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當自強——民間英雄,《黃飛鴻》系列

2021-01-12 孤雲野野鶴

1991年的春天,一個帶著顛覆氣質的中國故事在美國曼哈頓連續放映了一個月。

伴著強健的大鼓和《將軍令》有力的旋律,正在海灘上操練的一群精壯漢子,正如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

這個場景,自然會讓人想起梁啓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所描繪的「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主角的扮演者是憑藉《少林寺》轟動世界的武術明星李連杰。他迎來的是繼小和尚覺遠之後,職業版圖中具有地標意義的角色。近代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民間英雄黃飛鴻。

導演徐克也將借著這部系列電影以娛樂為包裝,繼續探索武俠片的可能性,甚至嘗試用電影,重新書寫中國近代史。

在李連杰成為新科黃飛鴻之前,香港電影已經有了兩位聲名顯赫的南拳宗師。

第一任黃飛鴻是關德興,從1949年開始,他參與拍攝了將近八十部《黃飛鴻》系列電影。憑藉這個記錄,他還成為扮演同一個角色次數最多的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

另一個是成龍。他在1978年,袁和平導演的功夫喜劇《醉拳》裡擔當青年黃飛鴻,這個角色也是成龍揚名香港乃至世界影壇的起點。如果說關德興扮演的黃飛鴻勝在數量多,持續時間長,影響力大,成龍塑造的青年黃飛鴻則贏在完成了一個頑劣少年的蛻變和成長,賦予他不屈不撓的品性。

那麼,李連杰的黃飛鴻就必須另闢蹊徑,既要有所區別,又得完成超越。幸運的是,李連杰遇到的導演是鬼才徐克。

與之前的黃飛鴻相比,徐克想要的不僅僅是個懂醫理,會拳數的民間俠客,更是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擁有「俠之大者」人格理想的歷史英雄。

閉關鎖國的東方雄獅,不得不在晚清,在堅船利炮的包圍下,睜開眼睛看世界。面對西方文明的衝擊,何去何從,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傳承改進?這是現代中國人必須回答的問題。徐克的黃飛鴻系列故事便是在這樣的歷史鏡片下徐徐展開的。

從英國留學回來的十三姨帶了一件洋玩意兒回來,鎂粉照相機,讓鄉裡鄉親見識怎麼拍照片。她和黃飛鴻是青梅竹馬的小夥伴,他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遠方親戚。

徐克安排的這個需要跨越中國式倫理的愛情故事將會在整個系列中通過試探,衝突,理解,融合,最後功德圓滿呈現一種中西合璧式的浪漫。

徐克的黃飛鴻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他所希望的中國人的形象,少年老成,平和持重,一襲素色的棉麻長衫,一雙傳統的黑色布鞋,既有民間英雄的灑脫,又不失南國文人的儒雅。

這身裝扮也和徐克對李連杰的評價,骨子裡就是一個古人,天然的合二為一,很容易收穫觀眾的好感與認同。故事裡,這個不怒自威的年輕人將要面對的內憂外患是海上強敵環伺,朝廷官員不顧百姓利益,一心保官求和。

自己身邊更是風波不斷,不僅有挾私仇總在滋事的沙河幫,也有為了揚名立萬步步緊逼前來踢館的山東拳師嚴振東。

在《黃飛鴻》系列的第一部裡,李連杰並沒有太多施展身手的機會,他甚至經常要用「武」字的本義「止戈」。

反倒是身邊的兩個小徒弟,憨憨傻傻的豬肉榮和英語比漢語更利索的牙擦蘇,能把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引申成一場聲勢浩大的群架。

製圖在支離破碎和萬象更新的時代裡,展示各階層中國人的生活剪影和精神狀態,是整個系列的開篇最為成功的地方。由此也不難發現,《黃飛鴻》系列電影的英文片名直接引用了《美國往事》的原因。徐克想要借著武俠片來記錄一個時代的「中國往事」。

緊接著上映的續集《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除了延續第一部家國天下的大主題之外,把矛盾衝突集中在了中文和英文的隔膜,中醫與西醫的碰撞上。

