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榮:要加強傳統武術的傳承與保護

2021-02-15 武文化

日前,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的全國武術協會主席秘書長會議上,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陳國榮指出,2016年,中國武協將認真部署、全面落實《中國武術發展五年規劃(2016-2020)》,服務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服務健康中國建設。

  推動社會武術繁榮發展

  陳國榮指出,2016年,各級武協要認真部署落實《中國武術發展五年規劃(2016-2020)》,以服務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為大局,發揮各自優勢,整合各方資源,搭建豐富多彩的社會武術平臺。

  要充分發揮武術之鄉的作用,按照《全國武術之鄉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武術之鄉的建設與管理。要穩步實施《武術段位制推廣十年規劃》,認真總結試點工作的經驗,積極指導段位制考試點的工作,進一步規範武術段位考評認證制度。要進一步推動武術「六進」工作,積極推動「太極拳健身工程」建設。

  規範武術競賽活動

  陳國榮表示,2016年,要認真組織和管理好全國武術錦標賽等全國競技武術賽事,堅定不移地抓好賽風賽紀和反興奮劑工作。2016年還要開好全國武術訓練競賽工作會議,明確競技武術的發展方向,推進武術訓練競賽標準化建設,進一步規範技術體系,促進競技武術水平的提高,引領國際武術發展方向。

  拓展武術推廣渠道

  陳國榮談道,各級武協要以「一路一帶」發展戰略為契機,加強武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要充分發揮各駐外機構的作用,擴大國際武術的推廣規模。要加強與國家漢辦合作,加大在國外大學推廣武術的力度。加強與各國家和地區武術協會聯繫,促進各國家和地區武術水平的提高。

  要加強與國際武術聯合會的合作,逐步推進武術進入世界各區域性綜合運動會,積極推動武術成為奧運會競賽項目。要辦好套路、散打世界盃以及2016年在國內舉辦的各類國際性武術比賽。

  推進傳統武術傳承保護

 陳國榮建議,傳統武術是中國武術的根,是武術事業發展的基石。各級武術協會要進一步加強傳統武術的傳承與保護,特別是地方特色拳種和瀕危拳種的保護和傳承。要搭建各類傳播平臺,發揮民間代表性傳承人在武術文化傳承中的作用。要重視武術典籍、拳譜、器械、遺址等文化遺存的研究保護工作,確保當地傳統武術史料、文物和傳承脈絡的完整性。要動員各方力量,全力推進太極拳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

  推進學校武術教育

  陳國榮強調,要進一步加強與教育部相關部門合作,著力推進武術進校園和青少年武術教育工作,培育尚武精神。要加快《武術段位制》與《武術健身操》在中小學的推廣普及,穩步推進武術列入各類學校課程,進一步規範武術教材與課程設置,鼓勵全國武術之鄉開設地域性特色拳種校本課程。

  要完善武術師資培訓機制,鼓勵武術專業畢業生從事中小學武術教學工作。要拓寬青少年武術教育的渠道,加強與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等相關部門的合作,共同制定實施中華武術走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師資培訓計劃。要加強武術館校、俱樂部的管理與引導,培養合格人才。

  發揮武術研究院作用

  陳國榮指出,要著力發揮武術研究院作用,積極推進武術研究院工作機制的探索,加強與總局科研主管部門合作,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和政策保障,提高院管課題規格。要加強武術科研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中青年武術科研人才培養計劃,充分發揮專家委員會、科研委員會、青年學者工作委員會的智庫作用。

  要加強與總局裝備中心、國家標準委和國際標準委的合作,進一步統一和規範武術服裝與器材。緊緊圍繞當前國家武術發展的主要任務和工作,發揮武術科技的引導作用,指導大眾科學習武健身,為武術事業全面發展提供科技保障、理論支撐和原動力。

  培育武術產業市場

  陳國榮表示,要積極轉變職能,引導、規範武術市場,按照市場規律有效配置資源,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市場管理機制和法律法規體系。吸引各領域的優秀人才加入到武術產業團隊中來,打造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武術產業品牌。積極探索市場運營模式,將傳統與時尚相結合,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到武術文化傳承和武術鍛鍊中來。整合社會各領域資源,實現武術賽事的跨界合作。

  同時,要既堅持和完善舉國體制,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培育武術市場主體,激發市場活力,積極開發武術對抗項目商業化賽事,提高武術職業化發展水平,加強職業化隊伍建設。

  加強武術宣傳

  陳國榮指出,2016年要進一步加大武術宣傳的力度,各級武術協會要拓寬與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網絡、自媒體等各種媒體的全面合作,實現各類媒體多角度、全方位宣傳報導武術事業發展的良好態勢、武術習練者的精神風貌,武術運動的時代價值、武術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要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宣傳隊伍,各級武協要認真制定年度宣傳計劃,加強本地區武術工作的宣傳力度,不斷創新宣傳方法,營造有利於武術事業發展的輿論環境。

