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哲德倉<你真的了解貝母嗎?>

2021-02-22 哲德倉

     松貝是川貝母的一種。在我國,貝母品種有十多種,其中最有名的有川貝青貝浙貝,川貝中又以松貝為最優



產地:

松貝主產於「松潘草地」,即阿壩州松潘、紅原、若爾蓋的大片草地上。因過去松潘為川、甘、青土特產品集散地,這一帶的貝母都運到松州城裡來做交易,故得名松貝。

特徵

松貝的特徵之一是「懷中抱月」,即一片較大的弧形貝母瓣抱著一片較瘦小的貝母瓣。松貝的另一特徵是「嘴巴尖,屁股圓」。因其「嘴」小,所以也有人叫它為尖貝;因其「屁股」圓,有人驗證松貝真偽時,抓一把貝母撒在桌面上,如果十有八九能穩坐不動,準是松貝無疑。

藥用價值:

松貝是潤肺消炎、鎮咳化痰的名貴藥材,因此是饋贈友人的高級禮品。由於松貝的採挖季節在每年的6至9月間,因而松貝商品也在這時候上市。

購買松貝時,以顆粒小而飽滿,色白,嘴尖,屁股圓者為上品,尤以豌豆大小的為最佳,俗稱「珍珠貝」。

功效:

1.咳嗽,風寒暴咳喘急。

2.中風竅閉,驚癇等。

3.鬱症,憂思鬱結,胸悶脘脹。

4.癭瘤。

5.乳癰,癰疽腫毒。

6.乳汁不下。

常用食療方:松貝燉雪梨

做法一

原料

雪梨1個,冰糖25克,川貝少許。
詳細做法
1、雪梨洗淨削皮切開去核掏空,成一個梨盅。
2、梨盅裡放入幾粒川貝和冰糖,蓋上梨蓋,用牙籤固定。

3、將雪梨放入碗中,加冰糖、水,隔水蒸30分鐘即可。

做法二

原料

主料:梨400克
輔料:川貝母5克
調料:冰糖5克

詳細做法
1.雪梨切去蒂部,挖出雪梨心。
2.把川貝粉、冰糖嵌入雪梨內部,蓋回蒂部,用牙籤穿連,放入燉器皿內,燉45分鐘。

川貝燉鷓鴣

原材料   鷓鴣(700克)、光雞300克、瘦肉200克、火腿30克、川貝母12克、桂圓肉20克、生薑2片

調味料  食鹽3克、雞精2克、味精4克、濃縮雞汁2克、花雕酒3克

製作過程

1.先把鷓鴣脫毛,開膛去內臟,光雞斬件,瘦肉切成粒,火腿切方粒,然後一同焯水去血汙。

2.把所有原材料裝入燉蠱,燉約4小時。

3.將所有調味料放入燉好的湯中,調勻即可。

4.準備:10分鐘,烹飪:4小時。

食用禁忌:

脾胃虛寒、寒痰、溼痰等病症患者不宜食用。

記載:

川貝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的乾燥鱗莖,為一味潤肺止咳的傳統中藥。前三者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松貝」和「青貝」,後者習稱「爐貝」。川貝的別名有:虻《詩經》,黃虻《管子,苘《爾稚》,貝母、空草《本經,貝父、藥實廣雅》,苦花、苦菜、勤母《別錄》。

經典藥方:

1、治肺熱咳嗽多痰,咽喉中幹:見母(去心)75克,甘草(炙)1.5克,杏仁(湯浸去皮、尖、炒)75克。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含化咽津《聖濟總錄》貝母丸

2、治傷風暴得咳嗽:貝母(安心)三分,款冬花、麻黃(去根節)、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各50克,甘草(炙銼)1.5克。上五味,粗搗篩,每服15克,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聖濟總錄》貝母湯

3、治傷寒後暴嗽、喘急;欲成肺萎、勞嗽:貝母一兩半(煨令微黃)。桔梗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紫菀一兩(洗去苗土),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藥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如彈子大,綿襄一丸,含咽亦佳。《聖惠力》貝母丸

