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投資巴新漁業項目,澳大利亞讀出別樣味道:「佔領澳領土」

2020-12-14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張繼丹】「中國即將在澳大利亞家門口建立一個重要的漁港。但是那裡沒有魚可釣。那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澳大利亞新聞網13日的該報導充滿了「挑刺」意味。報導所稱的「澳大利亞家門口」指的是巴布亞紐幾內亞西部省達魯島,「漁港」指的是福建省中鴻漁業有限公司在達魯島投資建設的「綜合多功能漁業工業園」項目。這一正常的中企投資項目被澳大利亞一些人讀出了別樣的味道。

中鴻公司在巴新達魯島投資建設「綜合多功能漁業工業園」項目備忘錄籤署儀式11月12日在巴新首都莫爾茲比港舉行。澳大利亞政府前巴新事務顧問傑弗裡·沃爾12月8日在澳反華智庫「澳戰略政策研究所」刊物發文稱,達魯市是距離澳北部最近的城市,在澳中關係緊張局勢下,巴新政府「悄悄通過」該項目,對澳國家戰略利益造成挑戰。澳大利亞新聞網13日稱,達魯市距離澳大利亞本土約200公裡,是個飽受衛生與社會問題困擾的小城,但它與位於託雷斯海峽的澳大利亞島嶼距離很近,因此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對於這樣一個地方,價值2億美元的投資將產生巨大影響。沃爾宣稱,對巴新漁業有一定了解的人士告訴他,達魯市附近並沒有商業漁場,這令他對中國投資項目的目的產生懷疑,認為中國可能想借漁船「佔領澳大利亞領土」。沃爾宣稱,中國漁民接受過軍事訓練,本質上是民兵組織,加上軍方的後勤支持,「在佔領領土方面可以不戰而勝」。

澳大利亞將南太國家當作其「後院」,對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合作高度戒備,經常說三道四。「澳大利亞與巴新關係正處在關鍵時期,中國則抓住每次機會在兩國之間插上一腳。」澳大利亞新聞網的報導稱,澳雖然在教育、衛生和其他領域投入大筆資金幫助西部省和達魯市,但對於經濟發展,尤其是在幫助提高當地人生活水平、協助中小企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等方面,澳做得遠遠不夠。

巴新漁業部部長湯姆上月在該項目的籤署儀式上表示,這個投資額很大的項目將給當地帶來就業,促進西部省和巴新經濟發展,是巴新的優先項目。西部省省長尤圖表示,熱烈歡迎中鴻漁業公司選擇到西部省投資。中國駐巴新大使薛冰表示,今年,巴新已經有77家企業被批准直接對華出口海捕產品。該項目必將提升巴新方綜合開發利用本國漁業資源的能力,促進西部省和巴新經濟社會發展。

中澳關係近年來不斷惡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表示,澳國內一些人固守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更多地視中國發展為威脅,並採取一系列涉華錯誤言行,這是導致中澳關係急劇下滑並陷入困難局面的根本原因。

