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大頭娃娃導致中國乳業重創,十多後國產乳業才恢復元氣。昨日,大頭娃娃重現,又對中國乳製品行業影響幾何?
港股方面,截至午間收盤中國飛鶴大跌8.06%,蒙牛乳業跌2.06%,澳優跌0.5%。
A股乳製品成分股也是漲跌互現。皇氏集團大漲5.36%,光明乳業漲1.17%創近期新高;新乳業跌4.45%,天潤乳業跌3.04%政府層面則對此事項高度重視,反應迅速。e公司記者獲悉,湖南省已經責成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郴州市等組成調查組對涉事商家徹查,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從嚴從重處罰。
值得一提的是,該調查組將由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親自帶隊,事後調查結果也將由湖南省宣傳部統一披露。
據永興縣委宣傳部5月12日晚對外回應,涉事母嬰門店從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購進的47件「倍氨敏」固體飲料已全部售出。
「大頭娃娃」再現
回溯該「大頭娃娃」事件始末。據湖南經視報導,最近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嬰幼兒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下降等現象,個別孩子還有不停拍頭的行為,有的孩子頭部異常,好似「大頭娃娃」。
經過醫院診斷,有的孩子被確診為「佝僂病」。這些家長發現,他們的孩子均食用了名為「倍氨敏」的奶粉,以緩解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但是他們發現,這款產品其實並非「特醫」奶粉,而屬於固體飲料類,相當於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孩子都只是在喝飲料。有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喝了兩年飲料。
報導中,家長反映孩子就診時,醫生建議家長購買「特醫」奶粉給孩子食用,而他們隨後在愛嬰坊母嬰店被銷售人員推薦了這種「倍氨敏」產品。當部分家長對產品包裝上的「固體飲料」提出質疑時,導購則表示這是另一種稱呼,奶粉非常適合過敏的寶寶食用。
涉事公司法人曾在澳優供職
據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委宣傳部通報,「大頭娃娃」假特醫奶粉涉事廠家為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而涉事產品「倍氨敏」已在2019年年中停產,目前公司已經介入調查。天眼查數據顯示,唯樂可成立於2015年2月2日,經營範圍包括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嬰幼兒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等。唯樂可財報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其銷售總額分別為123.74萬元、759.72萬元、1405.47萬元,同比增幅達29%、514%、85%。
唯可樂法定代表人為肖詩弧,持有唯可樂67.9%的股份。天眼查數據顯示,肖詩弧同時還是另一家美優高乳業(湖南)有限公司(下稱「美優高乳業」)董事長。
查閱美優高乳業股權結構,e公司記者發現,除肖詩弧持有42%股份外,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也持有該公司30%股權。此外,肖詩弧還曾擔任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
e公司記者第一時間聯繫澳優(01717)。澳優向e記者表示,上述大頭娃娃事件跟公司沒有任何關係,肖詩弧僅為公司經銷商。
澳優稱,嬰幼兒配方奶粉是寶寶的主糧,是良心事業,任何公司均應以嚴格的質量標準,合規、合法地進行生產與銷售。公司了解到當地政府已經介入調查此事,希望儘快完成並公開調查結果。
乳製品國產佔比正大幅提升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已披露事件核心是一款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在促銷員的忽悠下,被當成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被消費者購買且食用。上述人士認為,目前沒有證據證明此事涉及乳製品行業的整體安全紅線。而且國產奶粉在三聚氰胺事件後,對食品安全要求和標準都是大幅提升。
此外,數據顯示,中國乳製品行業正進入復甦增長階段。
億歐智庫的2020年中國乳製品行業數據中臺研究報告稱:中國乳製品行業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目前乳製品目前積極向高端健康、國產佔比提升方向發展。早期我國液態奶受保質期限制,國 產奶粉蓬勃發展,1997年引入UHT滅菌技術及利樂無菌包裝技術,常溫奶對巴氏奶替代形成;2003年起常溫奶快速普及,伊利蒙 牛龍頭地位顯現;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導致國產奶粉進入冰點,行業進入調整期,液態奶品類快速擴張,進口奶粉壟斷國內市場,產業鏈加速向上遊整合;2015年起進入國產及高端產品突圍期,主要表現為乳製品向高端、健康發展,國產佔比提升。
億歐智庫稱,中國乳製品行業規模目前超三千億。2013年開始,中國開始進入 國產復甦階段,國內乳製品品牌數複合增長率高達23.86%。
央視:湖南「大頭娃娃」事件,徹查!
