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夏天來了,期末考試的腳步近了。過去這一年裡你有沒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呀?
學習有趣不有趣,就看方法對不對!
西交利物浦大學的同學們都知道我們提倡「研究導向型學習」,這種眾多大神牛人們都在用的學習方法讓你學習樂趣兩不誤。
那麼聽起來很玄乎的研究導向型學習到底是什麼?快來看看這些「offer收割機」們怎麼說~
許清如
生物信息專業2020屆畢業生
獲哈佛大學「計算生物與定量遺傳學」專業、卡內基梅隆大學錄取
後排右二為許清如,她所在的本科生團隊在2019年獲得iGEM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金獎
問:你怎麼理解研究導向型學習?
學生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老師提供框架和引導,學生自己填補枝葉並嘗試解決問題。
問:你推薦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態度可以隨緣一點,行動上不能佛系。多去折騰折騰,不要怕,機會是折騰出來的,現在是試錯成本最低的年紀。
避無可避的短板決定自己的上限,攻克的時候可能很長時間看不到回報,但是一旦克服帶來的是一個臺階的進步和益處。
劉方圓
傳媒英語專業2020屆畢業生
目前已陸續收到的錄取通知包括:
劍橋大學媒體與文化社會學碩士,2020年問: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傳播與媒體研究專業第一名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大學、排名第三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排名第七的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等。
問:什麼是研究導向型學習?
課堂學習,更多是一個接受新知識的過程;而研究導向學習是將知識進行運用,試圖尋求和發現規律,進而輸出某種形式的結果的過程,這個過程更具有自主性,也更有成就感。
問:有什麼樂趣呢?請舉例說明一下。
韓國最火的綜藝節目Running man裡藏著一個成功綜藝的模式,想不想把它找出來?一個熱門事件發生了,如何在紛紛擾擾的議論中解讀出各家媒體的觀點和態度?
馬嘉欣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20屆畢業生
獲杜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帝國理工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等知名高校研究生錄取
馬嘉欣同學的筆記
問:什麼是研究導向型學習?
我所理解的「研究導向學習」,就是把一個命題放在你前面,比如一個畢業設計項目,你要理解它的實驗原理、項目的創意點在哪裡,你為什麼要做,以及你將得到一個什麼結果、為什麼能得到這些結果……所有這些問題都是需要你自己探究的,這樣的研究過程對本科生是很有意義的。
問:你推薦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如果當前你沒有特別遠大的、堅定的目標,重要的是先做好眼下的事情,並堅持下來。比如做畢業設計:項目大致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到某個結點、我要做完哪些事情,心裡要清楚。只要認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才不會在未來某個時候感到後悔。
周伊寧
廣播電視學專業2020屆畢業生
獲2020年問: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藝術設計類第二的倫敦藝術大學時尚電影與數字媒體碩士專業錄取
問:什麼是研究導向型學習?
我認為研究導向型學習主要有兩個特點:第一個是像我們的FYP(畢業設計)一樣,你要自己確定研究方向和研究主題,自己去查資料,然後在研究的過程中和老師、同學溝通交流,不斷豐富、完善自己的想法;另一個特點是,比起項目完成的結果,你整個思考和研究的過程更為重要。
周伊寧的FYP邏輯圖
問:能不能分享下你的學習經驗?
對於我這種很注重實操的專業,我推薦的是發散型學習方法:先有廣度,再有深度,然後實踐。比如我會關注很多和自己專業相關的網站和社交媒體帳號,看上面介紹專業知識技巧的視頻,還有攝影師、設計師的獨立作品,從看到的這些內容中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基於這一點再去深入研究;研究之後自己再去做一些實踐的嘗試,帶著好玩的心態去做,這樣更能激發自己的信心和熱情。
看了這些學霸們的分享,研究導向型學習是不是也不再那麼玄學了呢?
今年,由西浦領導與教育前沿院(ILEAD)主辦的第三屆學生研究導向型學習大賽已經拉開帷幕,由西浦同學組成的60個學習小組在這裡展示和交流研究導向型學習的方法、成果和經驗。
來源: 西交利物浦大學 記者:寇博 石露芸 胡秋辰 新媒體:俞啟凡 監製: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