相關焦點

  • 中企投資巴新漁業,澳大利亞又犯疑心病,澳媒擔憂:領土會被侵佔
    因為中國針對澳大利亞葡萄酒採取了反傾銷手段,被澳大利亞認定是一種報復手段。澳大利亞就試圖從各方面給中國「挑刺」。不得不說,澳大利亞媒體可真是「夠無聊。」澳大利亞新聞網13日在報導中指責,中國企業的投資其實是在變相佔領澳大利亞領土。
  • 中企投資巴新漁業項目,澳智庫:中國漁民實力強大,會佔領澳領土
    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1月12日,中企與南太平洋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關於在巴新達魯島投資建設「綜合多功能漁業工業園」項目的備忘錄,在巴新首都莫爾茲比港籤署。 巴新漁業部部長湯姆對此項目給予了高度肯定,認為其不僅可以給當地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而且可以促進該國西部省和巴新經濟發展,是巴新的優先項目。
  • 南太平洋屬於澳大利亞?澳媒質疑中企投資項目:侵佔了我們的領土
    南太平洋屬於澳大利亞?澳媒質疑中企投資項目:侵佔了我們的領土。巴布亞紐幾內亞距離澳大利亞本土有200公裡,是南太平洋上一個島國,這裡一直被澳大利亞認為是他們的「後院」,容不下中國在這裡摻合。此次中國投資的就是巴比亞紐幾內亞西部省達魯島,準備和這個島國開展漁業項目的合作。
  • 中企在巴新漁業項目威脅澳美聯合軍港?澳大利亞真正擔心的是龍蝦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網站12月15日報導,上月,福建省中鴻漁業有限公司在巴布亞紐幾內亞(以下簡稱「巴新」)西部省達魯島,投資建設「綜合多功能漁業工業園」項目備忘錄籤署儀式在巴新首都摩斯比港舉行。這一商業活動卻引發了巴新鄰國澳大利亞媒體的關注。
  • 造謠污衊無下限,澳政府顧問稱「中方這是要佔領澳洲領土」
    近日,針對中國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一個漁業項目,澳大利亞政府顧問竟然野蠻地給這個項目貼上了幾個醒目又極具煽動力的標籤:挑戰澳洲戰略安全、漁民的本質是民兵、目的是提供後勤支持、要佔領澳洲領土等等。這讓人怎麼回應?碰到如此胡攪蠻纏、肆意造謠的澳洲高級人士,真的讓人有種噁心到吐的感覺,吐槽都顯得無力,口水都感覺浪費。
  • 13億,中國對巴新漁業新增投資!澳大利亞為何「憤憤不平」?
    然而,就在雙方經濟交流日益密切之際,澳大利亞卻有意見了。中國對巴新漁業新增投資13億!澳大利亞卻做錯誤解讀?據《聯合早報》12月14日報導,11月中旬,中資企業福建中鴻漁業與巴新籤署備忘錄,該企業投資2億美元(約合13億元人民幣)在巴新西部省首府達魯島建設綜合多功能漁業工業園區。
  • 剛果取消澳企採礦權,澳媒:又和中企有關?
    澳企突然被收回鐵礦開採權剛果共和國是位於非洲中西部的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發展並不算太好,但是其資源十分豐富。剛果的地下資源十分豐富,這引得了很多外國的鐵礦石開採商來對其進行投資,其中澳大利亞的聖丹斯資源公司和赤道資源公司算是比較有名的。
  • 眼見中企領跑收購澳企案,莫裡森急了,要求政府贊助其他競標企業
    然而眼見中企領跑競標立即引起了澳大利亞政府的焦慮,急了眼的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很可能準備要在中企背後拉剎車 澳媒稱莫裡森之所以打算自掏腰包阻止中企中標,是擔心如果中國電信企業在南太地區站穩腳跟,會對澳大利亞的電信安全「造成不利影響」。
  • 雙邊貿易達38.33億美元,中國巴新達成新投資合作,卻招來澳不滿
    中國對巴新漁業新增投資眾所周知,近段時間以來,中澳貿易關係陷入僵化,中國對澳大利亞商品採取的一系列限制措施,讓澳大利亞承受了不少的經濟損失,為了避免損失持續擴大,澳大利亞一面向外尋求新的解決辦法,一面回頭向中國頻頻示好,希望中國能夠「高抬貴手」,解除對澳大利亞商品的限制,讓其能夠順利進入中國市場,再分一杯羹。
  • 非洲做出選擇:運礦鐵路合同給中企,同時收回3家澳企鐵礦開採權
    中澳關係轉冷後,澳大利亞鐵礦石開始逐漸退出中國市場,非洲也期待對華出口更多的鐵礦石。但是要想加大對華出口,首要就要解決交通問題,如今非洲國家拿出了解決方案。據金十數據1月4日報導,中企最近成功獲得幾內亞的鐵路配套項目,建設金迪亞隧道。隧道全長11.65公裡,是國鐵一級標準的兩單隧道,合同金額高達15.79億元人民幣。
  • 拿下非洲鐵礦開採權後,中企又籤運礦鐵路合同,澳大利亞靠邊站
    中澳關係轉冷後,澳大利亞鐵礦石開始逐漸退出中國市場,非洲也期待對華出口更多的鐵礦石。但是要想加大對華出口,首要就要解決交通問題,如今非洲國家拿出了解決方案。據金十數據1月4日報導,中企最近成功獲得幾內亞的鐵路配套項目,建設金迪亞隧道。隧道全長11.65公裡,是國鐵一級標準的兩單隧道,合同金額高達15.79億元人民幣。
  • 澳媒妄稱中國人「在嚴寒中掙扎」;中方發通知,又兩家澳企涼了