  籌辦好全國武運會

  陳國榮說,按計劃,中國武協將於2016年9月份在天津市舉辦第二屆全國武術運動大會,繼續打造這一武林盛會,推動武術事業的全面發展。各級武術協會要積極響應,全力配合,做好運動員選拔、組團參賽、特色傳統拳種展示、武術科學大會論文徵集、武術產品參展等相關工作,確保本次武術運動大會圓滿成功。

  加強協會建設

  陳國榮建議,各級武協要進一步加強協會建設,明確職能定位,創新管理模式,優化組織機構,健全組織體系,加強協會領導,提高法律意識,建立專業高效、系統完備、民主開放、運轉靈活、法制健全、保障有力的協會工作體制與機制,落實主體責任,提高協會工作效率,推動武術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來源:中國體育報

相關焦點

  • 國際武聯技委會主任陳國榮:多方面著手 不遺餘力推廣武術
    ,國際武術聯合會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陳國榮表示,近年來,國際武聯在武術賽事的國際推廣上也是不遺餘力,促進武術運動在全球範圍內均衡發展,同時鼓勵和支持更多歐美國家申辦其賽事。國際武術聯合會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陳國榮說,世界盃武術散打比賽需要主辦方的經濟投入較大,運動員除了獲得參賽食宿費全免待遇,還會獲得一筆獎金作為獎勵。目前,中國具備了較好的辦賽條件和較大的觀眾市場。國際武聯在全球範圍內更好地推廣武術散打項目,支持更多國家地區爭辦這項頂級賽事。
  • 朱樹理—— 傳承菩提拳法 弘揚傳統武術
    2016年被評為「濱州市老年體育工作先進個人」,濱州市武術家協會 「先進個人」,獲濱州市第二屆傳統武術傳承人演武大會銀獎;2017年被評為「濱州市傳統武術十佳傳承人」,山東省老年人體育協會授予太極拳國家一級教練員,獲濱州市第三屆傳統武術傳承人演武大會銀獎;2018年被濱州市體育局、體育總會評為「最美社會體育指導員」、市武術協會評為「突出貢獻獎」,被山東省老年人體育協會授予「山東省老年體育工作先進個人
  • 「中國傳承人才智庫」師厚貞傳統武術江蘇省
    本欄目訊:2020年04月24日,經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專委會召開專家組評審會議,一致認同江蘇省徐州市師厚貞同志申報的「形意拳」具有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價值,並向中國傳承人網、中國鄉土文化網《中國傳承·人才智庫》推薦入庫。
  • 43名武術界專家齊聚內江,共謀傳統武術新出路
    四川在線消息(張鐵軍 劉煜瑞 記者 鄭志浩)「起勢、四相通關、麒麟松肩……」10月17日,內江大千酒店一場特殊的研討會上,名為《峨眉武韻》的武術表演吸引了眾多傳統武術方面專家學者、愛好者的關注。其中,峨眉養生茶、松筋柔脊十二法等傳統武術新玩法更引起了現場掌聲雷動。
  • 「弘揚傳統 開拓創新」傳統武術國家集訓隊成立暨傳統武術搏擊項目...
    為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武術文化,促進武術運動更加規範、健康、有序發展,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於2020年11月1日至30日在江蘇省南京市仙林體育中心進行傳統武術國家隊集訓和傳統武術搏擊項目研製工作。
  • 「七星雙刀武術」傳承人杜月英成功入庫《中國傳承人才智庫》
    2020年05月08日,經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專委會召開專家組評審會議,一致認同山東省青島市杜月英同志申報的「七星雙刀武術」具有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價值,並向中國傳承人網、中國鄉土文化網《中國傳承·人才智庫》推薦入庫。
  • 傳承武術,不要忽視傳承它的儒俠文化
    十幾年前,在中國青少年格鬥健身領域,傳統武館經歷了跆拳道館洗劫式的市場侵略。其後拳擊、空手道、泰拳、合氣道等&34;,紛紛登陸中國格鬥健身市場,妄圖分而食之。在經歷了痛定思痛後,近幾年,許多傳統武館加強了市場學習,對運營模式、教學內容等諸多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整改,大有東山再起之勢。
  • 用好「武術+」,傳承創新菏澤武術
    用好「武術+」,傳承創新菏澤武術 2020-04-28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東陽市傳統民居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入選浙江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
    最近,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名單。其中,東陽市傳統民居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作為金華市唯一一個文化傳承保護區入選。東陽素有「建築之鄉」「工藝美術之鄉」的美譽,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世界木雕之都。
  • 籌建巴蜀雄關文武學校 傳承中華傳統武術文化
    2020年10月1日,四川省高科技產業化協會高級專家工作站常務副站長兼秘書長、全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工程,智樂享微運營師商學院全產業循環經濟分院院長楊純,巴蜀雄關文武學校(籌)總教練、世界武術冠軍、國家級武術教練、中華武狀元獲得者、江油市中劍體育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軍,在綿陽市涪城區涪城會館就巴蜀雄關文武學校
