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眼中,比北京更領先的德裡,長什麼樣?這3個景點不能錯過

2020-12-11 咖橙遊天下

##引子

德裡,是印度的首都,以2500萬的人口,位居印度第1名。

在這裡,最受歡迎的3個景點,當屬每個時代修建一截,每一截風格各異的,70多米高的顧特卜塔;所有宗教的可以在裡面禮拜,象徵著人類大同的巴哈伊蓮花寺廟;還有英國人按照法國的凱旋門,在一戰之後,為印度士兵修建的印度門。

今天,就來探索在印度人眼中,比中國首都北京,還要領先的印度德裡。

顧特卜塔:一個時代修一層

首先,來到位於德裡的顧特卜塔。顧特卜塔是一座建築風格非常獨特的建築,它融合了印度本土的藝術以及伊斯蘭的藝術,始建於1193年,高70多米,是一座很有歷史感的古塔。

從酒店出發,車行不久,就看到了這個路標牌,上下兩行字,分別用印地語和英語,寫明了顧特卜塔的名字。印地語還是蠻有特色的,好像被一根杆子串在了一起。

在印度,外國人買門票,要比本國人貴很多。這是因為定價時,考慮到了本國國民優先。買票之後,從大門裡走去。沒走多久,很快就看到了這座遠處的高聳壯觀的古塔。

繼續向前探索。在顧特卜塔旁,還有很多這樣的古代磚石遺蹟。這些遺蹟,以前曾經是宮殿的一部分,但是現在,已經年久失修,沒有辦法再住人了。

站在顧特卜塔的下面,仰望這座高塔。感覺它格外壯觀。塔底照相的遊人,和高達70多米的塔身相比較,更體現出古塔的直插雲霄。

仔細看,會發現顧特卜塔的建築風格非常有意思。由於顧特卜塔是不同時代的統治者組織修建的,所以每一段的設計都不相同。最底下一截,分別有圓柱形和稜柱形的塔身;中間的一截,塔身完全是圓柱形的;最頂上的一截,全都是稜柱形的。

走近塔身,可以看到上面鏤空的浮雕工藝真是精妙絕倫。工匠們在細節的刻畫上花費了很多心思,如此精緻而小巧的圖案,一定也是使用了非常精密的工具,才能雕刻出來的。此外,上面還寫了許多阿拉伯語的字母,因為顧特卜塔是一座伊斯蘭教的建築。

繼續向前,走到了顧特卜塔的後面,就能看到這樣的遺址。這裡很多建築,只剩下了殘垣斷壁,以及散落在一地的磚瓦。從依然屹立的顧特卜塔,可以想像出,這裡以前曾經輝煌而又壯觀的樣子。

在其中的一座充滿浮雕的拱門下,一架飛機飛來。看起來,就像是從拱門中間穿過一樣。古老的建築,和現代的科技,形成了一副完美結合的圖景。

蓮花寺廟:所有宗教匯聚一堂

離開了顧特卜塔,來到了德裡的另一個著名景點:蓮花寺。蓮花寺,是巴哈伊教的寺廟。巴哈伊教的寺廟,也被稱為靈曦堂。

巴哈伊靈曦堂,是一座非常特殊的建築。和其他的宗教不同,在巴哈伊教靈曦堂裡面,不論你信仰的是什麼樣的宗教,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在室內進行禮拜。

所以,也可以說蓮花寺是一座屬於所有宗教的建築。

寺廟通體白色,就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蓮花花瓣的設計,非常像雪梨的歌劇院外殼,採用了動感的弧線型。一個個的拱形花瓣,疊放在一起,從裡到外一共三圈,齊整而又精妙。

和印度其他的宗教建築一樣,來這裡必須要脫下鞋子,才可以進入參觀。曾經去過美國芝加哥附近的巴哈伊靈曦堂,那裡是不需要脫鞋子的。看來到了印度,一切宗教也要「入鄉隨俗」。

