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娃娃」引發深思:無知父母,損壞孩子健康、摧殘孩子心靈

2020-12-23 萱萱媽xxm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知識即德性,無知即罪惡」。

如果為人父母還無知,那麼孩子將成為最終受害者。

近日「大頭娃娃」事件引發關注,湖南郴州的段女士稱:因女兒出現過敏現象,醫生推薦「舒爾呔」產品,並在醫院對面母嬰店購買。女兒食用幾個月後,出現發育遲緩、頭顱變大等症狀。

其實在「舒爾呔」事件之前,還發生過「倍氨敏」事件。

據家長陳女士反映:快4歲的兒子,至今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而且頭顱猶如畸形般變大。

這些「大頭娃娃」,經醫院診斷,他們都患有「佝僂病」。

據山東商報報導:記者進入一個當地的維權群,群內家長數量達20多位。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無論是「舒爾呔」、還是「倍氨敏,在其包裝上赫赫寫著「固體飲料」4個大字。

看到此處,令人瞠目結舌,這20多位父母,難道你們都不認識漢字嗎?怎麼能聽信一面之詞呢?

缺少最基本的是非判斷,給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父母,你們就沒有責任嗎?

01無知帶來的傷害,孩子也許要用「命」來償還

▼ 「搖頭爺爺」暴力擰麻花,媽媽雙手緊固哭鬧孩子,繼續治療

孩子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後感染肺炎,長期生病營養不良發育遲緩。母親帶孩子前往,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李頌江處做小兒推拿。

而李頌江之所以被稱為「搖頭爺爺」,因為他給孩子治病時,手法極其獨特,將孩子的頭部,像揉麵團一樣,來回搖晃。

按摩期間,孩子哭鬧,母親雙手按住孩子,繼續治療。

據孩子母親發聲:孩子在治療第7天,嘴唇顫抖、全身癱軟,下樓過程中出現呼吸停止。搶救回來後,雙側大腦皮層已經壞死,確診為:腦癱。

在微博上,患兒的母親有這麼一段話:「發出來沒別的意思,就是希望不要再有我這種無知的父母出現」。

她後悔了,可是為時已晚,如果當初她懂點育兒常識,就不可能不知道「搖晃症候群」一說,母親按住掙扎孩子是雙手,何嘗不是把孩子推向深淵的推手。

▼ 「嬰兒趴睡訓練」3個月寶寶死亡,媽媽發現問題盡然先發視頻在群裡求助

前不久一位新手媽媽,參加一個所謂的「睡眠訓練」,導致3個月大的嬰兒趴睡窒息死亡。

其實在寶寶臉抵在床上時,房內就傳來寶寶哭聲,媽媽將視頻發至群裡詢問老師,老師未回話,一幫「豬隊友」的媽媽為其解答,2個小時後,孩子嘴唇發紫,不幸身亡。

為什麼媽媽發現孩子異常,先不進去查看,而是首先向「老師」詢問呢?

我想應該是:基礎知識不牢固,從而產生「認知錯誤」。這就如學生,明明平時會做的題,考試就出現錯誤,這不是馬虎,這就是基礎知識不牢固。

她的「認知性錯誤」在於,自己想科學育兒,但知識面過於狹窄。如果她看過很多育兒方面的書,一定會知道,不會翻身的小寶寶,趴睡一多麼危險的一件事。

在這種知識不紮實的情況下,只能聽信於外人,錯失了救治寶寶的最佳時機。

02父母的無知,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摧殘的是孩子的心靈

《歡樂頌》裡蔣欣飾演的樊勝美、《都挺好》裡姚晨扮演的蘇明玉,一部部經典影視劇,讓我們對「原生家庭」這4個字,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我們捫心自問,在自己身上是否有原生家庭的影子呢?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有的。

▼ 北大赴美碩士,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一份萬言書訴盡心酸

王猛(化名)在信中說:

