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人物誌② | 溫暖脫貧路,照亮人心田

2020-12-18 澎湃新聞

常學華是一名來自甘肅省康樂縣五戶鄉打門村的貧困戶,得益於中建集團在康樂縣的定點扶貧工作,他為家裡置辦了農用機具,建起了新房子,家庭總收入翻了近兩倍。最近,他正在中建康樂一期焊工培訓班接受培訓。

2020年2月28日,甘肅省宣布:「康樂縣摘帽退出貧困縣。」貧困戶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一任又一任中建集團扶貧幹部的傾心付出,中建二局工會工作部副部長田錫鵬就是其中一位。

兩年前,田錫鵬受中建集團委派,到甘肅省康樂縣掛職縣委常委、副縣長,開展精準幫扶工作,助力脫貧攻堅。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等多重挑戰,他為該縣制定了消費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多項幫扶措施,為康樂縣脫貧摘帽和20383名貧困群眾脫貧貢獻了中建力量。

本期《建證幸福·共赴小康》之扶貧人物誌帶您走近田錫鵬的扶貧故事。

匯聚多方力量 協同扶貧攻堅

康樂縣位於臨夏回族自治州東南端,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生態縣,是國家「三區三州」、甘肅省「兩州一縣」脫貧攻堅貧困縣之一。

兩年前,在扶貧幹部歡送會上,田錫鵬立下「軍令狀」:「我一定圓滿完成扶貧任務,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助力康樂脫貧。」

▲田錫鵬在香菇大棚察看香菇生長情況

「辭別親友去康樂,一人兩天三千裡;山高路遠雖艱難,扶貧路上我擔當。」這是田錫鵬在離開北京的路上發的第一條關於康樂縣的朋友圈消息。初到康樂,當地口音重,田錫鵬聽不明白當地老鄉的方言;當地海拔高,晚上睡覺時常胸悶、頭疼;當地以麵食為主,這讓吃慣了米飯的他一段時間很不適應。但這些並沒有讓田錫鵬退縮,反而激起了他的鬥志。

雷厲風行、踏實肯幹是田錫鵬的風格。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他一頭扎進康樂的溝溝坎坎,挨家挨戶調研走訪,讓自己迅速適應當地的風土人情,摸底村民急難愁盼,切實為村民解難題、辦實事。2019年新春佳節前,村民們盼著辛苦一年的農產品能賣個好價錢,卻苦於找不到渠道。田錫鵬扛起自己的責任,匯聚中建二局內部多方力量,最終在企業的協助下,為當地村民在康樂縣電商服務中心售出總價達110餘萬元的牛羊肉、胡麻油等特色農產品。

通過這次嘗試後,田錫鵬敏銳地意識到依託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渠道的關鍵性,他藉助內外力量,充分發揮電商平臺優勢,逐步解決長期困擾該縣特色農產品滯銷問題,激發了困難群眾的內生動力,調動了擴大養殖規模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電商扶貧的銷售模式還受到了《人民日報》的宣傳推廣,康樂縣特色農產品進一步走向全國,這也代表著電商扶貧已成為推動該縣經濟創新發展、助推精準扶貧的重要力量。大家都嘖嘖稱讚:「田縣長真有辦法,咱村有盼頭了。」「明年我們要加油幹!」

作為掛職副縣長的他也卯足了勁,牢牢抓住這個機遇,深化中建電商消費扶貧模式,藉助電商平臺優勢,塑造產品品牌,拓展增收渠道,將康樂縣名優特產推向全國。經過他努力推介,中海集團幫助康樂縣創立了「康樂香菇」品牌,僅中海集團和中建二局,銷售香菇就達到600萬元,並推廣到國內70多個城市,200多萬客戶手中。

助推技能培訓 實現穩定就業

「中建集團在技能人才培養和就業方面的優勢,使康樂縣貧困勞動力『學一技之長、能穩定務工』,扶貧扶智,成為了全縣就業扶貧工作中的創新之舉。」這是田錫鵬發布的第二條關於康樂縣的朋友圈消息,這也是他「授之以漁,扶之以智」的工作初衷。

