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露:最「寒酸」的瓶裝水,1年賣出幾十億瓶,價格始終未漲只賣1元

2020-12-14 惜寒說史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央號文件》

炎炎酷暑的夏日,喝上一口冰礦泉水,全身燥熱的毛孔都會平靜下來。近些年來,礦泉水的品牌變得五花八門,讓人目不暇接,不過你知道嗎?我們口中統稱的礦泉水,其實並不全是礦泉水,這其中分門別類了許多種。

瓶裝飲用水大概可分為四類,分別是純淨水、天然水、礦物質水以及礦泉水。純淨水的代表選手有娃哈哈、怡寶,水源是過濾後的自來水;天然水的代表選手有農夫山泉,水源是地表水,即江河湖畔;礦物質水代表選手有冰露、康師傅,水源同樣是經過過濾的自來水,不過其中添加的有少許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礦泉水代表選手有百歲山、恆大冰泉、依雲,水源是地下水,即在特定地質構造巖層中的地下礦水。

冰露從飲用水家族異軍突起

我們常說喝白開水好,那為什麼瓶裝飲用水卻越來越暢銷、品牌還越來越多呢?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一是出門在外不一定每次都會帶杯水,瓶裝飲用水購買方便,便於攜帶。其二是前幾年,水環境汙染問題嚴重,家用自來水燒開後往往會帶有一層水垢,喝起來也鹹鹹的。而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因此便用瓶裝水代替了自來水。

人們對飲用水的需求在增加,制水產業的競爭也在增加,這些年發展下來,瓶裝飲用水的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即大家已經認準了喜歡喝的品牌,就算有別的新品牌加入,也很少有人再去選擇新品牌。然而有一個品牌的入侵,打破了這種現象,它叫做冰露,被稱為最"寒酸"的水,1年卻能賣出幾十億瓶。

深厚的"家庭背景"

冰露並不是一個"新人",它的老東家是飲料界"領頭軍"可口可樂公司,冰露是可口可樂旗下出品的礦物質水。短短幾年,它就已經成為中國飲用水市場主流產品之一。

可口可樂公司十分強大,據統計,全球每天大約有17億人次消費者在購買可口可樂公司旗下的產品,大約每秒就能售出19400瓶產品。除此之外,可口可樂公司是唯一一個全方位贊助在中國舉辦的特奧會、奧運會、帕運會、世博會、大運會及青奧會的企業,足以見這個品牌帶來的影響力。

冰露進入大眾視野是在2008年,得益於老東家良好的品牌形象,冰露被任命為北京奧運會唯一正式飲用水,成為奧運期間的"水中寵兒"。可口可樂是奧運會的頂級贊助商,如此不遺餘力的推廣冰露,足以見這家國際飲料企業對冰露給予的深厚期望。冰露最終也不負眾望,奧運會這種國際賽事吸引了國內外無數人眼球,為冰露帶來了極大的宣傳效果,讓人們瞬間就認識到了這個"身穿藍色外衣"的飲用水"小將"。

冰露突然大火起來,不過隨之有人便提出了質疑:冰露只賣1塊錢,安全能得到保障嗎?這也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當時市場上瓶裝飲用水價格至少也要2塊錢,冰露作為可口可樂旗下的產品,定價居然只有1塊錢。在2倍的差價之下,大家質疑之餘,也戲稱冰露是最"寒酸"的水。

讓大家產生這種疑問,無非是"便宜沒好貨"的心理在作祟,其實大可放心。冰露的生產工藝十分先進,使用了反滲透技術,多道精濾。全程封閉式生產罐裝,使用數位化生產流程,採取電腦監控,可以掌控產品的每一道工序。並且經過了多項品質檢驗,保證水質過關,不然也不能用作奧運會的唯一正式飲用水。

能火起來不是沒有原因的

冰露能夠在趨於飽和的飲用水市場中殺出一片天地,與可口可樂公司自身的品牌效應脫不開關係。但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等我們真正去了解冰露,就會發現它能火起來不是沒有道理的。

