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0大名將,不知道投降的將士,個個是英雄,其中一個被稱聖人

2020-12-14 大洲讀歷史

明朝,一個有骨氣的王朝,外敵入侵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明朝雖然最後滅亡了,但明朝從未降過。而明朝的將士也是個個錚錚鐵骨,滿腔熱血。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明朝十大名將。(僅個人觀點)

明朝十大名將:徐達、常遇春、于謙、藍玉、聖人王陽明、民族英雄戚繼光、朱文正、李文忠、李定國、孫承宗。(當然還有很多名將,僅代表個人看法)

徐達,明朝第一開國功臣。作為同老朱打江山的眾多將領中的一個,徐達有著自己特有的軍事才能,可以說老朱家的江山有一半是徐達打下來的。他出身農家,性情剛毅,不甘心屈居於人下。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好功夫。和朱元璋是從小長大的好朋友。

他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這場戰役,朱元璋登上皇帝位之後,徐達出任中書右丞相。等到一切準備就緒之後,老朱下達了進攻的命令。於是徐達揮師由山東向河南進軍,攻佔汴梁。在塔兒灣一舉擊潰託音特穆爾,迫使元梁土阿魯溫於洛陽投降。隨後徐達等一路過關斬將,大敗元軍,進逼大都。元順帝在聽到消息之後,夜裡帶著妻兒及妃嬪、侍從逃往「上都」。自此明軍佔領大都,元王朝被推翻,就此滅亡。

徐達一生驍勇有謀,戰功及築邊皆功勞顯赫,被朱元璋譽為「萬裡長城」。

常遇春

常遇春,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故軍中稱其為常十萬。常遇春對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於直言,效命疆場,盡瘁而終。朱元璋對常遇春很愛重,認為常遇春的功勳「雖古名將,未有過之」。老朱後來殺盡功臣,常遇春並不在名單之中,可見老朱對他的器重。

于謙,雖然他是一個文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北京保衛戰時,如果沒有于謙力挽狂瀾,明朝必敗。正如當年明月所說:于謙是獨一無二的,人們也永遠不會忘記,正是這個人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保衛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無數平民百姓的生命。他身居高位,卻清廉正直,在國家最為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承擔天下興亡。在這個汙濁的世界裡,他光明磊落地走完了一生。他不需要他人的評價,也不需要任何人的證明。

于謙

在眾多開國功臣中,有這麼一位名將,他一生大起大落,戰功赫赫最後卻被夷族。他就是開國大將——藍玉。論藍玉的軍事才能絕對是頂尖的。在捕魚兒海戰役中,藍玉徹底終結了元朝的統治。班師回朝後,晉升為涼國公。僅以藍玉的軍事才能來說,他不輸於其他任何名將。

聖人王陽明不僅僅是在思想上有著極高的造詣,在軍事上同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平定江西之時,他親自率領精銳連破四十餘寨,斬殺、俘獲七千多人。七月,進兵大庾。十月,克左溪、橫水,斬殺、俘獲六千多人。戰鬥結束後,在橫水設置崇義縣。隨後師還贛州,討伐盜賊,斬殺兩千多人。蕩平為患數十年的盜賊,附近的人都驚呼守仁是神。

在平定叛亂時,王聖人更是在無兵的情況下,利用強大的攻心計將寧王耍得團團轉。不能說寧王不夠好,只是說王聖人真的太強了。寧王發動叛亂時,聖人正準備前往福建平定叛亂。在聽到消息後,立刻趕到吉安,募集兵士,出兵徵討。在王聖人一系列的操作之後,寧王戰敗被俘,寧王的叛亂僅僅歷時35天便宣告結束。

王陽明

抗倭名將、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被稱為倭寇收割機。後來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十餘年,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戚繼光在練兵排陣上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創造出的「鴛鴦陣」,變化多端,在與倭寇的作戰中,對倭寇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被稱為千古不朽的豪傑。

