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為打臉的2句詩,曾無底線吹捧1個名將,後來名將卻投降了

2021-01-10 品鑑文史

李白曾寫了兩句詩歌頌此人,後來此人卻投降了,網友:著實打臉啊

李白最為打臉的2句詩,曾無底線吹捧1個名將,後來名將卻投降了

說起唐朝時期的李白,只要踏進過學堂的人都不會對李1白感到陌生。如《靜夜思》等名詩,他是唐朝的著名詩人也有過不少著作,他寫大部分詩都上了書本,並且還要牢記在心。

不過李白曾經也因為吹捧一個名將寫出了這兩句最打臉的詩"衛青謾作大將軍,白起真成一豎子。其蘊含的意義是舒翰是個能文能武的勇士,而秦國的名將白起不及舒翰絲毫,衛青大將軍也只是榮耀的頭銜,其能力不能與舒翰相匹配。

這兩句詩無疑是在打自己的臉。要知道白起是秦朝最有能力的將土,齊智慧與戰術齊聚於一生,無論哪場戰爭都充當先鋒,毫不畏縮,他這一生為秦國打下了70多座城池,秦國因為有他這樣的名將國家越來越昌盛,鄰土也更為寬廣,尤其是長平戰爭勝利一直名流千古。

衛青也不示弱是皇上器重的大將軍。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也開闢了不鄰土,不少敵人看到他都紛紛退縮。而李白的哥哥舒翰戰績平平,如果硬要說的話,那就是在唐朝西陲防禦吐蕃,雖然也打過不少勝仗,但是比起白起,衛青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不管是從他自身的能力,還是為朝廷作出的貢獻都無法跟他們平起平坐。所以說,李白寫這兩句詩有失頭腦,甚至有些無底線的吹捧一個將軍,並且他的哥哥舒翰看了李白題的詩並沒有高看一眼。從此以後,他們也沒有任何交集。唯一的紀念就是這兩句詩了。

最後事實證明李白的這兩句詩有多麼的可笑至極。哥哥舒翰不僅是僅是才能和智慧不能與白起和衛青匹配,人品也相當的卑劣。曾經康玄宗對他抱有很大的希望,還一手提拔他為封疆大吏,但是他在戰場上表現的並不盡如人意。

後來在安祿山戰爭中,因為哥哥舒翰出兵不力最後以失敗告終並且他還投降了安祿山。

當初李白只是想通過吹捧舒翰謀過一官半職來穩定自己的收入,沒想到當年無底線2句詩成了他最尷尬的著作。

舒翰哥哥投降時,李白還在世上他正帶著老婆孩子躲避戰火。對於他哥哥投降於安祿山在那個時候是天動地的大事,不少詩人都把這醜事記錄了下來,只有他避而不語。如今他的這兩句詩在生生打他的臉,成為了他最大的敗筆。

