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本專講「潘金蓮」們的故事集,寫盡了出軌女人的眾生相

2020-12-15 陸月圓

原標題:古代故事集《歡喜冤家》:關於「潘金蓮」們,和她們的三寸金蓮

常言道古代話本集都是「下九流」,的確,除了少數流傳至今的精品故事以外,大多為了討好於時代群眾的故事集早已經被淹沒到歷史的長河中,鮮少有人聽聞。

古代的話本集《歡喜冤家》就是這麼一本書,這本書說文筆,不如文人李漁;說格調,不如「三言二拍」經典篇章,可是這本故事集裡,一共24個不算深刻的「重口」小故事裡面,都全部指向了一個群體——出軌女性。

故事除了第二十四回,講的是奇俠故事;以及少數講寡婦或者是待字閨中小姐的愛情故事,其他全部是已婚婦女或主動、或被迫的出軌故事。

如果說在古代出軌婦女的經典形象是「潘金蓮」,那《歡喜冤家》可謂是一本「潘金蓮」們的眾生相。

01各種原因出軌的女人們:潘金蓮的眾生相

可能沒有一本書再像《歡喜冤家》這般,居然能寫出女人出軌這麼多千奇百怪的理由:

嫁給年長老公,逐漸覺得日子無趣,所以出軌的妻子嫁給生育能力障礙卻不自知的富商,為了生孩子分財產,鋌而走險的小妾丈夫外出,被男人躲在床下,被迫失身的婦女被丈夫家暴,於是和情郎私奔,後又不得不出賣自己養活全家的女子從娘家回自己家路上,在寺廟躲雨,被僧人囚禁的無奈婦女只認錢,不認情,最後被恩客打死的風塵女子因為生得美麗,被其他人強行蒙著頭搶走的新婚妻子……

甚至,還有一個出嫁的時候年紀還算小,放現在算是小女孩的姑娘,因為好奇,不慎失了身。

不管是主動的、被迫的、被騙的,這些女人都在這本書中走上了「出軌」的道路。她們自此以後,背負上的便是「不貞」的名號。

在古代其他的故事集中,女子視貞潔為大,不少女子在失去貞潔以後,都選擇自盡,給自己立個貞節牌坊。

在基本上屬於同時期的話本《無聲戲》裡面,作者李漁對於女性貞潔有這樣的看法:

其間也有矢志不屈,或奪刀自刎、或延頸受誅的,這是最上一乘,千中難得遇一;還有起初勉強失身,過後深思自愧、投河自縊的,也還叫做中上;又有身隨異類、心繫故鄉、寄信還家、勸夫取贖的,雖則腆顏可恥,也還心有可原,沒奈何也把她算做中下。

而在《歡喜冤家》中,不論什麼樣的女性,都選擇繼續著自己的人生。

她們或者是忍辱負重,或者是尋得真愛,或者是只求庇護,或者是無情無義。

不論是令人憐憫的,還是讓人唾棄的,她們的故事圍繞著自己的出軌,繼而展開,一步步走到屬於自己的結局——有的為此失去了性命、有的瞞著丈夫一輩子、有的選擇了原諒、有的選擇了復仇……

和其他話本不一樣,其他話本故事的女人可能千人一面;但是在《歡喜冤家》中,男人成了實打實的配角,女人不管是好人,還是惡人,都在作者的筆下生動,作者將這些女人的所思所想擺在讀者的面前,不為她們辯駁,卻也不斥責她們。

這些出軌的女人好像活生生地擺在你面前,任你點評,罵她墮落,憐她悽慘,不管你怎麼評論,總歸她是活的。

02 一雙「金蓮」:鎖住多少女人的思想

說到金蓮,大家第一反應是潘金蓮,第二就是三寸金蓮。

《歡喜冤家》中,這些「潘金蓮」們的描寫,作者卻繞不開她們的腳。

在這本書中,作者似乎對於女性的腳有著別樣的執念,若論女性有多美,非要把腳連帶著寫了,尤其是第五回的故事裡,還有用鞋喝酒的場景:

蔣青大喜:「事倘成時,你功第一。只是一件,這樣一個標緻婦人,倘然一雙大腳,可不掃興了也。」蔣青自己一個,自飲自斟,把盞兒放在鞋兒裡,吃了又看,看了又吃,直至更盡,把鞋兒放在枕邊而睡。