「那時我還太小,只是不自覺地摳指甲,多年以後我才知道,那是焦慮症的表現,當時媽媽只是罵我:摳什麼摳?那個男孩子摳指甲?」。

王猛在美國時,找了學校的心理諮詢師,長達6個小時的講述,被判定為:創傷性應激障礙症。報告出來後,王猛寄給父母一份,父母收到後任然不以為然。

這份萬言書反映出,王猛的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1、不被尊重;

2、父母的控制欲;

3、情感上的忽略;

4、理所當然的父母權威;

如果說王猛的教育是失敗的,那麼他的成績是如此的耀眼,如果說王猛的教育是成功的,即便後來研究生時,改學心理學的他,也未能治好自己的心理創傷,還影響了王猛自己的婚姻幸福。

有時候,判定孩子是否優秀,並不一定是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

在信的末尾,王猛寫道:「記住,在世界的一角,有一個傷痕累累的靈魂在恨著你們。」

父母無知的教育,賠上了孩子終身的幸福,性格上的缺陷,將成為一輩子的傷痛。

▼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那個當初最討厭的人

以下案例,是來自知乎答友的,經歷分享:

我小時候,媽媽一直給我灌輸,家裡很窮,養我不容易思想。而我一直活在自卑中,不敢奢望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敢跟同學出去吃飯。

媽媽每次去菜市場買菜,為了幾毛錢跟人講半天價,臨走還順走人家一把香菜,美其名曰,他們還掙錢呢!

當時我對這種事情嗤之以鼻,沒想到,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成了當初我最討厭的那個人。

買東西先看有沒有優惠券,是否能湊個減免。為了省幾塊錢,我不惜排2個小時隊,吃一碗拉麵。刷視頻能掙錢,我就玩命看、走路能掙錢,我就玩命走,一天下來也只是零星的幾塊錢。

感謝我的閨蜜,有天她問我:「時間不是錢嗎」?我一下頓悟了,我才知道自己有多蠢,就如當初的你一樣,把所有的時間都浪費在雞毛蒜皮的事上,把自己弄的精疲力盡,沒時間來充實自己。

媽媽,我恨你!

看完之後,感同身受,雖然我不像答主這般,但原生家庭確實也對我造成了影響,我略微有些「討好型人格」,也是因為早年間,母親過於嚴厲造成的。

父母無知的教育,對於三觀還在塑性中的孩子,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是非觀,這位答主小姐姐是幸運的,可又有多少人能發現自身的缺點,加以改正呢?相信不少人,都是渾渾噩噩過完一生。

而更糟的是,還影響了下一代。

03別讓無知害了孩子,為人父母首先要「靠譜」

「為什麼父母不用持證就可以上崗」?

知乎答主說:我舅舅說,養鴨、養魚都要看書,為什麼養孩子不用看書?

此答案獲3000+點讚,可見「不靠譜」的父母不是一般的多。

1、「靠譜」父母,首先要有一顆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心

我們先來描述一副畫面:一個大人,高高地舉起手中長鞭,畫面前方有一個孩子,拖著沉重的步伐,拉著裝滿「成績」的小車,蹣跚地走在一條坑坑窪窪的道路上。

你家是這樣嗎?別著急回答。

「你是豬嗎?語文都能考不及格」「你只要考進前三,爸爸給你買輛玩具車」

父母要求孩子考出好成績,父母要求孩子要對得起自己的付出,可我們給了孩子什麼?

是培養了學習興趣?還是是培養了好的學習習慣?是教會了學習方法?還是發掘了孩子的自我驅動力?如果這些都做到了,那孩子的成績自然不成問題,可憐之處就在於,前期基礎都沒打,就要求孩子考高分,這和只揮舞鞭子的大人有何區別?