戚繼光

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在洪都保衛戰中坐鎮孤城堅守85天,抵禦住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的進攻,堪稱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戰功卓越。這也是一個足以改變歷史的戰役,倘若沒有朱文正拼命的堅守85天,就沒有後來大明朝276年的歷史。朱文正當得起「名將」二字。

李文忠,明朝開國名將之一,與朱元璋親如父子。在李文忠19歲的時候就展現出極高的軍事才能,他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多次擊敗陳友諒以及張士誠的大軍,幫助養父朱元璋打江山。後又多次領兵出塞徵討元軍殘餘勢力,戰功顯赫,被封為曹國公。

抗清名將李定國,被譽為南明中興的脊梁。他是明末反抗壓迫的民族英雄,是反清復明抗擊滿洲貴族武力徵服和暴虐統治的傑出將領。他寧死不屈的氣節,在後世廣為傳頌。

孫承宗

孫承宗,既是明末傑出的軍事戰略家、民族英雄,同時又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學者和詩人。曾統領軍隊十一萬,收復失地四百餘裡,安置戰爭難民近百萬,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裡。其功績不可估量。後世稱其為蓋世之才。

當然名將還有很多,也正是有了他們,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強盛而有骨氣的王朝。

相關焦點

  • 金朝:最有骨氣的朝代,明朝也不如?皇帝、臣子、將士皆殉國?
    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傳承,在歷史的長河中,湧現了無數英雄人物,也出現了許多稱霸一時的朝代、王朝。這其中,有一些朝代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閃而逝,但是有很多朝代都在歷史的畫卷中留下了濃厚的一筆。金朝是一個特殊的朝代,甚至有很多人都不待見這個朝代,原因就是這並非漢人建立的王朝,而是女真族所建。但是,說到骨氣這一點,金朝卻可以說做到了極致。當初,完顏陳和尚和蒙古軍隊決戰於三峰山,最終幾乎被全部殲滅。見狀如此,完顏陳和尚依舊沒有逃跑,反而自己前往蒙古軍隊大營求見蒙古主帥。
  • 明朝末年的一位名將,他戰死不到半年,明朝就走向滅亡
    明朝初期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國力強盛。1449年經土木堡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而到了明朝後期,明朝不僅受到了後金的多次進攻,內部也有李自成起義軍需要平定。正是在內憂外患之下,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崇禎皇帝自縊,明朝滅亡。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朝末年,有一位名將曾經多次擊敗李自成等起義軍。
  • 崇禎帝剛愎自用,處死這三位賢臣名將,明朝怎能不亡?
    明朝末年,外有後金政權的襲擾,內有農民起義的動亂,再加上各種自然災害,明朝的統治已經是岌岌可危了。就在這個時候,明朝迎來了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 即崇禎帝。崇禎帝本人雖然勤於政事,但卻沒能讓大明起死回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剛愎自用,殺了許多賢臣,自毀長城!
  • 明朝抗倭名將胡宗憲:功勳不輸戚繼光,為何後人很少知道