這則故事的背景是書生看中了他人妻子,想要找人硬搶出來,在搶之前,他專門讓下人去打探了一下,下人打探回來以後,書生第一關心的就是這個婦人的腳小不小。

這書生的話中,可以看到書生將「腳」作為一個判斷美的標準:即使面貌再美,腳大也掃興。

眾所周知,婦女的小腳一直摧殘著女性的身心,但是「小腳」卻霸佔著傳統審美許多年,女性為了符合審美,不得不纏足。

在《歡喜冤家》中,女性們的腳被反覆提及,而且「腳」的大小和她們的形象也有著關係:

腳小的女人在書中,正直聰慧忠貞,會得到好結果;腳大的女人在書中,惡毒殘忍勢力,最終食得惡果。

這些「潘金蓮」們的心,就和她們纏住的腳一樣,纏得越緊,痛得越深。

而這些故事有些女人們,如果不被這些「裹腳布」纏住,她們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故事軌跡。

在第十五回裡有這麼一個女人:丈夫父母公婆女兒都去世了,下嫁了另一個男人後,卻被男人家暴,受不了之際認識了隔壁時常照顧她的公子,二人私奔後用盡家財,公子讓她出賣自己養活家,故事到了最後,她心灰意冷,只求當尼姑。

這個故事我初次讀的時候,只覺得這個女人毀三觀;再次讀的時候,又覺得她也只能這樣了,在當時的背景下,被家暴離不了婚、沒有可以謀求的差事養活自己……她的未來似乎就是被安排好的。

古代社會這塊裹腳布,早把女性束縛死了,縱使滿腔才華,也沒有用武之地。

與被裹腳布束縛住的心相對的,是《歡喜冤家》裡大膽描寫的女人所思。

傳統很少有小說會去寫女人腦子的想法,而在《歡喜冤家》中,女性無論多瘋狂,都會把自己沒有受過教育、最真實的、最淺薄的想法暴露出來。

這種想法有忍辱負重,待時機報仇的;有開始驚訝,轉而自暴自棄認命地;有本就沒有道德貞操的,她們的想法直白又短淺,在這裡,第三回裡面有一個女性叫李月仙曾經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李月仙無緣無故,只因為丈夫離開家,耐不住寂寞,和丈夫的小弟在一起了;可當小弟想要謀害丈夫,娶李月仙為妻的時候,李月仙又變成了貞潔烈婦,為了丈夫變賣家財,誓要將丈夫救出來,還把曾經的情郎告上了官府。

看李月仙的故事,可能無法搞清楚李月仙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她出軌,又深愛丈夫,把情與欲望割裂。

李月仙的想法裡有正面的,有淺薄的,有沒有三觀的,但也有重情重義的,她是一個矛盾體,她的出軌經歷,不是單純的一個「蕩」能夠解釋的。

除了李月仙以外,所有的女性走向出軌道路,作者雖然不會具體寫她們的想法,可是在隻言片語的文字裡,就把她們交織的想法寫出來。

古代人很多書,包括《水滸傳》,寫壞女人的形象,都是非常直且明確的,因為一個具體的原因,所以這種女人也壞得徹底,動作具有邏輯。

可是真正的人做一件事哪有那麼多邏輯可言,混沌的想法可能更貼近真實,而《歡喜冤家》是一個別樣的切口,在古代大多數貞潔烈婦的縮影下,讓我們從少數出軌婦女中,看到不一樣的人生。

03 「潘金蓮」的結局:無奈才是人生

《歡喜冤家》是個故事集,通常來講,故事講因果報應,什麼樣的因結什麼樣的果。

但是在《歡喜冤家》中,非常有意思的就是,故事經常會走向一個令人吃驚的結局,就像是真正的人生一樣,河流不一定會匯入自己以為的那片海。

《歡喜冤家》中,主動背叛丈夫的女子沒有得到懲罰,反而瞞著丈夫繼續安穩度日;什麼都沒有做,僅僅是幫著女主人瞞了出軌的事情的小丫鬟,卻被男主人推下河去一命嗚呼……

故事似乎沒有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的邏輯,反而是故事與結局處於一個「不符合三觀,但是現實中也會有這樣的事情」的狀況。

