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排水又能降噪,
雨天行車沒有水霧和眩光現象……
這就是省交通集團所屬紫惠高速公路項目
量身打造的高品質路面。
記者近日從項目方了解到,目前項目路基橋涵工程已全部完成,路面工程已完成85%,房建工程完成88%,交安、機電、綠化等工程完成75%,預計2020年底通車。
重點路段「量身」打造排水路面
在紫惠高速T8標,實驗員將滲水係數測定儀底層密封固定在瀝青路面上,加入400毫升清水,按下水閘後,不到4秒,量杯裡的水迅速消失不見……這是紫惠高速根據路段特性使用的OGFC排水路面,俗稱「雨天乾燥路面」。實驗表明,路面排水係數達到5000毫升/分鐘。也就是說,將40升的水倒在1平方米的路面上,一分鐘內水就完全滲透下去,並從兩側排水溝排出。
不同於傳統密實型瀝青混凝土路面,該排水路面由空隙率超過20%的瀝青混凝土鋪築而成,雨水通過路面內部特殊的多孔骨架結構連通空隙迅速排除,能有效改善雨天「水飄」的現象,降低事故發生率。加上道路表面構造深度大,摩阻係數相對較高,可大幅縮短剎車距離;多孔特徵還使路面具備吸音功能,有效降低行車噪音。
「紫惠高速位於廣東省中部偏北,雨季長,對排水要求很高。從群眾安全出行考慮,我們排查出自然排水較困難、容易發生積水的隧道洞口、彎道等14處共8公裡的路面,經過反覆技術論證,最終決定在這些路段使用『雨天乾燥路面』技術,施工面積達12.3萬平方米。」紫惠高速總工程師吳玉財表示。
細節入手全方位打造「品質工程」
據悉,紫惠高速在建設過程中以打造「百年平安品質工程」為目標,注重細節管理,為人民群眾美好出行保駕護航。
除了在必要路段設置排水路面,項目還從路面結構的優質耐久、安全舒適、經濟環保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在排水性較好的主線路段採用耐久性和抗滑性能好的SMA-10和SMA-13路面結構,實現各種路面結構最優組合,提升司乘的駕乘體驗。此外,項目還應用一系列智慧科技設備和先進技術,進一步提升路面工程品質,保證道路的使用壽命。
紫惠高速是省重點建設項目,起點位於河源市紫金縣瓦溪鎮,終點位於惠州市惠陽區平潭鎮,全長77.41公裡,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100公裡,是聯通粵港澳大灣區和「一核一帶一區」兩大發展戰略的重要通道。目前,項目路基橋涵工程已全部完成,路面工程完成85%,房建工程完成88%,機電、綠化等工程完成75%。
紫惠高速與河惠莞高速惠州平潭至潼湖段相接,兩段高速都計劃在今年底建成通車。通車後,惠州市民可在市區直接上河惠莞高速,一路北上抵達河源紫金,用時約1小時。
紫惠高速往北還與河惠莞高速河源龍川至紫金段相接。河惠莞高速河源龍川至紫金段起點位於贛粵兩省交界處,與江西省寧都至定南高速公路對接。這意味著,市民以後不僅可以從市區經河惠莞高速直達河源紫金,還能一路向北到達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惠州將增加一條北上出省高速通道。
來源 | 惠州電臺、河源日報、東江傳媒網
「
【來源:HZTV第一直播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