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回說南:南懷瑾講的觀息法門要參考哪些經典?安那般那呼吸修行

2020-12-23 李淵回

淵回說南:南懷瑾講的觀息法門要參考哪些經典?安那般那呼吸修行

南懷瑾老師曾經嚴重的提到

他老人家說:我幾十年來,學變了一切法門。只有安那般那觀息法門和禪mi 要法bai gu 觀bu jing觀是真的東西。其他的東西都是「騙」人的,由這兩個法門演變出來的。我準備放在guancai裡帶走。

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嚴重的。因為,南懷瑾老師所說的語氣是前所未有的嚴肅。尤其是到了南懷瑾,老是晚年經常強調這個東西。所以,淵回也一直很重視這個東西。

有師兄提問,安那般那觀息法門那本書上是完整的?

@李淵回

這個問題比較大,比較嚴重。我們這一期的淵回說南,就詳細解決一下這個問題。這個視頻雖然沒有字幕,但是有相關文本資料的。文本資料可能會精確一點,大家可以配合視頻來看。直接搜索淵回說南,應該就能夠查到。下面我們步入正題。

佛家和道家都有相關的內容

南懷瑾老師曾經多次講到安那般那觀息法門。安那般那是梵文音譯,在我們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佛教裡面,這些有關呼吸系列的法門通常被叫做觀息法門。現代人身體不好,yv 望複雜,不藉助觀息法門,是不會有什麼大的進展的。這個法門是實打實的真東西。

我們傳統文化中的道家在打坐修行中,也有類似的方法。不過,根據淵回目前的見解,佛家有關利用呼吸修行實踐的法門,更為圓滿,更為深入一些。

南師相關講解系統部分

南懷瑾老師生前,曾多次講過安那般那觀息法門。這些講解的內容,大多數是南懷瑾老師領著學生們禪修實踐的記錄。這些講課講解的記錄,有些已經出版,有些則沒有出版。無論出版與否,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專門系統的匯集在一塊。出版的就買來看,沒有出版的,自己拿著文字資料去列印也行。

還有一部分是散落於南懷瑾老師所有著作的各處。

非常系統的一類:

1,禪與生命認知初講

2,呼吸法門精要

3,達摩多羅禪經講解

4,大安般守意經講解

這是南懷瑾老師非常系統講解,安那般那觀息法門的一部分經典。這裡面的內容可能不全,淵回目前只能想到這麼多。在南懷瑾老師已經公開的資料當中,以上內容也應該足夠用了。

其中需要注意,呼吸法門精要是禪與生命認知初講這本書的精簡。有條件的可以兩本都拿來參考,沒有條件的可以先研究《禪與生命認知初講》這一本。他們兩個內容相差不大,其中禪與生命認知初講這本書能夠包含呼吸法門精要這本書。這個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不知道的話,很可能會浪費時間。

達摩多羅禪經南懷瑾老師是在香gang講的,時間大概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個講解部分看過之後,一定要深入研究達摩多羅禪經那個經典。另外在網絡上,這個版本可能並不完全。可能是有些資料,還未能完全公開。如果後續能夠補上,淵回會更新出來。但是目前大家要珍惜這些版本,有多少咱們先看多少。

大安般守意經內容是比較晦澀的。南懷瑾老師的講解也只是講了一部分。還是上面的那句話,這些資料我們要珍惜,有多少我們先研究多少。

南師相關講解散落的部分

正是由於安那般那觀息法門的重要,所以南懷瑾老師才多次提到。很多提到的內容是在講其他傳統文化東西的時候,偶爾提上一嘴。這偶爾提上的一嘴,往往是一些關鍵的點。這些關鍵的點兒,散落於南懷瑾老師資料的各處。

比如說,有關阿含經安般品的講解,就散落於其他講解當中。這個安般品,是佛陀教自己的兒子羅候羅尊者修行實踐觀息法門時候,所記述的經典。所以,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一些藏在《答青壯年參禪者》,《南懷瑾與彼得聖吉》《大圓滿禪定休息簡說》,《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和《如何修證佛法》等諸多著作中。