上圖是調查後四年級、八年級學生家庭的藏書量,100本以上的連10%都不到。還是真如同「舅舅所說:養娃不需要看書」。

如果「趴睡訓練」3個月寶寶身亡的父母,看過《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一書,還會發生如此慘劇嗎?如果12年不回家的北大父母,看過《正面管教》一書,還會有這段親情反目的悲劇嗎?如果在菜市場為幾毛錢講價的媽媽,看過《非暴力溝通》一書,答主小姐姐是否會更優秀呢?那麼請問,這幾本經典育兒書,你家有幾本呢?

孩子的成長,不單單是孩子的事,父母要做孩子前行道路的指路明燈,要陪著孩子一起奔跑,這就需要父母有大量的知識儲備。

母親的高度,決定孩子的高度,父親的寬度,決定孩子的未來。無需多高的學歷、無需多重的社會地位,關鍵是,是否為了孩子的成長而學習,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2、做個「靠譜父母」,要學會反思

父母就沒有錯嗎?父母就代表絕對權威嗎?

有人說:父母的道歉是爸爸叫你「吃飯了」。

比起孩子健康的成長,父母所謂的面子,其實一文不值。

我們的教育裡,包含著深情,奉獻著一切,以感動天、感動地、感動自己為主,就是不以孩子自主意識為主。

當孩子頂嘴時,你有想過,尊重過孩子嗎?是不是謾罵、侮辱、打擊的話語張口就來。

當孩子不聽話時,你有想過何為「聽話」?大概只有按照大人的意願,做出你認為對的事情,才叫聽話。而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在這一刻一點都不重要。

當你覺得教育孩子很累時,一定是教育方式出現問題,這時父母的反思顯得尤其珍貴,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教訓,才能實現親子共同成長。

3、做個「靠譜父母」,要以身作則

列夫·託爾斯泰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是誰?當然是父母。

父母的言行,如同照相機一樣,印刻在孩子的腦海中,最終融入骨血,成為孩子的一部分。

孩子,沒有對錯之分、沒有所謂的三觀,他們只是簡單地模仿,所以,這時「標杆」就顯得如此重要。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小到細微的生活習慣,大到人生觀、價值觀。

有時候看起來是「遺傳」,其實是刻在骨子裡太深,這種本該如此、理所當然的主觀認知,很難改變。

榜樣教育的核心是:積極利用人類喜愛模仿的天性。榜樣的力量,大過一萬句說教。

結語:

對於這些囿於一隅,連奶粉配方表、產品說明書都不看的父母,不止同情,還有憤怒,父母的無知,這口鍋,孩子真背不起。

養育孩子,只有兩個字就是「責任」,父母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眼界,才能盡職盡責。

