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水深情,共築小康幸福路——長田村扶貧工作紀實

2020-12-23 掌上懷化

長田村位於林城鎮西南方向,東依縣城,西靠翁寶村和青朗鄉,南抵渠水,北接林城鎮洞頭村和坪村鎮,屬典型的城郊村。全村共轄14個村民小組657戶2173人,屬建檔立卡貧困村。土地總面積1.9萬餘畝,其中耕地面積1400畝,林地面積14589畝。

經縣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安排,2017年3月,縣林業局作為長田村幫扶後盾單位,及時派出2名工作人員成立駐村扶貧工作隊,同時安排70名工作人員開展結對幫扶工作。他們緊緊抓住制約農村發展的「結」、群眾鬧心的「難」、農村工作的「憂」,真心實意為民辦實事、辦好事。

一、摸準情況才能成竹在胸

第一書記李明和駐村工作隊員張才增在接到任命後,毫無怨言,立即走馬上任。他們到長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村情,了解包聯情況。村支兩委統一達成共識:堅決貫徹「政策落實、責任落實、工作落實」精神,著力提高「真扶貧、扶真貧」的思想認識,認真落實工作任務,有序推進脫貧攻堅工作,迎難而上,堅定信心,樹立決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入村伊始,駐村工作隊按照縣委縣政府「兩聯兩包」要求,及時聯繫縣鎮相關領導及林業局70名幫扶幹部,對全村289戶貧困戶進行了逐戶走訪,核查家庭經濟狀況及致貧原因,和群眾談心交流,共同商討脫貧計劃及幫扶措施,並認真填寫《幫扶手冊》《明白卡》及電子工作紀實表冊。經過一個多月的走訪了解,駐村工作隊結合各級檢查反饋意見,匯總幫扶扶責任人的脫貧計劃,理清思路,長遠規劃,與村兩委班子多次開會研究,及時撰寫了《村情民情調研報告》《年度脫貧幫扶計劃》。同時,建議村上對村級脫貧攻堅辦公室進行粉刷塗白,添置桌椅電視電腦等辦公設施,製作《精準脫貧作戰圖》《貧困戶分布圖》並上牆公示。重新分類整理原有扶貧資料,設立《第一書記包扶責任承諾公示牌》《村幹部坐值班去向公示牌》《基本村情公示牌》,接受群眾監督。

二、真情才能演繹魚水情深

縣林業局作為後盾單位,一開始就為長田村扶貧工作隊順利開展購置了空調和電腦各一臺,隨後直接撥款3萬元用於開展村裡的扶貧工作。

結對幫扶責任人則深入基層、深入農戶家中了民情、解民憂、幫民富、促和諧,用自己的行動拉近了與村民間的距離,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特別是張國華,縣林業局一位女幹部,2017年以來,認真領會扶貧精神和積極踐行扶貧工作。一是幫助貧困戶落實產業扶貧,健康扶貧及危房改造等扶貧政策;二是積極主動開展走訪慰問,購置生活用品1000多元,關心貧困戶的生活起居,與幫扶對象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特別是在2018年10月29日,整整下了一天的雨,入村走訪的張國華幫著扶貧對象清理屋後的水溝,直到天黑才清理完。幫扶對象留張國華吃晚飯,張國華以還要回村部匯報工作為由,拒絕了幫扶對象的熱情挽留,冒黑離開了。因天黑路滑,張國華在回去的路上一不小心摔倒了,造成左手手肘骨折,但她沒有半句怨言,依然如故地積極踐行自己的扶貧工作。她用真誠、無私的愛感動了她的扶貧對象,當幫扶對象知道她受傷後,立即買了慰問品親自上門看望她,他們將幹群魚水情演繹的淋漓盡致。三是對標對表,嚴格脫貧標準。嚴格按照「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逐項開展信息採集工作,逐戶核實脫貧程序及認可情況。她以一絲不苟的擔當精神、赤誠的大愛情懷和無言的行動,確保脫貧攻堅工作成效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駐村幹部和結對幫扶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動了村民,他們深受群眾們的歡迎,村民們不管遇到什麼事總是喜歡打電話來找他們幫忙,大家已經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他們用真情演繹了魚水情深。

雖然駐村工作隊在上級的支持下做了大量幫扶工作,也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受到了縣鎮黨委政府的肯定與表揚,但是長田村第一書記李明清醒地認識到,村上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備,美麗鄉村建設的水準還比較低,村容村貌環境衛生還要努力改善,村民的精神文明素質還有待提高。

在談到對當第一書記的感受時,李明動情地說道:」三年多來的駐村扶貧,是我有生以來感受最忙碌、最充實、也最有意義的人生歷程」。村級便民服務的事項千頭萬緒,看似小事,但對於每一位村民來說就是他的大事。為了保證不讓群眾多跑路、多問話,工作隊堅持每天上午8點、下午2點半按時上班,每周一早晨按時參加鎮上的例會,及時把上級的各種惠民政策向村幹部和村民進行宣傳,並紮實開展各項便民服務,做好詳實的坐值班記錄。在工作隊的帶動和影響下,村兩委成員也是時時胸懷群眾利益,處處全力為民服務,都把群眾和村上的大小事放在了第一位,而把自己的事情放在第二位,一個風清氣正、和睦團結的良好兩委班子日漸成形。