這一部分內容散落於南懷瑾老師資料的各處,比較難以獲得。淵回以後會儘量抽時間把這些東西提取出來,匯總到一塊。

不過目前來說,大家有精力,先把系統能夠容易把握的地方,先閱讀研究掌握了。後續,有精力是一定要遍讀南懷瑾老師的所有經典的。

最後,還有《修行道地經》,《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上文提到的《達摩多羅禪經》《大安般守意經》和阿含經中的《安般品第十七》等。

這些佛經經典,大家都說要搞來,要非常熟悉的。因為南懷瑾老師的講解,是建立在這些經典基礎之上的。有些也只是做啟發性的點撥,真正修行,真正實踐,是要俯下身子,去一點一點死磕這些經典的。目前來看,這條路很難,是只有這一條路可走。這也是淵回一貫的觀點。

其中《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後期修行要配合呼吸和觀想,如何把觀息法門和禪秘要法配合,這部書裡面給我們指明了道路。如果把這本書讀懂了,就可以去看南懷瑾老師的一生。就會發現他老人家的一生行門,都在實踐這本書中的內容。這裡篇幅有限,有機會我們再詳細討論分析。

《修行道地經》雖然是「道地」,但是他那個翻譯 不 「地道」。這裡不太地道,並不是說不好,也並不是說翻譯錯了,而是比較難讀難懂。反正這些都是問題,以後碰到了我們再逐一個去解決。

時間有限,以上內容會難免有錯誤,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批評指正。如果有問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另外,大家儘量不要發私信,私信太多淵回是精力有限,確實處理不完。評論區的話,一塊交流所有人都能看到。

最後大家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大家點讚收藏,轉發推薦,讓有限的內容發揮無限的作用,幫助更多的人,謝謝大家,我們下期淵回說南再見。李淵回,合十。