這一次,徐克讓黃飛鴻在十三姨的陪伴下,坐火輪車進省城,過隧道,吃西餐。

在中西醫學術交流會議上講授外國人根本聽不懂的中醫經絡原理,並因此結識了革命先行者孫文。

正好遇上打著扶清滅洋旗號的白蓮教來使館鬧事,黃飛鴻決定幫助孫文和他的同事陸皓東傳遞重要的消息和文件。這一次,李連杰終於有了充分的機會,但是他天資驕人的武術功底。

因為接受過紮實的基礎訓練,所以他的武打套路標準到位,他的動作更是將力量與美感結合在一起,從而成就了容速度,力度和柔韌性,三者於一體的中華武術之美,他的一招一式盡華美四五又瀟灑如風,展現出一種不動聲色的儒雅,最為典型的就是他為黃飛鴻設計的亮相。這個動作也成為後來無數功夫明星競相模仿的虛步亮掌式。

晚清大臣納蘭元述是黃飛鴻最強大的敵人,這個由甄子丹扮演的充滿古希臘式悲劇色彩的大反派,一邊假意安撫黃飛鴻,一邊唆使白蓮教在廣州街頭大肆破壞使館,燒砸教堂,甚至連收養在教堂裡學習英文的中國孤兒也不放過。

他學貫中西,武藝不凡,原本應該是大變革中最有施展空間的人才。他與黃飛鴻之間不乏惺惺相惜的情義,卻也無從改變命運的走向。

這對功夫驕子,在影片結尾處的精彩對決,尤其是納蘭元述的一套布棍,無疑代表了武術指導袁和平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最高成就。這一幕也成為中國武俠電影中最經典的動作場面之一。

也許是前兩部的主題略顯沉重,到了《黃飛鴻3獅王爭霸》,徐克和李連杰的合作似乎突然之間轉換了頻率。他們一起團體操練的場地從沿海的岸邊改成了紫禁城的午門廣場。他們在故事裡維護的內容,從革命的火種變成一塊代表獅王的金牌。

不變的是那首依舊剛健的《男兒當自強》和黃飛鴻自始至終從不使用殺傷性武器,他或者徒手或者持扇或者手握一柄西式雨傘,或者乾脆用脫下的長衫,圍巾,終結並取得爭鬥的勝利。總之,保持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王者風範。

如果不是在故事的前兩部李連杰硬橋硬馬的立住了,一個少年老成的黃飛鴻,只怕到了第三部觀眾一定會恍惚。這還是不是黃飛鴻的故事,也沒那麼容易消化掉相比前兩部配比明顯過重的插科打諢和爭風吃醋一類的喜劇元素。

徐克用充滿想像力的佛山無影腳和正義者恆勝這種簡單的手法輕鬆化解了電影中的矛盾與衝突。「黃飛鴻」這個自帶流量的大IP,經過徐克的重構與改裝煥然一新,成為二十世紀末中國電影觀眾心目中最喜愛的民族英雄。

