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常識】中國主要地貌分布

2021-02-07 超格教師

1.重力地貌

重力地貌是指山坡、谷坡和岸坡上的巖石風化破碎後,主要受重力及水( 地表水及地下水) 的作用下,發生不同形式的位移所形成的一些地貌形態, 稱重力地貌,如滑坡、倒石堆、巖屑錐、泥石流等。主要分布在我國山區。


2.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徵體現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現象。以廣西、貴州、雲南和四川青海(即雲貴高原)東部所佔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


3.黃土地貌

黃土地貌是黃土堆積過程中遭受強烈侵蝕的產物。風是黃土堆積的主要動力,侵蝕以流水作用為主。黃土塬、梁、峁等地貌類型主要由堆積作用形成;各種溝谷則是強烈侵蝕的結果。中國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厚度最大的國家。其範圍北起陰山山麓,東北至松遼平原和大、小興安嶺山前,西北至天山、崑崙山山麓,南達長江中、下遊流域,面積約63萬平方公裡。其中以黃土高原地區最為集中,佔中國黃土面積的72.4%,一般厚50~200米(甘肅蘭州九洲臺黃土堆積厚度達到336米),發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黃土地貌。


4.雅丹地貌

「雅丹」原是我國維吾爾族語,意為陡峭的土丘。雅丹地貌現泛指乾燥地區一種風蝕地貌,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衝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地貌組合。雅丹地貌以羅布泊(塔裡木盆地)西北樓蘭附近最典型。世界各地的不同荒漠,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韋沙漠在內,都有雅丹地形。


5.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由水平或變動很輕微的厚層紅色砂巖、礫巖所構成,因巖層呈塊狀結構和富有易於透水的垂直節理,經流水向下侵蝕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西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以中國分布最廣。


6.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海岸在構造運動、海水動力、生物作用和氣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種地貌的總稱。

根據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徵,可分為海岸侵蝕地貌和海岸堆積地貌兩大類。侵蝕地貌是巖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斷侵蝕下所形成的各種地貌。堆積地貌是近岸物質在波浪、潮流和風的搬運下,沉積形成的各種地貌。按海岸的物質組成及其形態,可分為沙礫質海岸、淤泥質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

主要分布在中國東部海岸線和海島岸線。


7.風沙地貌

青海高寒乾旱,位於西風帶範圍內,全年盛行高空西風,風力強大,柴達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以及青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區尤多西風和西北風,風速〉5米/秒(起風沙)的天數一般在50天以上;加上這些區域乾旱和半乾旱的氣候,植被稀少,巖石裸露,第四紀鬆散沉積物廣泛堆積,以及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致使植被遭到破壞,在風力作用下發育成各種風沙地貌。風蝕地貌以風蝕殘丘和風蝕窪地形式廣泛分布於柴達木盆地西北部,以冷湖一帶最為典型。


8.冰川地貌

我國西部高山區發育的現代冰川,按其活動情況可分為兩種:大陸性冰川(或稱冷冰川)、海洋性冰川(或稱暖冰川)。大陸性冰川受乾燥大陸性氣候影響,冰溫很低,冰舌表面以下的活動層溫度為-1℃到-10℃,冰內與冰下消融較弱,融水量小,冰流速度低,冰川剝蝕和搬運能力較差。海洋性冰川發育地區降水豐富,冰舌處冰溫接近0℃,冰內和冰下消融強烈,冰川流動速度大,冰川剝蝕和搬運能力強。根據冰川的形態則可分為:冰鬥冰川、懸冰川、山谷冰川(包括土耳其斯坦型冰川、複式山谷冰川、樹枝狀山谷冰川、寬尾冰川)、平頂冰川和高原冰川等。