好在這邊有專門的寄存室,有專人來保管鞋子,不用擔心放在門口會丟失。

走進教堂之前,工作人員要求所有參觀者在蓮花寺內,手機關機,並且保持絕對的安靜,以便方便大家做祈禱和禮拜。

蓮花寺內禁止照相,也沒有人交頭接耳,安靜至極,似乎一根針掉下去的聲音都能聽到。除了人們走路的聲音,以及開門關門的聲音,什麼都聽不到。室內的空間非常寬闊,感覺容納上千人都不會顯得擁擠。

靜靜地在屋裡坐了一會,也思考了一會。之後,便順著人群的方向出來。可以看到,蓮花寺的一圈都有淡藍色的水池。人們可以坐在旁邊的臺階上,或望著池水和寺廟發呆,或思考事情。

在離開蓮花寺,在門口,還看到了這些刺梅。遍布尖銳鋒利長刺的枝幹上,居然能長出如此美麗嬌豔的花朵,一剛一柔的對比如此強烈,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在蓮花寺外面,可以看到印度典型的小吃攤販。小吃的價格不貴,每一份小吃只需要三五塊錢人民幣。但是在印度旅遊,衛生問題可是需要天天注意,頓頓注意的大事。所以一般的國外遊客,不太敢來這裡用餐。

值得注意的是,餐檯菜單上面,有一個二維碼。也就是說,在印度,即使是這樣比較簡單的小攤,也是可以採用手機支付的。看來,印度的掃碼支付,也在慢慢地普及,逐漸被大家所接受。

印度門:英國仿照法國,在印度修建

午餐過後,就來到了印度門。印度門,是德裡的重要象徵。它主要紀念的,是一戰期間,陣亡的將士。印度門乍一看,長得確實很像法國的凱旋門。

但是,它的頂部設計,比法國凱旋門更豐富一些;整體的顏色也是土黃色,而不是凱旋門的灰白色。

走近印度門,馬上能看到大量的遊客和小商小販。無論是遊客還是小販,大都是印度本地人。在這裡,只要待上一小會兒,就會很快圍上來一圈的遊商。

比如,賣手鍊的、賣鑰匙鏈的、賣冰箱貼的、賣照片的……甚至還有人拿著一個挖耳朵勺,想要提供採耳的服務。

實際上,如果你不想買什麼東西,就可以不理睬他們,直接走開就好了。不過,如果你跟他們說了話,詢問了價格,他們就會一直很有毅力地跟著你,直到你離開了這個景區,或是買了他們的產品,才會罷休。

印度門的表面,看似很光滑。但是把照片放大以後,就會發現,它的每一塊磚上,都刻滿了陣亡將士的名字,只不過字體確實非常細小,離太遠的時候,是肯定看不到的。

繞到了印度門的背面,整座建築從剛才陽光下的橘黃色,一下變成了暗黃色。印度門的底下,有幾團篝火,這些火焰一直都在燃燒的,目的是為了紀念陣亡者。這一點,和俄羅斯的烈士墓很相似。

順著印度門的出口往外走,會發現,外面的環境,明顯不如裡面那樣整潔。建材散亂地放在地上,旁邊有的小商小販隨意擺攤。比如照片中的小販,就在銷售包括楊桃在內的一些當地水果。

也有的小販賣類似於炸麵包的小吃。可以看出,小櫃檯上面也有二維碼,可以在手機上掃碼支付。旁邊的顧客頭上頂著一個白色的袋子,毫不費力。

這是由於,印度人有「用頭頂著重物」的獨特風俗習慣。

探訪印度的大型購物中心

離開印度門以後,距離起飛還有很久,於是就來到了機場附近的一個購物中心。

一進購物中心的大門,就看到了這幅描繪甘地的藝術作品。地面上,黃色、白色和綠色的花朵,象徵著當地的國旗。而甘地的容貌,並不是用筆畫出來的,而是用無數根黑色的線,勾勒出來的。