4、治小兒咳嗽喘悶:貝母(去心,麩炒)半兩,甘草(炙)一分。上二味搗羅為散,如二、三歲兒,每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入牛黃末少許,食後溫分二服,更量兒大小加減。《聖濟總錄》貝母散

5、治百日咳:川貝母五錢,葶藶子、黃鬱金、桑白皮、白前、馬兜鈴各五分。共軋為極細末,備用。1.5~3歲,每次二分;4~7歲,每次五分;8~10歲,每次七分,均一日三次,溫水調衝,小兒酌加白糖或蜜糖亦可。《江蘇中醫》

6、治久嗽咽嗌妨悶,咽痛咯血:貝母不以多少,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後含化,日可三服。《雞峰普濟方》貝母丸

7、治肺癰肺萎:川貝一兩,天竺黃、硼砂各一錢,文蛤五分(醋炒)。為末,以枇杷葉刷淨蜜炙,熬膏作丸,芡實大,噙咽之。《醫級》貝母括痰丸

8、治吐血衄血,或發或止,皆心藏積熱所致:貝母一兩(炮令黃)。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漿調下二錢。《聖惠方》

9、治憂鬱不伸,胸膈不寬:貝母去心,薑汁炒研,薑汁麵糊丸,每次七十丸。《集效方》

10、化痰降氣,止咳解鬱,消食除脹:貝母(去心)一兩,姜制厚樸半兩。蜜丸梧子大,每白湯下五十丸。《衛生雜興》

11、下乳:知母、貝母、牡蠣,三物為細末,同豬蹄湯調下。《湯液本草》三母散

12、治瘰癧便毒:皿母、皂角子各半斤。為細末,用皂角半斤銼碎,搓揉濃水,濾過作膏子,和藥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早晨酒下。《昔濟方》貝母丸

13、治喉痺腫脹:貝母、桔梗、甘草、山豆根、荊芥、薄荷,煎湯服。《本草切要》

14、治乳癰初發:貝母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即以兩手覆按於桌上,垂乳良久乃通。《仁齋直指加》