冰露不僅生產過程嚴格,而且目光放得十分長遠。冰露最令人詬病的是廉價的瓶身,所以它定價1元才被許多人吐槽"寒酸"。然而這廉價的瓶身卻大有學問在,它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理念。對比市面上其他種類的瓶裝飲用水,像是農夫山泉、百歲山、怡寶等,我們可以發現,它們的瓶身上手都很有"質感",比起冰露一使勁就容易捏扁的瓶身,質量要好上許多。

殊不知,冰露是故意設計這樣的瓶身,這種較軟瓶身的另一個名字叫做"環保輕量瓶"。顧名思義,這種材質既"環保"又"輕量",對人體健康無害的同時,只要將空瓶扭一扭,就能縮小佔據的空間範圍,很大的提高了回收效率。

而材質較硬的瓶身,靠人力改變瓶身難度較大,只能通過機器統一壓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回收的效率。

如今2020年了,冰露什麼都沒變,價格和12年前一樣,仍舊只賣1元,仍舊"身穿藍色外衣",瓶身仍舊一使勁就變形。但是消費者們的觀念卻發生了改變,逐漸由"便宜沒好貨"變成了"物美價廉"。造成這樣轉變的除了冰露自身不變的生產理念外,也與瓶裝飲用水市場的大環境有關。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比起10年前更注重生活水平了,從原本的注重"健康",到如今的追求"高端"。市場需求是產業發展的直接源動力,一些瓶裝飲用水品牌嗅到了市場風向,不約而同地向著"高端化"發展。然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原本2塊的飲用水換個包裝居然能賣到七八塊,這時回頭看看冰露,頓覺無比良心。

說到底,冰露能有如今的地位,它的穩紮穩打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高端水佔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多的今天,許多品牌水的也跟著漲價,只有冰露始終未變。瓶裝飲用水品牌紛紛去搶奪高端水的市場份額,反而忽略了一個問題,更多的消費者對於水的要求只有兩個:安全、解渴。