通過線的疏密,構成了明暗和輪廓,極具藝術特色。

購物中心,整體感覺和國內的差不多,只不過人要稍微少一些。

在逛了幾家商店以後,來到了當地的超市。在印度的超市,大部分的調料、零食都在國內從沒見過,香料的貨架,更是有數百種不同的調料。而這張照片裡,展示的是賣大米的櫃檯。

按照人民幣的換算,可以看出,這些大米價格差距挺大。比較貴的,一袋大概是90人民幣;而便宜的,要30人民幣左右。

由於國慶節剛過去不久,所以購物中心的各處,都用印度國旗三種顏色的彩帶,裝飾了起來。

在這裡,可以看到很多美國的品牌,比如Chili’s餐廳,是在美國常見的,一家經營辣味菜品的餐廳。而Cold Stone冰激凌店,則是在美國常見的冷飲店,經營冰激凌、蛋糕等產品。除此之外,購物中心裏面還有肯德基、麥當勞等美國快餐。

可以看出,美國的跨國公司在全球的商業布局,非常的廣泛。

新德裡機場,見證印度的驕傲——紡車

吃過晚飯之後,來到了位於德裡的機場。在德裡的機場,還看到了這個有趣的木質藝術品。它是印度傳統的紡車,是用來織布的。這座紡車,展現了印度的傳統文化。

據說,印度國父甘地,拒絕使用現代化的工業產品,包括工廠生產的衣服。於是就用這樣的紡車,為自己製作衣服。

因此,在印度,紡車不僅是傳統技藝的象徵,還是反抗殖民、追求民族解放與獨立的鬥爭的象徵。

經歷了又一次印度特色的「男女分開」的安檢之後,進入了德裡機場的裡面。可能是由於時間已經比較晚了,所以還開門的商店數量並不多。但是免稅店一直是燈火通明的,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和國內的機場不同,在德裡的機場裡面,到處都鋪滿了地毯,這一點很像新加坡的樟宜機場。雖然看起來地毯不是非常新,但是花紋和顏色也很有設計感,風格獨特。

在經歷了長達幾個小時的候機之後,登上飛機,正式結束了這次印度之行。

後記

一天的行程下來,我發現,雖然印度首都德裡的基礎設施、生活水平都要遜色於北京,但也擁有著許多獨具特色的人文景點、以及歷史悠久的古蹟。德裡,確實也是一座值得去探訪的城市。#一起雲旅行#

