿,二姐要帶三個孫子女,三姐夫10多年前出了車禍,成了植物人,三姐也忙得很……
面對記者,樸實的高峻有點不好意思,說起自己對母親的照顧,他說這些都是當兒子應該做的。「哪有做兒女的不孝順父母的理?」高峻說,父母供六個子女上學、結婚成家,很不容易。
高峻原來的單位改制後,他重新找了份工作貼補家用。眼看日子漸漸變好,可老母親卻生活不能自理,高峻乾脆辭職回去照料。
老母親胃口好,家裡的糕點、牛奶和營養品從來不斷。做飯時,他會按照老人的口味做,除了每天提前淘米泡一泡,還常年魚、肉不斷,且全部煮爛熬成湯給老人喝。「夏天,每天都要洗一把澡。冬天,每天都必須洗臉、洗腳、擦身子才能睡覺。」高峻照顧起老母親來無怨無悔,「上一代做給下一代看啊。」
以前,高峻夫婦輪流推著周老太四處散心。兒子婚後有了孫女,他和妻子分工,他照顧老母親,妻子則帶年幼的孫女兒。「姐姐們有空時也會過來幫老母親洗。」
「這樣的兒子難找啊!」周圍的鄰居每天看到這對母子,都讚不絕口。此前,高峻的父親得了急性胰腺炎,高峻兩口子照料了10多年才去世。
「只要老母親還健在,我就會一直照顧下去。」高峻說,「這是為人子女的本分。」
記者 顧和平 文/圖
近日,市民梁漢如致電本報新聞熱線86870000:前不久,晚報報導了姜堰孝子田維軍每天帶著母親開計程車的感人故事,我所在的迎春小區也有個孝子名叫高峻,為了帶九旬老母親外出散心,每天樓上樓下的背幾趟,在社區裡傳為美談,這種正能量值得宣傳。
6月26日上午,記者來到迎春小區探訪了高峻悉心照顧老母親的過程。
高峻帶著老母親逛菜場。
來源:泰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