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記者從雲南省「 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題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雲南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2020年產糧1896萬噸,產量、單產都創造了建國以來最高水平。
十三五期間雲南省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093萬畝,糧食產量多年保持全國第14位。2019年鮮切花生產面積、產量位居全球第一,天然橡膠、咖啡、烤菸、核桃、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連年保持全國第1位,甘蔗、茶葉面積和產量穩居全國第2位。雲南省連續三年高規格評選表彰「10大名品」「10強企業」「20佳創新企業」,有機茶和有機蔬菜面積在全國均排名第1位。
目前,雲南省貧困地區已培育形成26個扶貧主導產業,形成了「縣縣有主導產業、村村有產業基地、戶戶有增收項目」的基本格局,對有發展條件的貧困戶實現產業全覆蓋,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達10771元。農民合作社達6.2萬個,家庭農場達2萬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1.1萬個,有力推動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農村電子商務全面提速,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突破100億元,年均增速20%以上,建成一大批「產業強鎮」和「一村一品」專業村鎮,促進了農民就地就近就業。
2015年到2019年,雲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是9.5%、高於全國0.7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增速已高於全國1.52個百分點。十三五期間,全省恢復灌溉面積72.67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01.46萬畝,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487,為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提供了有效供水保障。雲南省糧食年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360億斤以上,人均糧食佔有量380公斤以上,並補充耕地55.48萬畝,牢牢守住了8768萬畝耕地保護紅線。2016-2018年間,全省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221萬畝,全部實現了上圖入庫,林草產業總產值從2016年的1702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2522.56億元,年均增速14%,林草產業成為雲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
責任編輯:楊文明
作者:李會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