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社交平臺多管齊下打擊行業網絡詐騙活動

2020-12-23 金臺資訊

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滲透率不斷提高,不法分子利用網際網路的匿名性、便利性實施詐騙等犯罪活動,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在線社交更是其中的高危地區。

作為打擊「殺豬盤」等網絡詐騙活動的關鍵環節,在線社交平臺的風控體系建設備受關注。對此,面向年輕人的社交應用Soul APP表示,平臺一貫高度重視用戶的信息安全和反詐騙保護,採取了多項措施打擊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針對「殺豬盤」問題,Soul成立專門的反詐專項小組,與相關部門合作,建立了一套發現和打擊詐騙活動的風控體系,從預防監控、技術反詐和用戶教育等多維度切斷網絡詐騙的實施途徑。

根據長期反詐經驗和數據積累,Soul對網絡詐騙特徵進行了全面研判,能在不法分子實施犯罪活動前對風險行為進行精準識別,包括登錄IP異常、帳號基礎信息經常變更、頻繁將聊天對象引流到其他平臺等,都將被系統進行標記和預警,待人工審核介入後進行封號等處理。

據介紹,在日常運營過程中,Soul也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強化文本、語音、圖像和視頻等媒介的內容識別能力,為全鏈路風控提供支持。目前,Soul已與主管部門建立了信息互通機制,積極向警方提供犯罪線索。對被確認為具備詐騙風險的帳戶,Soul將把其上報至網安部門,為反詐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持。

除了防控策略上嚴厲打擊不法分子,Soul也一直致力於提高用戶的反詐騙意識,在用戶註冊、聊天、內容瀏覽的多個場景,向用戶展示和普及反詐騙知識,提高用戶反詐騙意識。(牛廣文)

