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15年培育新品種!這個被鳥兒「選中」的梨一顆能賣50元

2020-12-11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7日訊鄉村振興關鍵在於產業振興。前不久,山東農業大學陳學森教授選育的新品種「山農酥」梨,一個賣四五十塊錢,還供不應求,打破梨產業低迷的困局,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新動能。

在山東一禾農林公司,工人們忙著把冷庫中的梨稱重、裝箱,一斤能賣到25塊錢。山東一禾農林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生說:「採摘完以後我們已經銷售了10萬斤。每個梨能達到2斤,賣到了50元錢。」

這些梨是山東農業大學陳學森教授選育的新品種——「山農酥「。我國梨栽培面積1800萬畝,品種雖多,但受品質口感、成熟時令和耐儲存性等因素影響,很多梨都賣不上價,梨產業持續低迷。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陳學森介紹:「主宰品種叫碭山酥梨和鴨梨,晚熟而不優質,不到兩塊錢一斤,導致我們國家就出現了四個不願,栽的不願栽,賣的不願賣,買的不願買,吃的不願吃。」

為撬動梨產業高效發展,2003年,陳學森和他的團隊採集了「碭山酥」梨花粉,與新疆的「新梨7號」雜交,獲得470株寶貴的實生苗,選育晚熟耐儲儲口感好的新品種。陳學森說:「基地的管理人員有一天告訴我,梨園子有一個梨讓鳥叨了一半,我啃了那一半,好吃沒渣。管理人員一下刺激了我,這個可能是我要選的品種。」

最終,這棵被鳥兒「選中」的梨樹,歷經15年培育,最終育成「山農酥」梨。但是農諺說,「桃三杏四梨五年」,漫長的豐產期,讓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為此,陳學森決定建基地給老百姓做示範, 一禾農林公司成為他的首批合作企業。可剛開始,苗子成活率只有70%。山東一禾農林開發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蘇增冉說:「70%的成活率,你要說總產的話,它就降低30%。你說我一畝地4000斤的話,他就減產1000多斤。」

良種還需與良法配套,陳學森又和團隊一起,為「山農酥」梨研發了「三芽二度一單軸」等多項配套技術,成活率達到95%,而且三年就能結果。目前,「山農酥」梨已在泰安、聊城、菏澤等地推廣種植過萬畝。陳學森說:「將來全國面積大了,我們的果農地頭價賣三塊錢一斤,扣除成本,一畝地賺1萬多塊錢,我們吸引外出打工的小夥子來,培養新型農民來創業,帶動我們的整個鄉村振興。」

「十三五」期間,包括「山農酥」梨在內,山東農業大學先後審定新品種75個,獲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16項。山東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徐劍波表示:「山東農大人將以老一代農大人為榜樣,把汗水撒在講臺上,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掛在枝頭上,進一步做好強農興農的踐行者和引領者。」