15、治冷淚目昏:貝母一枚,胡椒七粒,為末點之。《儒門事親》

16、治小兒鵝口,滿口白爛:貝母去心為末,半錢,水五分,蜜少許,煎三沸,繳淨抹之,日四、五度。《聖惠方》



想了解更多?那就掃描上方二維碼,西藏哲德倉二十四小時在線為您服務。

相關焦點

  • 一篇微信讓你看懂貝母,帶您全方位了解貝母
    貝母家族按產地分為四大類:川貝母、浙貝母、土貝母、伊貝母。另外各地還有其他品種,如安徽大別山區及皖南地區產有皖貝母。二、貝母家族按品種的不同,可分為川貝母、浙貝母和土貝母三大類。川貝母是貝母中的珍品,其價在各種貝母中最高,川貝中的青貝和松貝價格相差較大,一直呈上升趨勢。
  • 中藥材:貝母
    來源: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暗紫貝母乾燥的鱗莖。均為野生。產地:主產於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的黑窪、若兒蓋、毛兒蓋、黑水,理縣、馬爾康等地。過去集散於松潘,故稱「松貝」。青海的果洛;西藏的昌都以及雲南等地亦產。採集加工:6~7月積雪融化後採挖。
  • 王亞男 郭莽倉•羅藏宗哲嘉措等四人當選為州第十六屆人民代表...
    王亞男 郭莽倉•羅藏宗哲嘉措等四人當選為州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 2020-01-20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貝母是怎樣的植物
    一,貝母的植物學特點1,貝母的種類廣義的貝母是一個屬名,也是多種植物的名稱,貝母屬全世界有60種,我國產20種2變種。藥用貝母主要是浙貝母、川貝母、伊貝母、平貝母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 花貝母的花期是什麼時候?花貝母的花語和傳說
    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花貝母的花期和植物文化。花貝母的花期花貝母開花,一般是在春季的時候,花期集中在4月份——5月份。花貝母的花朵還是很美麗很鮮豔的,花色主要是鮮紅色,以及橙黃色和黃色。花貝母株型中等,開花的時候花朵一般開放中植株的頂端,鍾型的大花,一般是幾朵圍成一團,花朵是下垂的,十分奇特。此外,還有其他的品種的貝母,像是波斯貝母,有著長長的花穗,一般是初夏的時候開花;禾貝母,又叫米其拉維基貝母,花穗比較小,花朵呈現鈴形,花期是在初夏。花貝母的花語花貝母的花語是忍耐。
  • 西藏山南 才是你一定要去的西藏
    其實,西藏不俗,是你去的那條路被走俗了,真正的西藏依然深藏了無數聖潔之地。藏民族和藏文化從這裡走出,西藏第一代藏王在這裡誕生,西藏第一座宮殿、第一座三寶俱全的寺院在這裡崛地而起……冰封的湖面、夢幻的藍冰,還有縱橫的冰裂,這裡真的不是貝加爾湖!每當冬季來臨時,普莫雍措的湖水便會結冰,厚若城牆。而如果你在夏季來這裡,那麼呈現在你面前的,就是一個澄澈如洗的「天上瑤池」了。
  • 去西藏前你應該先了解西藏的歷史
    那麼關於西藏,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編把西藏的歷史大致整理一下,讓更多人了解西藏!西藏,最早源自古音bo,漢文史書最早稱呼為土蕃,英文Tibet ,發音相似。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元朝以後,中央政權始終對西藏行使著有效管轄。藏族人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西藏唐宋時期稱為「吐蕃」,元明時期稱為「烏斯藏」,清代稱為「唐古特」、「圖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間起稱「西藏」至今。
  • 中藥學習 --川貝母
    貝母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入中品。陶弘景曰:「形如聚貝子,故名貝母」。蘇恭曰:「其葉似大蒜,四月蒜熟時採之良..出潤州、荊州、襄州者最佳」。
  • 芒康故事 || 一代藏族巨商---邦達倉
    由網友「九味安神茶」提供)邦達倉擁有大地,邦達倉擁有天空——西藏民諺最近幾年書單上多了很多關於西藏歷史的書,從清末到近現代,大大小小有很多本,也了解了不少關於西藏文化,歷史,宗教的知識,多本書裡都提到了邦達兩個字,拜訪拉薩的時候也在邦達昌大院參觀了一番,讀西南民族大學格勒教授的書,更對邦達家族這個康巴地區的傳奇家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川貝母又名貝母、川貝、虻、黃虻、苘、空草、貝父、藥實、苦花、苦菜、勤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松貝《本草綱目大全-草部》
    康定貝母:與卷葉貝母相似,但植株和鱗莖常較大。葉除最下面的1-2對為對生外,餘多為散生,先端不捲曲。葉狀苞片通常1枚,極少為3枚。花具明顯的紫色方格斑。「生長環境」卷葉貝母:生於高山草地或溼潤的灌木叢中。烏花貝母:生高山陽光充足的草坡上。稜砂貝母:生於海拔3800-4700m的流沙灘上的巖石縫隙中。