相關焦點

  • 李白最不願提及的一首詩,全篇吹捧一位名將,名將卻投降了敵軍
    就像余光中說的,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李白的才氣到後世兩千多年依然被人們所驚豔,透過他的名字仿佛能看到當年的盛世大唐,很難想像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能寫出這樣的詩句。 他給許多人都寫過詩,比如說《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李白不願提起的一首詩,全篇吹捧一位名將,結果那人卻投降了敵軍
    李白被賀知章成為「謫仙人」,並非他的人如同神仙一樣,不慕世俗,仙氣飄飄,而是他的詩,在整個盛唐時期,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都說:「盛唐如果少了李白,那就不是盛唐了。」這話我覺得言過其實,但李白的詩的確給盛唐錦上添花了。
  • 李白最尷尬的一首詩,全篇吹捧一位唐朝名將,名將卻向敵人投降了
    "繡口吐盡,是半個盛唐",李白詩名不白,憑藉大氣磅礴的飄逸、豪放浪漫的詩風,他在樂府、歌行和絕句幾個方面,成就都是前無古人的,後世的許多詩人,如韓愈、李賀、蘇軾、辛棄疾等,都深受李白詩歌的影響。李白的家世是個謎,《新唐書》記載,李白是梁武昭王李玖的九世孫,同為皇族,但也有人說他的祖先是李建成、李元吉。無論如何,李白選擇了這條路線。離開四川後,他會見了裴長史、丞相張說等多位王公大臣,但都無濟於事。直到公元742年,李白在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推薦下,才得以在唐玄宗身邊拜入翰林院,成為翰林學士。
  • 杜甫最不願提及的一首詩,全篇吹捧一名將,2年後,名將卻投降了
    唐朝是中華歷史上最為鼎盛的王朝,無論是文化還是外交,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從而也誕生了杜甫這位詩人,寫下了無數憂國憂民,膾炙人口的詩句,然而即便是這一位大詩聖,也有十分尷尬的時候,《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這一首,可以說是讓杜甫最最不願提及的一首詩了,在詩文中,他賣力吹捧一位大將,然而只過了兩年,
  • 李白最「丟臉」的一首詩,全篇拍一名將的馬屁,後來那人卻降敵了
    李白最丟臉的一首詩,全篇拍一名將的馬屁,結果那人卻降敵了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寫下過很多讚揚邊疆戰士的英雄氣概,鼓勵他們英勇殺敵的作品,如《塞上曲》、《塞下曲》、《從軍行》等。
  • 明朝10大名將,不知道投降的將士,個個是英雄,其中一個被稱聖人
    而明朝的將士也是個個錚錚鐵骨,滿腔熱血。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明朝十大名將。(僅個人觀點)明朝十大名將:徐達、常遇春、于謙、藍玉、聖人王陽明、民族英雄戚繼光、朱文正、李文忠、李定國、孫承宗。(當然還有很多名將,僅代表個人看法)徐達,明朝第一開國功臣。
  • 他是日本最後一個武士,曾打敗抗日名將薛嶽,日本投降當天切腹自殺
    日本雖然是一個島國,國土資源有限,人口眾多,還經常發生海嘯,地震,颱風,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但這個國家一直有侵略他國的野心,在歷史上曾經多次和中國有過交集,唐朝時期,日本齊明天皇率領4萬大軍進攻大唐,但在唐朝名將劉仁軌的打擊下全軍覆沒
  • 前乒壇削球名將瘋狂吹捧張本智和,稱其可以讓中國隊碰不到球
    >不過在近幾年,日本的桌球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日本乒壇湧現出了幾位很有潛力的桌球手,像張本智和、伊藤美誠等球員對中國隊具有一定的威脅,曾在國際大賽上贏過幾位中國名將這也使得日本國內對自己的桌球前景變得非常自信,甚至出現吹捧之風,日本國內各種鼓吹之聲不絕於耳,大有超過中國成為桌球王國之勢。
  • 一位抗日名將被淪為漢奸,日本投降後,他向蔣介石請求戴罪立功
    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不少的中國漢奸,接下來給大家說一位曾經的「抗日名將」,戰敗後被日軍活捉當了漢奸,他就是龐炳勳。龐炳勳本來是一位聲名非常顯赫抗日名將,其名字都被外國媒體報導讚揚。不幸的是這樣一位優秀的抗日名將,卻因為貪生怕死最終淪為漢奸,不由得讓眾人感到惋惜。
  • 中國古代名將006:四星名將田單被圍困數年,奇蹟反攻成功復國
    聞櫻桃醉在《中國古代名將005:四星名將樂毅揮師遠徵齊國,半年幾乎滅國》一文中,寫了一代名將樂毅出師未捷的事跡。而樂毅的出師未捷則成就了另外一位四星名將田單。田單為今山東臨淄市人,齊國都城臨淄被燕國大軍攻破之時,他只是臨淄的一名市場職員。燕國遠徵軍席捲而來,田單家族逃到即墨。後來齊國只剩下即墨、莒城兩座孤城未被攻下。
