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李鳴: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化將推動形成...

2020-12-26 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馮櫻子 冉學東 深圳報導

12月11日,由陀螺科技主辦的全球區塊鏈產業未來發展峰會(FBEC2020)在深圳開幕。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發表主題為《區塊鏈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演講。

李鳴提到,區塊鏈一定會與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5G等構建一個可信的新基建底層基礎設施,在中間層組建服務體系、支撐系統和數字科技作業系統,最終支持工業網際網路、商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應用層。

「這樣才可以真正地將傳統的網際網路演進到下一代價值網際網路。」 李鳴說道。

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是加工數據的工具

從對區塊鏈的理解開始說起。「區塊鏈」只是一項技術,如果不服務於實體產業和數字經濟,區塊鏈技術的研究是實驗室科學家的工作。如何讓區塊鏈真正賦能產業?這就不僅是技術研究的過程,還需要進一步體系化思考。從宏觀角度來講,當前全球各個國家對數字經濟的重視已經達到非常高的程度。

很多人認為,數字經濟是未來的趨勢。從工業經濟和數字經濟對比來看,有兩部分比較重要,一是數字產業化,另一個是產業數位化。

具體而言,數字產業化是推動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形成產業、賦能實體經濟。產業數位化是各個產業通過數位化的技術進行轉型升級,比如金融科技、監管科技、內容科技、能源科技、法律科技、教育科技等。各個行業可以利用技術促進行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數據從何而來?回顧歷史可以看到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2000年左右是系統集成的時代,當時的工作對象是硬體,解決硬體問題主要用系統集成,用最基礎的技術完成硬體的部署和連接。

2005年到2010年是軟體時代。工作對象是軟體,通過軟體工程加工軟體,形成軟體之後賦能實體經濟。在此過程中,企業使用的是OA、ERP等一系列軟體相關組件。在移動網際網路中,企業和個人使用的IOS和安卓都是對軟體的支撐。

但當海量數據出現後,傳統系統工程和軟體工程解決不了數據問題,包括數據質量的問題、實時數據的問題、數據安全性的問題。這些都需要新技術來解決,而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IOT、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出現可以幫助實現最大化數據機制。

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是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是加工數據的工具,就像用系統工程加工硬體、用軟體工程加工軟體一樣,通過對數據的加工,形成基於數據的服務,從而組成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區塊鏈技術不僅是區塊鏈技術本身,它是與其他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加工數據形成的基於數據的服務。

從ISO 22739發布的標準定義,區塊鏈標準是使用密碼技術通過將共識確認的區塊鏈按照順序排列的分布式帳本。簡單來說,區塊鏈是利用一系列的技術手段,將數據進行封裝。這一系列的技術手段,包括加密算法、智能合約、激勵機制等,從而構建了可信體系。其中,對數據的封裝的方式,充分體現了區塊鏈技術的特點。

「去中心化」是一種分布式網絡的表現形式。未來的網絡架構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結合,未來網絡架構是處於0和1某一個位置,選擇的方法是依技術據承載應用的需求。

區塊鏈正在向平臺化、組件化、集成化演進

李鳴認為,區塊鏈技術體系上有三個方面的發展趨勢:平臺化、組件化、集成化。

其中,平臺化可以最大化產業資源,提升生產業效益,平臺化可以催生城市鏈和行業鏈。城市和行業鏈的互聯互通會形成鏈網結構,向城市鏈網演進。

組件化是指大平臺會催生更大規模的應用。更大規模應用對底層平臺提出更個性化的要求,大平臺關鍵技術組件會獨立出來,通用技術平臺下沉,關鍵技術組件會形成組件的服務網絡。

集成化促進區塊鏈實現最大化價值。未來區塊鏈一定會跟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共同協同,形成數據最大化價值。

在應用層面,將從存證溯源向更高的交易或者交換和資產證券化轉換。存證應用眾多的主要原因是,所有數據都要上鏈存證後才能提供可信的服務,然後才能基於存證可以做交易交換、做溯源和資產證券化。

基於區塊鏈的服務很多,每家都有自己的BaaS底層平臺,但如果要形成產業就需在技術、數據、資產、第三方等方面提供服務。以此才能形成真正的產業生態。

技術體系-應用體系-服務體系的建立,最終形成區塊鏈生態。未來我們相信區塊鏈一定會與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5G構建可信新基建底層基礎設施,在中間層組建服務體系、支撐系統和數字科技作業系統,最終支持工業網際網路、商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應用層。這樣才可以推動傳統的網際網路向價值網際網路演進。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相關焦點