每次讀完《歡喜冤家》,或憤懣,或嘆息,不管是哪一種無奈,卻讓人看到了社會最邊角的無奈。

其中第二十一回有一個故事,男主人公的妻子被宰相兒子搶去,自己知道不但不能說什麼,還要主動拱手相讓,甚至讓出自己的床鋪。後來他惡狠狠地報復了宰相兒子,本想是惡作劇的報復,卻導致了宰相兒子慘死。他與妻子逃離以後,妻子發現懷了宰相兒子的孩子,生下來以後,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不但不把孩子處理掉,反而養大了送回宰相家。

而另一邊,宰相收到孩子,也知道害死自己兒子的兇手人在何處,可是他選擇了放棄查找兇手。

兩家人的故事,與其說是一個關於出軌的故事;不如說是一個原諒的故事。

每個人都在原諒另一個人,沒有一個人得以圓滿。

我想,這可能就是人生某種寫照吧。

古代故事集眾多,有些故事集酣暢淋漓,因果得報,就像看了網文般爽快;有些故事集文採飛揚,構思精巧,就像看了大家之作,拍案叫絕。而《歡喜冤家》,更像是看了明朝的奇葩新聞集,荒謬、毀三觀卻又無奈。

作者之所以給這本書命名為《歡喜冤家》,是覺得:

非歡喜不成冤家,非冤家不成歡喜。

所以整本書的故事都是雙條線來寫,兩邊單寫後,匯成一股,更像是人與人的真實社會:我們的社會不正就是不同的人相遇在一起,碰撞的各種火花嗎?