9.流水地貌

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上遊和下遊地區及入海口。

相關焦點

  • 【今日常識】中國主要地貌分布
    1.重力地貌重力地貌是指山坡、谷坡和岸坡上的巖石風化破碎後,主要受重力及水( 地表水及地下水) 的作用下,發生不同形式的位移所形成的一些地貌形態, 稱重力地貌,如滑坡、倒石堆、巖屑錐、泥石流等。主要分布在我國山區。
  • 【公基常識小考點】中國的地貌
    (三) 分布主要分布於降雨稀少、植被稀疏、風蝕作用強烈的乾旱區和極端乾旱區的沙漠邊緣, 如西亞(特別是阿拉伯半島) 和中亞, 非洲撒哈拉沙漠和納米布沙漠, 北美西部荒漠地區、南美洲西部海岸荒漠區, 歐洲西班牙的埃布羅低地。中國主要分布在新疆羅布泊、哈密、疏勒河中下遊地區、柴達木盆地和內蒙古烏蒙等地。
  • 【五分鐘常識打卡】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相對集中分布在東南、西南和西北三個地區。除中國外,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中國分布最廣。  「中國丹霞」申遺系列提名的6個提名地全部分布在中國亞熱帶溼潤區,包括:  貴州赤水(青年早期)  福建泰寧(青年期)  湖南崀山(壯年早期,青壯晚年丹霞地貌均有發育)  廣東丹霞山(壯年期)  江西龍虎山(老年早期)  浙江江郎山(老年期)
  • 河曲地貌:從河曲馬的分布談起
    傳統上認為,中國有三大名馬:伊犁馬、三河馬、河曲馬。伊犁馬、三河馬分別產自今之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境內。河曲馬的產地,或許可以作為一個考題,來測試推理判斷能力。如果你不曾剛好記住了河曲馬的分布地帶,如何推斷分布地區。
  • 我國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單元和地貌類型?
    我國是一個地形地貌十分複雜多樣的國家,我國擁有幾乎所有的地形類型,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和山地等地形類型在我國都有大面積的分布。我國主要地形單元從地形角度來看,我國的「地形特徵」可以描述為「我國地形類型複雜多樣,以山地、高原地形為主,山區(丘陵、山地以及崎嶇的高原)面積廣大,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 世界喀斯特地貌分布區,為何世界喀斯特地貌看這裡
    相信很多人就算沒親眼看到過喀斯特地貌,也一定在學習地理的時候領略過它的風採。喀斯特地貌,是一種山水運動形成的地理奇觀,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叫做巖溶地貌,除此之外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等作用,形成了特別的喀斯特地貌。
  • 16種地貌——地貌大全
    主要發育於侏羅紀到第三紀,產狀水平或緩傾斜的紅色陸相地層中。以中國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境內的丹霞山為典型。具頂平、坡陡、麓緩的形態特點。丹霞地貌的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運動,它使部分紅層變形,並將盆地抬升。
  • 16種地貌——地貌大全(精品收藏)
    主要發育於侏羅紀到第三紀, 產狀水平或緩傾斜的紅色陸相地層中。以中國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境內的丹霞山為典型。具頂平、坡陡、麓緩的形態特點。丹霞地貌的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運動,它使部分紅層變形,並將盆地抬升。
  • [常識積累]中國地形常識
    中國的地形類型,無論是從成因來看,還是從形態來看,都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有被內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被撓曲下降的低洼盆地和平原。在溫暖溼潤的東部和南部,有各種各樣以流水作用為主的侵蝕和堆積地貌;在乾旱的西北,有以風力作用為主的沙漠景觀;在西部高山上,有別具風格的冰川作用的地貌;在西南部石灰巖分布地區,則有景色迷人的喀斯特地貌…。
  • 神奇地貌在哪裡——喀斯特地貌
    石芽其中、碳酸鹽類巖石在地表中分布最廣,所以主要分析碳酸鹽類巖石巖溶過程,碳酸鹽類巖石中,以石灰巖溶解度最高。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碳酸鈣並不溶於水,但當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時,碳酸鈣會與水和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生成碳酸氫鈣,碳酸氫鈣可溶於水並隨水流失,其化學方程式為CaCO3+H2O+CO2=Ca(HCO3)2,而這個過程是可逆的,當溶於水中的碳酸氫鈣滴落地表時,溫度壓力發生變化,會再次轉化為碳酸鈣並沉積。
  • 公共基礎知識:特殊地貌