不是生了孩子,就叫父母、不是有個屋簷瓦片就叫家。

關注@萱萱媽,讓我們和孩子共同成長。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大頭娃娃」捲土重來?江蘇兩地需要注意
    1月7日,B站的一位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江蘇一5個月大的女嬰,在使用從市面上購買的「噯嬰樹」品牌「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事後,家長給嬰兒做了全套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
  • 「大頭娃娃」涉事店鋪被罰!給孩子買護膚品,家長需要這份避坑指南
    近日,「大頭娃娃」事件被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大頭娃娃」事件回顧 上周末,多條關於#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的內容佔據了各大平臺的熱搜。 事情源於自媒體博主「老爸評測」發布在網上的一條視頻。
  • 冷暴力對待孩子對孩子的心靈也不是一般的摧殘
    體罰會破壞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密感情,是因為體罰本身就是一種不良行為。3歲以前的嬰兒很脆弱,父母用體罰的方式對待小孩,可能對他們形成一種誤解,認為家長是覺得無所謂而任性妄為的。既然是父母讓對方體罰,自己就應該有回應,而不是以無所謂,或者說是一種沒有必要這樣的態度給孩子留下陰影。
  • 「大頭娃娃」家長:孩子喝了89罐 從會說話就一直沙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特派記者 劉雲鶴 發自湖南郴州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位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醫生檢查發現,這些孩子普遍存在維生素D缺乏,發育遲緩等症狀,依此診斷為佝僂病。這幾個孩子此前一直食用一款叫倍氨敏的「奶粉」,而這款奶粉其實是固體飲料,多位家長表示是被店家誤導。
  • 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家長發聲:擔心孩子會有後遺症
    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家長發聲:擔心孩子會有後遺症原標題:大頭娃娃事件當事家長發聲:沒想到會這麼大膽,拿飲料當奶粉賣郴州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長期誤導多名家長給孩子喝「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謊稱這種飲料就是他們需要的胺基酸奶粉。
  • 「大頭娃娃」捲土重來?這次又是誰惹的禍
    隨著更多信息的曝光,很多被三鹿奶粉傷害的孩子陸續出現,令人心痛的是,一些孩子已經因喝奶粉產生了身體畸形,頭圍要比正常孩子大很多,成為了「大頭娃娃」。這麼多年過去了,有的孩子是幸運的,可能是自身的抵抗力比較強也可能是服用三鹿奶粉的時間較短還沒有造成大的傷害,但是有的孩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因為長期服用三鹿奶粉,身體中殘留結石,會伴隨著一定的腹痛症狀,大多都留下了後遺症。
  • 當年喝「三鹿奶粉」成大頭娃娃,12年過去了,網友:心疼這些孩子
    在孩子的健康成長中,爸爸媽媽都想要儘自己的努力給小孩更好的生活,成長初期的寶寶需要喝奶粉,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挑選好的奶粉,希望寶寶能夠很好的發育和成長。當年喝「三鹿奶粉」成大頭娃娃,12年過去了,網友:心疼這些孩子在12年前2008年的時候,當時有一個家家戶曉的奶粉品牌出了一個重大的問題,它就是三鹿奶粉。事情的起因是因為當時有多位寶媽家自己的寶寶喝了當地店裡的奶粉之後,寶寶的成了「大頭寶寶」的現象,當時這件事情引起了媒體和警方的關注。
  • 「大頭娃娃」捲土重來?深扒有毒兒童霜,激素超標,無數孩子在用
    像我們為人父母,最看不得的就是這樣可憐的、無辜被傷害的孩子。可事件讓更多人看見,可能會減少一些傷害,也是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了,因為一款嬰兒霜,孩子慘變「大頭娃娃」。
  • 五個月嬰兒現「大頭娃娃」症狀,抑菌霜成罪魁禍首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之前因劣質奶粉導致的「大頭娃娃」事件,最近,有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浮出水面。1月7日,測評博主「老爸測評」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一名五個月大的寶寶在使用「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了一系列如發育遲緩、臉部、多毛等「大頭娃娃」的症狀。據孩子父母表示,經過南京兒童醫院的檢查後懷疑,是該抑菌霜導致的,於是立即停用,孩子症狀隨即出現好轉。
  • 孩子長了滿口的「鯊魚牙」,父母無知坑了娃,急壞網友
