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這是豐子愷先生的經典語錄,成為了很多人的勵志籤名。
如果要用一句話描繪當下的生活狀態,再用一句話勾畫未來的生命藍圖的話,我想把豐子愷先生的話改一下:念過往,無畏將來。而這也正是我近十年一直未變的QQ籤名。
念過往
人是很容易懷舊的動物。越是上了年紀,越容易回想以前的事情,過往的人。曾在一次同學聚會上,悉數當年同學間發生的趣事,很多事當事人都說已經記不清了,但我還記得。同學們都說我細心,我對他們說:「前半生創造回憶,後半後回憶回憶。我現在就靠回憶活著了。」
回憶過往,盤點那些親歷過的是是非非。可以知曉,哪些時日荒廢了,哪些事情有意義,哪些東西本該堅持,哪些事情應該放下。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借這些過往的腐朽,我得以知道自己曾經存活。可能借這些腐朽,我們還可以知曉,我們該怎樣繼續存活。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於國如是,於己也如是。
無畏將來
活了大半輩子,該怎麼去活,到了中年這個歲數,可能都明白一點了。孔夫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說辭是有道理的。前半生的成長、求學、為業,每一程都是實實在在的經歷,不管我們是否認真,是否玩世不恭,都是確定的經過。
接下來怎麼走,生活怎麼過,已然有了大概的樣子。對於未來,我們或許按部就班,照著現在既成的軌跡就這樣走下去,雖是平淡無奇,卻也衣食無憂;我們或許可努力精進一下,爭取百尺竿頭,再有小成。無論怎樣,我們對於未來都是無所畏懼的。
念過往,是為了明得失;無畏將來,是為了有未來。心懷美好,心向陽光,餘生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