故事裡寫了一對都一對的「冤家」,可是「歡喜」卻是虛的,人生實苦,歡喜的背後,正是苦難。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潘金蓮出軌名聲就遺臭萬年,而露絲出軌就是好美愛情故事?
    相信朋友們都知道潘金蓮吧!潘金蓮在大家的印象裡是一個可以說是沒有道德的女人,她的名聲也是遺臭萬年。但是還有一個和她經歷差不多的女人,兩個人簡直在人們的印象裡是天壤之別,那就是鐵達尼號裡的女主角露絲,直到現在有多人都羨慕傑克和露絲的愛情。那麼潘金蓮和露絲的的差別為什麼這麼大呢?下邊小狼就自己的感覺來分析一下。
  • 「潘金蓮之前世今生」一個女人的尋愛or復仇之旅
    李碧華的小說可稱妖可瘋魔,唯獨不會寫男神女神,紅塵中的痴男怨女,在她的筆下,不瘋魔不成活!飄渺的香豔,細膩的悽苦,妖冶的諷刺,無邊的嘆息。小說寫的實在過於精彩龐大, 反而顯得電影平平了,電影也並未像是《倩女幽魂》一樣成為王祖賢的經典之作,小倩飾演潘金蓮,也確實是獨具風情。她的眉眼間都事別無選擇,對悽冷人世的失望與堅守。
  • 潘金蓮出軌為何無所忌憚?武大郎:捉姦是技術活一定要量力而行!
    別看這武松看起來是一個粗獷的漢子,但是在識人方面著實是一把好人,尤其是識女人的能力更是梁山第一。在他與一個女人交談一次之後,就知道誰是良家誰是蕩婦了。所以經過他的一番考察,斷定這潘金蓮絕對不是一個省油的燈,臨行前是特意囑咐自己的大哥要看住自己的娘子,還威脅潘金蓮千萬不要幹什麼出格的事情,可他萬萬沒想到這潘金蓮還是來了一句「大郎,吃藥」結果了他的哥哥。至於潘金蓮出軌的前因後果,感興趣的小夥伴呢,可以親自去翻閱一下《水滸傳》的原著,我們先來看看潘金蓮為何能夠出軌出得如此心安理得,肆無忌憚。
  • 《水滸》中兩個水性楊花的女人都姓潘?五大原因,為你解密!
    說起水滸,大家津津樂道的一個是英雄好漢,另外一個就是潘金蓮們,正面,反面的,都是達到了極端的地步,而極端的事情,往往最為吸引人的球眼。《水滸》被外國人翻譯成《105個男人和3個女人的故事》,雖是笑談,但也側面反映出水滸是男子的傳奇,而女人只是配角。
  • 【紅藥丸】為什麼古代女人異常安分守己
    那我們就把案例穿越到封建王朝時期,看看那時候的女人有多麼的人均真命天子症,那患有真命天子症的女人又叫什麼呢,alpha widow,是的,你惺惺念念苦苦尋找的alpha widow在古代遍地都是。回顧歷史,女人出軌的案例少之又少,最出名的不過是潘金蓮與西門慶,但水滸傳並非正史,那只是一個小說不能作為史料來分析,也查了一些資料,百度百科上記載武大郎的原型人物並不是賣炊餅的,也不是三寸丁,而是一個縣令。
  • 潘巧雲:我不是潘金蓮
    先是勾引老公的兄弟,而後遇(選)一個和自己一樣風流男人出軌。最後,兩婦人的最終下場也都完全一樣,且死法剜心剖腹,一個比一個血腥。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潘巧雲這一角色,與潘金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難怪,一直有研究者認為,潘巧雲是潘金蓮的再版,甚至提出,潘巧雲即潘金蓮。
  • 為什麼潘金蓮、西門慶和Jack、Rose在人們眼裡是兩回事?
    潘金蓮和西門慶是小說《水滸傳》(因《金瓶梅》沒有《水滸傳》影響大,本文僅以《水滸傳》討論)中的人物,而Jack和Rose是電影《鐵達尼號》中的男女主人公。這「兩對兒」人物中的女人都是與另一個男人「偷情」,那他們在人們眼裡為什麼是兩回事?
  • 虛構下的眾生之相——鬼魚系列小說漫談
    在這座城市生活與寫作十多年,他用小說虛構了心目中的蘭州,這是屬於他的精神領地,他在其中描繪眾生之相,架起一座個體經驗與世界意義之間的橋梁。由寫詩繼而轉向寫小說,是眾多作家走過的創作之路。這樣的轉變,既是藝術的自覺追求,更是心靈的一種探尋。寫詩是一種試煉,是內心激蕩的情感的爆發,而寫小說是一種沉潛,是鬼魚稱之為「韌」的東西。
  • 《水滸傳》中這個女人,出爾反爾,比潘金蓮還要惡毒!
    《水滸傳》一本書就是一個江湖。說盡江湖義氣,為兄弟兩肋插刀。且看我一百零八梁山好漢與這個腐朽世界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農夫和蛇的故事,這個世界上不懂得知恩圖報的人有很多,他們對待自己的恩人沒有半點的感激之情,更有嚴重的,則會反咬一口,加害自己的恩人,這種人絲毫沒有良心,沒有人性。《水滸傳》中這樣的人也不少,今天我們想講的是一個女人,她就是這樣一位出爾反爾,不懂得知恩圖報的人,可以說比潘金蓮還要惡毒幾分。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女人到底是誰。
  • 潘金蓮丨一個所有人都知道,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真正了解的女人
    >變成壞女人的代名詞了呢? 清朝文人李漁在其《閒情偶寄》裡說小腳「香豔欲絕」玩弄起來足以使人「魂銷千古」他竟將小腳的玩法歸納出了48種之多如:聞、吸、舔、咬、搔、脫、捏、推等 (聽起來很熟悉不是?到第二日,婦人梳妝打扮,穿一套豔色服,春梅捧茶,走來後邊大娘子吳月娘房裡,拜見大小,遞見面鞋腳。月娘在座上仔細觀看,這婦人年紀不上二十五六,生的這樣標緻。但見: 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雲愁;臉如三月桃花,暗帶著風情月意。纖腰嫋娜,拘束的燕懶鶯慵;檀口輕盈,勾引得峰狂蝶亂。玉貌妖嬈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 這一段描寫是不是很眼熟呢?