    明朝中期,在中國的東南沿海一帶,來自日本海盜入侵讓許多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後來嘉靖皇帝下定決心抗擊倭寇,要把倭寇趕出東南沿海一帶,這其中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站了出來,抗擊倭寇,在抗擊倭寇的過程中,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站了出來,他們中最有名的人當然是被稱為民族英雄的戚繼光。
  • 李白最為打臉的2句詩,曾無底線吹捧1個名將,後來名將卻投降了
    李白曾寫了兩句詩歌頌此人,後來此人卻投降了,網友:著實打臉啊李白最為打臉的2句詩,曾無底線吹捧1個名將,後來名將卻投降了說起唐朝時期的李白,只要踏進過學堂的人都不會對李1白感到陌生。不過李白曾經也因為吹捧一個名將寫出了這兩句最打臉的詩"衛青謾作大將軍,白起真成一豎子。其蘊含的意義是舒翰是個能文能武的勇士,而秦國的名將白起不及舒翰絲毫,衛青大將軍也只是榮耀的頭銜,其能力不能與舒翰相匹配。
  • 明朝名將 李如松
    祖上因躲避唐末變亂遷居朝鮮,明朝時期回歸。遼東總兵李成梁長子,明朝名將。 李如松驍勇善戰,初承父蔭授部指揮同知,充寧遠伯勳衛。因戰功遷署都督僉事,為神機營右副將。後升任山西總兵官。萬曆二十年(1592年),以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平定寧夏哱拜之亂。
  • 中國歷史上,能代表一個朝代的名將,你知道幾個?
    在中國古代五千年的歷史上,每一個朝代都會有著留名千古的名將,有些名將是因為驅逐韃虜收回了失地,有些是因為在戰場運籌帷幄。他們都在歷史上留下了非常具有色彩的一筆。如果,每一個朝代,都選出一個代表能夠代表這個朝代的名將,有哪些名將會上榜呢?
  • 明朝一代名將戚繼光真的懼內嗎?他的妻子雖剛烈,卻非蠻橫無理
    戚繼光,字元敬,是明朝名將,著名的軍事家。本來作為將軍應該是很有魄力的,無奈作為一代名將的戚繼光卻是很懼內。當然戚繼光雖怕老婆,卻也愛老婆,這是事實。有一部影視劇作品名叫《抗倭英雄戚繼光》,講的就是明朝名將戚繼光抗擊倭寇的故事,影視劇中的他娶了一個悍妻,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他養成了非凡的耐性,後來在他努力下,創新兵器、訓練戚家軍,最終取得抗倭的勝利。當然這是影視劇中戚繼光的形象,下面就讓我們來簡單地看一下歷史上的戚繼光吧!
  • 明朝抗倭名將胡宗憲是怎麼除掉大漢奸徐海的
    明朝抗倭名將胡宗憲領軍有方再加上他出奇的謀略,平息了困擾嘉靖帝多年的倭寇之亂,在這些所謂的倭寇中大漢奸徐海集團的勢力僅次於王直的實力,胡宗憲武力與計謀共用,首先就消滅了徐海,但是最後他根本沒有自己動手,這是怎麼回事呢?
  • 古代聖人的評判標準有3個,僅有兩人達成,孔子是其中一位
    說起聖人,現在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太上老君、女媧娘娘、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等天道聖人,其實這是受小說的影響太深了,而且在《封神演義》中,也只說他們是混元大羅金仙,並沒有說聖人。不過在中國歷史上還真有聖人一說,而且還有對聖人的評判標準,不過由於這個標準太苛刻了,所以縱觀歷史,能做到的也僅有兩人而已。這個對聖人的評判標準出現於春秋時期,是魯國大夫叔孫豹提出來的,據《左傳》記載:魯大夫叔孫豹回答範宣子問什麼是死而不朽時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也就是說,想成為聖人,就要做到立德、立功、立言。
  • 明朝是名將輩出的朝代,在這其中這些名將功不可沒,他們都有誰?
    明朝是古代大一統王朝,分別統治了中華大地長達200多年的時間,能夠開創和維持如此大的疆域,名將自然是不可少的,明朝的名將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是很高的,明朝可以說是名將輩出的朝代,能夠成為唐朝之後有一個中原大一統王朝,沒有名將怎麼能夠建立龐大的明王朝,下面我們就分別來說一下明清十大名將。
