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處世4字訣: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往不戀。
曾國藩的為人處世智慧廣受很多企業家和老百姓的喜愛。行走職場,有的人患得患失,優柔寡斷,瞻前顧後,敗於心思太重;有的人隨心所欲,愣頭愣腦,敗於太過簡單。
人到中年,想明白這4句話: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往不戀,才能越混越好!
第一,物來順應
我有一個朋友,去年12月剛盤了一個店,裝修得非常精緻,一切都準備好了,結果從過年開始就沒讓開門。
前幾天,他已經在門上貼出了本店轉讓的通知,我說你這還沒開始呢,就賠上了半年的房租和裝修費,他笑笑地對我說「可能是我沒有緣分,沒有福氣開店吧」。
物來順應講究的是凡事要順應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不要逆風而行,強行改變。
古人云,順其自然。
尤其在當下:識時務者為俊傑。另一層意思指的是心態上面,即使遇到挫折遭遇失敗,也要坦然接受,有些人丟了職位,尋死覓活,有的人失戀對生活失去希望。
回過頭來看,也不過如此。
第二,未來不迎
這個時代,往往計劃要比變化快,沒有誰能夠完全的準確預知,所有的未來,所以我們對未來心懷敬畏,既不歡喜,也不過分擔憂。
我有一個朋友,從今年過年開工以來,由於出於安全的考慮,他每天無論在哪裡都戴著口罩,一個人上班,一個人下班,一個人吃飯,連開會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保護自己沒有錯,但過分謹慎,杯弓蛇影?就很麻煩了。
該吃吃,該睡睡,明天的事情明天面對。
第三,當時不雜
我以前有一個同事,他是一個腦子很聰明反應很靈敏的人,總是看她能夠同時處理很多的事物,能力也確實很強。
但跟他相處久了以後我就發現並不喜歡跟他合作,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在共同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總是容易中間停止去處理別的事兒。
在跟他談事情的時候,他總是一個微信過來就去處理微信上的事兒,然後把你晾在一邊,甚至有的時候事情還沒談完,就草草了事。
所以常常事情沒結果,行動無落實。
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可三心二意,朝三暮四,分身太多,必然什麼都做不好,在這個時代微信這麼方便,你若不開個靜音,將會永遠都在處理。
第四,既往不戀
偉大的毛主席有一句經典語錄「放下包袱,輕裝前進」。
人的包袱是隨著年紀一起增長的。過去的失敗,不要當成前行的桎梏,及時止損向前看,往前走,過去的輝煌不要變成束縛自己的牢籠,好漢還不提當年勇呢!
曾國藩留下了這4句話,16個字,道盡了為人處世的哲理。
作為中年人,活在當下,坦然面對所有的順境和逆境;作為年輕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順其自然,才能走得快,跑的遠。
以上4句話,對你有沒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