  • 魯東大學教師出版學術著作:關注傳承與發展著的中國武術文化
    近日,魯東大學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系主任黃義軍博士歷時數載新著《我國世界遺產地民族傳統體育——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其中遍訪武術名家,專門為發源於煙臺的螳螂拳整理出煙臺螳螂拳百年口述史
  • 「弘揚傳統武術 傳承菩提拳法」 農家大院大有作為
    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更是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靈魂。已有200多年歷史的朱氏菩提拳,在幾代傳人的不懈努力下得以傳承和發揚,推動了全民健身在農村深入開展,在基層遍地開花。據了解,朱氏菩提拳是中華民族傳統武術流派的一種,在朱家村歷經朱法堂、朱德恆、朱登閣三代傳承人近二百年的傳承。朱氏菩提拳其風格獨特,變化多樣,剛柔相濟,快慢相間,形神兼備。在傳承中融合了白猿拳形體輕盈、動作敏捷和點子拳短、平、快的特點,逐步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朱氏菩提拳,如今的拳法凝聚著歷代傳承人的智慧和結晶。
  • 海口舉辦武術進校園活動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中新網海南新聞12月12日電(符少男) 海口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海口市教育局日前在海口市四個區開展主題為「傳承中華武術魂 爭做陽光好少年」的武術進校園活動,將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生體育、德育相結合,增強學生體魄,豐富校園體育文化。學生練習武術。主辦方供圖學生練習武術。
  • 第二屆全國武術大會在津開幕 千名武林高手相約津門!
    運動員入場全國武術運動大會是當今中國武術運動水平最高的賽事,旨在促進傳統武術與競技武術的可協調發展,彰顯東方體育文化特色,展示武術運動綜合實力,傳承武術文化。  舉辦第二屆全國武術運動大會,既是展示和交流群眾武術健身活動的大舞臺,也是備戰第十三屆全運會的大練兵,對於普及武術運動發展,服務新周期《全民健身計劃》實施,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對於進一步促進我國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的協調發展,彰顯東方體育文化特色,對於展示武術運動綜合實力、傳承武術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武術協會關於加強行業自律弘揚武術文化的倡議書
    中國武術協會關於加強行業自律弘揚武術文化的倡議書 發布時間:2020-07-09 來源:武術運動管理中心 字體:
  • 沙市區武術協會傳承民間武術文化,助推荊州經濟發展
    近日,沙市區文旅局、沙市區武術協會共同舉辦2020年度沙市區武術協會表彰大會,鼓勵先進個人、積極分子繼續發揮優勢和主觀能動性,做好中華武術推廣和傳承工作,為武術事業貢獻力量。2020年年末,沙市區武協承辦由荊州市體育總會、市武術協會主辦的《荊楚演武大會》。吸引了來自全市各縣市區68支代表隊1200多人參加。來自中國武術研究院、武漢體院、湖北省武術協會、北京體育大學等領導和專家出席了盛會。
  • 對練,體現武術攻防之美
    陳國榮說,對練是武術套路裡最具觀賞價值的項目,它也是最能體現武術攻防含義的運動形式。在武術對練過程中,兩位或幾位運動員不僅要體現武術的攻防技術、武術的運動方法,還對他們的技法、素質以及配合程度有比較高的要求。
  • 發揚、傳承傳統武術 菏澤市首屆太極拳推手教練員培訓班開班
    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史長華,市體育局科研中心主任郭守剛,省武術運動協會太極拳及推手專業委員會主任楊彥青,省太極尚武俱樂部主任兼教練杜林功,市太極拳推手協會會長王文勝,菏澤學院教授路建民,市武術運動協會秘書長盛建忠等參加開班儀式,儀式由市太極拳推手協會副會長兼助教王旭望主持。史長華在講話中指出,太極拳是太極文化與武術運動融合而成的偉大成就,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閃爍著中國人智慧的光芒。
  • 面對傳承困局,南派武術應如何出招?
    莫家拳拳譜   除莫家拳外,廣州市傳統武術列入市級非遺的項目還有米機王詠春拳。米機王詠春拳傳承人黃念怡,當年順利進入市級非遺傳承人之列。那麼,他又如何看待這一問題?「非遺傳承的本真性不會妨礙武術發展,反而會起到指導的作用。」他說。   在黃念怡看來,每種武術背後都有自己萬變不離其宗的核心要義,詠春也不例外,比如「小念頭」。
  • 聊城市武術協會會長郭新全,傳統武術傳承與發揚
    中國武術協會會員,非物質文化遺產少林拳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武術段位制》聊城考辦主任,聊城大學兼職教授,聊城二中體育顧問,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顧問,現任山東聊城市武術協會會長。  郭新全強調,下一步,協會在廣泛開展社會武術和弘揚武術文化的基礎上,以推進學校武術教育為重點,加強與高等院校的聯繫、與教育部門的合作,大力普及青少年體育活動,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