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不要對這4個人施以大恩

2021-01-08 含沁說歷史

中國有句俗話,叫「鬥米養恩,擔米養仇」。

意思是在一個人快餓死的關鍵時刻,你給他一鬥米,讓他活了下來,他會感恩戴德,把你奉為恩人;

可是如果你一直幫助他,他就會養成依賴,把你的幫助視為理所當然,一旦某天你沒有幫助他,他會把你當做仇人。

《易經》:「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不要對這4個人施以大恩

古人云:「《易經》之重,在於包羅萬象,點透世人。」《易經》透露: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這三種人,不要施以大恩。

行善需要理性的鋒芒,一味地付出、給予,只會助長他人的貪慾,養出恩將仇報的「白眼狼」。

有句古話,叫「幫困不幫懶,救急不救窮」,在別人遇到困難急需幫助的時候,幫他一把讓他渡過難關,他會感激不盡。

如果幫懶救窮,只會讓對方貪得無厭,更加依賴你,就像填一個無底洞,最終把自己拖垮。

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一些人,會把對自己有過一些小恩小惠的人大加讚賞,嘴裡有無限的感激。

一、過於貪婪之人,不要施恩

過於貪婪的人,平時跟我們相處的時候,都是比較大方的,在不牽扯什麼利益的時候,我們大家相處起來也會特別的愉快。

但是一旦這種人遇到了某種困難,他一定會向朋友獅子大開口的。我們幫了他一次,他就會兩次三次甚至無數次的找你。

但是如果我們選擇拒絕幫助他們,那麼他就會將我們曾經對他的好和幫助全部否定。所以對於這種有無限欲望的人,我們在幫助他們的時候,也要有度。

二、過於自卑之人,不要施恩

《周易》乾卦,潛龍勿用。屯卦,雲雷屯,君子以經綸。小畜卦,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過於自卑的人,在他們遇到大困難的時候,我們也是非常願意幫忙。但是,如果我們對他們施加很大的恩惠,那麼,這個受恩惠的人,因為自己能力有限,覺得一時難以報恩。

於是,無法報恩的惶恐之心就會變成一塊巨大的石頭,壓在他們的心頭上。

三、遊手好閒之人,不要施恩

遠大的目標,總是一邊誘惑著你,一邊自帶令人生畏的距離感,只有將它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每一小步,腳踏實地地趨近,才有可能真正走到它跟前,咒罵它對你的折磨與嘻戲。

《周易》上說,人要效法大地的品德,用厚德承載萬物;要效法上天的品德,以剛健的精神自強不息。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很微妙的。即使是關係再好的親人,如果他們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只是在期待著我們天天給他們施加恩惠。

四、善意背叛之人,不要施恩

人的一般的反應,在面對被人背叛情況時,定是惱羞成怒,大發雷霆,誓要將背叛者以及他的家人都要從嚴處罰甚至滅族。

但是,這只是從人的正常情緒反應來看待的,若使作為權謀家的考量,定是理智的全面權衡利益得失之後的行為反應。

背叛是普遍存在的,一旦某一方的利益訴求不能夠得到比較好的回應,如果長期下去,當訴求的容量達到了邊界,就會爆發出來。

所以,在面對下屬的各種利益訴求的時候,就有必要做相應的考量了。這也並不是說只要下屬一有利益訴求就要給予,這樣做也會使得下屬更加張狂。

所以我們要董瑟,善良是好事,但需要智慧的鋒芒。人心複雜,世途艱險,無知無理性的善良只會讓貪得無厭的人得寸進尺,讓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最終傷害的是自己。

這世上,真心未必能換來真心。你的好心給了貪婪無度的人,只會換來失望心寒;你的善意給了不知感恩的人,只會得到翻臉無情。善良不能盲目,要給值得的人。

是不是有很多人像我一樣喜歡《周易》,結果卻因為大多數都是文言文,不好理解,也不好閱讀,我起初也是因為這種原因,所以當我遇到這本《圖解易經》,它解決了我的很多問題。