在今後的工作中,工作隊還要繼續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使村級便民服務工作更加制度化、規範化、組織化。要理清發展思路,結合村情,找準癥結,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在發展農村經濟方面實現新的突破。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突出問題,讓各項惠民政策都能及時落地生根,不斷提升為村民服務的能力,提高村級治理水平。

相關焦點

  • 密織山海情 共築小康夢——青島隴南扶貧協作紀實
    密織山海情 共築小康夢——青島隴南扶貧協作紀實青島,東部沿海中心城市、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際港口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東方瑞士」的美譽。隴南的貧困長期「盤桓」,小康,是隴南兒女對幸福生活的恆久守望;隴南的不屈意志也在薪火相傳,令無數大山兒女奮然前行。多年來,隴南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聚焦深度貧困,舉全市之力,精準發力。在即將向「最後的貧困堡壘」發起總攻的關鍵時刻,青島「雪中送炭」,與隴南攜手共進,再度衝鋒、攻堅拔寨。
  • 扶貧踐初心 引領小康路——中國電信湖南公司扶貧工作紀實
    近年來,中國電信湖南公司以積極行動踐行初心與責任,在沒有信號的大山深處搭建通信網絡,派出扶貧工作隊,紮根貧困村,引進扶貧項目,發展扶貧產業,依託行業優勢,培育網絡電商,以央企的鐵肩擔當,為貧困百姓鋪就了一條雲端上的小康路。從2018年到2020年,在對口幫扶下,湖南公司及下屬單位所負責的128個貧困村26077人全部完成脫貧驗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飲水思源】崆峒:田隊長的扶貧...
    田隊長的扶貧「關鍵字」2017年8月,崆峒區委政法委正科級幹部田紅兵主動申請,去單位的幫扶村西陽鄉下馬村擔任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 第一書記怎麼幹?田隊長,你得給我做主!」田紅兵的睡意在馬俊禮的委屈聲中清醒了一大半。 一番詢問、兩個多小時的勸解,兩口子終於打開心扉,冰釋前嫌。 「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不讓一個家庭破碎,老百姓的家庭和睦幸福了,脫貧致富才有意義。」回村部的路上,田紅兵給隊員小郭說道。 打開心更要聚齊心。
  • 扶貧人物誌② | 溫暖脫貧路,照亮人心田
    貧困戶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一任又一任中建集團扶貧幹部的傾心付出,中建二局工會工作部副部長田錫鵬就是其中一位。兩年前,田錫鵬受中建集團委派,到甘肅省康樂縣掛職縣委常委、副縣長,開展精準幫扶工作,助力脫貧攻堅。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等多重挑戰,他為該縣制定了消費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多項幫扶措施,為康樂縣脫貧摘帽和20383名貧困群眾脫貧貢獻了中建力量。
  • 海南人大:長效機制幫扶長田村脫貧「摘帽」
    長田村地處偏遠,全村共236戶100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6戶614人。此前,村民以種植南瓜、玉米等傳統經濟作物為主,不僅收益低,還極易受市場影響。如今,村裡新興起的百香果種植等產業,正助力村民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闊步前行。2016年4月,長田村被確定為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定點幫扶村。
  • 「我的扶貧故事」條條通組路 串聯幸福家丨普定縣穿洞街道長田村駐...
    10月,當我打起背包滿懷激情地來到穿洞街道長田村,簡陋的辦公室,狹窄的入村路,髒、亂、差的村貌等一幕幕映入眼帘,亟待解決的問題太多太多,突然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針對長田村發展受限的種種原因,我與村支兩委積極協商,為村民謀發展、增收入,協同村支書、村委會主任採取爭、跑、要等方式,向相關部門領導匯報、申請,通過多方努力,長田村新辦公樓終於建成並投入使用。
  • 德江縣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工作紀實
    當2020年的鐘聲敲響,德江縣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戰役已然提筆開啟句號的划動。  「感謝共產黨,感恩習近平總書記,農村環境美如畫。」「小車開到了家門口,雨天出門不再愁。」「讀書補助高,看病有報銷,老來吃住不用焦。」行走在德江各地的村村寨寨,耳際時時響起這樣點讚脫貧攻堅、喜迎幸福生活的話語。
  • 致富奔小康,我們相伴同行 ——駐冷米村扶貧幫扶工作札記
    走進村委辦公室,村幹部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們正埋頭苦幹,在簡單的開會交接之後,我們便與駐村扶貧工作人員一同前往冷米村的長地社進行走訪。初心使命的「踐行者」「老鄉,這幾天洋芋都栽完沒有?」「都栽完了的,同志,屋裡坐嘛。」以簡單的家常開頭,我們小分隊的周組長就以閒聊的方式對冷米村長地社的第一家村民開始了走訪,了解其家庭情況,查看其家庭環境衛生。
  • 幸福花開珍田村:一個貧困村的小康路