李連杰借著「黃飛鴻」成為繼成龍之後又一個國際影星,而徐克則以家國天下為目標,用娛樂的方式接管了胡金銓之後的武俠世界。

相關焦點

  • 令人熱血沸騰的《男兒當自強》原來是古曲
    01與《黃飛鴻》相得益彰的《男兒當自強》上世紀九十年代,一曲《男兒當自強》隨著電影《黃飛鴻》被全體華人所熟知。歌詞熱血沸騰,飽含的昂揚氣勢與俠義精神,讓人對電影中的黃飛鴻形象產生認同,相得益彰。該曲同樣用奮發向上的的旋律表現著對未來的期盼,一句「男兒當自強」也成為男性自勵的名言。演唱者林子祥高亢的聲音充滿豪氣與激情,讓人熱血沸騰。正是因為詞、曲、電影的相得益彰,才能廣受大家歡迎。
  • 「傳奇」男兒當自強:「獅王」黃飛鴻的俠義人生
    其中就有廣東武師黃飛鴻。上世紀四十年代起,黃飛鴻的故事就被搬上熒幕,前後多達上百部,關德興、李連杰、甄子丹、趙文卓、彭于晏等人都出演過黃飛鴻,其中又以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和關之琳飾演的十三姨最為經典。據傳下面這張照片是黃飛鴻存世的唯一遺照。也有說這張照片並非黃飛鴻本人,而是跟他長得最像的第四子黃漢熙中年時候的樣子。黃飛鴻本人的照片在寶芝林大火中全部焚毀。隨著黃飛鴻系列電影的大賣,有媒體向其遺孀莫桂蘭索要照片,莫桂蘭只能拿出這張來。
  • 原創文章:男兒當自強
    每當響起由古曲《將軍令》改編而成的《男兒當自強》那雄渾的擊鼓前奏曲,我就熱血沸騰,久久不能自已。這一陣擊鼓聲,直擊我靈魂深處,我不禁細思歌詞:男兒當自強......做個好漢子......去開天闢地......為我理想去闖!它的終極正解到底是什麼呢?下面,讓我試著去解開這個疑問吧。
  • 最經典動作片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共5部,你都看過嗎?
    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之作,很精彩又不失真實、有趣,且武打動作流暢。李連杰塑造的黃飛鴻這個人物可以說是「空前絕後」——之前沒有過、之後也再無人超越,把鐵血錚錚的漢子黃飛鴻詮釋得入木三分。在《黃飛鴻系列》電影裡面,他一共飾演了5部。我們來看看是哪5部吧!
  • 「黃飛鴻」系列上百部,關德興獨攬八十多,本人並沒有那麼傳奇
    中國自古以來就崇文尚武,湧現的英雄人物也不計其數。得益於電影的興起和繁榮,眾多電影人便把他們的故事搬上了熒幕,比如葉問、陳真、霍元甲等人的英雄事跡都有人拍過。但拍得最多的,還要數黃飛鴻。
  • 黃飛鴻大電影總共有六部,黃飛鴻最強的對手是誰?
    黃飛鴻這個人物,總共衍生出了上百部電影,可以說堪稱華語電影第一大IP也不為過。然而在眾多黃飛鴻電影中,傳播度最高的無疑是徐克導演或監製的黃飛鴻系列,憑著精彩絕倫的打鬥場面以及精良的製作,在影迷們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黃飛鴻與武松,武學宗師對戰打虎英雄,你覺得誰更厲害一點呢?
    一代宗師黃飛鴻,一首《男兒當自強》,一個血肉豐滿的民族英雄的形象,歷來是影視劇的寵兒,飾演黃飛鴻的演員走馬換燈,換了那麼多個,真正能夠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只有李連杰一個而已,李連杰正氣凜然,英氣逼人的形象非常適合古代大俠的角色,而黃飛鴻無疑是李連杰眾多角色中最突出的一個,沒有之一
  • 一首歌,90後的回憶,三個人分別賦予了它生命、靈魂和英雄氣概
    我想,要是真的有那麼一首歌,應該是這一首——《男兒當自強》。正如有人調侃說,「此bgm一起,正在耕田的我們就如同開著航空母艦似的」,這一首歌承載著太多的東西。1992年,黃沾與徐克聯手製作了一曲《男兒當自強》,這歌因為電影《黃飛鴻》和《黃飛鴻Ⅱ男兒當自強》獲得金像獎、金馬獎,這是華語電影配樂上少有的。
  • 那麼多版本的黃飛鴻,哪個深入人心?李連杰還是趙文卓
    黃飛鴻電影的再次轟動,得益於九十年代初徐克重新打造的黃飛鴻系列。1991年的《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毫無疑問是徐克將功夫片和武俠片完美融合的裡程碑之作。據說關德興看過此片後大為驚嘆,因為新版的黃飛鴻已經不僅僅是人們印象中那個傳統武師,而是一個背負國家與民族,有著強烈愛國情懷的俠客。
  • 13個版本的黃飛鴻,大家都看全了嗎?可惜有兩位已經離世多年
    1、關德興版黃飛鴻系列電影,被譽為世界上集數最多的系列電影,而關德興則是主演這一系列電影最多的演員。關德興,中國香港影視演員,愛國藝人,他一生演了130多部電影,其中有77部都是黃飛鴻系列的。不過,關老師已經在1996年病逝,享年91歲。