    牙齒對一個人的健康和顏值來說,太重要了,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不僅讓孩子吃什麼都香甜,還讓孩子看起來十分健康可愛,長大以後,牙齒對一個人的顏值影響也很大,可以說一口好牙齒會讓一個人的顏值提升幾個檔次。但很多時候,孩子本來可以長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全因為家長的無知,最後害了娃。
  • 「大頭娃娃」竟捲土重來?究竟是什麼毀了寶寶的可愛臉蛋和健康?
    看了老爸評測的視頻,看到因為連續使用了2個月的某牌子嬰兒面霜裡含有激素,而導致寶寶變成了肥胖的「大頭娃娃」,孩子臉上還長出了毛髮,這個現象真是讓父母膽戰心驚。回想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真是踩過不少坑。那麼,在給寶寶選擇安全用品的時候,孩子爸媽應該關注哪些方面呢?
  • 「大頭娃娃」引爭議!兒童護膚如何不「踩雷」?
    近日,一起疑似嬰兒護膚品引發「大頭娃娃」的事件成為輿論焦點。日前,微博博主「柚子寶寶的爸爸」稱,自家寶寶在使用「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面部腫大、汗毛濃密等症狀,被南京市兒童醫院診斷為「類庫欣症候群」。
  • 嬰兒霜讓孩子變成「大頭娃娃」?長期使用會導致發育遲緩!
    還記得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導致了無數的「大頭娃娃」的出現。 而這幾天幾乎所有人已經被新「大頭娃娃」的新聞刷屏了。
  • 抑菌霜含激素致大頭娃娃?福建女嬰父親披露事件始末
    正觀記者 張香梅五個月女嬰疑似使用含激素抑菌霜變「大頭娃娃」一事引發網友持續關注。當地衛健部門已責令該企業召回涉事產品。涉事企業已暫停生產,所有涉事產品下架。正觀新聞記者注意到,1月7日,B站博主老爸評測發布視頻介紹,一名5個月大的女嬰成長過程中變「大頭娃娃」,並伴隨出現體重超標、發育遲緩、多毛、臉腫等現象,疑似使用了「噯嬰樹」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而「老爸評測」在視頻中稱,孩子使用的這款面霜經檢測含有超標激素。
  • 「大頭娃娃」悲劇重演,背後真相讓人不寒而慄……
    「大頭娃娃」悲劇重演今天,又一大頭娃娃事件刷屏網際網路。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科學博主@老爸評測 發布了一則「大頭娃娃」的視頻。 視頻裡,博主採訪了一位受害者的父母。 發覺不對的父母,趕忙把孩子帶去了醫院檢查。 然而, 醫生診斷的結果卻是「健康身體」。 考慮到母親奶水的影響, 他們又連忙把奶水送去檢測。 結果顯示:母乳正常。
  • 如何避免「大頭娃娃」慘劇,父母必須知道這個
    「大頭娃娃」再現,做為父母的你真的不怕嗎?距離08年三聚氰胺奶製品汙染事件已過去13年,今年5月湖南省母嬰店以固體飲料充當奶粉導致「大頭娃娃」再次出現。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個月,又有嬰兒因使用「消字號」寶寶霜,引起頭大、多毛、發育異常的情況。
  • 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官方回應
    近日,某網絡博主發布的一段嬰兒使用抑菌霜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的視頻引發熱議。視頻稱,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噯嬰樹」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了臉部腫大的現象,並伴有發育遲緩、多毛等症狀。專業機構檢測結果顯示,該抑菌霜激素超標。目前,當地衛健委已責令該企業召回涉事產品,涉事企業已停產。
  • 央視又曝光「毒奶粉」,眾多孩子停止發育,竟成「大頭娃娃」
    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 「假奶粉」捲土重來!萬萬沒想到,那些年害了無數孩子的「假奶粉」又捲土重來了! 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了問題,全身長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凸出,酷似「大頭娃娃」。
  • 捲土重來的「大頭娃娃」,我們該如何辨別含激素產品?
    「大頭娃娃」重現江湖,這次竟是激素含量超標的嬰兒面霜。2003年,安徽阜陽劣質奶粉讓數百名嬰兒統一都患上一種怪病,變成了「大頭娃娃」。十幾年過去,「大頭娃娃」竟然又重現江湖。這次,更加防不勝防。2021年1月7日,博主「老爸測評」曝光了一起「大頭娃娃」事件。
  • 又現大頭娃娃,湖南要徹查!涉事公司負責人與這家上市公司...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大頭娃娃導致中國乳業重創,十多後國產乳業才恢復元氣。昨日,大頭娃娃重現,又對中國乳製品行業影響幾何?據永興縣委宣傳部5月12日晚對外回應,涉事母嬰門店從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購進的47件「倍氨敏」固體飲料已全部售出。「大頭娃娃」再現回溯該「大頭娃娃」事件始末。據湖南經視報導,最近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嬰幼兒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下降等現象,個別孩子還有不停拍頭的行為,有的孩子頭部異常,好似「大頭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