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業大學幫扶裕安區紅石巖村產業扶貧紀實

2020-12-14 安青網

安徽工業大學聚力幫扶裕安區紅石巖村特色產業扶貧紀實

2020-12-08 10:02:59   來源:安青網    

【摘要】

近年來,安徽工業大學黨委高度重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學校黨政領導每年多次到幫扶村開展扶貧調研,召開專題會議,積極建立校地扶貧工作有效機制。

安青網訊 近年來,安徽工業大學黨委高度重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學校黨政領導每年多次到幫扶村開展扶貧調研,召開專題會議,積極建立校地扶貧工作有效機制。學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特色產業為目標,以消費扶貧為手段,將「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多措並舉,組合發力,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取得了較為顯著的幫扶成效。

該校領導現場查看合作社茶葉製作。

該校領導帶領常州校友會赴幫扶村開展捐資助學活動。

立足本土、謀劃產業

「要想富,謀思路」,學校經過深入細緻的調研,了解到幫扶村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山區雲霧瀰漫的氣候條件以及特有的土壤,能夠形成優良的茶葉品質,是中國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的原產地;當地無工業汙染,在大山深處還有很多野生茶。然而,當地村民在茶葉加工上均採用「一家一戶」的分散模式,銷售渠道不暢,產業化程度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導致了茶葉價格偏低,農民收入不高。

學校在深入調研和充分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發展茶葉種植加工特色產業,發揮高校優勢助力消費扶貧」的工作思路,決定把發展茶葉種植加工作為紅石巖村的特色產業,同時發揮高校學生食堂和教職工生活的需求優勢,積極採購幫扶村及周邊地區的農副產品,打好特色產業與消費扶貧的「組合拳」,助力老區人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整體規劃、實施產業

學校駐村工作隊2017年註冊了紅石巖村「茶竹專業合作社」,申報「茶竹專業合作社特色種植加工、銷售」項目,建設標準化茶葉加工廠(其中主廠房800多平方米,附屬用房5間),購置茶葉生產、加工設備和貯藏設備,完善合作社內控體系,明確茶葉加工、製作規範,提升茶葉加工能力和水平,通過人員培訓、技術引進、設備更新、銷路拓展等,實現茶葉「種植科學化、加工標準化,茶葉品牌化,銷售多元化」。

從硬體方面對茶園進行升級改造,選擇優良茶樹品種、淘汰低產、晚產、低品質茶樹,對茶園進行施肥、除草、除蟲、剪枝等科學管理;從軟體方面邀請專家到村進行茶葉技能培訓,從「種植、採摘、加工、製作」等方面進行全過程技術指導,提高茶葉種植、加工水平。目前共有茶園6960畝,年產幹茶逾10萬斤。

四端發力,打造產業

駐村工作隊按照國家「一村一品」工程和六安市「一谷一帶」建設和發展要求,對發展茶葉種植加工特色產業項目實行「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從茶葉的「種植、採摘、加工、銷售」四端發力,打造茶葉種植加工特色產業。

在種植端,推進「兩高一優」茶樹品種種植,同時進行科學化、無害化管理,穩步實施「雙替代」,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用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對茶園進行科學管理,打造無公害、高品質的有機茶和高山野生茶。

在採摘端,從2017開始邀請專家學者進行茶葉技能培訓,至今已培訓6場300多人次,明確了茶葉鮮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採摘方式等多項採摘標準。

在加工端,在註冊「茶竹專業合作社」的同時,物色合作社管理人員,申報「合作社特色種植加工、銷售」項目,新建合作社標準化茶葉加工廠房,購置茶葉生產、加工和貯藏設備,註冊商標;制定茶葉加工、製作規範,推進茶葉製作「規範化、品牌化、專業化、規模化」。

在銷售端,打造線上、線下的多元化銷售模式,建立微信公眾號宣傳推介茶葉等農副產品,學校向教職工和廣大校友發出消費扶貧倡議書,鼓勵購買幫扶村以茶葉為主的農副產品,並開發「AHUT助農平臺」進行線上銷售。