「老鄉您好,我們是一家央企,目前在青海有個工程需要焊工,您感興趣嗎?」2019年6月26日,中海物業集團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康樂縣專場就業扶貧培訓招聘會。這場活動就是由田錫鵬主持開展的活動之一。上午9點40分,康樂縣蓮花山專家公寓會議室的招聘會場人頭攢動。經過面試評估,最終共有24人現場達成了就業意向協議。

2020年4月,田錫鵬了解到,受疫情影響,康樂縣各鄉鎮有很多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就業困難人員急需就業。掌握這一情況後,他積極與康樂縣協調組織舉辦招聘會,聯動中建二局招聘團到康樂縣開展招聘工作,通過外出務工助推全縣脫貧攻堅進程,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家、帶動一方」的目標。中建集團與康樂縣、甘肅建院康樂分院聯合創辦了「中建高級技能人才培訓班」,極大地提升了康樂縣貧困勞動力技能水平,實現了勤勞脫貧、穩定就業。

在田錫鵬的協調下,康樂縣與中建二局、中海集團、中建五局、中建科工開展專場招聘、送崗上門活動,累計招錄該縣142名技能人才。其中,14名技能人才在中建集團下屬公司穩定就業,月工資最高達到8000元。

打贏扶貧戰役 暗香撲鼻而來

「讓我最幸福的事,是今年2月份,自己幫扶的魏家寨村整村全部脫貧摘帽!」田錫鵬說,他已經完全把自己交給了康樂這片熱土。

從2017年開始,中建二局「彩虹益路」助學行動連續四年精準幫扶了129名學子。「彩虹益路」在康樂成為一個響亮的名字。「我們全家感謝中建集團,感謝田縣長!」這是八松那尼頭村村民黎瑞生對田錫鵬說得最多的話。黎瑞生有一個7歲的小女孩,妻子雙眼失明,嶽母身犯多種疾病。田錫鵬了解情況後,幾次給他家送去了書、衣服、玩具等日常用品。如今,黎瑞生家裡的三類低保上調問題、殘疾證問題等,都一一得到了落實和解決,讓他倍感溫暖。

▲中建二局開展「彩虹益路」助學行動

「田縣長您好!我是18年12月份從康樂縣精準扶貧招聘到二局的張華豐,感謝中建集團,感謝您給我的這次機會,我已經在蘭州的項目上工作了,再次感謝您!」這是田錫鵬在2019年7月8日收到的一條簡訊。

「最想感謝的是田錫鵬副縣長,因為沒有他與康樂縣政府在甘肅省建築學院聯合開設的扶貧技能培訓班,就沒有現在在建築行業奮鬥的我。」這是一封來自康樂縣一個貧困山溝的東鄉族小夥毛國強的感謝信。他現在中建二局一公司陝西分公司碧桂園西湖項目做工程機械管理工作。

看到康樂縣一天天奔向小康,田錫鵬很是欣慰。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田錫鵬比兩年前更加堅定,並表示將咬定目標,一鼓作氣,為決勝脫貧攻堅全力以赴!

歡迎轉載請註明來源!