相關焦點

  • Soul回應用戶遭遇詐騙:社交平臺是高危地區,採取多種措施打擊網絡...
    對此,Soul官方回應藍鯨TMT稱,網絡違法犯罪是全網際網路行業面臨的嚴峻問題,社交平臺更是其中的高危地區,Soul一貫高度重視用戶的信息安全和反詐騙保護,採取多項措施打擊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報導指出,在「跟隨靈魂找到你」的社交平臺Soul上,除了有趣的靈魂,還有不少騙子及高端騙局。
  • Soul回應:已採取多種措施打擊網絡詐騙
    近日,藍鯨TMT發布報導指出,「跟隨靈魂找到你」的社交平臺Soul一直加強對網絡詐騙的打擊力度,但即便如此,平臺上仍然存在高端騙局。對此,Soul官方回應藍鯨TMT稱,網絡違法犯罪是全網際網路行業面臨的嚴峻問題,社交平臺更是其中的高危地區,Soul一貫高度重視用戶的信息安全和反詐騙保護,採取多項措施打擊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
  • 社會問題社會共治,Soul聯手各方力量打擊網絡詐騙
    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網絡的匿名性、便利性也成為詐騙活動的「助燃劑」,不法分子流竄於各種網際網路渠道作案,網絡社交平臺更是其中的高危地區。作為備受Z世代喜愛的社交平臺,Soul一貫高度重視並切實履行平臺的社會責任,將用戶的信息安全和反詐騙保護放在突出位置,採取多項措施打擊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
  • 歐盟要求Facebook谷歌亞馬遜等幫助打擊新冠病毒詐騙活動
    據外媒報導,歐洲監管機構要求各大數字平臺、社交網絡、搜尋引擎和在線市場對與新冠病毒相關的詐騙採取更嚴厲的行動。歐盟司法和消費者專員迪迪埃-雷恩德斯(Didier Reynders)致信Facebook、谷歌和亞馬遜等數字平臺,宣布歐洲消費者保護當局處於「高度戒備」狀態,正試圖協調整個歐洲大陸的行動。
  • 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網際網路平臺聯合警方構築立體防線!
    詐騙團夥主要通過婚戀平臺、社交軟體等方式尋找潛在受害者,通過聊天發展感情取得信任,然後將受害者引入博 彩、理財等詐騙平臺進行充值、騙取受害者錢財。多位法律界人士均表示,殺豬盤行為觸及刑法,涉嫌詐騙罪。「殺豬盤」案件出現以來,各大社交平臺為保障個人信息安全,打擊詐騙行為,維護平臺用戶權益,採取了註冊保護、人臉認證、威脅模型研判等多種安全措施,但在巨大的利益驅動下,不斷有黑產團夥嘗試繞過模型算法等攻擊方式,破解人臉認證等先進防範模式,企圖進行「殺豬盤」詐騙。
  • 重慶41個區縣反詐中心全面建成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更高效
    資料圖為重慶警方押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 重慶市公安局供圖 中新網重慶5月22日電 (記者 劉相琳)記者22日從重慶市公安局獲悉,該市41個區縣反詐中心已全面建成,梯級式反詐專業隊伍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將更專業、更高效、更徹底。
  • 重慶建成41個區縣反詐中心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更高效
    基層反詐中心的建成取得了初步成效,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破獲的本地電信詐騙案件同比上升9.54倍;破獲現行案件同比上升11.67倍。4月,九龍坡反詐中心聞警而動,破獲一起「殺豬盤」最新升級「裸聊」詐騙案;奉節反詐中心打掉一個跨10個省市的電信網絡詐騙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32人,初步核查涉案資金1000餘萬元。
  •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出租、出借銀行帳戶及支付帳戶等行為將受嚴懲
    於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進一步補充稱,「隨著網際網路和數位技術的發展,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活動日益猖獗。在數字時代,銀行帳戶、支付帳戶、電話號碼等是識別個人身份的重要資產,不法分子利用他人帳戶進行詐騙、轉移資產,因此帳戶的安全至關重要。」
  • Soul APP打造嚴密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剷除網絡詐騙滋生溫床
    作為一種長期存在於社會中的犯罪活動,詐騙犯罪一直備受社會關注。隨著網際網路飛速發展,近年,詐騙活動利用網際網路平臺提供的便利更日益趨於隱蔽化和多樣化,威脅廣大網際網路用戶的信息和財產安全。其中,網絡社交平臺因其即時交互的特點,成為詐騙活動的高風險領域。
  • 打擊網絡詐騙要「抓源頭」「抓末端」
    近日,市公安局公布的一組詐騙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份,全市通過偵辦平臺緊急止付個人、對公、三方帳戶10166個,止付金額2.57億元,凍結帳戶1067個,凍結金額1.48億元,向群眾交上了一份滿意的反詐成績單。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成為新型犯罪的主流類型。
  • 網絡新詐騙「代購」騙子多,交友軟體或社交平臺上不都是朋友
    鑽了社交平臺代購先付款後發貨的空子,假「代購」周某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實施網絡奢侈品代購詐騙7起,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記者近日從北京市石景山區法院了解到,目前這類新型詐騙犯罪主體呈現年輕化趨勢,而此案的7名被害人也同樣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代購。
  • 南寧警方「快查快打」打擊網絡詐騙
    本報訊(記者朱新韜)記者近日從南寧市公安局打擊網絡詐騙「快查快打」專項行動成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1月以來,南寧警方採取強有力措施全面擠壓網絡詐騙犯罪空間,取得豐碩戰果。
  • 杜拜近期網絡詐騙頻發,使用社交網絡平臺需謹慎
    據《海灣新聞》7月5日報導,杜拜近期發生多起交友軟體詐騙勒索案件,對此,杜拜警方稱使用網絡交友軟體的人群極有可能成為欺詐者的目標並提醒人們謹慎使用此類軟體。杜拜調查刑事事務的負責人表示,網絡詐騙隨著技術的發展而發展,欺詐者正在利用它來誘騙受害者。建議:當地的華人、華商保持警惕性,交友要慎重,最好不用社交媒體平臺與陌生人聊天;不要隨意打開不明或可疑連結;謹慎在網上交友,不要隨意向對方洩露自己的住址、身份、職業、財力以及家庭情況。
  • 曲沃新田村鎮銀行「打擊治理跨境賭博和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識詐防騙能力,做好廣大人民群眾安全防範教育,抵制網絡賭博,預防和減少電信詐騙案件的發生,近日,曲沃新田村鎮銀行開展了一系列打擊跨境賭博和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切實提高廣大群眾金融安全防範意識。
  • 河北從嚴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抓獲涉疫情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
    河北省公安廳供圖 中新網石家莊8月18日電 (黃歆堯)18日,河北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河北各級公安機關迅速成立戰時打擊涉疫情犯罪領導小組和破案專班,針對高發的網絡虛假售賣口罩等防疫物資詐騙犯罪開展集中打擊行動。截至目前,河北全省共偵破涉疫情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4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87名,查繳詐騙資金1513萬餘元。
  • 詐騙類型複雜化 手法精準化 地域跨境化 新形勢下電信網絡詐騙治理...
    黨中央、國務院對防範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通信聯絡作為電信網絡詐騙實施的重要環節,是防範治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信息通信行業承擔著行業源頭治理和配合打擊的重要使命。   實施渠道多樣手法翻新快   防範治理形勢嚴峻複雜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線辦公、居家上課、網絡購物等成為重要的工作學習及生活方式,詐騙分子趁機擴大用戶接觸面,更新升級詐騙手法、套路,電信網絡詐騙風險呈現明顯上升態勢。
  •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九頭蛇」,如何實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多名在一線戰鬥了十餘年的民警表示,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很大程度是和詐騙資金流賽跑:趕在詐騙分子轉移贓款之前查明資金流向,凍結涉案帳戶,才能挽回受害者損失。  詐騙資金流幾經「進化」。  最早是ATM。閩南安溪是中國大陸最早出現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地區之一。初期,一些重點鄉鎮出現詐騙分子排隊在ATM取錢的景象。
  • 湖北探索省市一體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新路徑
    編者按電信網絡詐騙防範難、破案難、追贓難,群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為此,湖北省公安廳今年9月啟動全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集中攻堅行動,整合全省優勢資源進駐孝感、仙桃、武漢黃陂等重點戰場,試圖破解基層打不透、防不準、管不住的問題。集中攻堅成效如何?
  • 莆田市公安局組織召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新聞發布會
    殺豬盤、兼職刷單、網絡貸款、冒充客服……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頻發,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段更是讓人防不勝防。10月23日上午,市局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我市今年以來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詐騙犯罪工作有關情況。
  • 「網絡眾籌平臺」卻成騙子的「詐騙」平臺,令人寒心
    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輕鬆籌」、「水滴籌」等網絡眾籌平臺,通過虛構病例的方式,騙取大家的「愛心」,謀取非法利益。深深打擊了大家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積極性,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近日,廣東羅定的王某就通過自學圖片修改技術,篡改去世女友的病歷,謊稱女友患有嚴重疾病,因家庭經濟困難無法支付高額治療費用,同時在多個網絡眾籌平臺發起愛心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