  • 川貝母種植技術
    川貝母為潤肺止咳的名貴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療效卓著,馳名中外,具有極高的栽培價值。生長環境川貝母主要產西藏(南部至東部)、雲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也見於甘肅(南部)、青海、寧夏、陝西(秦嶺)和山西(南部)。
  • 本草三結義:土貝母、浙貝母、川貝母
    然川者味淡性優,土者味苦性劣,二者宜分別用」,倪朱謨所講的土貝母實際為其浙江本地的浙貝母,這是本草中第一次對川貝母、浙貝母的功效甄別。同時期張景嶽《本草正》(1624年)將土貝母單獨列出,但張景嶽所提及的土貝母從功效來講也是浙貝母。
  • 拉薩往南,通往西藏的西藏,這條大環線路有多虐,景就有多仙!
    >名不見經傳,卻是西藏的「西藏」交通的不便,讓這裡保持著西藏最純真的一面。只要你有克服險路的勇氣,你就能用雙眼去領略天堂般的勝景。@高處勝寒(德秋冰封的湖面、夢幻的藍冰,還有縱橫的冰裂,這裡真的不是貝加爾湖!
  • 進階的球根系列-我可不是理工男(貝母)
    花格貝母花格貝母,你們想起來它沒有,雖然最常見的今天就說說幾個常見的貝母種類,雖然屬於有點難度的種類,但是貝母的顏值夠高,屬於那種即使真的沒成功但是偶爾開出幾朵也是讓人非常驚喜的種類葡萄貝母貝母這類小東西真的在江浙滬有點兒難度,因為它們基本都特別怕溼,排水不好的很容易爛掉,加上開花性不穩定,雖然顏值頗高,導致一直處於比較小眾的位置。
  • 浙江援藏台州農牧小組團赴西藏巨寶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對接高...
    5月2日,浙江援藏幹部、嘉黎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黃能帶領浙江援藏台州農牧小組團,赴西藏巨寶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對接高附加值農產品種植項目。  台州農牧小組團一行參觀了該公司靈芝培育基地、貝母種植基地、產品展銷中心及種植檔案室等,並與公司負責人李澤福座談,探討嘉黎縣如何由傳統農業走上高附加值農業之路。  會上,李澤福介紹了公司轉型歷程及發展現狀。
  • 西藏藏醫院人工種植技術獲國家級發明專利
    種植自治區藏醫院瀕危藏藥材人工種植技術研究基地已經開展了綠絨蒿、毛果婆婆納等27種瀕危藏藥材的野生變家種技術研究,其中毛果婆婆納、桃兒七、藏木香、卷葉貝母、毛花忍冬等藏藥材人工種植技術研究已基本形成了技術體系。今年計劃增加10個瀕危藏藥材品種的研究及種植,還將在林芝工布江達縣實施卷葉貝母試驗性推廣工作。
  • 觀賞貝母待人識
    貝母種質資源豐富,植株莖稈挺拔,高度因種類、品種而異。葉片青翠,花姿奇特,色彩豐富。花期3〜6月,是早春至初夏園林花卉中的佼佼者。據記載,全世界貝母屬植物約有130多種,但作為觀賞栽培且有一定商業繁殖規模的不到1/10,且多為原種引入栽培,通過雜交選育的人工品種較少,這顯然與該屬十分豐富的資源量不成正比,因此亟待人們發掘利用。貝母的地域覆蓋範圍廣,屬內生態幅寬,抗性強。
  • 五嶽歸來不看山,西藏歸來不看湖,到西藏必去的湖你知道是哪個嗎
    西藏以其雄偉壯觀、神奇瑰麗的自然風光聞名。它地域遼闊,地貌壯觀、資源豐富。更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旅遊勝地。西藏的湖水更是吸引著許多青年前往,但到底哪個景點更值得一去呢?納木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幽藍色的湖水有一種空靈的境界,湖邊還有一塊水池可以拍到超級美的倒影。
  • 西藏這十大秘境,90%的自駕者都沒有去過
    經318國道到達拉薩,去過納木錯,就算西藏自駕遊修行圓滿了;去過珠峰營地的可以稱為資深西藏驢友;如果再走過阿里南北線的就是西藏驢友中的老炮了……現在有一條新的「西藏全景公路」,你聽說過嗎?西藏全景公路一、西藏第一個寺廟【桑耶寺】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寺廟」,傳說建廟之初,蓮花生大士為了滿足藏王赤松德贊急於見到寺廟建好後景象,發動神通,將寺廟幻現於掌心,赤松德贊連聲驚嘆:「桑耶!
  • 西藏上空拍到龍的照片,有人在西藏拍到龍是真的嗎?
    其中名聲最大的就是多年前有人在青藏拍到中國龍的傳聞了,因為有照片,這件事情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那麼這件事是真的還是假的呢?來和小編看看吧。神話中的龍是否存在中華民族一直都自稱龍的傳人,而中國神話中的龍,也是華夏血脈的象徵。然而龍這種神奇的生物是否真的存在?如果說萬事不會無中生有,那麼為什麼現代的我們從來沒有親眼見過真正的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