內容來源:中國建築融媒體中心

素材來源:企業文化部,中建二局

原標題:《扶貧人物誌② | 溫暖脫貧路,照亮人心田》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人民至上——廣東實踐】跨界扶貧照亮百姓脫貧路
    【人民至上——廣東實踐】跨界扶貧照亮百姓脫貧路金羊網  作者:王丹陽  2020-05-27 ​他們原是警察、「書生」,如今他們奔走在扶貧路上
  • 用溫暖人心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
    廣東廣播電視臺公益廣告《致敬脫貧攻堅路上的追夢人》真情講述了駐村扶貧幹部南哥幫助村民實現脫貧致富,卻因勞累過度以身殉職的感人故事,故事濃縮了中國眾多駐村扶貧幹部的身影,他們用自己的生命點亮了脫貧希望的燈;山東電視臺《父女兩代的扶貧路》講述了女兒為一份堅實的承諾,接手父親的扶貧工作,成為一名基層扶貧幹部的感人故事;湖南廣播電視臺「青春揚益」系列公益廣告《家鄉有寶藏等你來創業》《扶貧也要新思維
  • 湖南衡東縣荒山裡「種太陽」 「陽光」照亮脫貧路
    種在荒山裡的「太陽」照亮了當地貧困戶的脫貧之路。 衡東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衡陽6月13日電 (周健 王昊昊)在湖南衡陽衡東縣霞流鎮大泥塘村1組南面的山坡上,一塊塊蔚藍色的光伏發電組件,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 電視公益廣告:用溫暖人心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
    聚焦主題主線 讓扶貧故事深入人心  故事因人而生動,脫貧攻堅主題電視公益廣告用小人物展現大主題,小故事呈現大變遷,從一件件密切關係百姓民生的事件切入,多角度、多側面講述扶貧故事,展現脫貧成果,故事來源於現實、根植於生活,用觸手可及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讓扶貧故事極具感染力,引發情感共鳴,凝聚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強大精神力量
  • 【中國的脫貧智慧】平涼崆峒:田隊長的扶貧「關鍵字」
    就迎來了下馬村的各種大小事……  路  雨大,路毀。  毀了就修。  田隊長帶領大夥修路。  「如果山上有洪水下來,水沒處排,不得不從老百姓的田裡過條水路,但是沒人肯讓水路從自家地裡過。」田隊長憶起修路的初衷。
  • 扶貧故事丨初心照亮德江扶貧路
    簡介:郭曉春,中國十七冶貴州分公司副經理,2019年4月被中冶集團選派到貴州省德江縣掛職任副縣長,開展定點扶貧工作。他持續完善產業基礎設施、助力農產品走出去、建設扶貧產業,助力德江縣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 誰是扶貧「大明星」? 《溫暖有光放映隊》與您相約河北阜平
    《溫暖有光放映隊》開播以來,已走過雲南騰衝、四川峨邊兩站,在獨家公益合作夥伴中國體育彩票支持下,與廣大觀眾共同見證了一幕幕脫貧攻堅路上的溫暖故事。本周六我們將迎來節目的第三站——河北阜平,由林永健、大鵬和鍾楚曦組成的明星放映隊將帶我們開啟這裡的光影之旅。
  • 【決戰脫貧攻堅】燈光點亮扶貧路!
    【決戰脫貧攻堅】燈光點亮扶貧路!說這句話的時候,老人家向正在入戶走訪的昌寧縣人民法院駐村扶貧工作隊豎起了大拇指,臉上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米河村位於保山市昌寧縣更戛鄉北15km處(距昌寧縣90km、保山市180km),東接昌寧縣勐統鎮刺竹山村,西與灣甸鄉相鄰,南與更戛田頭村接壤,北與更戛木瓜樹村相連。全村共有17個自然村民小組,總計623戶2482人,屬於高寒山區,地廣人稀,村民居住分散。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三走訪」日記丨何俊峰:扶貧路上,溫暖的是...
    從老辜家出來,我們又沿路隨機走訪了兩戶群眾。一戶是老胡家,他去年得了癌症動了手術,兩個孩子在讀書,夫妻二人在竹雞安置區開了一家快餐店,但受疫情影響,今年生意一直不太好,被納入邊緣戶重點扶持。另一戶是貧困戶老楊家,他也因疫情影響,今年沒有穩定的工作,還好購買了失業保險,收入才沒有太大下滑。這兩戶都有勞動能力,但是因為種種情況就業困難。
  • 雲端扶貧路(2)新田嶺村:瓜田喜事
    進村前,扶貧隊員曾洪平認為自己的扶貧任務不算太難。他認為只要籌到資金,就能把路修好,之後瓜果蔬菜就能「刷刷」地運出去,村民的收入就會「蹭蹭」地往上漲。郴州新田嶺村駐村扶貧隊隊員 曾洪平:當時還有點期待,覺得村民一定會非常感激我們,站在村口歡迎我們。
  • 興義供電局:光伏照亮脫貧路 電力相助「拔窮根」
    冊亨縣丫他光伏扶貧電站裝機容量30兆瓦,總投資1.95億元,於2018年6月順利投產發揮效益。2018年冊亨縣1000戶建檔貧困戶通過分紅經營模式獲得了項目的首次分紅75萬元,2019年分紅300萬元,平均每戶增收3000元,幫扶將持續到2038年,實現了穩定脫貧。
  • 一個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路:「脫貧只是新的起點」