    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新餘市菸草專賣局(公司)扶貧工作秉持的正是質量導向。自從駐村扶貧以來,扶貧工作隊關注的不僅僅是脫貧標準或任務指標,而是著眼貧困戶的長期紮實脫貧與珍田村的長遠發展,致力於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 正如扶貧幹部曾琳所言,他們所做的不僅是為了幫群眾擺脫貧困,而是幫群眾邁入全面小康。
  • 雙擁模範評比表彰︱天水 :魚水深情澤溉絲路重鎮
    雙擁模範評比表彰︱天水 :魚水深情澤溉絲路重鎮 2020-12-16 2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行「朱大爹」的暖心扶貧路
    他是千百萬個扶貧幹部中的一員,他2015年響應組織安排,主動請纓從大城市來到小山村,把群眾當作自己的親人,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認可,人們親切地稱他為「朱大爹」,他就是中國銀行曲靖市分行派駐豆溫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朱家喜。
  • 彭福祿的扶貧歲月,都獻給了古藺向田村
    轉變發生在2015年,這一年開始,按照中央、省委、市委關於精準扶貧工作要求,這裡被確定為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幫扶村,瀘州老窖由此擁有了大山深處的「遠親」。 本著「精準扶貧,解決急需,突出重點,兼顧面上」的原則,瀘州老窖也成立幫扶工作領導小組,選派駐村幹部前往向田,在那裡落地生根。
  • 「我的扶貧故事」當產業扶貧的領路人丨貞豐縣長田鎮長田村黨支部...
    我叫趙強,是長田鎮長田村黨支部書記。2016年,我從縣城回到我的家鄉,長田鎮金葉社區。也是這一年,參加了鎮的脫貧攻堅工作。作為土生土長的長田人,我從小就從老一輩人口中知道長田鎮的長田村在很早以前就已經種植了茶樹。根據組織的安排,我來到長田村當黨支部書記。
  • 家國團圓寄深情 同心共築奔小康
    家國團圓寄深情 同心共築奔小康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9月28日晚,區人社局順利舉辦「家國團圓 情滿人社「主題國慶晚會,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國慶的到來。
  • 產業扶貧築富路 南沙打造精準扶貧新模式
    特色產業興經濟,助力脫貧奔小康。產業脫貧是貧困地區脫貧的直接有效辦法,也是增強造血功能的長久之計。11月中旬,深入至南沙對口幫扶的貴州省惠水縣、龍裡縣、貴定縣、畢節市金海湖新區,以及梅州市蕉嶺縣、平遠縣六地,與基層工作的駐村第一書記、貧困戶等人物深入溝通,記錄下六地在脫貧攻堅收官戰中的真實故事以及產業扶貧最新成果。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深山有果初長「橙」 「橘」心照亮小康路...
    據三棒村黨總支書記羅洪文介紹,近年來,三棒村結合當地自然資源和環境條件,深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著力優化扶貧產業體系建設,不斷探索扶貧產業發展新路,嘗試引進貴州豐蜜臍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泉林農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落地實施蜂蜜臍橙種植項目,以「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在產業壩區裡建起了共計2000畝的兩個蜂蜜臍橙種植基地,致力於生態精品水果品牌的培育和打造
  • ...初心點亮扶貧路——棗莊市薛城區稅務局派駐「第一書記」張大川
    【攻堅扶貧】山東脫貧攻堅一線的「稅務力量」【走向小康】視頻:我們的村子有點「甜」【走向小康】視頻:夏日的「西瓜醬」 就是家的味道【攻堅扶貧】稅徽映照扶貧路——菏澤市稅務局「第一書記」王景生扶貧紀實【攻堅扶貧
  • 嘎魯圖鎮布寨嘎查駐村工作隊:真情架起「連心橋」 實幹鋪築「小康...
    2018年,駐村工作開展以來,布寨嘎查駐村工作隊嚴格落實駐村「十項制度、十項任務」,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駐村工作,與嘎查「兩委」一起理清工作思路,加強班子建設,改善基礎條件,發展牧區經濟,全身心投入駐村幫扶工作,用真情架起幹部與基層群眾「連心橋」,以實幹鋪築群眾走向美好生活「小康路」,努力寫好精準扶貧大文章,用心打通扶貧「最後一公裡」。
  • 錦繡小康|方桌矮凳 見證扶貧深情
    錦繡小康|方桌矮凳 見證扶貧深情 2020-12-10 20:33:34   來源:央視網
  • 小康夢圓——歷城·保靖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紀實
    紅網時刻12月9日訊(保靖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高偉)黃河岸邊的濟南歷城,酉水河畔的湘西保靖,自從2017年以來,兩地橫跨千裡,攜手並肩,決戰脫貧攻堅,共同奏響了圓夢小康的東西部扶貧「協奏曲」。聚焦小康目標,突出項目導向2017年2月24日,歷城區和保靖縣籤訂了《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兩地按照中央要求,堅持「民生為本、教育為先、產業為重、人才為要」的工作方針,以精準脫貧為主攻目標,整合優勢資源合力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