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10:02:59 來源:安青網
近年來,安徽工業大學黨委高度重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學校黨政領導每年多次到幫扶村開展扶貧調研,召開專題會議,積極建立校地扶貧工作有效機制。
安青網訊 近年來,安徽工業大學黨委高度重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學校黨政領導每年多次到幫扶村開展扶貧調研,召開專題會議,積極建立校地扶貧工作有效機制。學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特色產業為目標,以消費扶貧為手段,將「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多措並舉,組合發力,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取得了較為顯著的幫扶成效。
該校領導現場查看合作社茶葉製作。
該校領導帶領常州校友會赴幫扶村開展捐資助學活動。
立足本土、謀劃產業
「要想富,謀思路」,學校經過深入細緻的調研,了解到幫扶村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山區雲霧瀰漫的氣候條件以及特有的土壤,能夠形成優良的茶葉品質,是中國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的原產地;當地無工業汙染,在大山深處還有很多野生茶。然而,當地村民在茶葉加工上均採用「一家一戶」的分散模式,銷售渠道不暢,產業化程度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導致了茶葉價格偏低,農民收入不高。
學校在深入調研和充分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發展茶葉種植加工特色產業,發揮高校優勢助力消費扶貧」的工作思路,決定把發展茶葉種植加工作為紅石巖村的特色產業,同時發揮高校學生食堂和教職工生活的需求優勢,積極採購幫扶村及周邊地區的農副產品,打好特色產業與消費扶貧的「組合拳」,助力老區人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整體規劃、實施產業
學校駐村工作隊2017年註冊了紅石巖村「茶竹專業合作社」,申報「茶竹專業合作社特色種植加工、銷售」項目,建設標準化茶葉加工廠(其中主廠房800多平方米,附屬用房5間),購置茶葉生產、加工設備和貯藏設備,完善合作社內控體系,明確茶葉加工、製作規範,提升茶葉加工能力和水平,通過人員培訓、技術引進、設備更新、銷路拓展等,實現茶葉「種植科學化、加工標準化,茶葉品牌化,銷售多元化」。
從硬體方面對茶園進行升級改造,選擇優良茶樹品種、淘汰低產、晚產、低品質茶樹,對茶園進行施肥、除草、除蟲、剪枝等科學管理;從軟體方面邀請專家到村進行茶葉技能培訓,從「種植、採摘、加工、製作」等方面進行全過程技術指導,提高茶葉種植、加工水平。目前共有茶園6960畝,年產幹茶逾10萬斤。
四端發力,打造產業
駐村工作隊按照國家「一村一品」工程和六安市「一谷一帶」建設和發展要求,對發展茶葉種植加工特色產業項目實行「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從茶葉的「種植、採摘、加工、銷售」四端發力,打造茶葉種植加工特色產業。
在種植端,推進「兩高一優」茶樹品種種植,同時進行科學化、無害化管理,穩步實施「雙替代」,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用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對茶園進行科學管理,打造無公害、高品質的有機茶和高山野生茶。
在採摘端,從2017開始邀請專家學者進行茶葉技能培訓,至今已培訓6場300多人次,明確了茶葉鮮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採摘方式等多項採摘標準。
在加工端,在註冊「茶竹專業合作社」的同時,物色合作社管理人員,申報「合作社特色種植加工、銷售」項目,新建合作社標準化茶葉加工廠房,購置茶葉生產、加工和貯藏設備,註冊商標;制定茶葉加工、製作規範,推進茶葉製作「規範化、品牌化、專業化、規模化」。
在銷售端,打造線上、線下的多元化銷售模式,建立微信公眾號宣傳推介茶葉等農副產品,學校向教職工和廣大校友發出消費扶貧倡議書,鼓勵購買幫扶村以茶葉為主的農副產品,並開發「AHUT助農平臺」進行線上銷售。
駐村扶貧工作隊網絡直播帶貨。
技能培訓,提升產業
每年邀請專家到村開展茶葉種植方面的講座,講授「選用良種與科學種植、調整肥料結構、調整修剪方式、合理培養樹冠」及「電商運營」等知識。申報特色種養業獎補資金,引導貧困戶採取「換種、施肥、除草、除蟲、剪枝」等措施對老茶園改造,4年共改造老茶園1187.2畝,通過改造增加產量、提高品質。通過引進優質高產品種、對茶農進行技術培訓,推廣先進技術,茶葉的種植、加工、製作水平穩步提升,產業化水平逐步提高、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該校教師開展電商培訓。
堅守綠色,保證產業
在合作社成立之初,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和合作社就達成一致意見,要堅持無公害生產,把打造綠色「有機茶」作為目標。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共同發起致村民的一封信,動員全體茶農遠離農藥除草劑,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用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消除農藥和除草劑的危害,真正打造綠色無公害的「有機茶」。「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加工」,採摘標準、環境衛生、加工品質有了明確要求,茶葉還要經過市場監管部門嚴格檢驗,質量有了保證,茶葉的品質不斷得到提升,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環保的茶葉品牌。
消費扶貧,助推產業
積極落實消費扶貧,助推產業發展。2018、2019、2020連續三年採購幫扶村近6600斤茶葉作為職工福利,採購金額近80萬元。駐村工作隊主動聯繫校友、企業宣傳推介幫扶村的茶葉和其它農副產品,目前已做到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
「發揚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購買當地一份農副產品。您的每一次關注,都是一份新的希望,您的每一份訂單,都是助力國家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份寶貴的力量。」這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針對幫扶村農產品滯銷問題學校發出的倡議書,同時開通了可在線購買農副產品的「AHUT助農平臺」,推送到學校廣大師生、校友群,方便師生、校友購買,截至7月中旬,已助銷農產品近5萬元。
為進一步推進助銷幫扶村農產品的力度,學校邀請了兩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2007屆校友汝志剛,專門回母校錄製視頻進行網上帶貨,推介幫扶村茶葉等農副產品,增大點擊率,擴大銷售量,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學校還積極將消費扶貧輻射到幫扶村周邊地區,自2018年春季全省實施高校食堂面向貧困縣(市、區)採購農產品工作以來,學校積極落實「面向採購」工作,把裕安區作為學生食堂糧油的主要供應點。2018年,學校採購雜交米、粳米和茭白等農作物金額達204餘萬元;2019年,學校採購大米達410餘萬元。
該校助農平臺銷售幫扶村茶葉等農副產品。
安徽工業大學幫扶村「茶葉種植加工」特色產業得到省、市、區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肯定。2019年8月,省委常委、六安市委書記孫雲飛到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充分肯定了發展「茶葉種植加工」特色產業,既生態環保,又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帶動就業。2020年6月,裕安區委書記陳社教到村指導「茶葉種植加工」產業發展規劃,對幫扶村邁向經濟強村給予了充分肯定。駐村工作隊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擺脫貧困為主題的微視頻《情系紅石巖》在安徽省屬和中央駐皖單位駐村幫扶工作微視頻展演中獲獎。
特約通訊員 郭道江
責任編輯:李志慧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