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字韌帶,又稱前交叉韌帶,位於膝關節內,連接股骨與脛骨,主要作用是限制脛骨向前過度移位,它與膝關節內其他結構共同作用,來維持膝關節的穩定性,使人體能完成各種複雜和高難度的下肢動作。解剖和生物力學特點決定了前十字韌帶在人群分布、損傷機制及合併損傷等方面,顯現出與其他膝關節損傷不同的疾病特徵。文獻報導,美國普通人群的前十字韌帶斷裂發病率約為1/3000,而足球運動員每年前十字韌帶斷裂的發生率為60/10萬。對我國現役運動員的普查發現,前十字韌帶斷裂的發病率是0.43%。
前交叉韌帶斷裂示意圖
有身體衝撞或者高速度的運動,容易發生前十字韌帶斷裂。常見的受傷機制包括屈膝外翻傷,外旋傷,過伸傷等。常見的受傷動作例如足球運動中與對方球員對腳發生外翻傷,籃球運動中帶球過人時支撐腿膝關節發生急速扭轉發生外旋傷,投籃後單腿落地扭傷,滑雪運動中高速下滑時滑板插入積雪,運動員被絆倒發生過伸傷,都容易導致前十字韌帶損傷。一些群眾性運動,例如拔河、跳馬、跳箱等也容易出現前十字韌帶損傷。高能量的交通事故中的行人,騎電動自行車跌倒或是一些體質弱的人不慎跌倒,也可能導致前十字韌帶損傷。
一、25歲以內的專業運動員,18-35歲的非運動員;
二、男性發生率約為女性的2倍,但運動員中女性發生率高於男性;
三、一些特殊職業如軍人、舞蹈演員和雜技演員發病率高於一般人群。
新鮮前十字韌帶斷裂主要表現為:
(1)韌帶撕裂時伴有撕裂聲和關節錯動感,關節內出血,導致關節腫脹,疼痛,多數不能繼續從事原來的運動,甚至伸直和過屈活動受限;
(2)查體時浮髕試驗陽性,Lachman檢查鬆弛、無抵抗;
(3)膝關節核磁檢查提示:關節內積血,前十字韌帶腫脹或連續性中斷,可以看到殘端,股骨髁間窩外側壁或股骨外髁後方和相對應的脛骨平臺骨挫傷表現。 "
陳舊性前十字韌帶斷裂主要表現為:
(1)關節鬆弛不穩,患者在運動中有膝關節錯動感或打軟腿,不能急停急轉,不能用患腿單腿支撐;
(2)運動中膝關節容易反覆扭傷,疼痛,造成半月板損傷後甚至出現反覆交鎖;
(3)查體:Lachman檢查鬆弛無抵抗,前抽屜試驗陽性;
(4)膝關節核磁檢查提示:前十字韌帶連續性中斷,可以看到殘端,股骨外髁和脛骨平臺骨挫傷表現。時間過久的,韌帶的形態消失,出現骨質增生表現。
(5)KT1000、KT2000可以定量檢查膝關節前向移位的程度,與對側相比移動大於3mm以上;
(6)反覆扭傷的患者往往繼發關節軟骨和半月板損傷。
13個徵象:
後交叉韌帶近段與遠段的夾角,<105度時,提示前交叉韌帶斷裂。
平行於股骨髁間溝頂的線與前交叉韌帶遠段部分延長線形成的角度,正常為負值,其頂點位於後上方,若為正值,頂點位於前下方考慮前交叉韌帶損傷。
後交叉韌帶在股骨脛骨起止點最短連線(Y)與後凸最高點間的垂直距離(X)比值,X/Y>0.39時提示前交叉韌帶斷裂。
股骨外側髁和脛骨平臺外後側。
往期精彩回顧
本微信平臺屬於個人公益性醫學影像類學習平臺,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所有轉載視頻只用於基層教學使用,且明確註明授課專家姓名,不希望被轉載的原作者及老師可與我們聯繫,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