  • 各省名將:安徽歷史上的十大名將
    受到漢朝遊說,叛楚歸漢,輔佐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封為淮南王,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呂雉曾說:「,天下猛將也,善用兵。」與呂布軍交戰時,曾一度被擒為人質,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夏侯惇一生雖多在軍旅,但仍不忘治學。他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他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產業,至死家無餘財。呂文德 ?
  • 張繼科被日本名將吹捧!許昕曾敗給他,與伊藤美誠一起出戰混雙
    日本最近的桌球雜誌中,採訪了日本名將水谷隼,水谷隼在採訪中明確表達了對張繼科的讚揚,甚至有點吹捧張繼科。認為張繼科是一個很強的選手,打法先進,意思就是張繼科統治了乒壇很長一段時間,而且張繼科的最快大滿貫紀錄至今無人能破,也足以證明張繼科在乒壇歷史上取得的成績。
  • 盤點羽壇歷史矮個子名將!用實力打臉質疑者
    盤點羽壇歷史矮個子名將!用實力打臉質疑者 在羽毛球這項運動中,運動員擁有較高的身高會帶來某些先天性的優勢,比如能覆蓋更多的場地面積、擊球點更高、下壓落點更尖等等。在業餘羽毛球界,由於業餘愛好者實力和專業選手相差較大,身材較高所帶來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 戰國名將之秦國篇:在你的印象裡,秦國都有哪些名將?
    前幾天筆者發布過一篇關於歷數戰國七雄中各國傑出君王的文章,有一位讀者提出能否出一篇關於戰國七雄各國名將的文章。說實話,戰國時期的七雄中,各國都有哪些君王能被稱之為傑出君王,這其實很好數,也基本不會漏掉任何一個傑出君王,畢竟史書典籍對這些君王的事跡記載的都是比較清楚的,傑出君王的名氣也都比較大,沒幾個傑出君王在歷史上是默默無聞的。
  • 他是大唐有數的名將,連李白都作詩讚美,為活命卻對叛賊卑躬屈膝
    從李世民到李隆基這段時間內大唐王朝滅國無數,誕生了一個又一個的名將。但是,眾多的名將中能讓李白佩服的人很少,哥舒翰就是其中一個。哥舒翰是一個少數民族家庭出身,但是大唐王朝是個極具包容性的王朝。只要你有足夠的能力,無論你出身於何種民族,你都可以脫穎而出。
  • 巴克利當場打臉!TNT直播放棄開拓者:我承認預言錯了
    在湖人和開拓者季後賽開始之前,巴克利對利拉德的吹捧程度,不亞於奧尼爾之於庫裡!結果在TNT直播中,巴克利慘遭打臉!利拉德在季後賽末段突然爆發,3場比賽場均51.3分,強硬的籃球態度尤其受到老球迷的吹捧,並將他比作湖人名將科比!
  • 被譽為武聖的關羽,一生只看得起4個人,2個兄弟2個名將
    被譽為武聖的關羽,一生只看得起4個人,2個兄弟2個名將!『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不滅個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名將,大唐為何名將輩出?
    這些人放到任何一個朝代可以說都是絕頂名將,然而在大唐百年之間,這樣子的將領可以說是前赴後繼,真的可以說是名將輩出。所以網上對於大唐武功之璀璨也有句評價「不滅個國,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名將」。而之後的明仁宗和明宣宗朱瞻基鑑於朱棣時期對外戰爭頻繁,過於窮兵黷武,開始收縮防線,或許聰當時的形式上看,朱瞻基等人的決策是對的,可是他們的禍患並不小,在朱棣時期一直被朱棣壓著打的遊牧民族有了一絲喘息之機,這就為後來的「土木堡之變」埋下了禍根。
  • 楚漢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
    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共十八個諸侯王。後來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曾率三萬精騎在彭城打敗劉邦的五十六萬聯軍。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突圍至烏江邊自刎而死。
  • 蜀漢最後的名將是姜維,那麼曹魏、東吳最後的名將都是誰?
    後來諸葛亮休養生息數年,便開始了長達多年的北伐之路,可最終沒有將魏國滅掉,諸葛亮死後姜維成為了蜀國的徵戰的大將軍。姜維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大將,但是在投降蜀國前只是一名小小的參軍。諸葛亮出祁山時,姜維被同伴拋棄,因此無奈只能投降到了諸葛亮的旗下。在諸葛亮手下,他十分的受到重視。諸葛亮死後,他繼承了諸葛亮北伐的道路。魏國討伐蜀國的時候,便只有他一人還在負隅頑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