  •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程多福:特斯聯AI CITY是我國數字...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程多福出席會議並針對我國物聯網標準建立發表主旨演講。他認為,我國物聯網經過十年的發展,產業鏈逐漸完善,標準化水平已達國際領先水平。在程多福看來,新基建可分為三類,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三是創新基礎設施。而信息基礎設施則包括算力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通信網絡基礎設施。
  •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愛德萬測試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
    11月19日,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以下簡稱「電子標準院」)聯合愛德萬測試(中國)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愛德萬測試·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技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辦。本次研討會主要針對汽車電子、人工智慧、高性能處理器、DDR5測試方法等議題進行了研論。
  • 特斯聯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籤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會議現場,特斯聯科技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籤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物聯網、人工智慧、智慧城市、知識圖譜、智能製造、標準智能化等領域共同研究國內外政策趨勢與產業布局,組織開展先進標準制定與推廣,協同推進先進技術實施與評價。
  • 2020中國電子商會理事會及常務理事會暨南沙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
    >電子信息行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發展貢獻力量。近期,南沙出臺了《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從多個方面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進行扶持,將會有效推動區內傳統  王寧會長:南沙是未來發展新高地  王寧會長在致辭中表示,新一代信息技術是我們國家未來大力發展的方向,南沙處於大灣區中心位置,具有很強的地理優勢,是未來發展的新高地,中國電子商會未來將在南沙建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
  • 南沙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12月17日-19日,由中國電子商會主辦,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管委會支持,廣州市南沙區總商會、東凌控股集團、美悅科技產業集團承辦、深圳市消費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中國電子商會理事會及常務理事會暨南沙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高峰論壇」在廣州南沙成功舉辦。
  • 築牢電子信息技術的「底座」
    原標題:築牢電子信息技術的「底座」   進一步凝練科學問題,形成新的原始創新驅動力,校地合作起到關鍵「推力」。
  • 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深入實施工業互聯...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12月17日消息,12月16日,信息技術發展司組織召開「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 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工作座談會,信息技術發展司王建偉副司長參加會議並講話。
  • 騰訊雲亮相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雲展會,展示人工智慧的...
    11月11日,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主辦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論壇以「新基建 新發展 新標準」為主題,圍繞「新基建」相關技術領域、發展趨勢及標準化熱點展開研討。
  • 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打造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初探
    凝神聚力繪藍圖——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打造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初探□ 傅江平 王 科 許創業2020年12月11日,由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組織、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市標準院)承擔的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深圳)籌建工作圓滿完成,即將成為深圳市推進標準體制機制創新
  • 「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科學論壇」在廣東舉行
    論壇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央廣網珠海10月25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科記協)「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科學論壇」10月24日在珠海舉行,為期兩天。  「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科學論壇」是2020年嶺南科學論壇系列活動之一,由廣東省科技協會和廣東省科技廳共同主辦。廣東省計算機學會、廣東科技新聞工作者協會承辦。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杭州中心正式揭牌!
    12月18日,在2020年杭州空天信息大會召開之際,杭州市柯吉欣副市長、西湖區高國飛書記以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夏剛副院長、經營產業部領導在大會上共同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杭州中心揭牌。研究院下屬的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空間電子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航天恆星科技有限公司、航天神舟智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康拓紅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參加了此次大會。 自2019年7月,研究院與杭州市在雙方戰略合作協議框架下,積極推動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杭州中心籌備工作。
  • ...科技成果直通車活動暨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成果專場推介會側記
    由市科技局、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安徽大學等知名高校院所,共同舉辦的東營市「十校百企」科技成果直通車暨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成果專場推介會舉行,專家、企業家齊聚一堂,碰撞智慧、共謀發展,推動產學研精準對接,助力我市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壯大。
  • 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2021年團體標準啟動會在京召開
    本次會議邀請了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理事長黃建忠、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名譽理事長&高級經濟師張恩惠、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白雪濤、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清潔器具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魯建國、原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巡視員鄧瑞德、江蘇省淨水設備製造行業協會秘書長&高級工程師顧久傳、工信部電子標準化研究院認證中心技術總監楊宇濤、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博士
  • 2020廣西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高峰論壇在南寧舉行
    主辦方供圖&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南寧7月26日電(伍遷)7月25日,2020廣西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高峰論壇——華為全光產業領導力廣西峰會在南寧舉行,助力廣西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推動廣西數字經濟跨越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 ...網絡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於2020年...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14日訊,有投資者向奧拓電子提問, 您好,請問一下:與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網絡技術研究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具體的籤訂時間是哪一天?公司回答表示,公司與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網絡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於2020年4月7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行業資源優勢,在通信服務、產品提供、資源共享等領域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廣西新一代信息技術人才培養活動在桂林舉行
    她說,本次活動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的具體行動。活動旨在推動廣西高校新一代信息技術骨幹教師人才隊伍建設,助力廣西高校新一代信息技術學科建設和數字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
  • 大連市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楊曉光 張奇松    當前,世界各國都把發展新興產業當作推動經濟增長和實現經濟復興的突破口,視為搶佔新一輪國際經濟制高點和主導新一輪國際經濟競爭的核心產業。《「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規模10萬億元,2018年國家更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納入科創板5大領域之首,新一代信息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大連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優勢    大連市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具有很多特有的優勢。    一是行業基礎優勢。
  • 長春新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聚成勢
    12月24日,長春新區區內企業——長春吉大正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進入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未來,吉大正元將通過物聯網、雲安全、雲服務、網際網路+政務、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專項的開拓和創新探索,不斷完善現有產品體系,並規劃符合數字經濟新業態下的創新產品,形成以密碼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安全產品提供能力和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能力
  • 全國公共安全基礎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應對疫情反應迅速
    作為組織起草和審查公共安全領域基礎性、通用性、綜合性國家標準的技術組織,疫情暴發後,全國公共安全基礎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351)很快就從近期的基層需要和長期的頂層規劃兩個方向形成了疫情防控的標準化工作思路。
  • 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 2021將於4月9日在深圳舉辦
    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不僅是展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最新產品和技術的國家級平臺,更是創新技術發展的風向標。博覽會以面對面交流的方式,使參會人員快速準確了解產業發展行情。如今,國際形勢日趨複雜,中國經濟的騰飛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外循環相互促進的方式,其中電子信息產業必然首當其衝,支撐起經濟發展的底層架構,博覽會的舉辦正是迎合這種趨勢,讓業內人士能夠一同探尋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