如果在同樣具備這兩個特點水中選擇,自然會選擇性價比高的水,冰露正是抓住了消費者的這一心理,所以始終不漲價,薄利多銷,才能在1年賣出幾十億瓶。

相關焦點

  • 低調的美國瓶裝水巨頭,被誤認是中國品牌,堅持賣1元年銷幾十億
    近幾年來,我國瓶裝水市場不斷擴大,在2013年時該市場的規模還只有1069.2億元,而到2018年時已經增長至1830.9億元。瓶裝水市場的火熱,也使得眾多業界巨頭紛紛湧現,百歲山、康師傅、農夫山泉等都是消費者如雷貫耳的品牌。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不少瓶裝水品牌開始在高端水領域做研究。但有一個品牌卻數十年沒有變過價格,堅持只賣一元,它便是冰露。一直以來,冰露帶給眾人的印象便是樸實,與百歲山等品牌相比,甚至顯得有些寒酸。
  • 10年了,冰露始終堅持一瓶水賣1元,現狀如何?
    我們先來談一下為什麼說冰露「寒酸」吧。因為在當下這個工業文明極其發達的今天,冰露是2010年推出的冰露環保輕量瓶產品,10年了,冰露的外包裝始終沒有更換過,質量好像還是那麼差,你還沒有成功扭開瓶蓋,結果瓶子就已經變形了。這一點也成為了冰露的最大槽點。
  • 最「廉價」的瓶裝水品牌,10年沒換包裝,10年也不漲價
    如今,市場上的瓶裝水定價均在2元以上,而冰露卻始終堅持1元的低價策略,並收穫了一大批忠實粉絲。除了定價低,冰露的包裝也透著廉價氣息。在其他瓶裝水品牌設計越來越高端化的時候,冰露依然堅持使用傳統的軟塑料瓶。
  • 瓶裝水中的「寒門貴子」,1元/瓶堅持10年不「漲」,成「銷量王」
    為了方便,很多人都會飲用瓶裝水,不僅攜帶方便而且乾淨衛生,巨大的需求量也帶動了瓶裝水市場的發展。據了解,去年整年中國的瓶裝水市場規模接近2000億元,而且按照當下的趨勢,未來幾年時間內,瓶裝水的增速將達到8%——9%,直到2025年中國瓶裝水的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元,可以說算是一個非常賺錢的「風口」行業了。
  • 瓶子一捏就軟,10年不換包裝,它在「一元水」市場卻「獨佔鰲頭」
    提起冰露,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便宜」,畢竟,從十年前起,一瓶冰露瓶裝水的價格便是1元,饒是在人們更加追求產品質量的今天,冰露依舊受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在「一元水」市場中,為何只有冰露呢?
  • 太原麥當勞:1元的「冰露」賣7元 市民直呼「天價」
    說起塑料包裝的「冰露礦物質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太原街頭的便利店、小賣部多數隻賣1元/瓶,可就是這樣一瓶水,在太原麥當勞餐廳卻身價倍增,成了7元/瓶的「天價」水。為何一瓶包裝簡單的「冰露」在洋快餐餐廳價格翻了7倍?「天價」水對消費者是否有失交易公平?
  • 太原麥當勞:1元的」冰露「賣7元 市民直呼「天價」
    說起塑料包裝的「冰露礦物質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太原街頭的便利店、小賣部多數隻賣1元/瓶,可就是這樣一瓶水,在太原麥當勞餐廳卻身價倍增,成了7元/瓶的「天價」水。為何一瓶包裝簡單的「冰露」在洋快餐餐廳價格翻了7倍?「天價」水對消費者是否有失交易公平?
  • 10年不換包裝,20年不漲價,為何一元水市場,「只剩」冰露一家?
    而所謂人可三日無餐,不可一日無水,為滿足人們的飲水需求,瓶裝水誕生了。近十年來,我國瓶裝水市場發展迅速,收入和利潤均在穩步增長。據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2018年,我國瓶裝水總銷售額從1069.2億元增長至1830.9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10%,儼然成為軟飲料行業最大的細分品類。預計在未來5年,我國瓶裝水銷售規模有望維持在8%左右的增速。
  • 中國「最寒酸」的一瓶水,有錢人都嫌棄它,換個瓶子卻身價倍增
    其中包括日本神戶天然礦泉水Fillico(約700元一瓶,每月限量5000瓶)、美國布嶺礦泉水BlingH2O(約1000元一瓶,最初只賣給著名演員和運動員)、凡爾賽宮供王室享用
  • 瓶裝水品牌之王:每日賣出2000萬瓶,淨利潤高達47億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消費升級的背景下,過去幾年我國瓶裝水銷售規模逐年增長。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調研報告顯示,我國瓶裝水銷售規模預計從2013年的1069.2億增長到2019年 2004億元。如今,我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瓶裝水消費市場。