@李淵回

相關焦點

  • 南傳大師|「安那般那」與「修行」!
    曾經看過南傳佛教大師的一個故事,有一次弟子跟他說,因生活太忙而沒有時間修行了,大師簡單地回應,問他有沒有時間呼吸呢?這個答覆非常簡潔,一針見血地指出,修行其實只是我們呼吸般的簡單,我們不用想得太複雜;但另一方面,卻指出呼吸之於生命是重要的,而修行對於學佛也如此。
  • 淵回禪修:打坐呼吸意念的配合?航天員太空打坐,南懷瑾提供經驗
    淵回禪修:打坐呼吸意念的配合?航天員太空打坐,南懷瑾提供經驗其實有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或者說是體驗。不過都被我們多數人忽略罷了。當我們專注於某件事情的時候,有可能是被嚇的,被震驚的。也有可能是特別專注於某件事情。這個時候猛然一剎那,自己屏氣凝神,沒有了呼吸。
  • 淵回禪修:散盤單盤雙盤區別有多大?參考南懷瑾的比喻,差別很大
    參考南懷瑾的比喻,差別很大如果真有本事的話,就不用在乎這些所謂的姿勢。我們去研究高僧傳,等古時候有關修行人的一些書籍。躺著悟道的,坐著悟道的,甚至是蹦著跳著悟道的都有。從這些人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修行成就重點在於心性。但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那麼大的智慧。是否可以不通過刻苦的修行,直接開悟成就。
  • 南懷瑾老師講述:安那般那法門的重點
    這個呼吸頭腦清楚了以後,道家所講的煉精化 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一步就可以做到,一路線就可以到達安那般那,有如此的神妙,任何的修持沒有比這個法門神妙。佛為難陀所說入胎經,這個胎兒在娘胎裡頭能夠成長就靠安那般那的功能,七日一個變化,所以叫大家認住一個息,不要光聽啊!這個真要去理解它,要去體會它,要真正好好的體會安那般那的法門,如果深入體會進去了,各種法門一大半統統會了解了。
  • 南懷瑾老師講述:念安那般那配合白骨觀,會很快上路的
    第七念安那般那,念呼吸法。第八念休息,放下,一切都要放,大休息。祖師們常常都叫大家放下,誰能真放下大休息?《楞嚴經》上佛說兩句話「狂心自歇,歇即菩提」。我們把一切妄想、煩惱、善惡、是非統統放下的時候,你就證到了。這八個字中文的翻譯很高明,「狂心自歇」,一下都放下,「歇即菩提」,就到家了,就明白了。可是我們做不到,所以密宗裡紅教有個禪定休息法,等於禪宗句話「放下」。
  •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真名叫什麼?名如其人,懷瑾握瑜,傳承文化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真名叫什麼?名如其人,懷瑾握瑜,傳承文化前言歡迎大家來到新一期的「淵回說南」節目。淵回說南,還原歷史真相,為大家訴說南懷瑾老師傳奇人生。一隻喜鵲,不安分地站在南家宅子的屋簷上,向著院子裡「歡呼雀躍」。好像要向人們訴說著什麼喜事。哇,的一聲!嬰兒呱呱墜地。這裡還真有喜事。翁祥街道的地鹽村南仰周家裡,誕生了一位小寶寶。
  • 淵回禪修:打坐觀呼吸容易憋氣怎麼辦?要身體放鬆,金剛念誦解決
    回禪修:打坐觀呼吸容易憋氣怎麼辦?要身體放鬆,要金剛念誦來解決。修行安那般那出入息呼吸紊亂。師兄請教一下呼吸紊亂練習般就憋氣,如何才能改善?首先來說為什麼會呼吸紊亂?為什麼會憋氣?禪修打坐觀呼吸,覺察呼吸,修煉安那般那觀息法門容易憋氣。淵回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的影響:1.打坐時候太緊張了。打坐禪修,剛開始一定要有一個放鬆的過程。一定要慎重起來,好多人為了方便直接就去坐。
  • 安那般那法門的實修(一)
    先有點勉強,慢慢就自然,你懂了這個,明天就告訴你修息,而且要想得戒定慧,要想得神通開智慧,非常的快。不過在休息以後,修這個安那般那的法門,成就是非常快的,轉變身心氣質也非常快,再配合止觀,配合般若,配合顯教、密宗各種修法是非常快的。    所以你上座以前先用這個調好氣,然後做安那般那,注意「止息」,這個「息」字這一段,一進一出之間多定住一下,效果就很快了,成就也很快。
  • 中國古代進行徵討,一般都說東徵、西徵、南徵,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圖文專輯: 淵回時評 淵回國際 淵回軍事 淵回歷史 >淵回修行 淵回人物 淵回養生 淵回科技 哲學: 原創
  • 安那般那念(一)
    下一個隨念(anussati)是安那般那念(AnApAnasati,簡稱安般念)。我們大多數的人都在修習安般念,所以大家都知道安般念的修習。不同的老師教導不同的方法,但全部的教導都是對的。有些老師說:「專注於上嘴唇。」,有些老師則說:「專注於鼻孔。」,許多老師都有不同的經驗。
  • 南懷瑾:生命來自於寧靜