    作者:刺客澳天空電視臺主持人史密斯在一檔節目中幸災樂禍地表示,中國進口停止澳大利亞產品,他們以此為樂,但沒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10億中國人正在嚴寒中憤怒掙扎,就是因為中國幼稚地抵制澳大利亞的煤炭」在史密斯的報導中,澳大利亞滿載價值10億美元煤炭的船隻無法在中國靠岸,結果是中國「鬧電荒」,10億中國人 「在嚴寒中憤怒地掙扎」。澳大利亞的產品深受中國人的喜歡,但他們現在再也不能享受我們的產品,中國這是在「自作自受」。事實上,史密斯如果不說出這番話來,或許世界上沒人知道他是個白痴主持人。
  • 投資712億,澳企本想藉助蒙古銅礦重籤中國大單,蒙古卻不想合作了
    澳大利亞跟風美國,不斷觸碰中國底線後,中澳貿易關係開始轉冷,澳大利亞多達11類商品對華出口受挫,莫裡森只能眼睜睜看著中國市場拱手讓人。但壞消息是一個接著一個,銅精礦對華出口一再萎縮後,澳洲為了重振銅礦產業,試圖通過擴建蒙古國的銅礦以加大對華出口,就在近日,蒙古國也給澳大利亞當頭一擊,想要反悔,取消擴建項目。
  • 剛果共和國收回3家澳企鐵礦開採權,澳媒指控:可能與中國有關
    近段時間裡,在中國市場上「混」得風生水起的澳大利亞商品當屬該國的鐵礦石。不過,澳大利亞像是遭遇了上帝的玩笑一樣,即使澳鐵礦石在中國市場上相當吃得開,澳鐵礦企業也避免不了在別的國家碰壁的情況。剛果共和國收回3家澳企鐵礦開採權據澳洲財經見聞12月22日報導,剛果共和國在12月21日宣布,將收回聖丹斯資源公司、赤道資源公司等3家澳大利亞鐵礦石開採商在中非地區的鐵礦石開採和勘探權,並且將開採權轉交給桑加礦業。
  •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是領土大國,誰的地理環境更好?
    2020-06-08 21:38:04 來源: 泊君歷史站 舉報   在世界上的領土大國中
  •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是領土大國,哪個國家地理環境更好?
    在世界上的領土大國中,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無疑是最為相似的一對。兩個國家就像是一對雙胞胎,在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有著很多的相同點。首先,兩國都是地廣人稀的國家,領土很大,人口很少,加拿大面積998萬平方公裡,排名世界第二位,人口約3700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3.7人。
  • 中國推展巴布亞紐幾內亞簽署捕撈備忘錄 澳工黨:莫裡...
    面對工黨的抨擊,澳大利亞外交部長佩恩(Marise Payne)則回應說:「澳大利亞政府認真考慮了託雷斯海峽面對巴布亞紐幾內亞一側可能進行的主要漁業發展對澳大利亞利益的潛在風險。澳大利亞高級專員公署已經向巴布亞紐幾內亞漁業和海洋資源部長提出了我們的擔憂。當局和中國公司之間的諒解備忘錄所設想的任何規模發展都令人擔憂,因為這可能影響澳大利亞的漁業、環境和居住在託雷斯海峽的傳統居民。」
  • 「當美國哈巴狗,澳大利亞付出慘重代價」
    俄媒:在任何貿易爭端中,澳大利亞都將是唯一的輸家。「今日俄羅斯」網站12月15日文章,原題:與中國打交道時充當山姆大叔的哈巴狗,澳大利亞付出慘重代價 看起來,中國已經受夠了澳大利亞的兩面派和挑釁。北京已採取舉措抑制澳大利亞的一些主要商品,如葡萄酒、大麥、漁業和木材的(對華)貿易。(資料圖)中國是澳最大出口市場,因此手握大量籌碼,且似乎在所有行業都派上用場。坎培拉的出口收入損失每年可能達數千億美元。時機再糟不過了——受到疫情、野火和對華貿易下滑的共同影響,澳經濟30年來首次陷入衰退。對於這種狀況,總理莫裡森深表擔憂。他稱這是「雙輸局面」。不盡然。
  • 俄媒:當美國哈巴狗,澳付出慘重代價
    「今日俄羅斯」網站12月15日文章,原題:與中國打交道時充當山姆大叔的哈巴狗,澳大利亞付出慘重代價 看起來,中國已經受夠了澳大利亞的兩面派和挑釁。北京已採取舉措抑制澳大利亞的一些主要商品,如葡萄酒、大麥、漁業和木材的(對華)貿易。
  • 當美「馬前卒」被華教訓後,澳不願獨自承擔損失,決定對美企收費
    近日,澳大利亞推出了新的法案,決定對外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徵收新聞內容使用費,澳財長弗呂登貝格稱,如果外企不能與澳地方媒體達成協議,坎培拉將決定他們需要支付多少錢。弗呂登貝格還表示,這一改革屬於全球首創,有利於保護澳大利亞的媒體版圖,不受外企的侵害。其實早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澳大利亞就起草了相關議案,目前該法案暫時只針對美國的谷歌和Facebook,此舉引發了美企的強烈反對。而且一旦開了先河,未來各國可能都會要求美企支付相關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