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日軍也曾入侵印度,為啥打了一仗就跑路了?指揮官差距太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不僅僅是對我們出手,還進軍了東南亞,並且取得了很多勝利,拿下了不少國家,越南、泰國、寮國等國家也都淪陷,有的還主動成為日軍的幫兇。那麼既然日軍這裡厲害,他們有對印度出手嗎?答案是有的,只不過打了一仗就跑路了,現在還是很多軍迷飯後的談資,因為屬實有些滑稽。
日軍計劃讓「牟田口廉」帶領10萬人進攻印度,牟田口廉接到命令之後,沒有任何猶豫立即進行準備。為了體現自己的軍事才能,牟田口廉讓部隊輕裝上陣,急行軍趕赴指定地點,打印度一個出措手不及,以最快的速度將印度拿下。於是這一乾子人帶著點乾糧還有武器就奔赴前線了。
採取這樣的方式為失敗埋下了伏筆。經過數月的跋涉,日軍終於進入了英帕爾地區,牟田口廉沒有給軍隊喘息的就會,果斷髮起了進攻。突然受到襲擊的印度軍隊還有英國駐軍也是嚇了一跳,匆匆的實施反擊,因為日軍過於勞累的緣故,很快就敗下陣來,只能找地方安營紮寨,等第二天再戰。
然後到了晚上新的情況發生了,日軍大面積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戰鬥力持續下降,但他們又沒有攜帶藥物,只能用有限的資源應付。印度這邊負責指揮的蒙巴頓將軍,趁著日軍戰鬥力下降發動奇襲,將日軍手裡的糧食供給全部給炸了。在士兵水土不服沒有藥物,糧食又缺失的情況下,牟田口廉只能帶著軍隊灰溜溜撤走了。
總體來說日軍失敗的原因,一個是指揮官的差距,一個是準備不充分,還有一個是環境因素。所以日軍匆匆趕來又匆匆的離去,沒有帶走一片雲彩,即便當時牟田口廉呼叫物資補給也沒用,戰線太長了,等物資送到估計軍隊都餓死了。你們覺得日軍要是準備充足,有機會拿下印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