  • 冰露取代康師傅一元水市場地位,走出一元的瓶裝水,回得來嗎?
    二來是隨著瓶裝水出現以來,水這中普通的資源忽然之間就插上了一雙翅膀從幾毛錢開始漲到一元錢,從一元錢漲到三元錢,馬雲曾經說過,未來世界上其實最貴的東西就是空氣和水。空氣這個商機目前還沒有出現,但是水確實成了一種利潤比較大的,足以讓很多業內人士實現財務自由。
  • 喜茶開賣瓶裝汽水,5.5元/瓶!餐企也開始跨行「奪食」!
    繼喜茶開創人均8-16元的「喜小茶」後,其野心早已不再局限於只開現制高端茶飲店,或是通過副牌走下沉市場。 「喜小茶」賣瓶裝飲料的布局更意味著:喜茶要開始跨界「打劫」,掘金飲料市場! 那它是如何憑藉新的思維路徑,切入飲料市場?
  • 中國飲料界「華為」,2元一瓶卻年賺200億,瓶裝水裡竟隱藏著暴利
    預計2020年瓶裝水銷售規模將突破2300億元。目前,瓶裝水市場排名前四位的品牌分別是農夫山泉、怡寶、百歲山和康師傅,市場份額分別為26.4%、20.9%、9.6%和9.3%,佔瓶裝水市場的半壁江山。瓶裝水究竟能有多大的利潤是許多人做夢都想不到的。這個數字以前一直被「隱瞞」著,如今不得不公開。僅從農夫山泉的收入就足以證明瓶裝水的利潤。
  • 瓶裝水究竟能多賺錢?2元一瓶能掙到這個數!農夫山泉有點「錢」
    瓶裝水究竟能有多大的利潤是許多人做夢都想不到的。這個數字以前一直被「隱瞞」著,如今不得不公開。僅從農夫山泉的收入就足以證明瓶裝水的利潤。農夫山泉的招股說明書就說明了瓶裝水究竟藏有多大的利潤。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農夫山泉的營收分別為174.9億元、204.75億元和240.21億元。
  • 最「成功」的瓶裝水品牌,打敗怡寶、百歲山,連續8年銷量第一
    說起瓶裝水品牌,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在第一時間想到農夫山泉、怡寶以及百歲山等。但在這其中,名氣最大、做得最「成功」的非農夫山泉莫屬。憑藉著「農夫山泉有點甜」和「大自然的搬運工」的廣告詞,農夫山泉幾乎成為瓶裝水界家喻戶曉的存在。
  • 該瓶裝水品牌怒砸60億,怎料知名集團都「帶不動」,只好悄然離場
    根據我們得到的資料所示,在過去的兩年之中,怡寶礦泉水異軍突起,一舉超越了娃哈哈,康師傅等老品牌,如今直接成為了國內第二大瓶裝水品牌。怡寶現在的銷量更是直接可以與農夫山泉相抗衡,並且還試圖與之「一較高下」,怡寶現在已經成為了國內瓶裝水市場中的一大批黑馬。而根據數據顯示,在2018年,農夫山泉的市場份額為26.4%,怡寶則是20.9%。
  • 我國「最寒酸」的礦泉水,有錢人「瞧不上」,年銷量卻幾十億
    在我國的礦泉水行業中,競爭非常的激烈,因為價格不同,所以受眾也不一樣,而礦泉水市場中,6塊錢是一個界限,以上就是高端產品,以下則是低端產品。 ,年銷量達到了幾十億。,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後,逐漸被大家所接受。
  • 知名經濟學家評A股財富:就是普普通通的四瓶水
    沒有隻漲不跌的板塊,所以我們今年上半年對白酒板塊相對謹慎」。深圳某私募消費行業研究員也向記者指出,「對於茅臺,我們原本預計2021年內或將達到2000元,但實際上比我們預期的早很多」。而預期的快速兌現就可能降低投資的性價比,他解釋稱,「按照茅臺目前的總市值2.5萬億和估值55倍來看,茅臺過去5年估值中樞在35倍左右。
  • 「最失敗」的瓶裝水品牌,花60億打廣告,卻巨虧40億潰敗離場?
    而所謂人可三日無餐,不可一日無水,為滿足人們的飲水需求,瓶裝水誕生了。近十年來,我國瓶裝水市場發展迅速,收入和利潤均在穩步增長。據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2018年,我國瓶裝水總銷售額從1069.2億元增長至1830.9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10%,儼然成為軟飲料行業最大的細分品類。預計在未來5年,我國瓶裝水銷售規模有望維持在8%左右的增速。
  • 中國瓶裝水生產商最成功IPO之一 農夫山泉受益於瓶裝水市場繁榮
    來源:參考消息【俄羅斯《導報》網站9月9日報導】題:中國瓶裝水生產商上市成史上最成功IPO之一(記者 馬克西姆:魯布琴科)9月8日,生產瓶裝水的中國企業農夫山泉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成績超過最大膽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