如果我能早點閱讀到這本書,我就不會這麼晚才能真正的理解《易經》的知識。

本書在忠於原文的基礎上,採用圖解的方式,以準確、通俗的文字詮釋經典,書中精美的手繪插圖和古圖,配以文字解說,全面闡釋卦義。

並詳細闡述了每卦卦爻所蘊含的人生啟示,讓您對每卦有更透徹的理解,給您呈現一個最真實的《易經》。

所以有喜歡易經的朋友,可以閱讀一下這本書,真的可以讓我們受益終生,只需要56元,就可以連接本真的自己,讓自己更有智慧。

點擊下面卡片,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與三個人關係再好,也不要施以大恩
    易經: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與這3種人再好,也不要施以大恩俗話說: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一些人,會把對自己有過一些小恩小惠的人大加讚賞,嘴裡有無限的感激。而對一些對自己有過大恩的人,不是閉口不談,就是不屑一顧,有的甚至是自己的父母,也會憤恨責罵。
  • 「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與這3種人關係再好,也不要施以大恩
    這就是俗話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所體現的道理。自然,也並非所有的人,都會變成一個大恩成仇的人。《易經》告知我們,與這3種人的關係再好,也不必施以大恩。一、心胸非常狹隘的人有句諺語:胸中天地寬,常有渡人船。一個人,心胸越寬廣,越明白寬容他人,越會獲得他人的幫助。心胸狹隘的人,經常會斤斤計較,甚至於把他人的利益都想盡辦法佔為己有。
  • 易經: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與這3種人再好,也不要施以大恩
    《易經》對後人的影響非常大,其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哲理知識,不僅可以用來佔卜,而且蘊含著豐富的人生道理。易經: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與這3種人再好,也不要施以大恩俗話說: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而對一些對自己有過大恩的人,不是閉口不談,就是不屑一顧,有的甚至是自己的父母,也會憤恨責罵。究其原因,這就是一種「「久負大恩必成仇」」的心理在作怪了。
  • 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
    民間有句俗語叫:「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意思就是說,對人施以小恩,他會感激你,適時地會報答你。若對一個人施恩過多,就容易用這種恩情,把對方養出依賴性,一旦你不再幫他,他就會視你為仇人。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你對別人好沒錯,但是凡事要有個度。
  • 俗語「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牢記老祖宗忠告,一生受用
    聽人勸,吃飽飯,和老一輩人相處多了,總會聽到他們說一些非常經典的俗語,就比如這句「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許宜錦國畫紫藤《動人春色不須多》作品選自:聚藝上品與人相處,保持一顆慈悲之心,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這顆慈悲之心也要有個限度,一味的付出只會增長他人的貪慾,很容易養出恩將仇報的白眼狼。
  • 《易經》:「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遠離這4種人,更別施恩
    中國古代的思想大都離不開《易經》,經過數千年的考驗,近代百年的質疑,《易經》的魅力越發燦爛。《易經》雖然篇幅很短,只有20餘頁,但是卻通過八八六十四卦,將天地間的萬物都蘊含其中。小到兩儀四象,大到星辰運轉,無所不包。
  • 「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這句俗話揭示了殘酷的人性真相
    其中有一些話雖然聽起來很不舒服,但你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比如人們常說:「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在著名的語錄集《菜根譚》中也有一句類似的話:「千金難結一時之歡,一飯竟致終身之感。」家人對你好了一輩子,但是稍有一點事情不如意,就大發雷霆,將他所有的好全部忘掉,甚至變成仇人一樣;而有人稍微給了一點小恩小惠,就覺得是遇到了大救星,對人家感恩戴德。筆者認為,可以從兩方面來解釋。一是人性中的貪婪與自私。
  • 《易經》:「大恩養仇人」,與這3種人關係再好,也不要施以大恩
    這就是俗話"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所體現的道理。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成為一個"大恩成仇"的人。《易經》告訴我們,與這3種人的關係再好,也不要施以大恩。一、心胸非常狹隘的人有句諺語:胸中天地寬,常有渡人船。
  • 《易經》:「大恩養仇人」,人過50不要靠近4種人,更不要施大恩
    《易經》:「大恩養仇人」,人過50不要靠近4種人,更不要施大恩中國自古以來,就一直研究著《易經》,幾千年來各國的縱橫家、思想家、文學家、天文學家都在研究著《易經》中神奇的奧秘,後經過千年的打磨驗證,發現《易經》中所包含的不僅僅是對政治、天文、以及推算風水等其他奧秘。
  • 升米恩養鬥米仇:再善良,也不要對這三種人施以大恩
