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越來越多的小朋友選擇邁入生物競賽這個大門,大家對生物競賽充滿興趣,但同時又對賽制、考察內容一知半解。
所以今天質心姐姐更新這篇「生競指南」以供大家學習參考,便於大家日後安排好學習計劃和節奏~
生物競賽分為聯賽和國賽兩次考試,部分省還有初賽和省選。
在全國生物學聯賽之前,部分省份會先組織初試。初試唯一的作用就是取得該省的聯賽資格。
聯賽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其章程中:允許高一、高二學生參賽,禁止高三學生參賽。
我們常常說的「省一」、「省二」、「省三」便是指聯賽獎。
省選是一個選出8名省隊成員的考試,選拔對象為獲得本省聯賽「省一」獎的同學。
省選有些省有,有些省沒有。省選的考試形式各省也不一樣,具體各省的情況可以詢問一下老師或者學長。
參加國賽的隊員都是各省的省隊隊員,由於各省隊均為8人,故一般每年大約有240人參加全國決賽,當年的承辦省可以組成兩隊。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在生物競賽中拿獎,就必須要知道生物競賽考什麼,難度如何。
部分省初賽難度接近高考,部分省貼近聯賽,所以有初試的省份同學還是要認真準備一下,當成聯賽前練手。
| 考試範圍:各省自主命題,每個省都不一樣。
聯賽的考試範圍比較廣,難度基本介於高考和全國生物學競賽之間。考試形式一般時間為2小時,試題120道,包括單選與多選,滿分一般為150分。從近三年的國賽來看,國賽整體難度和聯賽相當,只不過國賽題量更大,難題所佔比例會上升。同時微觀部分比例上升,宏觀部分比例下降。
| 考試範圍:
一般來說考試部分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實驗考試包括宏觀微觀兩部分,2018年的國賽考試內容及範圍如下圖:
其中,理論與實驗分數比例各佔50%,並分別對理論總分和實驗總分進行T-score計算,按T值後兩項分相加後的總分排定學生獎項,分數相同的情況下以實驗分高者為先。
💬以上是一般情況,今年疫情原因延遲,屬特殊情況,考試時間以官方公告為準。
| 生物競賽聯賽出成績的步驟:
每年出成績的時間都不一樣,同一年裡每個省出成績的時間也不一樣。根據這兩年各省出成績的時間,最早的省份大概在出評議稿之後兩周左右,供大家做一個參考。
| 如何查詢生物競賽的成績:
各省都有自己不同的查成績渠道,下面就把今年收集到的各省(不全)查詢方式列在下面表格裡,供大家以後查成績參考:
| 關於T值
現在生物競賽的成績都是以一個叫T值的數值來公布的。那麼問題來了,T值是個啥東西?
其實T值就是一種加權分,它能夠衡量同學所答題目的難易程度。那麼,關於T值大家需要知道的是:
聯賽T值分為四個部分(T1-T4,也即大家熟悉的四個模塊);國賽T值分為兩個部分(理論、實驗)。先獨立計算模塊T值,然後再按照模塊權重加和便能得到最終T值,所以如果模塊難度不同的話實際得分的權重也會有差異。
聯賽T值是分省統計的,也就是說大家都只跟省內的小夥伴們進行比較,其具體的計算方法如下:
T-SCORE 計算公式:50+10(X-M)/SDX是你的實際考試分數,M是本省這屆考生的平均分,SD是大家的標準差。總T值=25%T1+30%T2+20%T3+25%T4現在好多初中就有意向學習生物競賽的同學與家長,那麼在初中這個階段,我們需要看哪些書呢?📚超全生競書單!搞定這些,萌新衝擊省一不是夢!
如果覺得中考已無壓力且還沒有看過高中生物課本,那就瀏覽一遍高中生物必修一和必修二,先翻翻有個大概的印象和理解就行。
如果已經翻過了一遍甚至兩邊高中課本,可以看下《普通生物學》這本書。
此部分書單閱讀所需時間較短,適合半年之內速刷省獎。具體的書單點下方文章超連結即可
此書單適合於有一年以上長期投入且已閱讀上面書單的同學衝擊國獎。這部分書單給大家附上了經驗值,大家可以根據時間來挑選閱讀,相關書單點擊下方文章連結
除此以外,我們還挑選了80多本國外的生競教材,供目標更遠或學有餘力的同學學習。詳情還是點擊下方文章連結
生競學習是一個時間不定的過程,入坑的小夥伴目的和終點都不一樣,但是選擇了競賽,就是選擇了一種更努力和拼搏的狀態,希望明年的聯賽大家能夠得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