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虎群盛
平臺:老虎講骨
每年前交叉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損傷的患者數量高達25萬,常由外傷和運動性損傷所致,且ACL損傷患者關節炎的發生風險會增加,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ACL損傷的預後與患者骨骼發育成熟程度、自身狀況(體重、職業需要、運動能力等)、合併疾病、治療方案、臨床醫師決策等因素密切相關。
2014年9月5日,美國骨科醫師學會(AAOS)公布了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診療指南,從科學臨床研究的系統性回顧和通行的診斷治療方法而制定,共20條,根據推薦等級分為強烈(5條)、中等(6條)、有限(7條)和專家共識(2條)推薦四類。旨在為骨科醫師提供最佳推薦和指導,以改善ACL損傷患者的預後和生活質量。該指南的適用對象為骨骼發育成熟和未成熟的ACL損傷患者。
總體印象
在病史查體、磁共振檢查、重建方式、移植物類別方面取得了較為強烈的證據;在股骨隧道技術、手術時機、功能支具、術後康復等方面也有較好的證據支持;但在兒童前交叉韌帶損傷、保守治療等方面的推薦等級則有限;在交叉韌帶的放射學檢查和交鎖性膝關節的推薦等級屬於專家共識性意見。
具體條文
強烈推薦:5條
1.前交叉韌帶損傷的病史和查體
醫療人員應該在充分了解相關病史的同時對下肢進行骨骼肌肉檢查,對前交叉韌帶損傷做出準確的診斷。
推薦等級:強烈
2.前交叉韌帶磁共振檢查
磁共振檢查可以明確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診斷,並進一步發現其他韌帶、半月板或關節軟骨等合併損傷。
推薦等級:強烈
3.前交叉韌帶單束或雙束重建
關節內前交叉韌帶重建既可以選擇單束重建,也可以選擇雙束重建,兩者的術後結果相當。
推薦等級:強烈
4.前交叉韌帶自體移植物來源
關節內前交叉韌帶重建既可以選擇骨-髕腱-骨移植物,也可以選擇膕繩肌腱移植物,兩者的術後效果相當。
推薦等級:強烈
5.前交叉韌帶自體移植物或異體移植物
前交叉韌帶重建可以選擇自體移植物或處理得當的異體移植物,兩者的術後效果相當。但該結論不能外推至所有異體移植物或所有患者,如年輕患者或活動量大的患者。
推薦等級:強烈
中度推薦:6條
6.活動量多的年輕人的前交叉韌帶
活動量較多的前交叉韌帶撕裂的(18歲-35歲)年輕患者應進行手術重建。
推薦等級:中等
7.前交叉韌帶的手術時機
對於需要進行前交叉韌帶重建的病例,應該在受傷後5個月內進行手術,以保護關節軟骨和半月板。
推薦等級:中等
8.前交叉韌帶的股骨隧道技術
關節內前交叉韌帶重建在建立股骨隧道時既可以選擇前內側入路,也可以選擇經脛骨入路,兩者的效果相當。
推薦等級:中等
9.前交叉韌帶的術後功能支具
單純前交叉韌帶重建後不應常規使用膝關節功能支具,目前尚無支持其有效性的證據。
推薦等級:中等
10.前交叉韌帶和神經肌肉訓練
神經肌肉訓練可以減少前交叉韌帶損傷。
推薦等級:中等
11.前交叉韌帶術後物理治療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可以選擇早期康複方案、加速康複方案和非加速康複方案,三者的效果相當。
推薦等級:中等
有限推薦:7條
12.未成年人前交叉韌帶損傷
骨骼仍在發育的未成年人的前交叉韌帶損傷,應進行手術重建,以減少活動時的肢體功能受限和反覆關節不穩,避免可能造成更進一步的損傷。
推薦等級:有限
13.前交叉韌帶和半月板修復
對於前交叉韌帶撕裂合併可修復的半月板損傷,應該在對前交叉韌帶進行重建的同時對半月板進行修復,改善患者功能。
推薦等級:有限
14.前交叉韌帶導致的關節復發性不穩
有限的證據對復發性關節不穩的非手術治療和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可以減少關節的病理性鬆弛。
推薦等級:有限
15.前交叉韌帶保守治療
對於活動較少且關節鬆弛不明顯的患者可以選擇非手術治療。
推薦等級:有限
16.前交叉韌帶合併內側副韌帶損傷
對於同時伴有前交叉韌帶和內側副韌帶撕裂的患者,應對前交叉韌帶進行重建,對內側副韌帶撕裂選擇非手術治療。
推薦等級:有限
17.前交叉韌帶的預防性支具
不應使用預防性支具來防止前交叉韌帶損傷,它並不會減少前交叉韌帶的損傷。
推薦等級:有限
18.前交叉韌帶恢復運動
前交叉韌帶損傷或重建術後,無需等待特定的時間或獲得特定的功能才能恢復運動。
推薦等級:有限
專家共識:2條
19.前交叉韌帶放射學檢查
雖然還缺乏可靠證據,但工作組認為,對那些初步檢查發現(乏力、疼痛、交鎖)相關症狀和(關節積液、負重時關節不穩、局部壓痛、活動受限、病理性關節鬆弛)體徵的膝關節損傷病例,應該進行膝關節正側位X線檢查,以明確是否存在需要急診處理的骨折脫位。
推薦等級:專家共識
20.前交叉韌帶撕裂交鎖性膝關節
雖然還沒有可靠的臨床證據,但工作組認為,前交叉韌帶撕裂的患者如果因半月板移位撕裂而造成關節交鎖,應立即對膝關節行「解鎖」治療,以免出現膝關節固定性屈曲攣縮。
推薦等級:專家共識
指南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診療方案,而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對其診斷和治療進行相應的調整。臨床實際工作中面對的患者也不一定和指南中的情況完全相同,醫師應該根據個體情況對每位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做出獨立的判斷。該指南可供所有治療前交叉韌帶損傷的執業醫師和經過培訓的外科醫師閱讀,也可供決策者和其他實踐指南的制定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