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田村位於林城鎮西南方向,東依縣城,西靠翁寶村和青朗鄉,南抵渠水,北接林城鎮洞頭村和坪村鎮,屬典型的城郊村。全村共轄14個村民小組657戶2173人,屬建檔立卡貧困村。土地總面積1.9萬餘畝,其中耕地面積1400畝,林地面積14589畝。
經縣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安排,2017年3月,縣林業局作為長田村幫扶後盾單位,及時派出2名工作人員成立駐村扶貧工作隊,同時安排70名工作人員開展結對幫扶工作。他們緊緊抓住制約農村發展的「結」、群眾鬧心的「難」、農村工作的「憂」,真心實意為民辦實事、辦好事。
一、摸準情況才能成竹在胸
第一書記李明和駐村工作隊員張才增在接到任命後,毫無怨言,立即走馬上任。他們到長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村情,了解包聯情況。村支兩委統一達成共識:堅決貫徹「政策落實、責任落實、工作落實」精神,著力提高「真扶貧、扶真貧」的思想認識,認真落實工作任務,有序推進脫貧攻堅工作,迎難而上,堅定信心,樹立決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入村伊始,駐村工作隊按照縣委縣政府「兩聯兩包」要求,及時聯繫縣鎮相關領導及林業局70名幫扶幹部,對全村289戶貧困戶進行了逐戶走訪,核查家庭經濟狀況及致貧原因,和群眾談心交流,共同商討脫貧計劃及幫扶措施,並認真填寫《幫扶手冊》《明白卡》及電子工作紀實表冊。經過一個多月的走訪了解,駐村工作隊結合各級檢查反饋意見,匯總幫扶扶責任人的脫貧計劃,理清思路,長遠規劃,與村兩委班子多次開會研究,及時撰寫了《村情民情調研報告》《年度脫貧幫扶計劃》。同時,建議村上對村級脫貧攻堅辦公室進行粉刷塗白,添置桌椅電視電腦等辦公設施,製作《精準脫貧作戰圖》《貧困戶分布圖》並上牆公示。重新分類整理原有扶貧資料,設立《第一書記包扶責任承諾公示牌》《村幹部坐值班去向公示牌》《基本村情公示牌》,接受群眾監督。
二、真情才能演繹魚水情深
縣林業局作為後盾單位,一開始就為長田村扶貧工作隊順利開展購置了空調和電腦各一臺,隨後直接撥款3萬元用於開展村裡的扶貧工作。
結對幫扶責任人則深入基層、深入農戶家中了民情、解民憂、幫民富、促和諧,用自己的行動拉近了與村民間的距離,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特別是張國華,縣林業局一位女幹部,2017年以來,認真領會扶貧精神和積極踐行扶貧工作。一是幫助貧困戶落實產業扶貧,健康扶貧及危房改造等扶貧政策;二是積極主動開展走訪慰問,購置生活用品1000多元,關心貧困戶的生活起居,與幫扶對象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特別是在2018年10月29日,整整下了一天的雨,入村走訪的張國華幫著扶貧對象清理屋後的水溝,直到天黑才清理完。幫扶對象留張國華吃晚飯,張國華以還要回村部匯報工作為由,拒絕了幫扶對象的熱情挽留,冒黑離開了。因天黑路滑,張國華在回去的路上一不小心摔倒了,造成左手手肘骨折,但她沒有半句怨言,依然如故地積極踐行自己的扶貧工作。她用真誠、無私的愛感動了她的扶貧對象,當幫扶對象知道她受傷後,立即買了慰問品親自上門看望她,他們將幹群魚水情演繹的淋漓盡致。三是對標對表,嚴格脫貧標準。嚴格按照「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逐項開展信息採集工作,逐戶核實脫貧程序及認可情況。她以一絲不苟的擔當精神、赤誠的大愛情懷和無言的行動,確保脫貧攻堅工作成效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駐村幹部和結對幫扶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動了村民,他們深受群眾們的歡迎,村民們不管遇到什麼事總是喜歡打電話來找他們幫忙,大家已經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他們用真情演繹了魚水情深。
雖然駐村工作隊在上級的支持下做了大量幫扶工作,也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受到了縣鎮黨委政府的肯定與表揚,但是長田村第一書記李明清醒地認識到,村上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備,美麗鄉村建設的水準還比較低,村容村貌環境衛生還要努力改善,村民的精神文明素質還有待提高。
在談到對當第一書記的感受時,李明動情地說道:」三年多來的駐村扶貧,是我有生以來感受最忙碌、最充實、也最有意義的人生歷程」。村級便民服務的事項千頭萬緒,看似小事,但對於每一位村民來說就是他的大事。為了保證不讓群眾多跑路、多問話,工作隊堅持每天上午8點、下午2點半按時上班,每周一早晨按時參加鎮上的例會,及時把上級的各種惠民政策向村幹部和村民進行宣傳,並紮實開展各項便民服務,做好詳實的坐值班記錄。在工作隊的帶動和影響下,村兩委成員也是時時胸懷群眾利益,處處全力為民服務,都把群眾和村上的大小事放在了第一位,而把自己的事情放在第二位,一個風清氣正、和睦團結的良好兩委班子日漸成形。
在今後的工作中,工作隊還要繼續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使村級便民服務工作更加制度化、規範化、組織化。要理清發展思路,結合村情,找準癥結,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在發展農村經濟方面實現新的突破。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突出問題,讓各項惠民政策都能及時落地生根,不斷提升為村民服務的能力,提高村級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