  • 明朝十大名將排名,其中有一人是聖賢
    清軍主帥、親王尼堪率軍尾追,李定國設伏將清軍團團包圍,四面猛攻,清軍大潰,尼堪被陣斬,全軍覆沒。李定國取得桂林、衡陽兩大戰役的勝利,使南明的抗清鬥爭打開了一個新局面。公元1661年(永曆十五年,順治十八年),清軍吳三桂部十萬大軍進入緬甸,逼緬王交出永曆帝。次年,吳三桂在昆明將永曆帝縊殺,南明至此滅亡。
  • 俄羅斯發現一座千年地宮,主人卻是中國人,專家:他是個大英雄
    俄羅斯發現的千年地宮1940年,俄羅斯阿巴坎市郊區的一個農場在施工的時候,有工人發現了一座宮殿。經過考古學家研究,稱這座宮殿有將近一千多年的歷史了。而這座千年宮殿上面竟然還刻有中國漢字,建築風格也是中國的,由此推斷,這個千年地宮的墓主人是個中國人。於是俄羅斯的考古學家和中國考古學家聯合,對這座陵墓進行研究,發現這是西漢時期有名的將領李陵的墓穴。
  • 滇軍 個個是英雄,不怕死,不退縮
    主要是個個是英雄,不怕死,不退縮。更不會投降。 滇軍從來不以殺自己同胞為榮,某省大半個省都淪陷了,還兩次被滇軍兵臨首府,反觀滇軍從雲南一直打到朝鮮再打到越南,兩次攻克敵國首都, 抗日戰爭時,正面硬槓日軍兩個主力師團,第五師團和第十師團。
  • 王陽明為何有資格與孔子並稱為聖人?曾國藩夠資格稱半個聖人嗎?
    【孔子之後的兩千多年後,聖人隊伍為何又王陽明和曾國藩?】阿拉伯世界稱默罕默德為先知,漢文化圈稱孔子為聖人,聖人是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一個專有名詞。在漢文化圈,孔子是公認的第一位聖人,近年來,又出現了一種新的說法,擴編了聖人的隊伍,人們為孔子又找了兩個伴兒:一個是王陽明,一個是曾國藩。
  • 大明朝後期最強的五支軍隊:其中一支投敵,另一支卻打遍世界無敵手
    透過歷史的瞳孔可以看到歷史長河波瀾壯闊,同時也蘊含著哲理,讓我們一起推開歷史的大門,感受古人的智慧吧 明朝末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動蕩的時期。正所謂時勢造英雄。
  • 能殺死先天聖人的神仙有五個,其中一個是玉皇大帝
    很多讀者都認為《封神演義》中最厲害的神仙就是先天聖人,應該沒有任何神仙可以殺死他們,但是仔細的看完整本書,在書中其實還有五個神仙可以殺死先天聖人,並且一個就是玉皇大帝。先天聖人,顧名思義就是指他們出現的時間比天地還要早,比天的壽命還要長,但是書中有很多個先天聖人,比如開天闢地的盤古。
  • 河北歷史上有名的七位抗日英雄,其中有三個軍長以及兩個旅長
    千百年來燕趙大地上湧現出了很多英雄人物,今天小編在此向大家介紹河北歷史上有名的七位抗日英雄,其中有三個軍長以及兩個旅長。1.郝夢齡 (河北藁城)在抗日戰爭中他是陸軍第九軍軍長,1937年10月11日爆發了忻口會戰,日軍指揮官是第五師團的板垣徵四郎,他集中優勢兵力和精良武器對陣地發起猛攻,交戰的主陣地在一天的時間裡就連續易手13次,可見戰爭的是如此的膠著。
  • 範雎報恩推舉2人:一個通敵,一個帶2萬將士投降!辭職鬱悶而死
    範雎始終忘不了,當年自己能活下來,有天不亡他的成分,更重要的是3個小夥伴的幫助。 他為了報恩,給當年救他逃出生天的看守送了錢,給帶他隱姓埋名的鄭安平封了將軍,給推舉他的大秦日報社記者王稽保舉了大秦河東省的省委書記。
  • 明朝名將戚繼光,為何將兒子就地正法,這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
    「男兒鐵石志,總是報國心」,說出這句話的就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民族英雄,他為何要不顧別人的求情,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背後的原因。於是乘勝追擊,繼續追殺剩餘的倭寇,後來殺至福清,而那邊有一個倭寇的據點,於是他們摧毀了據點,殺光了裡面的倭寇。餘黨在逃竄的時候,戚繼光也毫不停歇地追在他們後面,最後殺盡了這一帶的倭寇,可謂是一人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