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通報嬰兒霜「大頭娃娃」事件:產品含激素,線索移送警方。經有檢測資質第三方機構檢測,已確認召回的涉事產品「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和「開心森林一抹舒寶寶皮膚抑菌霜」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企業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涉事企業所在地衛健部門已將有關線索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已傳喚涉事企業主要涉案人員。下一步漳州市將對涉事企業及其產品作進一步調查,堅決依法從嚴查處涉事企業及相關人員。(1月17日澎湃新聞)<br><br> 此前,媒體曝光該產品對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專家亦認為其違規添加激素,使得護膚品變成「毒藥」,乃是「大頭娃娃」事件的元兇,必須嚴厲懲罰。如今,水落石出,事實證明,涉事產品確實非法添加激素,企業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件進入司法環節,涉事企業及相關人員將承擔法律代價。<br><br> 據福建歐艾的備案信息顯示,引發「大頭娃娃」事件爭議的「益芙靈」由寧波海關技術中心進行了6次檢測,報告顯示該產品樣本未檢出糖皮質激素和抗生素,與「老爸評測」的檢測結果矛盾,一度引起了公眾的質疑,也是該公司堅稱未添加激素的依據。不過,據媒體報導,二者所採用的產品檢測標準不同,涉及的激素種類不同,乃是導致檢測報告結論不一致的主要原因,而不管哪個標準,都不應違規添加激素。<br><br> 《消毒管理辦法》規定,消毒產品的說明書和宣傳內容必須真實,不得出現或暗示對疾病的治療效果。而涉事廠家的產品說明書中提到適用於日常護理,實際上是把治療功能包裝宣傳為護膚品,名實不符,應依法予以罰款、吊銷營業執照。同時,根據「大頭娃娃」受害者的情況,涉事企業及相關責任人還將承擔刑事責任。如果廠家故意生產缺陷產品,造成人身嚴重損害的,將涉嫌《刑法》第146條規定的「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br><br> 由此可見,「大頭娃娃」事件涉及多項違法違規行為,已經對消費者健康構成不法侵害,且產生了嚴重的社會後果,激起社會輿論強烈譴責,應依法從嚴從重懲罰,施以罰款、賠償、刑事責任等,不宜對其有所寬宥。同時,涉事產品輕易通過「消」字號審批,是否存在虛假材料報批?審批流程有無失職?涉事企業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監管部門是否到位?這些尚未清楚,都需要徹底追查、嚴厲問責。<br><br> 據專家和媒體披露,「消」字號產品違規添加激素的現象非常普遍,主要原因就是「消」字號產品備案標準、檢驗程序和審批流程等存在疏漏,產品利潤非常高,被查處的概率很小,令不法廠商有機可乘,不惜冒風險違法生產銷售。因此,有必要對「消」字號相關制度和法律予以修訂,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實施強監管、嚴約束,加大產品違法添加激素的處罰力度,遏制行業不良風氣。(作者系天府評論新聞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