    中新網太原12月15日電 題:一個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路:「脫貧只是新的起點」  作者 楊傑英 郭學紅 郭瑜琛  「長治農信真幫實扶解民憂,集中安置持續發力樂安康」,15日,走進沁縣漳源鎮羊莊村安康苑中心,大門上的這副對聯就映入眼帘。安置戶李翠孩撩起門帘在張望,「程書記,原來是你來了,快進屋裡來。」
  • 【脫貧攻堅巡禮】定點扶貧:人心齊,窮山移
    「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定點扶貧,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人社部黨組把定點幫扶山西天鎮、安徽金寨兩縣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堅持「發揮人社特長、結合兩縣特點、幫出扶貧特色」,聚焦短板、精準發力,打出人社扶貧「組合拳」,一系列生動的幫扶實踐結出了一串串豐碩的脫貧果實。
  • 扶貧春風暖人心 脫貧致富加油幹
    「感謝黨的政策好,扶貧春風暖人心,讓我吃不愁、穿不愁,房子和醫療都有保障!」李愛國動情地說。2014年10月,樅陽縣紀委派機關幹部錢樅駐宣莊村任第一書記、 扶貧工作隊長。2017年4月錢樅駐村到期後,市紀委又選派張權民駐村任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長。
  • 魚水深情,共築小康幸福路——長田村扶貧工作紀實
    經縣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安排,2017年3月,縣林業局作為長田村幫扶後盾單位,及時派出2名工作人員成立駐村扶貧工作隊,同時安排70名工作人員開展結對幫扶工作。他們緊緊抓住制約農村發展的「結」、群眾鬧心的「難」、農村工作的「憂」,真心實意為民辦實事、辦好事。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濟困送溫暖,真情幫扶暖人心|遵義市公安局...
    2015年為積極響應國家扶貧政策的號召,主動請纓結對幫扶困難群眾,認真研讀脫貧攻堅的相關政策和要求,盡心盡力開展好脫貧攻堅工作。常言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要想幹好人民的事情,必須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無論平時公安工作任務多繁重,我都會抽時間到幫扶對象播州區石板鎮柑子樹村賈貴良家中開展走訪慰問。
  • 「照亮」民生幸福路 ——蒙自市「十三五」成就巡禮(上)
    多管齊下「照亮」民生路走進蒙自市芷村鎮白詩村委會裡合田村,一棟棟整齊的兩層樓房坐落在青山綠水間,平整的通村水泥路旁綠樹成蔭,三五個村民圍坐在乾淨整潔的客廳裡嘮嗑,笑意寫在臉上。書寫紅土地上的易地扶貧搬遷「奇蹟」「以前出門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坯房。搬遷後,我們住進了新房、交通方便了,以後變化的不僅是環境,現在大家都忙著外出務工、學習種植技術,想著如何賺錢奔小康。」談起當下的生活,突吐白村委會村民樊榮對記者說。
  • 《等我回家》 溫暖照亮遊子回家路
    近日,一首名叫《等我回家》的歌曲在網絡上被關注,被網友稱為「2018年春節最溫暖的一首歌」、「2018年回家路上最值得循環播放的歌,沒有之一」。這首音樂作品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作品無論從旋律還是情感上都觸動了心弦,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 脫貧攻堅工作紀實——冠縣梁堂鎮精準扶貧暖人心 精準脫貧譜新篇
    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完善脫貧攻堅工作體系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事關人民群眾福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也是第一民生工程。為了把扶貧攻堅工作抓緊抓準抓到位,梁堂鎮成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先後多次召開扶貧工作專題會議、脫貧攻堅業務培訓會,反覆強調、密集部署脫貧攻堅工作,適時開展扶貧工作回頭看和自查自糾工作。
  • 「電力引擎」照亮脫貧路——記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眉山公司開展「我和國旗合個影」活動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四川電力」)從黨建引領、利益相關方管理等角度入手,採取精準的措施助力脫貧攻堅,深化企業精準扶貧的內涵和路徑,通過精準扶貧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反作用於扶貧工作,讓扶貧扶到點上、 助到根上,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