  • 1993年,「黃飛鴻」題材泛濫,王晶拍不過徐克,卻贏了其他跟風者
    《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是1993年李連杰和徐克分道揚鑣後自主拍攝的黃飛鴻系列影片,由王晶執導,也是王晶和李連杰合作的首部電影。1、王晶惡搞版《黃飛鴻》,青樓版《將軍令》1993年市場口味逐漸開始拋棄了正統的新武俠,搞笑風格開始廣受歡迎。
  • 仁者無敵黃飛鴻:他身邊的朋友和敵人都在這裡
    《黃飛鴻》系列電影是整個香港最經典的功夫電影,電影不僅成就了李連杰功夫皇帝的傳奇,同時也成為了幾代人心中永遠的經典:李連杰的黃飛鴻,關之琳的十三姨,熊欣欣的鬼腳七還有莫少聰的梁寬,都成香港電影史上無法被超越的角色。
  • 男兒當自強,歌手林子祥由第一任老婆捧紅,再娶當紅女歌手……
    先讓我們回憶一下這首歌:傲氣傲笑萬重浪熱血熱勝紅日光膽似鐵打骨似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裡長誓奮發自強做好漢做個好漢子每天要自強熱血男子熱勝紅日光讓海天為我聚能量去開闢天地為我理想去闖(碧波高漲)又看碧空廣闊浩氣揚即是男兒當自強強步挺胸大家做棟梁做好漢
  • 1991年,李連杰「黃飛鴻」的輝煌下,五位知名導演跟風,部部慘敗
    最終這版《黃飛鴻》上映後以2967萬港元的成績,殺入當年票房前十。其後的兩部續集,《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票房4040萬港元;《黃飛鴻3:獅王爭霸》票房2746萬港元,成績皆不俗。隨著這三部曲的成功,香港影壇紛紛跟風效仿。
  • 李連杰為什麼近幾年拍電影越來越少,曾經的黃飛鴻,還能見得著嗎
    說起李連杰,在我們腦海裡第一個出現的應該就是他所扮演的黃飛鴻。但是,他第一部電影卻是《少林寺》,也讓大家從此記住了李連杰這個名字。我感覺還是李連杰把所飾演的黃飛鴻比較經典,是他把這個角色給演活了。每當我聽到男兒當自強這首歌的時候,都會想到李連杰所扮演的黃飛鴻。
  • 黃飛鴻晚年真實境況:寶芝林被毀,次子習武被殺,死後沒錢下葬
    文丨舞雩「傲氣面對萬重浪,熱血像那紅日光,膽似鐵打骨如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裡長……」這首《男兒當自強》作為徐克《黃飛鴻》系列電影的主題曲,在世紀之交紅極大江南北。這應該算是始終推尚「習武德為先」,從不恃強凌弱,堅持以德服人的黃飛鴻,唯一正確的選擇吧。/從武師走向英雄不過,民國武師那麼多,武藝在黃飛鴻之上的也有不少,為何是黃飛鴻被文學和影視作品看中?這要從他的徒弟,號稱「豬肉榮」的林世榮說起。
  • 嘉禾重拍《黃飛鴻》,韓國狂賣1000萬美元,李連杰不愧是票房福將
    有人會說是《西遊記》《封神榜》等文化瑰寶,其實都不是,真正能產出高票房徵服外國觀眾的是《黃飛鴻》。說起這個IP那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遠古版關德興就影響了幾代人,後來嘉禾重啟找來武術冠軍李連杰翻拍,這版的影響力更是空前絕後風靡全球。《黃飛鴻》系列是港片史上最偉大的題材之一,它的影響力可不是其他電影能相媲美的。
  • 電影《摩登黃飛鴻》12月7日愛奇藝獨家上線
    功夫喜劇電影《摩登黃飛鴻》籌備一年多,講述黃飛鴻意外來到現代都市,對抗邪惡組織的故事,其實這是勵志考取警校的主人公的一場夢境,最終主人公達成一直以來努力的夢想,順利被警校錄取。該片由演員易揚、曲尼次仁、楊政、何翔、杜姚等演員主演。
  • 1992年李連杰拍黃飛鴻,要找最能打的來演反派,徐克叫來一個高手
    在我看來就是李連杰的黃飛鴻系列了。當年的時候黃飛鴻系列第一部電影《黃飛鴻之壯志凌雲》剛一上映便獲得了大眾的一致好評,而且電影裡面李連杰精彩的打戲也是叫人稱快,深受大家的喜歡。當年的這部電影經李連杰這麼一演,黃飛鴻便成為了武打電影系列的經典。後來趁著第一步的熱度導演又開始準備拍第二部了。
  • 好音樂應該以《男兒當自強》之類為榜樣
    就像《男兒當自強》這首我們所熟知的老歌一樣。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如果勵志類歌曲排名次的話,《男兒當自強》應該拿第一。總之是覺得歌曲音樂應該是給人以某種力量的,像《男兒當自強》是完全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