    再譬如人生病了,必須要去醫院。不是醫院的醫生用藥物把你治好,而是靠你自己休息過來的,藥物只是一種幫助。這些道理,都說明靜態的重要。  這個原理,中國幾千年前就有個人,講的非常清楚。他就是道家的老子。  老子說:「萬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意思是說,根是萬物生命的來源,回歸根才是靜,能靜才回歸生命。這就是講靜態的重要。
  • 南師講正確的呼吸法門及秘密
    一進一出,數一二,你數個一千息、一萬息,或者數倒息,倒轉來數,數了半天還在呼吸,呼吸是生滅法,搞些什麼東西?《達摩禪經》今天真的給你講,這個法門是根據什麼?《達摩禪經》叫修「安那般那」,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梵文的翻譯,在中文簡稱「出入息」。你們聽完了,你等一下就可以打起坐來好好作試驗,成道很快,成功也很快。
  • 南師百問:南懷瑾,星雲大師、印光法師,誰的書適合現代修佛法?
    說基本沒有,其實不太準確。準確的說法,就是壓根沒有。只有南懷瑾老師,算是一個既重視理論修行,又重視實踐研究的一位師父。其他修行有成就的,有所心得的,可能也有。但是根據回多年來的觀察,目前來說只有南懷瑾老師一位。
  • 淵回禪修:修行需要學習功夫嗎?不一定要習武,但一定要養生運動
    淵回禪修:修行需要學習功夫嗎?淵回認為,現代人修行不一定要習武,但一定要養生,一定要運動。關鍵是修行要有一個好的身體。現代社會,物慾橫飛,人們去追求物質性的欲望而樂此不疲。飲食沒有規律,徹夜玩耍,本來就脆弱的身體,早就被這些壞習慣給搞壞了。修行一定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身體被搞壞了,這個時候要怎麼辦?身體被搞壞,有兩條路可以走,一個是靜,一個是動。一般我們靠這兩條路來調理身體。
  • 南懷瑾老師:學會佛傳給他兒子的這個根本方法,易得成效
    講到修證事相的問題,要特別提出小乘經典——四阿含經。中國佛教喜歡講大乘,但真正中國的佛教,是融合大、小乘的;而且大乘是以小乘為基礎。後來的顯教與密宗的修法,也都離不開這個原則。所以這次才特別抽出增壹阿含經的「十念」要點來講。隋唐以前,學佛修道證果者多,就是因為注重這方面的修持。十念當中,念「安般」最重要。
  • 南懷瑾先生:修行必須先轉「種子」,轉化習氣
    ◆◆◆ ◆◆01修行要把業識轉化了所以修行要從種子這裡入手,修行就要改變心行,要從心行去轉變。所以「轉識」是如何修行把它轉過來,修行就是把這個業識轉了。有許多同學,很多朋友,男女老幼,你們大家都是我的朋友,你看每人個性不同,有時候我勸你們的話,也改變不了你,我也只好笑一笑,也不會生氣。心裡感嘆,你的習氣多生累劫帶來,今天你叫我南老師,我一句話能把你改變得了,那就奇怪了,那是很難改變的。要修行的話,如果你不認識自己,自己不去改,佛也把你改變不了。
  • 南懷瑾老師:生命的能量潛藏在三個音裡(高原山洞中的修行人傳授的方法)
    早上起來,很煩惱的時候,那就站在那裡,臉上笑,念「阿」,嘴巴不要管呼吸,它自然呼吸回來,你的痛苦、煩惱、很多病都會出來。可是你這樣做時,要學會一個動作,非常重要,嘴巴張開笑,因為臉上神經都會拉開,臉上神經拉開你就會開心,「阿」……你聲音發展下去,思想不要動,會感覺身體內外都是一片光明。這個聲音和笑非常有關係,大家先學會笑,不會的每天把臉拉一拉。
  • 修習禪定(一):安般守意及六妙門的修持方法
    接著,釋迦佛便教羅睺羅正式修安般法了。  首先,他要羅睺羅於閒靜無人之處,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異念,系意鼻頭。  跏趺坐就是雙盤。有志於修定的人,應該逐步學會雙盤,從散盤開始,經單盤再到雙盤,一步一步來。佛法修持中,也允許隨意坐,半跏 (即單盤 ),如普賢跏就有半跏。從嚴格意義上講,雙盤最好。《大智度論》說:「諸坐法中,結跏趺坐,最安穩不疲極。」
  • 南懷瑾:六度,是6個修行的方向,成就一個,其他就貫通了
    學佛修行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想要修成圓滿,消除業障,禪修者就必須堅持學佛,保持發展,絲毫不能有倦怠之意。對於學佛的信眾而言,如要在修佛上大有斬獲,除修繕佛家基本法門「五度十善」以外,佛家大乘法門「佛門六度」,也是修行過程中須了解領悟的。
  • 國士無雙:你所不知道的南懷瑾,儒釋道外衣下的報國之心
    搞笑的是,要參軍打仗的南懷瑾居然因為個頭不夠,當時就被刷了下來,生性不服輸的南懷瑾怎能報國無門,當場就甩出了一句,我會武術,當兵不行我可以當教官。南懷瑾講過一個小故事,說你們聞到過人味沒有,當時在座的各位都傻眼了,大家都知道肉味菜味酒味,還有各種香味臭味,但這人味是什麼,還真的是不知道。但南懷瑾知道,在白雪皚皚的峨眉金頂,閉關三年的南懷瑾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當他下山的時候,終於聞到了人味,因為山上幾乎沒有人,你完全感受不到人是一種什麼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