近日,有媒體報導郴州市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一款蛋白固體飲料冒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銷售給牛奶過敏兒童,虛假宣傳特殊功能,涉嫌消費欺詐。
湖南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視,責成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郴州市等組成調查組對涉事商家徹查,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從嚴從重處罰,並及時向社會公布。
郴州大頭娃娃事件持續發酵,涉事產品倍氨敏以及背後的生產公司引發廣泛關注。據了解生產這款產品的公司是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該公司市場部公關經理曾對媒體表示,公司高度重視,已經介入調查,「倍氨敏」經由第三方檢測產品質量合格、標籤合格,包裝清晰標註是固體飲料,公司沒有誇大宣傳。他稱,「餵養小孩需要營養全面均衡,需嬰幼兒配方奶粉、輔食、水果、維生素、礦物質等,僅僅補充蛋白是不夠的,不能當成奶粉用。」
目前,湖南永興縣市場監管局已就相關事件成立調查專班,並立案進行調查,同時安排報導中的5名孩子進行全面體檢。
折斷祖國「花朵」就是犯罪!
又見「大頭娃娃」?這是一個令人震驚和心碎的消息,十幾年前震驚全國的「大頭娃娃」事件,至今仍是公眾的心頭之痛。猶記得當時一批官員被問責,有關經銷商也被判刑。絕不讓劣質奶粉折斷祖國的「花朵」,這是社會共識,也是監管部門的決心和行動。
為何今天仍有「大頭娃娃」?這是公眾的疑問。應該說,這起事件與此前的「大頭娃娃」事件有不同之處,此前的「大頭娃娃」純屬劣質奶粉造成的。而這次的「大頭娃娃」與奶粉無關,因為受害者吃的不是奶粉,而是一種固體飲料。
問題由此而來,飲料竟被當作奶粉銷售?這些幼兒在體檢時被診斷為牛奶過敏,醫生因此建議家長購買胺基酸奶粉給孩子食用。家長們隨後去郴州愛嬰坊母嬰店買奶粉,經導購員強烈推銷,最終購買了「倍氨敏」這款產品。當有家長對產品包裝上的「固體飲料」提出質疑時,導購聲稱「倍氨敏」是店裡最好的,也是最暢銷的,許多過敏寶寶都在吃。
看來「板子」好像應該打在導購身上,他們為了利益而矇騙家長,導致家長用飲料代替奶粉。但是,導購該背下所有的「鍋」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誰引導家長到郴州愛嬰坊母嬰店的?把飲料「倍氨敏」當成奶粉賣,誰給導購的膽子?
針對此次發生的「大頭娃娃」事件,郴州市永興縣有關部門稱,暫未發現有醫院和醫生參與事件過程。既然是「暫未」,就需要繼續調查,查清楚為何會出現飲料當奶粉賣的怪事。
更弔詭的是,這是郴州市不到一年來第二次發生「大頭娃娃」事件。今年3月30日,十幾名家長在「問政湖南」上發文稱,2019年郴州發生一起「大頭娃娃」奶粉事件,「全因郴州兒童醫院醫生向患兒推銷奶粉所致」。所謂的奶粉同樣是固體飲料,名字叫「舒兒呔」。
今年4月16日,郴州市市場監管局對此回應,「舒兒呔」系列固體飲料郴州總代理商為郴州益信康食品貿易有限公司,該公司印製處方箋和宣傳單,明顯誤導患兒家屬,使其認為該產品是專供嬰幼兒食用的特殊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或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患兒家屬帶患兒到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看病時,該院個別醫生使用益信康公司印製的上述處方箋和宣傳單,將患兒家屬推介到便民藥房或者母嬰店購買「舒兒呔」系列固體飲料,提供給有過敏等症狀的患兒食用。
稍微一查便發現了貓膩,原來「舒兒呔」背後是一條灰色利益鏈。如果說代理商誤導患兒家屬很無良,那麼個別醫生使用益信康公司印製的上述處方箋和宣傳單,向患兒家屬推介,行為更加惡劣。在這起事件中,有關責任人涉嫌違法犯罪。
據報導,一小罐四百克的「倍氨敏」就要將近三百塊錢,價格甚至超過了不少進口嬰兒奶粉。有家長表示:自己孩子喝這個「倍氨敏」產品的過程中,身高、體重都停止發育了。嬰兒發育需要營養,而那些固體飲料替代不了奶粉,也提供不了營養,在嬰兒最需要營養的時候卻得不到供給,有關責任人的良知何在?這是坑害嬰兒,這是荼毒生命,這是傷害祖國的未來。
「心裡真的很難受,覺得這個商家是太沒良心了。」這是一名受害者家長的自責。期待受害的嬰兒能夠儘早恢復健康,不要留下後遺症,更期待有關部門依法徹查,嚴厲處理責任人。此外,還需要進一步調查市場上還有多少把飲料當奶粉賣的不法行為。
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劉惠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