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宅子」,民間的「紫禁城」,氣勢上不輸給北京故宮

2020-12-26 萌小喵旅行記

一提起大宅子、紫禁城,我們的腦海中最先想到的就是北京故宮了,作為世界聞名的建築,當然會讓人記憶深刻,那麼,你可曾知道民間也有一個紫禁城?今天,就讓小萌喵給你介紹一下:

北京紫禁城

眾所周知,山西省的明清民居建築保存下來的很多,晉南地區的農村散落著不少的完整院落,但晉中地區的居多。著名的有王家大院,都說「王是一個姓,姓是半個國,家是一個院,院是半座城」,這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被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它位於晉中靈石縣靜升鎮,距平遙古城35公裡,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最重要的是,這一座民宅居然比北京故宮還要大上10萬平方米,還真是高手在民間啊!

山西王家大院
民間「紫禁城」

這裡還是一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築藝術博物館。依山勢,藉風水,居高臨下,負陰抱陽,層樓疊院,氣勢恢弘,讓人神往!院落特色鮮明:

紅門堡建築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從低到高分四層院落排列,左右對稱,中間一條主幹道,形成一個很規整的「王」字造型。同時隱含「龍」的造型,29座院落依主人身份、喜好的不同在結構和裝飾上呈現出不同的風格,設立於紅門堡的中華王氏博物館、力群美術館。

崇寧堡建築群的總體建築與紅門堡相似, 建築意象為「虎臥西崗」的院落布局, 整體建築斜倚高坡, 負陰抱陽, 堡牆高聳, 院落參差, 古樸粗獷, 近於明代風格。

高家崖建築群兩主院均為三進式四合院, 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兩廂的繡樓外, 還有各自的廚院、塾院, 並有共同的書院、花院、長工院、圍院(家丁院)。周邊牆院緊圍, 四門因地制宜, 大小院落既珠聯璧合, 又獨立成章, 其或隱或現, 多種多樣的門戶, 給人以院內有院, 門裡套門的迷宮式感覺。現在, 高家崖各院廳堂及居室內, 依照「尊卑分等, 貴賤分級, 上下有序, 長幼有倫, 內外有別」的封建禮制格局, 將靜升王氏家族歷代流傳下來的大量物品已分門別類地陳列於其中, 基本上恢復了王家當年的歷史風貌。

這樣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宅子,真的堪稱中國最大的民宅,它和北京故宮一樣都有悠久的歷史,但它們也有著各種獨特的魅力,只是它們所處的環境不同,但都將成為中國現在乃至未來的文化載體,讓它的美麗永久留存。