  • 《我不是藥神》看盡世間眾生相
    而在電影裡,我們也能更直觀,更立體的看到人世眾生相。看著別人的故事,體味自己的辛酸。《我不是藥神》就是一部道盡眾生相的電影,豆瓣評分高達9.0,是近十多年來又一部上9分的國產電影,加上現實主義題材,其意義不可謂不重大。影片聚焦「吃不起藥」的現實問題,有一種治療「慢粒白血病」的藥物,叫「格列寧」,在國內售價四萬一瓶,可謂天價藥。
  • 王思懿做客《馬蘭花開》,談出演潘金蓮臺前幕後的故事
    臺灣演員王思懿,因為在《水滸傳》中扮演潘金蓮這一角色讓她一夜成名,一晃2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近日電視臺播出了王思懿做客《馬蘭花開》,講述了在出演潘金蓮的臺前幕後的一些故事。導演張紹林上下打量了王思懿一眼,就把劇組的其他人都叫到了王思懿的面前,大家都在認真看王思懿,把王思懿都弄得不好意思了,最後導演決定王思懿出演潘金蓮這一角色,當時的導演對王思懿說,如果你能演好潘金蓮,你會一夜成名的,把握好這次機會!當時的王思懿大腦一片空在她的心裡還沒有一夜成名這個概念。
  • 一聲一如來度一眾生,盡皆往生極樂世界
    一如此等眾生,各各自十稱念。盡拔濟生於極樂世界。」接念: 「南無阿彌陀佛」十聲; 「南無觀世音菩薩」十聲; 「南無大勢至菩薩」十聲; 「南無一切菩薩聲聞諸上善人」十聲。念畢,禮拜。又接念祝願文道: 「弟子某,謹為盡虛空界一切眾生,讚嘆阿彌陀佛,懺罪、回向、發願、敬禮。仰惟如來大慈大悲,特展威神。一如此等眾生,各各自贊佛、懺罪、回向、發願、敬禮。盡拔濟生於極樂世界。
  • 《金剛經》中「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大乘正宗分中講:何以故。須菩提。若善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金剛經》好多處都提到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相」這個字的意思就是現象,文字上是現象,依照人的思想心理來說就是觀念。
  • 《安家》故事裡,出軌的女人盡享情慾之後,身心卻不知道何處安放
    然而,她卻擅自開啟了第二春,把小鮮肉拉到自己的家中出軌。被老公徐文昌捉姦在床上,她還振振有辭:「我不過是犯了天下男人都犯的錯,只是我是個女人!」只是那一段出軌的戲,傷了別人也傷了自己。可悲的是出軌的女人,在盡享情慾之後,身心卻不知道何處安放。01出軌的人慾望過多,終會玩火自燃當初,張乘乘死纏爛打嫁入徐文昌家,那時不可否認她是深愛著徐文昌的。
  • 西門慶幫閒應伯爵混吃六部曲堪稱經典,為何潘金蓮說他把醜都出盡
    就在四人觥籌交錯之間,賁四來報,皇親家莊子裡有一處房產要賣,開價五百兩,賁四已給講成三百五十兩,西門慶心有所動。應伯爵卻不以為然,跟進講價,說只值三百兩。西門慶當即按應伯爵意思,定下這樁買賣。應伯爵一句話。為西門慶省了五十兩。如果應伯爵不在場,西門慶肯定會信賁四的話,付三百五十兩。
  • 韓劇頂樓劇情介紹 頂樓講的是什麼故事
    還沒播完就已經引來了熱議,主要以狗血,復仇的標籤被人們熱議,短短幾集就包含了出軌,霸凌,綁架……一系列高能戲碼,讓人追起來欲罷不能。那《頂樓》講的是什麼故事,一起來看看劇情介紹吧!居住在100層Penthouse中不可侵犯的「女王」,與擁有吞噬一切欲望的「Prima Donna(首席女高音)」、朝著擠進上流社會而奔跑的「女人」,被永無止盡的扭曲欲望趨勢,在房價與教育的首選地段圍繞房地產與教育展開戰爭。
  • 佛教:九華山與地藏菩薩,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盡令六道眾生解脫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地藏苦薩受此重任,便發下誓言,要眾生度盡方始成佛:「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因為地藏此願至大,所以又稱「大願」菩薩。又因地獄眾生,最為難度,於是地藏又常住地獄,拯救眾生,民間也稱他為幽冥教主。地藏菩薩的信仰北朝時已經傳入,隋唐時期逐漸興盛。九華山,原來稱九子山。
  • 西門慶和潘金蓮的真實關係是?答案被《金瓶梅》說透了!
    看到這裡,不由感慨:都說女人現實,可其實,男人比女人更現實,比起愛你,他更愛他自己。而像這樣的人性潛規則,沒人跟你明說,但《金瓶梅》早在幾百年前就已說盡了。《金瓶梅》講了什麼故事?就算是沒看過書的人,也能扯出兩句:西門慶誘惑了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各種女人,整日和她們風花雪月、顛鸞倒鳳......
  • 薛之謙新歌《潘金蓮》,解讀不一樣的女人?角度刁鑽接近真相
    前言:大家好,我是阿傑,每天一篇音樂故事,分享律動的文字,以及老舊的心事。薛之謙作為繼周杰倫、王力宏、陶喆、胡彥斌之後,最具創作能力的音樂人,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發表了個人第11張專輯《天外來物》,共收錄了10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