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年初,NIKE發布了威少最新一代球鞋 Why Not Zer0.3。外觀上來看的話,相比較於2代外觀更加乾淨利落,同時低幫的設計也使鞋子更加靈巧,很適合威少犀利的球風和暴力突破的打法,而百變的配色,也體現著威少對於時尚的態度。
如果滿分10分的話,我會考慮給他9分!
而本人有幸在2月初,中簽了一雙全明星配色,當時我立馬就入手了這雙鞋,現在就給大家帶來這雙why not zer0.3的實戰測評。
中籤絕緣體的中籤現場
我們先來看看,NIKE為新一代的威少系列又做出了什麼樣的改動?
首先呢,在外觀上,鞋幫高度相對前作來說降低了一些,在中段增加了一根魔術貼,來增強鞋子的包裹性和保護性,使得腳在鞋子裡更加穩定。然後二代一直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的鞋標緩震,這鞋標的特色不僅保留了下來,而且在三代,NIKE的設計師更加大膽的把他變成了,球鞋抗扭!
看完這戲劇性的鞋標位置變化,我們來上一點乾貨,因為我的那雙鞋多次實戰後有些舊了,我特地借來了我兄弟的黑金配色來做實拍。
1、在一雙鞋當中,大家最關注的就是中底配置,這一代的戰靴在中底配置上也做出了相應的升級,與二代一樣,前掌是一塊置於外底上方的大面積的ZOOM Bag 氣墊,可能上腳的時候沒有非常明顯的反饋感,但開始打球的時候,啟動時明顯為你帶來的迅速的反應,便是他最大的作用。相對於前作不同的是,NIKE還對於氣墊的受力點做出了針對性的切槽,使其反饋的方向更加的靈活一點,與ZOOM Turbo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相對於二代來說,氣墊位置設計的更加的合理,不會像二代一樣出現氣墊突出導致外底不平整,最後氣墊被磨爆的情況,這一點做出了極大的改良,但是後掌依舊與前作一樣,仍是亙古不變的phylon,沒有任何氣墊加持,僅有幾個衝孔,導致在僅是後掌落地的情況時,會有些許的震腳感。
前掌zoom氣墊的位置很是明顯
2、抗扭轉方面則是這雙鞋做的最好的地方,,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這一代有一塊巨大的異形TPU片,就這一塊異形的TPU片,讓這雙一代的抗扭轉能力要比前作高上一個檔次,不管是受到來自哪個方向的力,整個球鞋形變都會非常小。而且這一塊異形TPU的強度也非常大,之前我有了解到,很多人的why not zer0.2出現了斷底的狀況,這一作雖然仍舊是前後掌分離的設計,但這一塊異形TPU強度真是甩了前作TPU的加強筋好幾個檔次,實戰黨們再也不用擔心斷底的事情發生了。
大塊的異形TPU的強度也特別大
3、防側翻方面,這雙鞋的表現就比較的普通,雖然沒有做什麼特別的防側翻的設計,但由於這雙鞋的重心比較低,加上新增的魔術貼設計和複合多種材質的鞋面,讓這雙鞋的防側翻表現,屬於中等偏上。
中底很薄讓整雙鞋的重心很低
4、這雙鞋最為用心的地方,就是他的鞋面,鞋面多種材質的結合,配合他的中底設計,給人們最為直觀的感受就是那種狂野不羈,鞋面在前端外側呢,有一處很明顯的熱熔膠加固,鞋頭的保護是採用的一種人工的皮質,皮質上有網格狀的處理以及透氣孔,仔細的查看前端的網面,會發現其實是採用了一種雙層網面的設計,鞋舌附近呢,有一處動態與兩處非動態的鞋帶孔,這三處鞋帶孔加上魔術貼的設計,讓整雙鞋的鞋面支撐達到了優秀的水平。
前端明顯的雙層網面
鞋頭的兩處補強
5、這雙鞋在細節方面也是誠意滿滿,球鞋內部有類似內靴的設計,這樣的設計可以更加牢固的鎖住你的腳踝,後跟也有記憶海綿的填充,讓這雙鞋更加的跟腳,內襯方面使用的是植絨布,植絨布上也有打孔的設計,使其更加的透氣,而前兩作最讓人詬病的鞋舌,這一代也是進行了專門的處理,外側肉眼可見的大透氣孔,內側的小透氣孔,將前作的透氣問題直接解決
鞋楦方面是屬於比較寬的,對於寬腳的朋友們是一個福音。魔術貼的細節也做得非常好,它整體具有彈性,給予了我們自己調節的空間,外加上面還有一處jumpman的小加分項,後跟與球鞋的前端還有威少的個人logo,鞋面還有多處解構風格的縫線真的處處都是威少的「影子」。
內部的海綿填充
整齊的射出勾
6、外底採用的是與前作不同的」Z「狀紋路,抓地力表現呢屬於中等水平,後掌的球形外底上也有類似於歐文系列的延伸紋路,不會像1代那樣出現打滑的現象,而且不管是在內場還是外場都有不錯的發揮。
但是一定別讓鞋底沾上水或者太多灰塵,這樣的情況會使這雙鞋的抓地表現大打折扣,耐磨方面也是中規中矩,不是「橡皮擦」,但是也沒有人字紋那麼優秀。
鞋底的「Z」字紋路
球形外底以及延展紋路
7、重量方面,這雙44碼的Why Not Zer0.3的單只重量為398g,與我所擁有的球鞋相比較,歐文5單只44碼為411g,ZK10精英單只44.5碼為397g,curry4單只44碼為370g HyperDunk2016精英為413g,LBJ10asg單只44.5碼為490g,相比這些及其前兩作,還是做到了相對輕質化的改良。
8、對於實戰表現,我個人還是十分滿意的,我在塑膠內場實戰了一次,水泥外場實戰了三次,因為整雙鞋的重心偏低,給我帶來的貼地感十分強,再加上前掌的zoom氣墊加持,突破的助推感也在啟動的瞬間有很明顯的體驗,而且這雙鞋的前後氣墊差異感很小。
整體來說比較適合鋒線和後衛需要大量突破,後場快速推進,以及喜歡急停跳投的風格的球員,對於一些球風較為飄逸,愛做crossover等大幅度的橫向變向的球員以及一些定點投手和習慣顛投的球員可能不太友好。
截至3.25的凌晨5點,二級市場的價格呢男碼是500~800不等,GS款呢大多低於500,性價比很高,在這裡還是十分推薦大家入手的,畢竟相對於同一價位漫步雲端(大噓)的pg4還是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與歐文6相比也不分上下,各自有各自的優點,我也很看好這雙鞋能夠入選2020年最強實戰鞋和高性價比球鞋的前三名。馬上疫情就要結束了,不穿上一雙新的球鞋上球場,怎麼對得起自己去年的努力與付出呢?
以上便是本期測評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各位熱愛籃球的朋們友作一個參考。
UP鑑定,為鞋瘋狂的一群人,滿滿乾貨的球鞋鑑定公眾號。感謝各位點讚關注轉發
本期UP鞋評到此結束,大家記得點一點關注,轉發+在看,下次就不會迷路啦。UP鞋評,將一直為你帶來最專業球鞋測評,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