相關焦點

  • 故宮下午4點關門,夜晚的紫禁城為何不讓進?民間的傳聞很可怕
    說起中國的首都北京,是很多遊客喜歡旅遊的原因,那裡有代表中國千年文化的故宮萬裡長城,天安門也很有魄力,周圍的人說起旅行,也有沒去過北京的人,一到節日,國內外的遊客就擠滿了北京的各個景點,包括最近剛開張的大興國際機場在內,幾個公園裡人很多,很擁擠,充分說明了北京的魅力。
  • 中國為什麼會有三個故宮,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最老的故宮——北京故宮:北京故宮之所以最老,是因為它建成時間最早,是明清兩代皇帝辦公居住的地方,大家都把它叫紫禁城。既然是中國最高統治者居住的地方,建築規模是最大的,建築材料是最考究的,建築工藝是最好的。
  • 南京故宮、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臺北故宮的關係
    南京故宮是誰建造的?答: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洪武帝)。南京故宮又稱明故宮、南京紫禁城,位於今南京市主城東部,始建於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南京紫禁城東西寬2000米,南北長2500米,佔地100多萬平方米,殿宇重重、樓閣森森,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
  • 人們總是一下雪,故宮就成了紫禁城,故宮的雪好像是時間的寶貝
    冬天的北京和下雪後的北京完全不同,下雪後的故宮、赤壁、白雪、夜夢回到明清,皇室莊嚴莊嚴莊嚴,更有氣場,只要下了五座雪,就沒有一座山的韻味,是的,根據中央氣象臺的數據,2月7日是除夕的三天,北京下雪。故宮:人們總是一下雪,故宮就成了紫禁城,是的,故宮的雪好像是時間的寶貝,讓時間停止,讓歲月更加閃耀,下雪的話,金色的琉璃瓦會一點點變白,最終和普通的平民一樣,變成了單純的白色屋頂,顯示了自己的存在,以前擋住了所有眼睛的宮壁和宮門,在雪的映襯下,更加莊嚴莊嚴了,和以前不同的是,宮裡的獅子和石雕都是白的,和以前不同,多了一點,就更天真了,偶爾會有人在雪地上留下足跡
  • 紫禁城和故宮到底有什麼區別?
    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龍紫禁城是龍的世界,無論遠近、俯仰之間,到處閃耀著龍紋的光輝。剛剛我們知道了,所謂紫禁城就是皇帝的居所,紫禁城裡裝飾最多、氣勢最盛的圖案就是龍紋。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最神通廣大的動物,漢代以後,龍更被象徵有聖德的君王。帝王被稱作「真龍天子」,為世人中間的最尊貴者。帝王借龍神化自己,五爪金龍也就成為紫禁城中佔主宰地位的圖案。
  • 從民間神獸到皇家大婚的「寵兒」:紫禁城中的「龍鳳呈祥」
    這些精緻的婚禮吉服、頭飾上,沾滿著來自紫禁城的喜氣。自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以明太祖朱元璋修建的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皇宮至今,紫禁城這座明清兩代的皇城已經走過了將近600個春秋。紫禁城在這近600個春秋中,正如一位歷盡滄桑的老人,默默見證過數十次皇位更迭、王朝興替的歷史悲喜劇,記錄著無數帝後朝臣人生的悲歡離合。
  • 2019故宮春節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時間主題
    不論古代抑或今天,不論宮廷還是民間,辭舊迎新都是中國人過年永恆的主題。基於文獻和實物的留存情況,故宮博物院雖然選擇了清朝作為宮廷春節文化的展覽時段,但其內容仍是漢文化大框架下的歷代相繼的禮俗。  創兩項故宮展覽歷史之最  「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刷新了兩項故宮博物院展覽歷史紀錄,可稱為建院以來提用文物最多、展場面積最大的一次展覽。  一是單一展覽動用文物數量最多。按照慣例,一般展覽使用文物數量在100件左右,年度大展則有可能達到300件以上。
  • RDV時間·北京|李文儒:故宮院長說故宮:紫禁城六百年
    2020年11月29日19:00,在北京SKP 4FSKP RENDEZ-VOUS,李文儒老師將與大家共讀這座至偉的建築和它背後歷久彌新的文化傳承。 歷任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司長、中國文物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 北京故宮裡的那些人和事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
  • 在故宮的十種奇趣體驗,讓你告別走馬觀花逛紫禁城
    在故宮裡遊覽,要不時地抬頭看天,為什麼?因為可以體會建造者的良苦用心:用建築恢宏的氣勢來烘託皇家的威嚴。注意故宮建築的屋脊之美,畢竟故宮擁有中國傳統建築中最高等級的規格,許多中國傳統建築的構件只有這裡才有,錯過就沒有下站了。甚至,屋脊獸中排第十位的行什只出現在太和殿的屋脊上,而其它宮殿因等級不夠而只有九個甚至更少的屋脊獸。
  • 國內最大私人豪宅,被稱為「中國民間故宮」,歷經300餘年建成!
    國內最大私人豪宅,被稱為「中國民間故宮」,歷經300餘年建成!隨著近年旅遊業的發展,我們國內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旅遊勝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出去旅行,見證不同地區的風景,體驗不同的民俗文化,我們國家的發展至今還留下了很多名勝古蹟。
  • 紫禁城今天600歲!故宮博物院老院長獻上別樣祝福
    今天,2020年12月8日,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開講,為故宮獻上一份別樣的祝福。他講宮廷漫步的樂趣,聊故人匠心,揭秘文物風華。同時,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新書發布。
  • 故宮又名紫禁城,是北京旅遊必到之地
    故宮又名紫禁城,是北京旅遊必到之地。走遍大街小巷,吃遍大興小巷,還不能不跟隨來上一次故宮遊。萬字碑林一是故宮主要景點(紫禁城、東北角駝城、西首曲江池、東西十二主門、天安門東北角門、內東西雍和宮等30多個雕塑);二是錦緞郵票一條街(平信、信封(類似郵政特色郵政信封)、郵戳),故宮特有工藝,棉紗織造、成色上等、手感很爽、頗有錦綸味);三是鳳凰臺(折花木雕,是目前中國收藏鳳凰的唯一地點)、乾隆皇帝御筆(乾隆御筆和背透,藝術品)。
  • 把故宮帶回家,紫禁城600年
    這本書最大的內容特色,不僅有外在的故宮形態,大家都說這是「故宮建築」,我們還著重添加了豐富的故宮內涵,我們稱之為「故宮人文」。這,就像我們去參觀遊覽故宮的時候,「租」了一個講解器。這本書搭配了35分鐘的有聲講讀,在北京聲動星球主播亞楠的講解之下,孩子們仿佛身臨其境,可以玩得更盡興。父母也不用再為了孩子過多的「為什麼」而啞口無言,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開播,帶你探訪紫禁城的秘密
    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在萬眾期待之下於10月24日正式開播,觀眾對故宮的情懷依舊,對節目的期待未減。今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以全新的面貌慶祝紫禁城建成600年。
  • 北京故宮(圖文詳解)
    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宮殿建築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
  • 北京故宮,出自誰手?
    北京故宮,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600年來,經歷200多場地震卻屹立不倒!這樣無與倫比的建築,到底出自誰手?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幾百年來都顯得無比神秘,直到被闢為博物院後,人們才逐漸得以接近它,了解它。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二十八宿中天為紫,帝王出入之所為禁,百姓安居樂業為城。紫禁城三字便囊括了天、地、人。
  • 攻略 | 北京故宮博物院
    簡介故宮又名紫禁城,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
  • 北京: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大展進行中 遊客故宮「打卡」絡繹不絕
    2020年9月13日,北京故宮午門前人頭攢動,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大展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故宮「打卡」參觀。據悉,大展於2020年9月10日至11月15日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450件精品文物,其中不少為首次展出。
  • 《上新了·故宮》鄧倫魏晨聶遠尋找紫禁城最神奇的色彩
    從揭秘紫禁城六百年生生不息的印記,到探尋紫禁城中的鏡像傳奇、數字密碼、傳世文物……在這兩個多月的故宮探索中,各種令人大開眼界的故宮元素化成了一份份讓人眼前一亮的精彩「上新」。本周六20:30,《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將迎來精彩的收官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