相關焦點

  • 三進德裡,感受印度人的幸福生活
    德裡是我們去印度的第一站,乘坐國航的紅眼航班,沒耽誤我們當晚的入住。第二天一早,首先去舊城區的紅堡,沿途看到破舊雜亂的街景簡直不能想像這裡是首都。清真寺佔地開闊,共有3個入口,其中東門尤為壯觀華麗。中心庭院鋪以紅砂石,可同時容納兩萬多名信徒。庭院中央是長方形水池,供信徒朝拜前清洗手腳。不管外面的街道多麼髒亂差,印度的所有寺廟裡面卻是異常乾淨,聖地就是聖地。寺頂的3個白色大理石穹形圓頂上,以鍍金圓釘和黑色的大理石條帶做點綴,圓頂中央的尖塔則為銅質。
  • 菲魯茲沙:他是德裡蘇丹國的國王,曾下達命令導致18萬印度人死亡
    德裡蘇丹國是建立於十三世紀初期的一個南亞強國,這個王國歷經了五個朝代,統治印度的土地長達三百多年,其君主為突厥人和阿富汗人。相比於印度最後的封建王朝莫臥兒帝國,德裡蘇丹國的知名度要低很多,王國統治者的名氣比不上莫臥兒帝國的皇帝,而對於南亞的印度教徒來說,德裡蘇丹國則給他們留下了恐怖的記憶。
  • 來到峇里島,一定不能錯過的幾個旅遊景點
    想必小編一說到峇里島,大家都不會陌生吧,因為很多人都會選擇到這裡遊玩,特別是今年來到這裡遊玩的遊客也是非常的多,很多朋友都有去峇里島的想法,但是第一次去峇里島,一定不能少的幾個景點,要不你都白去峇里島了,今天就讓小編給大家講一下峇里島的景點和遊玩的攻略,還有一些網紅打卡的地方。
  • 我國的「七彩雲南」,最不能錯過的3個景點,大家去過哪個呢
    很多人去過一次便會終生難忘,以至於變成心裡的結,很難解開,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下,我國的「七彩雲南」,最不能錯過的3個景點,大家去過哪個呢?第一個是崇聖寺三塔,有很多沒去過雲南的朋友,可能對崇聖寺的三塔不太熟悉,我從小就幾乎沒聽說過那個名字,這三個位於大理古城的高塔,雖然看起來有所節制,但卻是雲南最好的觀光景點。
  • 印天遊「花園城市」德裡自由行
    德裡腹地廣大,景點也分散在新舊德裡地區,基本上必須藉助交通工具才能暢遊各地。德裡物價低廉,遊玩這裡最好的方式是坐計程車或電動車。搭乘市內公共汽車遊覽並不是特別方便。       以紅砂巖建造的印度門,其地位宛如巴黎的凱旋門一般,是每位遊客前往德裡必留下紀念照的景點。印度門到總理官邸之間的垃圾啊帕特街,是一條筆直而寬敞的道路,每年的1月26日,印度的國慶閱兵儀式都在這條道路上舉行。
  • 來太原旅遊,一定不能錯過這幾個景點
    所以我們更應該走進它,了解它。東湖醋園山西以醋聞名全國,來太原怎能不來看看山西醋的發展歷史,學習醋文化,品嘗一口那陳年老醋呢?醋意正濃,一點醉人,那醋香、醋味濃香四溢、飄香十裡。地址:太原市杏花嶺區大東關街道辦事處馬道坡26號公交路線:乘坐9、864、3路等---東湖醋園自駕路線:府東街--敦化南路--馬道坡--東湖醋園圖片來源微博用戶--
  • 來韓國必去的景點,有「韓國夏威夷」之稱,你絕對不能錯過!
    對於男孩來說,可能去韓國的目的並沒有那麼簡單,除了看風景以外就是看美女了,而對於女孩來說,她們更傾向於在此地購買化妝品,其實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是旅遊的過程中順便的事,不過不能忘了來韓國的真正目的,那就是欣賞美景!
  • 來到波士頓旅遊,一定不能錯過這5個必去的著名旅遊景點!
    波士頓位於美國東北角,在大西洋沿岸城市,是具有現代建築城市,波士頓被譽為是美東地區的著名的度假城市,這裡不僅坐擁在海岸、有這令人傳頌的美食,還有在該地的高等學府哈佛和麻省理工學院,每年來波士頓旅遊的人數佔了美東地區的42%,那來到波士頓旅遊,有哪些是去必去的景點呢?
  • 「新德裡」與「德裡」,傻傻搞不清
    印度首都=德裡(Delhi)=新德裡(New Delhi)+舊德裡(Old Delhi)2. 印度首都=新德裡=新德裡+舊德裡3. 德裡(邦,相當於中國的省)=新德裡(印度首都)+舊德裡(德裡邦的另一部分)混亂吧?等小編跟你慢慢道來…… 經常留意印度相關資訊的朋友,可能會聽過「德裡NCT」和「德裡NCR」兩個概念。
  • 去莫斯科,最不能錯過的七大旅遊景點…
    首都莫斯科,這座遠近馳名的世界大城,除了有著濃厚的歷史與政治樣貌之外,還有別具特色的教堂、充滿異國情調的建築與華麗的購物中心,都是旅客們的必訪之地,現在就跟著巡哥一起來一趟莫斯科夢幻之旅吧! 建議天數:4天3夜,若是時間許可,可以再加上3-5天到周圍的金環古都,以及到聖彼德堡去參觀旅遊。
  • 被譽為「風車王國」的荷蘭,還有這3個熱門景點,第二個不容錯過