    主要分布:中國、美國西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以中國分布最廣。《國家地理》雜誌評選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分別是:廣東省韶關市丹霞山、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福建省三明市大金湖、江西省貴溪市龍虎山、湘桂兩省交界處的崀山、甘肅省張掖丹霞、貴州省赤水市丹霞。
  • 【五分鐘學常識】中國三大丘陵
    每天五分鐘,許陽帶你上岸堅持打卡,厚積薄發定成公━ ━ ━ ━ ━ ━ ━ ━▼  今日常識  中國三大丘陵中國的丘陵約有100萬平方千米,佔全國總面積的10% 。自北至南主要有遼東丘陵、山東丘陵,黃土丘陵,川中丘陵、江淮丘陵、江南丘陵、浙閩丘陵和兩廣丘陵等。
  • 中國地形地貌最全的省份
    中國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上有西藏、青海,雲貴高原上有雲南、貴州,黃土高原上有陝西、山西,內蒙古高原上有內蒙古,這些省區都是不沿海的。廣西雖佔了雲貴高原的一角,同時沿海,但是又沒有大平原。河北省的壩上地區,是內蒙古高原的一部分,風景秀麗,是旅遊勝地。壩上高原屬蒙古高原的南緣,俗稱壩上高原,面積約1.60萬平方公裡,佔河北省總面積的8.5%。
  • 常識地理知識點:洋流分布及影響
    常識是行測考試必考的知識點之一,地理知識出現頻率也是比較高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會有所涉及。在自然地理中洋流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那麼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從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規律和洋流的性質及影響兩個方面來分析。
  • 黃土高原地質遺蹟景觀帶 丹霞地貌呈「S」狀分布
    黃土高原地質遺蹟景觀帶 丹霞地貌呈「S」狀分布 (1/5) "← →"翻頁
  • 高中地理地貌知識點匯總
    由巨厚的紅色砂巖、礫巖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巖洞和石柱等特殊地貌的總稱。巖石地貌類型之一。主要發育於侏羅紀到第三紀,產狀水平或緩傾斜的紅色陸相地層中。以中國廣東省仁化縣境內的丹霞山為典型。具頂平、坡陡、麓緩的形態特點。丹霞地貌的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運動,它使部分紅層變形,並將盆地抬升。
  • 【專題探究】冰川地貌是怎麼形成的?世界著名冰川地貌有哪些?
    冰川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屬於氣候地貌範疇。地球陸地表面有11%的面積為現代冰川覆蓋,主要分 布在極地、中低緯的高山和高原地區。第四紀冰期,歐、亞、北美的大陸冰蓋連綿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為寬廣的地域,給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遺蹟,廣泛分布於歐洲、北美洲和中國西部高原山地。分現代冰川地貌和古代冰川地貌兩種。
  • 河流地貌
    材料一左圖中圖示區域衝積扇的分布有什麼特點?思考哪些因素影響衝積扇的大小?衝積扇分布在河流衝出山口的位置。這主要取決於河流輸沙量的大小,河流上、中遊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會給三角洲發育提供充足的物質條件。(2)海洋的侵蝕搬運能力較小,使得河流攜帶大量泥沙,不易被波浪和海流帶走,在河海相互作用的河口地區沉積,促使三角洲的形成。(3)海濱地區地勢平坦,水深較淺對波浪具有消能作用,有利於泥沙淤積,促進三角洲的形成。
  • 2020行測備考:中國地理常識易考點匯總
    地理常識是公務員考試常考的內容之一。本文將其中重要部分總結出來,幫助考生複習備考。一、四大高原和盆地1、中國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內蒙古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也是最平坦的高原。內蒙高原西部是典型的風蝕地貌。
  • 我國16種地貌知識大總結
    由巨厚的紅色砂巖、礫巖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巖洞和石柱等特殊地貌的總稱。巖石地貌類型之一。主要發育於侏羅紀到第三紀,產狀水平或緩傾斜的紅色陸相地層中。以中國廣東省仁化縣境內的丹霞山為典型。較著名的區域有中國廣西、雲南和貴州等省(區),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爾卑斯山區,義大利和奧地利交界的阿爾卑斯山區,法國中央高原,俄羅斯烏拉爾山,澳大利亞南部,美國肯塔基和印第安納州,古巴及牙買加等地。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主要分布在碳酸鹽巖出露地區,面積約91~130萬平方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