駐村扶貧工作隊網絡直播帶貨。

技能培訓,提升產業

每年邀請專家到村開展茶葉種植方面的講座,講授「選用良種與科學種植、調整肥料結構、調整修剪方式、合理培養樹冠」及「電商運營」等知識。申報特色種養業獎補資金,引導貧困戶採取「換種、施肥、除草、除蟲、剪枝」等措施對老茶園改造,4年共改造老茶園1187.2畝,通過改造增加產量、提高品質。通過引進優質高產品種、對茶農進行技術培訓,推廣先進技術,茶葉的種植、加工、製作水平穩步提升,產業化水平逐步提高、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該校教師開展電商培訓。

堅守綠色,保證產業

在合作社成立之初,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和合作社就達成一致意見,要堅持無公害生產,把打造綠色「有機茶」作為目標。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共同發起致村民的一封信,動員全體茶農遠離農藥除草劑,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用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消除農藥和除草劑的危害,真正打造綠色無公害的「有機茶」。「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加工」,採摘標準、環境衛生、加工品質有了明確要求,茶葉還要經過市場監管部門嚴格檢驗,質量有了保證,茶葉的品質不斷得到提升,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環保的茶葉品牌。

消費扶貧,助推產業

積極落實消費扶貧,助推產業發展。2018、2019、2020連續三年採購幫扶村近6600斤茶葉作為職工福利,採購金額近80萬元。駐村工作隊主動聯繫校友、企業宣傳推介幫扶村的茶葉和其它農副產品,目前已做到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

「發揚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購買當地一份農副產品。您的每一次關注,都是一份新的希望,您的每一份訂單,都是助力國家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份寶貴的力量。」這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針對幫扶村農產品滯銷問題學校發出的倡議書,同時開通了可在線購買農副產品的「AHUT助農平臺」,推送到學校廣大師生、校友群,方便師生、校友購買,截至7月中旬,已助銷農產品近5萬元。

為進一步推進助銷幫扶村農產品的力度,學校邀請了兩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2007屆校友汝志剛,專門回母校錄製視頻進行網上帶貨,推介幫扶村茶葉等農副產品,增大點擊率,擴大銷售量,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學校還積極將消費扶貧輻射到幫扶村周邊地區,自2018年春季全省實施高校食堂面向貧困縣(市、區)採購農產品工作以來,學校積極落實「面向採購」工作,把裕安區作為學生食堂糧油的主要供應點。2018年,學校採購雜交米、粳米和茭白等農作物金額達204餘萬元;2019年,學校採購大米達410餘萬元。

該校助農平臺銷售幫扶村茶葉等農副產品。

安徽工業大學幫扶村「茶葉種植加工」特色產業得到省、市、區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肯定。2019年8月,省委常委、六安市委書記孫雲飛到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充分肯定了發展「茶葉種植加工」特色產業,既生態環保,又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帶動就業。2020年6月,裕安區委書記陳社教到村指導「茶葉種植加工」產業發展規劃,對幫扶村邁向經濟強村給予了充分肯定。駐村工作隊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擺脫貧困為主題的微視頻《情系紅石巖》在安徽省屬和中央駐皖單位駐村幫扶工作微視頻展演中獲獎。

