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省內高速建設喜訊頻傳迎來建設豐收季,大潮高速公路、紫惠高速公路都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於本月底正式通車。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條向通車衝刺的公路吧!
大潮高速
梅州大埔至潮州饒平車程將節約1小時
大潮高速項目路面、交安、機電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計劃本月中旬完成交工驗收,預計本月底正式通車。
作為廣東省「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的大潮高速,北起梅州市大埔縣梅大高速,南連潮州市饒平縣瀋海高速,支線與福建省的雲平高速對接,路線全長120.77公裡,採用雙向四車道標準,設計速度100公裡/小時。
大潮高速通車後,梅州大埔至潮州饒平的車程將節約1小時,梅州潮州兩地居民的出行將更加便捷。同時,大潮高速將構建粵東北地區通往潮汕平原和潮州港的南北向高速通道,對於改善粵東北山區的投資環境,促進粵東北山區的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
近30項「微創新」推動項目高效建管養
大潮高速為典型的山區高速公路,隧道多、高墩多。項目全線大、中橋共92座,最高橋墩高達91.5米,路線形式多為典型的連續橋接隧、隧接橋。而施工地段地處山嶺重丘區,地形複雜,橋梁施工工程量和難度都非常大。
面對工期緊、施工難度大的情況,大潮高速項目組積極調配各方資源,不斷進行工藝優化,如製作了單人可操作的橋梁託架打孔機,便大大提高了機電託架施工效率。
施工人員用自製橋梁託架打孔機進行施工作業
針對高陂隧道洞口,項目組採用建養一體化施工模式,對車道指示器進行了改進,將顯示模組與電源、控制模塊分離安裝,電源、控制模塊集成在檢修道側壁的設備電源箱內,將原來的爬梯高空「問診」轉變為平地檢修,減少營運養護安全隱患,也提高故障處理時效。
施工人員在高陂隧道應用安裝電源、控制模塊分離式車道指示器
同時,為使項目建設管理安全高效,項目組利用無人機查看、GPS定位等先進技術把工地「搬到」電腦上進行管理,管理人員「足不出戶」,在電腦上就能直觀、全面掌握現場情況,助力「人海建管」向「智慧建管」轉化。
「大潮高速建設者在建設的過程中,通過「微創新」,不斷改進產品、提升施工工藝,最終形成近30個微創新成果,確保項目建設和通車營運後養護管理安全高效。」大潮高速項目組負責人介紹道。
紫惠高速
河源紫金到惠州車程僅需1小時
11月30日,在建設者們的歡呼聲中,紫惠高速主線瀝青路面攤鋪施工順利收官,這意味著紫惠高速進入衝刺通車階段。
作為廣東省綠色公路示範項目的紫惠高速,起於河源市紫金縣瓦溪鎮,終於惠州市惠陽區平潭鎮,全長77.41公裡,雙向6車道,設計速度100公裡/小時,是聯通粵港澳大灣區和「一核一帶一區」兩大發展戰略的重要通道。
紫惠高速通車後,從河源紫金駕車到惠州市區用時只需1小時,同時紫金前往廣州、深圳、東莞時間也縮短將近40分鐘,將大大縮短梅州、紫金等地通往珠三角的距離,有效改善粵東北山區的交通狀況,為沿線各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地方特色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交通基礎保障。
17項「微創新」護航路面工程質量
「設備微改造、工藝微改進、工法微改良,僅在路面工程施工過程中,項目應用了17項『微創新』,極大提升了工程品質。」紫惠高速項目負責人表示。
項目在水穩混合料生產過程中,獨創水泥過渡倉及螺旋電子秤雙計量方式,使水泥輸送穩定、精度高、無汙染;創新水冷式混凝土降溫系統工藝,全自動化控制高標號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提升混凝土質量;壓路機機械輪碾裝上傳感器,實時傳輸每階段的碾壓速度、溫度等數據。
工程師們使用路面抗滑紋理測試儀檢測路面小革新、小發明、小創造、微創新,兩條高速的建設者將巧思滲進建設中讓高速建設更智能化更綠色化。
目前,大潮高速、紫惠高速已進入通車衝刺階段,待年底通車後廣大車主將可以一睹它們的真容,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來源:廣東省交通運輸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