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這裡是當年黃帝、炎帝、蚩尤交戰的主戰場,從這裡開始我們的民族不斷融合發展。千百年來燕趙大地上湧現出了很多英雄人物,今天小編在此向大家介紹河北歷史上有名的七位抗日英雄,其中有三個軍長以及兩個旅長。
1.郝夢齡 (河北藁城)
在抗日戰爭中他是陸軍第九軍軍長,1937年10月11日爆發了忻口會戰,日軍指揮官是第五師團的板垣徵四郎,他集中優勢兵力和精良武器對陣地發起猛攻,交戰的主陣地在一天的時間裡就連續易手13次,可見戰爭的是如此的膠著。10月16日,郝夢齡下令追擊敵人,在距離敵人200米的時候被子彈擊中,壯烈犧牲,是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第一個軍長。
2.武士敏(河北張家口)
武士敏是98軍軍長,他年輕的時候就有保家衛國,憂國憂民的情懷,抗戰中他參加了異常艱苦的中條山抗戰。1941年5月日軍大進攻中條山,他帥率領98軍的將士們殊死抵抗,盡顯中國軍人的氣節,最終英勇犧牲在戰場上,他曾說:「我是一個軍人,我就應該死在抗日戰場上」
3.佟麟閣(河北保定)
佟麟閣是35軍軍長、29軍副軍長,雖然位居高位但是始終保持著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經常以歷代英雄人物勉勵自己和眾位將士,1937年7月28日,日軍發起進攻,佟麟閣親赴一線指揮戰鬥,與趙登禹師長殊死抵抗,即使是腿部中彈後仍然扛起槍繼續戰鬥了一上午,最終因頭部中彈失血過多而死亡,當時年僅45歲。
4.馬本齋(河北獻縣)
馬本齋是回族人,抗戰期間他自發的組織起了回民支隊,他的大刀讓日偽軍聞風喪膽,他的母親被日軍抓住要求馬本齋投降,馬母寧死不屈,要求兒子奮勇殺敵,馬本齋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5.狼牙山五壯士
五壯士的戰鬥就發生在河北易縣的狼牙山,他們子彈用光後就用石頭還擊,為了不被敵人生擒,他們縱身躍下了數十丈深的懸崖當中,五位戰士中有兩位倖免於難。
6.梁鑑堂(河北蠡縣)
梁鑑堂是33軍69師長203旅旅長,早年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炮兵技術。在太原會戰中他奉命在茹越口正面陣地阻擊敵人,日寇一個旅團2000人用重炮不斷的轟炸,戰鬥是在27日打響的,到了29日的時候梁所在的部隊已經損失慘重,彈盡糧絕,最後寡不敵眾,壯烈犧牲。
7.楊傑(河北容城)
楊傑是第一師第一旅的少將旅長,在1937年8月的淞滬會戰中他奉命鎮守西塘,敵人的炮火猛烈,雙方展開了拉鋸戰。1937年10月11日晚,陣地有日軍衝進來,他給上級的回覆中提到:「尚能支持,不需後援」,隨後倒在了敵人的槍口下,彰顯中國軍人的不屈精神。
以上僅是小編的個人觀點,有不正確的地方還懇請您批評指正!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