特約通訊員 郭道江

責任編輯:李志慧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幫扶村農產品走進廣東工業大學校園,教職工紛紛點讚:幫扶村村民...
    扶貧工作隊協助發放老師們預定的雅堂大米1月11日上午,在廣東工業大學大學城校區行政樓旁空地,學校老師排隊購買由「雅堂村雅豐種養專業合作社」出品的大米,對雅堂大米稱讚有加。「老師們放心!在廣工扶貧工作隊的支持下,我們的大米保證綠色種植,碾米的時候保留了大米的胚芽,拋光打蠟更是不可能的,絕對健康!」雅堂村村支書賴祥監說。
  • 關於六安市脫貧攻堅社會(定點)扶貧工作先進單位(社會組織)、先進...
    幹部包戶」和結對共建工作的通知》(〔2019〕—3)、《關於對市直有關單位的「單位包村、幹部包戶」和結對共建工作進行調整的通知》(〔2019〕—4)、《關於做好安徽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於進一步加強省直單位定點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機構改革期間選派幫扶幹部工作的通知》(六組電明字〔2019〕10號)、《關於印發〈六安市脫貧攻堅戰民營企業「百企幫百村」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 合肥工業大學開展定點幫扶縣扶貧捐贈 現場捐資捐物230萬元
    人民網靈璧5月19日電(汪瑞華)合肥工業大學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捐贈50萬元實訓設備、安徽出版集團捐贈50萬元圖書、廣東必達電器有限公司捐贈50萬元資金…… 5月18日,合肥工業大學定點幫扶靈璧縣捐贈儀式如期舉行,除了學校自身,合肥工業大學不少校友也紛紛支持母校定點幫扶,現場捐資捐物共計230萬元。
  • 市林茶局產業扶貧幫扶村
    本報訊(記者 童 帥)近日,市林茶局主要負責人到定點幫扶村光山縣殷棚鄉五座樓村,調研指導駐村幫扶和林業扶貧工作。 據了解,五座樓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動員群眾,在市林茶局的指導下,利用拋荒地、無林地和部分疏林地進行相對集中連片發展油茶,利用林業技術優勢,幫助該村群眾特別是貧困戶,利用山地多的資源優勢,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產業發展生態化,林業發展林果化,引導群眾做實做好油茶產業。
  • 安徽金寨縣:金剛臺村扶貧產品進省城
    金剛臺村黑毛豬賣進省城(劉志敏 供圖) 「這賣雞的錢可以給娃娃交學費了,真的感謝省電力公司的幫扶。」9月7日,安徽六安金寨縣的金剛臺村已脫貧村民唐冬連說。 當天,國網安徽電力明生電力投資集團從金剛臺村採購黑毛豬6頭、土雞266隻、雞蛋2000餘枚。這是國網安徽電力持續支持購買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更好幫助貧困地區實現增收脫貧的一個縮影。 因受非洲豬瘟影響,金寨縣當地老百姓對養豬心生顧慮。
  • 安徽電力持續支持購買金寨縣金剛臺村扶貧產品
    「這賣雞的錢可以給娃娃交學費了,感謝省電力公司的幫扶。」9月7日,金寨縣金剛臺村已脫貧村民唐冬連說。當天,國網安徽電力明生電力投資集團從金剛臺村採購黑毛豬6頭、土雞266隻、雞蛋2000餘枚。 為確保金剛臺村高質量脫貧,國網安徽電力扶貧工作隊會同金剛臺村兩委堅持發展產業扶貧,積極入戶動員生豬養殖,普及宣傳豬舍技術標準、養豬防疫知識,幫助貧困戶協調豬苗,並對大戶養殖實施獎補。
  • 扶貧合作 | 市委宣傳部精準幫扶汕尾市東尾村文化立村產業興村
    扶貧合作 | 市委宣傳部精準幫扶汕尾市東尾村文化立村產業興村 2020-06-04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西省宜春市市場監管局幫扶新豐村發展脫貧產業紀實
    官山腳下「雞聲」鳴——江西省宜春市市場監管局幫扶新豐村發展脫貧產業紀實□ 劉建新「我要50個」「我要30個」「我要60個」.......近日,江西省宜春市市場監管局微信工作群變身雞蛋「團購群」。起因是該局掛點幫扶銅鼓縣帶溪鄉新豐村發展的蛋雞養殖扶貧產業進入產蛋高峰期,需要儘快打開銷路。一聲動員,報名如潮。不一會兒功夫,近4000枚土雞蛋銷售一空。當天晚上,該局駐村脫貧工作隊員諶洪初在工作群發表了一封長長的感謝信。據了解,除了發動本單位人員購買外,宜春市市場監管局黨組還積極協調宜春供電公司、宜春日報社等單位採購該局幫扶村的土雞蛋。
  • 湖南省文聯駐瀘溪縣潭溪鎮且己村工作隊產業扶貧紀實
    文聯人紮根貧困村 小菜園種出小康來——省文聯駐瀘溪縣潭溪鎮且己村工作隊產業扶貧紀實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 通訊員 向曉玲 龔家彪 彭浩美麗的峒河在村旁靜靜流淌,就像母親呵護著懷中的孩子。「種『金貝貝』南瓜是我們今年的新產業,瞧,這是我們村建設的南瓜種植基地。」近日,在且己村烏地坪,省文聯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肖雙良指著一片面積約50畝的蔬菜示範基地對記者說。且己村交通不便、山多地少、缺少產業,曾讓很多當地人空有一身力氣,卻找不到脫貧致富的門路。
