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央號文件》
炎炎酷暑的夏日,喝上一口冰礦泉水,全身燥熱的毛孔都會平靜下來。近些年來,礦泉水的品牌變得五花八門,讓人目不暇接,不過你知道嗎?我們口中統稱的礦泉水,其實並不全是礦泉水,這其中分門別類了許多種。
瓶裝飲用水大概可分為四類,分別是純淨水、天然水、礦物質水以及礦泉水。純淨水的代表選手有娃哈哈、怡寶,水源是過濾後的自來水;天然水的代表選手有農夫山泉,水源是地表水,即江河湖畔;礦物質水代表選手有冰露、康師傅,水源同樣是經過過濾的自來水,不過其中添加的有少許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礦泉水代表選手有百歲山、恆大冰泉、依雲,水源是地下水,即在特定地質構造巖層中的地下礦水。
冰露從飲用水家族異軍突起
我們常說喝白開水好,那為什麼瓶裝飲用水卻越來越暢銷、品牌還越來越多呢?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一是出門在外不一定每次都會帶杯水,瓶裝飲用水購買方便,便於攜帶。其二是前幾年,水環境汙染問題嚴重,家用自來水燒開後往往會帶有一層水垢,喝起來也鹹鹹的。而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因此便用瓶裝水代替了自來水。
人們對飲用水的需求在增加,制水產業的競爭也在增加,這些年發展下來,瓶裝飲用水的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即大家已經認準了喜歡喝的品牌,就算有別的新品牌加入,也很少有人再去選擇新品牌。然而有一個品牌的入侵,打破了這種現象,它叫做冰露,被稱為最"寒酸"的水,1年卻能賣出幾十億瓶。
深厚的"家庭背景"
冰露並不是一個"新人",它的老東家是飲料界"領頭軍"可口可樂公司,冰露是可口可樂旗下出品的礦物質水。短短幾年,它就已經成為中國飲用水市場主流產品之一。
可口可樂公司十分強大,據統計,全球每天大約有17億人次消費者在購買可口可樂公司旗下的產品,大約每秒就能售出19400瓶產品。除此之外,可口可樂公司是唯一一個全方位贊助在中國舉辦的特奧會、奧運會、帕運會、世博會、大運會及青奧會的企業,足以見這個品牌帶來的影響力。
冰露進入大眾視野是在2008年,得益於老東家良好的品牌形象,冰露被任命為北京奧運會唯一正式飲用水,成為奧運期間的"水中寵兒"。可口可樂是奧運會的頂級贊助商,如此不遺餘力的推廣冰露,足以見這家國際飲料企業對冰露給予的深厚期望。冰露最終也不負眾望,奧運會這種國際賽事吸引了國內外無數人眼球,為冰露帶來了極大的宣傳效果,讓人們瞬間就認識到了這個"身穿藍色外衣"的飲用水"小將"。
冰露突然大火起來,不過隨之有人便提出了質疑:冰露只賣1塊錢,安全能得到保障嗎?這也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當時市場上瓶裝飲用水價格至少也要2塊錢,冰露作為可口可樂旗下的產品,定價居然只有1塊錢。在2倍的差價之下,大家質疑之餘,也戲稱冰露是最"寒酸"的水。
讓大家產生這種疑問,無非是"便宜沒好貨"的心理在作祟,其實大可放心。冰露的生產工藝十分先進,使用了反滲透技術,多道精濾。全程封閉式生產罐裝,使用數位化生產流程,採取電腦監控,可以掌控產品的每一道工序。並且經過了多項品質檢驗,保證水質過關,不然也不能用作奧運會的唯一正式飲用水。
能火起來不是沒有原因的
冰露能夠在趨於飽和的飲用水市場中殺出一片天地,與可口可樂公司自身的品牌效應脫不開關係。但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等我們真正去了解冰露,就會發現它能火起來不是沒有道理的。
冰露不僅生產過程嚴格,而且目光放得十分長遠。冰露最令人詬病的是廉價的瓶身,所以它定價1元才被許多人吐槽"寒酸"。然而這廉價的瓶身卻大有學問在,它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理念。對比市面上其他種類的瓶裝飲用水,像是農夫山泉、百歲山、怡寶等,我們可以發現,它們的瓶身上手都很有"質感",比起冰露一使勁就容易捏扁的瓶身,質量要好上許多。
殊不知,冰露是故意設計這樣的瓶身,這種較軟瓶身的另一個名字叫做"環保輕量瓶"。顧名思義,這種材質既"環保"又"輕量",對人體健康無害的同時,只要將空瓶扭一扭,就能縮小佔據的空間範圍,很大的提高了回收效率。
而材質較硬的瓶身,靠人力改變瓶身難度較大,只能通過機器統一壓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回收的效率。
如今2020年了,冰露什麼都沒變,價格和12年前一樣,仍舊只賣1元,仍舊"身穿藍色外衣",瓶身仍舊一使勁就變形。但是消費者們的觀念卻發生了改變,逐漸由"便宜沒好貨"變成了"物美價廉"。造成這樣轉變的除了冰露自身不變的生產理念外,也與瓶裝飲用水市場的大環境有關。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比起10年前更注重生活水平了,從原本的注重"健康",到如今的追求"高端"。市場需求是產業發展的直接源動力,一些瓶裝飲用水品牌嗅到了市場風向,不約而同地向著"高端化"發展。然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原本2塊的飲用水換個包裝居然能賣到七八塊,這時回頭看看冰露,頓覺無比良心。
說到底,冰露能有如今的地位,它的穩紮穩打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高端水佔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多的今天,許多品牌水的也跟著漲價,只有冰露始終未變。瓶裝飲用水品牌紛紛去搶奪高端水的市場份額,反而忽略了一個問題,更多的消費者對於水的要求只有兩個:安全、解渴。
如果在同樣具備這兩個特點水中選擇,自然會選擇性價比高的水,冰露正是抓住了消費者的這一心理,所以始終不漲價,薄利多銷,才能在1年賣出幾十億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