閃電新聞記者 姚曉慧 何振 報導

相關焦點

  • 蘇翠一號梨樹苗早熟梨樹苗新品種簡介
    大家好,歡迎關注百禾農業苗木基地,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梨樹苗中的新品種,那就是早熟梨蘇翠一號。今天是2020年6月28日,此時正是烈日當下的季節,眾多梨園中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但是有一個品種很是例外,現在可以說是碩果纍纍,馬上就豐收在即。沒錯,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蘇翠一號梨。下面先跟隨百禾農業小編來近距離觀看一下。蘇翠一號在山東地區的成熟期是7月上旬,果實生育期100-105天。
  • 青島海鮮養成記之對蝦:已在青培育出5個新品種 一生約50次蛻皮
    可惜好景不長,1993年,席捲全球的白斑症候群病毒(WSSV)流行病給全世界蝦類帶來了一場「滅頂之災」,中國對蝦家族同樣也沒能倖免於難,當時十之八九的對蝦都在這場病害中不幸死亡,只有少數活了下來。「白斑症候群流行病的暴發,給全世界對蝦養殖業帶來了難題,這種病毒甚至到今天也沒有特效藥,只能從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著手,所以導致養殖戶自那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敢再養中國對蝦了,餐桌上也吃不到了。
  • 李秀根 | 70年舉目千「梨」,誰是你的百「梨」挑一?
    中國梨資源極為豐富,除西洋梨外,梨的其他栽培種均原產中國,我國生產上應用的前10個主栽品種均為中國品種;我國梨樹栽培歷史悠久,據文獻記載已有3 000餘年栽培歷史;目前,中國梨栽培面積、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新中國成立70年來,梨樹生產和科研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 西北農林培育了3種彩色的馬鈴薯新品種!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特聘教授陳勤及其團隊培育的彩色馬鈴薯新品種「紫玫瑰2號」「紅玫瑰3號」「黑玫瑰4號」獲得國家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證書
  • 玉露香梨即將下樹,55歲的他賣梨還債
    看到自家種植的「中國第一梨」——玉露香梨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枝頭,55歲的郭港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因經營不善,400萬元的外債讓這個曾經遠近聞名的企業家走上了二次創業的道路。如今,種植4年的玉露香梨就要下樹了,這讓老郭夫婦看到了新的希望。
  • 濬縣鑫林牧業有限公司:培育新品種 讓更多群眾通過養羊走上脫貧...
    濬縣鑫林牧業有限公司培育新品種 讓更多群眾通過養羊走上脫貧致富路 濬縣鑫林牧業有限公司在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等科研院所的幫助下,通過培育新品種
  • 這些梨品種可適當發展
    玉露香梨高接園接後第二年有產量,第三年進入豐產期,畝產2500公斤以上,2017年產地價5.0元/公斤,2020年產地價6.0元/公斤,且供不應求,發展潛力大,前景廣闊。2.紅香酥。紅香酥梨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以庫爾勒香梨為母本,鵝梨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 大澤山:34年精心培育「金字招牌」
    而這個1987年開始舉辦的節會,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34屆,跟大澤山葡萄一起聲名遠播,一路從山裡走出青島,走向全國。把傳統做成「精品」  「寶石異域,葡萄仙鄉」,說的就是青島平度北部的大澤山。追溯起來,大澤山種植葡萄已有2100餘年歷史。上世紀80年代後,葡萄種植成為大澤山當地農民的主業。
  • 當仁不讓要屬「梨」良王莊鄉羅閣莊村致富路
    立足資源稟賦培育特色產業今年65歲的王樹財種梨已經30多年,因為土地鹼性頗大,最適合種梨樹,這一種就是幾十年。如今,他和弟弟王樹奇都是村裡的種植大戶,栽種了300多畝、6000多棵梨樹,談起收成,王樹財說,「今年雨水充足,溫度適宜,加上我們精心的管理,疫情期間絲毫沒有受到影響,今年的收入也不比往年差,一畝地能賣15000元左右。」農戶們的園子裡栽種了皇冠梨、雪花梨和「天海」大果型鴨梨,近幾年,羅閣莊村陸續引進了紅香酥、玉露香、鴨梨、新梨七號、狀元冰糖梨等新品種。
  • 退市的50元紙幣,如果是這個年份的,一張就能賣1300元!
    退市的50元紙幣,如果是這個年份的,一張就能賣1300元! 其中第一套人民幣中的50元紙幣,因退市已久而導致它的價值不菲,據說一張能賣幾千至上萬元。那麼,第四套人民幣中的50元紙幣,如今一張能賣多少呢?一起來看看。
  • 博白種植的南方梨成熟了!比北方梨早兩個月~
    每年的小寒或立春前後為栽種最佳種植時機,二月至三月開花結果,六月中下旬為果熟期,每棵成樹產果可達50公斤左右。南方早熟梨具有一年種二年開花三年產果四年豐產的好效果,可連續結果60年以上,是市場需求量大的新一代名特優品種。
  • 神秘茅臺背後的紅高粱:歷時12載選育出新品種
    歷時12載選育出新品種頂著寒風、冒著酷暑,為了尋找到合適的高粱品種,塗佑能幾乎走遍仁懷所有角落。「我始終相信,仁懷種植高粱歷史悠久,地方品種資源豐富,一定能找到好的地方良種,一定能把高粱產量和質量提上去。」他說。這一尋,就是漫漫12載。
  • 【這是我的村】當仁不讓要屬「梨」—良王莊鄉羅閣莊村致富路
    羅閣莊村地處天津西南,全村耕地面積3500畝,梨種植面積2800多畝,約佔可耕地面積的70%,種植果梨已有40多年的歷史,素有「梨鄉」的稱譽,為天津市面積最大的梨樹種植集聚區。 立足資源稟賦 培育特色產業
  • 河南師大副教授李建軍培育的4個中藥材新品種通過鑑定
    「師大地黃1號」「師大地黃2號」每畝產量達4500餘公斤,平均畝產值超萬元。皂莢可入藥的部位為皂刺或皂莢。「師大皂莢1號」以皂刺為主、皂莢為輔,「師大皂莢2號」以皂莢為主。一株6齡皂莢年產值約200元,保守估算,皂莢畝產值在1.5萬元左右。中藥材品種選育之路多艱。
  • 50萬斤水晶梨滯銷 果農心焦
    眼下,翁源縣種植的3000多畝水晶梨已進入掛果豐產期,但由於今年水晶梨集中上市,目前有50萬斤水晶梨滯銷。
  • 「牛人」祁興磊:培育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第一牛
    祁興磊帶領團隊歷時21年,主持育成中國第一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肉牛新品種——夏南牛,填補了我國肉牛品種空白。緊接著,他又在「怎樣才能養好」上繼續發力,用10年時間總結出不同性別牛和不同用途牛飼養管理技術規範,編制出夏南牛國家標準。 最後一件事是他正在幹的事。這位河南省泌陽縣夏南牛研究推廣中心的農業推廣研究員正帶領團隊攻關培育肉用性能更好的夏南牛無角新品系。「再給我2—3年時間,我肯定能幹成!」 在「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頒獎典禮現場,他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 尋找一顆帶刺的<梨>
    茶香村種植刺梨有20年光景,和我國的刺梨產業同時起步,當年因為退耕還林和石漠化治理的政府號召,野生刺梨被貴州省農科院改良,培育出了高產的「貴龍5號」品種,這才形成了廣泛種植的基礎。至今,建於2000年的刺梨採穗園仍在十裡刺梨溝的入口處。
  • 林草植物新品種惠農大家談
    開闢互利共贏的惠農新模式        浙江省金華市永根杜鵑花培育有限公司董事長 方永根        浙江省金華市永根杜鵑花培育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永根說,公司至今已獲得47個植物新品種權,如「寶玉」「春詩」「仙鶴」等
  • 巴南:「梨、花、茶」改變了這個傳統農業村
    目前正在舉行的巴南區2020年農民豐收節活動的主會場,就在集體村。如今的集體村已成為巴南鄉村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典範——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8年的4000元增長為2019年的22600元,增長了5.65倍。全村1/3農民家庭買了車,1/2的農民家庭有了電腦。
  • 湖南長沙花農登錄兩個茶花新品種
    訊  記者柏斌報導 由湖南長沙市花農遊錦棠培育的茶花新品種『武陵茶』和『明媚』最近在中國茶花命名統一登錄委員成功登錄。據了解,今年45歲的遊錦棠從1998年創辦錦棠苗圃開始,就種植茶花、桂花、杜英等園林綠化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