    嫉妒心強,見不得別人好的人。再善良,也不要對善妒之人施以大恩。因為嫉妒心太重的人,就會想通過一些手段來破壞別人所擁有的。 他們心胸特別狹窄,不能容忍別人比自己好,就算你有恩於他,他也容不下你。看到你成功,非常的眼紅,喜歡在背地裡偷偷破壞你的成功,來獲得一絲心裡的慰藉。 有些嫉妒心強的人,十分喜歡偽裝自己。他們嫉妒你,卻又不表露出來。
  • 「大衣哥」朱之文家門被踹: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
    這幾天,大衣哥家門被踹的視頻登上熱搜。視頻中有幾十個人圍在大衣哥的門口,舉著手機拍視頻。大衣哥院門緊閉,一個中年男子一腳踹開。你幫得越多,他胃口越大、墮落得越快。如果你無法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記恨你。救窮不救懶,行善,當有所為有所不為。
  • 易經忠告:與這四個人關係再好,也不要施以大恩,謹記大恩養仇人
    其實,最大的成功學奧義就藏在《易經》裡。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易經:不要輕易對這四種人施以大恩。周易忠告:大恩養仇人,與這4個人關係再好,也不要常常施以恩惠1、自私自利的人《易經》的第三十九卦蹇卦,說:利西北,不良影響東北地區;利見成年人,貞吉。
  • 「大恩如大仇」與「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老話有說「大恩如大仇」。老話又有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兩句話放在一起,似乎有些精神分裂。應如何看呢?「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是說人應該報恩。這話應該沒有人反對。別人給以幫助,給以饋贈,哪怕就白給了你一滴水那麼一點點好處,也應該知恩記恩。
  • 王陽明:幫助這3種人,要懂得點到為止,避免出現「大恩養仇人」
    王陽明在《知行合一》一書中提到「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一觀點,是在王陽明開創「心學」後被世人稱之為聖人,曾對一個弟子施於恩惠,這個弟子不但沒有感恩,還多次利用王陽明的好,給王陽明引來禍端。當你對一個貪得無厭的人施以恩惠時,可以施以小恩,但是一定不要對他們施以大恩,否則他們就會不斷地向我們索取,一旦滿足不了他們就會被他們記恨上而讓我們惹禍上身。
  • 《易經》:這3種人落難,要「袖手旁觀」,施以援手,可能會吃虧
    俗話說: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在我們身邊常常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有些人,會把對自己有過小恩小惠的人記在心裡,萬分感激。反觀那些對自己有過大恩的人,都是閉口不談,甚至還會對其憤恨責罵。究其原因,這就是一種"久負大恩必成仇"的心理在作怪了。
  • 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醍醐灌頂!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一句話點醒多少夢中人!如果你在別人危難的時候,給他一個適當的幫助,然後推他往前走一步,他會永遠感激你。這就叫人性。打小接受的傳統教育是做人要講義氣,也明白「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道理,所以自己傾心相助的朋友離我而去時,我苦悶並百思不得其解:雖然自己不圖回報,可事情不應如此,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道理?「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理解了這句話讓我茅塞頓開!
  • 《易經》提醒:「大恩養仇人」,人過了50歲,儘量遠離這3種人
    俗話說,「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每個人進入社會後,就會發現一些怪異的現象:人們總是把生活中的小恩小惠,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提起和誇大,仿佛人家只是舉手之勞,你卻當成救命之恩。但是如果別人幫了你一個大忙,讓你躲避了危險,你卻當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 易經:這2種人落難,要懂得「袖手旁觀」,施以援手,可能會吃虧
    俗話說: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一些人,會把對自己有過一些小恩小惠的人大加讚賞,嘴裡有無限的感激。而對一些對自己有過大恩的人,不是閉口不談,就是不屑一顧,有的甚至是自己的父母,也會憤恨責罵。究其原因,這就是一種「久負大恩必成仇」的心理在作怪了。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成為一個「大恩成仇」的人。人活著,就得面對現實。
  • 易經提醒:「升米恩,鬥米仇」,做人再有本事,也別對兩個人施恩
    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何況《易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易經》是一本奇書,它奇在什麼地方呢?
  • 經歷了這4件事後,我才明白:原來,最親近的人,往往是你的敵人
    這句話,舉例來說,像一個人做了錯事,有人給他棒喝,讓他下不來臺,他感覺這是「害」,但事實上他經過棒喝,懸崖勒馬了,這就是「恩生於害」。相反,「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適當的恩惠,可以讓人感激不盡,而長久的恩惠,往往會滋生仇恨,從而產生「最親近的人,往往就是你的敵人」的遺憾啊。經歷了人生的這4件事後,我才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