    說到出國旅遊,就不得不說到荷蘭這個國家了,有著「風車王國」的稱號,在這個國家,隨處可見的就是風車了,所以也導致了大家一說到荷蘭就會想到荷蘭,似乎荷蘭除了風車出名之外,什麼都沒有了一樣,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荷蘭除了 風車,還有很多不錯的旅遊景點,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幾個。
  • 去天津旅遊哪些景點不能錯過?這四個別具特色,讓你不虛此行!
    每一個城市都有他獨特的味道,如果說北京是個四喜丸子,瀋陽是盤餃子的話,那麼天津就是個麻花兒,勁脆又有點小俏皮。天津絕對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好地方,那麼究竟哪些景點是不能錯過的呢?小編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個超級有特色的,超級好玩的地方吧!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第一個:瓷房子。
  • 到湖南益陽旅遊,這五個景點不能錯過,喜歡的一定去看看
    到湖南益陽旅遊,這五個景點不能錯過,喜歡的一定去看看!洪山竹海景區:位於湖南益陽桃江縣東南面,總面積761.2公頃, 有洪山竹海、茶馬古道、八百裡洞庭等美景, 還有有名的「安化黑茶」、「蘭德茶」, 你可以自己體驗採茶,沏茶, 有名的景點有竹海紅樓、屈子祠、竹藝博物館、吟竹亭、觀竹樓、金盆庵、東林寺等。
  • 印度眼中的中國多窮?印度人:我們家家有摩託,你們單車還要共享
    ——愛因斯坦 印度作為曾經的難兄難弟,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但是在經濟與科技的發展面前,印度始終將中國作為對比的標杆,他們思考的不是如何發展自己,而是從一些非常奇特的角度找尋自己的優越感,如曾經的高鐵事件,但這些都不能阻礙印度人們要與中國同胞比高低,在他們眼中我們始終還停留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那麼在印度人眼中的中國多窮
  • 去坦尚尼亞不可錯過的景點
    放棄了動亂的土耳其,錯過了最美藍白的希臘和藝術之城的捷克,但不能阻擋旅行的步伐,帶上黃本本出發!滿滿的計劃總是趕不上無法預測的變化。
  • 印度旅遊五處必去景點,領略不一樣的印度風情,你去過幾處呢?
    但是近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印度的種種行為讓我們驚呆了,網友們也戲稱印度是一個「開掛」的國家,不過調侃歸調侃,印度還是有不少的美景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印度的五大著名景點,讓我們對這個開掛的國家有著更加深刻的印象,一起來看看吧。
  • 圍攻德國「施佩伯爵」號的英國戰艦,為何成為印度人的驕傲?
    文/滅霸他爸印度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英國殖民地,直到1947年8月15日才正式獨立,但獨立的第二年,印度就派出「德裡」號巡洋艦到東非的塞席爾和模里西斯等國大秀肌肉,炫耀武力,引起這些國家的不滿。「德裡」號巡洋艦被譽為印度的驕傲,不僅是海軍司令的旗艦,連總理尼赫魯也多次乘座外出進行國事訪問,如1950年6月,尼赫魯出訪印度尼西亞,乘坐的就是「德裡」號。
  • 封城94天,在印度德裡,患者被一家又一家醫院拒之門外
    但是當他們到達時,曼迪普·辛格稱他的嶽父被醫務人員拒絕了,儘管法律規定德裡的政府醫院不能拒絕急診病人。醫務人員說沒有免費床位。曼迪普·辛格說:「我們到達醫院時才過去30分鐘,不可能一下子1100張病床全被佔用。」
  • 德裡蘇丹國的三百年 | 小史 7.2
    第二節 德裡蘇丹國的三百年公元1206到1526的三百餘年間,德裡蘇丹國先後共經歷了五個王朝(統治家族),第一個是由突厥奴隸出身的將軍庫特布丁·艾伊拜克(Qutb al-Din Aibak)建立的馬穆魯克(Mamluk,意為「奴隸」)王朝,之後則分別是卡爾吉(Khalji)王朝、圖格魯克(Tughlaq)王朝、賽義德(Sayyid)王朝以及洛迪
  • 伊斯蘭教簡史(18):德裡蘇丹國和莫臥兒王朝
    阿撥斯王朝的版圖波斯人的復國不能算作徹底,黨政軍各機要單位雖被波斯人把持,但波斯人的精神世界被永久性地植入了伊斯蘭教義。然後,波斯人信著,信著,還真不把自己當外人了,接過阿拉伯人的槍,加速伊斯蘭東擴。這感覺就跟當年偽軍與皇軍一樣,偽軍出手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