  • 魚水深情,共築小康幸福路——長田村扶貧工作紀實
    經縣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安排,2017年3月,縣林業局作為長田村幫扶後盾單位,及時派出2名工作人員成立駐村扶貧工作隊,同時安排70名工作人員開展結對幫扶工作。他們緊緊抓住制約農村發展的「結」、群眾鬧心的「難」、農村工作的「憂」,真心實意為民辦實事、辦好事。
  • 探尋產業扶貧的「廣梅智慧」!「一盤棋」推進,廣州幫扶梅州產業...
    位於梅州梅縣松口鎮的柚企工人正在對柚子進行包裝 而當談及廣州對口幫扶梅州扶貧的工作經驗時,廣州對口幫扶梅州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建設扶貧產業方面『村村聯動』機制起了重要作用。」他告訴記者:「扶貧工作開展的早期,駐村『第一書記』往往是結合本地的特點,探索本村自己的特色產業,但單個村的土地、扶貧資金等資源是有限的,隨後,我們發現當一個村摸索出一個優質產業時,其他扶貧村可聯合跟進,扶貧效果更好,產業也能更快發展。」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各村聯動往往可以取得「1加1大於2」的效果。
  • 安徽蕪湖:結對幫扶心連心 脫貧攻堅實打實
    三年前,蕪湖市鏡湖區與安慶市望江縣牽手,圍繞產業合作、勞務協作、人才支援、資金支持、社會扶貧等方面,形成多層次、深領域、全方位幫扶格局。三年來,該區扶貧工作隊28次專門深入一線走訪調研,互派32名優秀幹部掛職,互派22名專業技術人員,為當地脫貧攻堅注入強勁動能。幫扶的基礎是「扶智」「扶技」。皖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與望江縣人民醫院建立醫療聯合體。
  • 廣西大化、田東扶貧紀實:新技術、新產業助力脫貧摘帽
    原標題:廣西大化、田東扶貧紀實:新技術、新產業助力脫貧摘帽   在廣西紅水河中遊,河池、南寧、百色三市交界處,大化瑤族自治縣便坐落於此。
  • 湘潭大學藝術學院幫扶湘西比耳鎮產業脫貧
    (湘潭大學藝術學院供圖)酉水河畔展開致富新畫卷——小記湘潭大學藝術學院幫扶湘西比耳鎮產業脫貧湘潭在線12月17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肖中華 通訊員 王成奇)「哎喲喲,愛酉酉……」走進如今的湘西保靖縣比耳鎮,時不時能從當地居民的口中聽到這動人的歌聲。
  • 省藥監局局長章錦麗在對口幫扶村調研扶貧工作
    省藥監局局長章錦麗在對口幫扶村調研扶貧工作 2020.12.14 11:13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 【精準扶貧】高樹勇到省檢察院對口幫扶村調研指導
    【精準扶貧】高樹勇到省檢察院對口幫扶村調研指導 2018-07-20 1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色右江區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工作紀實
    >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凌 聰 楊 來 編輯:陳麗婕 有家有業有奔頭——右江區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工作紀實
  • 科教扶貧激活「一池春水」 中國科大貴州安徽扶貧紀實
    中國科大供圖中新網合肥12月22日電 (吳蘭 劉愛華)近日,15位來自貴州省六枝特區新窯鎮的村幹部和獼猴桃種植技術骨幹來到安徽合肥,參觀中國科大校史館、安徽省創新館、進行交流座談……據了解,這是中國科大通過科教精準扶貧的一項舉措。2015年,根據國務院扶貧辦部署,中國科大定點幫扶貴州省六枝特區。
  • 工業和信息化部赴融水對我校定點扶貧工作開展督導檢查
    ,打造江竹村脫貧示範村」「以『產業增收』為目標,夯實脫貧致富路」「以『消費扶貧』為手段,廣開銷路增收益」「主動克服疫情影響,提升幫扶力度厚度」七方面內容就學校定點幫扶融水苗族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進行了詳細匯報,方原介紹了學校幫扶江竹村工作的開展情況。
  • 加大對口幫扶 推進健康扶貧——國藥東風總醫院對口幫扶吉魚村工作...
    作為央企所辦的公立醫院,國藥東風總醫院(以下簡稱「總醫院」)一直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到精準扶貧攻堅戰中去。在確定竹山縣上庸鎮吉魚村為對口幫扶對象後,院領導班子深入大山展開調研,確定精準幫扶方案,選派精幹駐村幹部,加大扶貧物資投入,創新健康扶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