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的基本修養:別讓情緒成為你進步的阻力

2021-01-17 小天的書桌

小天原創 | 轉載請私信

常言道:「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

在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人們對時常莫名湧上來的壞情緒,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為了解決「壞情緒」對我們的侵襲,今天這篇文章,跟大家聊聊情緒。

0101、別讓情緒成為你進步最大的阻力

學生時代,是不是總有一個十分努力,成績卻一直上不去的同學?

進入職場,是不是也有一個看起來很勤奮,但總是業績不高的同事?

在旁人看來,他們都上進且努力,可為什麼就是沒有效果呢?

朋友小A就是這樣,她是一家民企的HR,受疫情影響,公司效益接連下滑,雖然小A不斷地在想各種辦法,可是效果並沒有很大。

上班時間,她兢兢業業,下班後,小A也沒閒著,常常學這學那,在朋友看來,小A是個永動機,不斷地吸收各種養料,我們常常在想,像她這麼努力的人,一定可以幫公司渡過難關。

可沒想到的是,公司在前不久倒閉了,小A也被迫「離職」了。

在我們看來,她在努力奮鬥。後來我們才知道,實際上,她每天都在和自己的情緒做鬥爭。

「每天的情緒都讓自己坐立難安,雖然看起來學了很多東西,但是效率低得可怕,即使知道了「很多工作方法和技巧」,但並沒有什麼實質的改變。」小A說道。

這讓我想起這麼一個現象: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馬的腿上吸血,它們依靠吸食動物的血生存。

不管野馬怎樣暴怒、狂奔,就是拿它們沒辦法,不少野馬被活活折磨死。

動物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其實這種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極少,遠遠不足以使野馬死去。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每當有蝙蝠在野馬身上吸血的時候,野馬會感覺到格外的憤怒,而憤怒使野馬做出了一系列劇烈的跑動,試圖將吸血蝙蝠從自己的身上甩下來,用不了多久,野馬就筋疲力竭了,可蝙蝠卻還是牢牢地吸附在野馬體表。

於是,周而復始,野馬不停地憤怒,不停地奔跑,最後落了個力竭而亡的下場。

這就是著名的「野馬效應」。

情緒控制能力差的人,就像這匹野馬一樣,會被一些「小事」幹擾了自己,並將其無限放大,讓情緒佔據了大腦,帶來嚴重的內耗,讓自己整天魂不守舍,長此以往,元氣大傷。

世上本多風雨,可怕的是自己本身就是風雨的一部分,自己就是成功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別讓情緒成為你進步最大的阻力。

0202、壞情緒是怎麼產生的?

要想與壞情緒抗衡,我們先要知道,情緒是怎麼產生的?

情緒的產生,一般分為三個階段,我們借用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的ABC理論來解釋,這套理論最早應用於情緒管理領域。

顧名思義,ABC理論分為三個部分:

A, 指的是引發我們反應的客觀事實,也就是我們所遭遇到的事情;

比如和面試者約好了時間,他卻臨時爽約了;工作上出現了一個錯誤,把工資算錯了,等等。

B, 指的是我們對A的解讀和評價;

解讀就跟照片的濾鏡一樣,濾鏡不同,最終照片的效果也不一樣。

當工作上出了錯,有人是這樣解讀的:我真的太差勁了,我沒有辦法勝任這份工作,乾脆辭職算了。而有些人對於工作失誤的解讀是:幸好是在這一步出錯的,如果在更重要的環節出錯的話,這份工作可能就丟了,所以現在要趕緊改正這個錯誤,以避免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事實是一樣的,但是每個人的解讀卻大不一樣。

C, 指的是我們因此所引發的情緒和行為。

ABC理論,告訴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事實:人的情緒反應並不是直接由客觀事情產生,並不是因為我們遭遇了什麼,就該產生什麼情緒。

萬事在我們有情緒和行為反應之前,是通過了「B」,也就是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解讀和認知後才發生的。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對事情的解讀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反應。

所以,你還認為我們對於壞情緒沒有辦法嗎?工作失誤,就該心情不好?遇人不淑,就該沮喪?

不,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不同的「解讀」,來達到化解壞情緒的結果。

如果認為世界在刁難自己,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委屈。

如果認為世界在幫助自己,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意外之喜。

所以,許多看似是情緒的問題,實際上是觀念的問題。

0303、三步法:感知、識別、替換

要想抵禦壞情緒對我們的負面影響,很重要的一點——提升對情緒的感知能力。

換句話說,你要知道,每次壞情緒別的背後,你的「解讀」到底是什麼?

若我們能感知到每次壞情緒的侵襲,其實也就有了改善它的可能。

遇到公司效益差,心情鬱悶,是因為「公司沒有效益,我就沒法升職加薪」,那不妨替換成「如果我能夠想出解決的辦法,老闆肯定會大大肯定我的能力。」

遇到朋友背叛,是因為「我付出了真心,朋友卻這麼對我」,那不妨替換成「好在現在就認清了他的真面目,損友也不值得我付出真心。」

先感知你的情緒,再主動確認情緒背後的認知,並把它替換成合理的邏輯。這種方法,能夠解決大部分的壞情緒。

還有一個辦法,不妨把情緒寫下來。

我一朋友說,自己有壞情緒的時候,常常會把它寫下來,當自己再看一遍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為了這麼點小事情不開心,真是覺得有點小題大做。

曾看過這麼一句話:

「有的時候,有些事情不能盡如人意,隨了你的心願,就是在提醒你,你錯了,該拐彎了。」

壞情緒的產生,本質上來說,是對這個世界、對社會、對自我的不理解。

世界是怎麼運行的?萬物是怎麼作用的?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了解的越多,你就能放下越多越多執念,你的情緒也就越能自控。

多了解職場生存法則,你就知道如何借法則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不是怨天尤人,怪老闆傻X,怪同事太蠢。

每多了解自己一分,就知道自己更多的喜怒哀樂開關;

多了解世界充滿著多樣性,你就能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要活成一種模樣,更好地知道自己的位置,不會目中無人,也不會自作多情。

曾看過下面兩句話:

「你所有的壓力,是因為你太想要了。」「你所有的痛苦,是因為你太較真了。」

放下對他人完美的期待,放下對世界完美的想像,用更加真實的視角看待問題,會讓你少了很多壞情緒。

這也是更加直接的辦法——消除負面情緒的方式,不是等情緒來了再去控制,而是根本不讓負面情緒有可能出現。

與君共勉。

若本篇文章對你有用,歡迎點讚、轉發、收藏~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評論區交流。

關注我,持續更新!

作者介紹:小天的書桌,致力於提升思維,願閱盡天下好書,執筆走天涯。

相關焦點

  • 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是我們的修養不夠
    一、關於情緒1、情緒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以及相應的行為反應。現代心理學把情緒歸納為:快樂、憤怒、悲哀、恐懼這四種基本形式。本文僅談「憤怒」這種情緒。3、在職場上作為一個領導者和管理者,假如性情暴躁,動輒用怒目對人、遇事就暴跳如雷,可以肯定地說誰都承受不了。若這樣怎麼實施有效的管理工作?如果連自己的惡劣情緒都控制不了,你還能影響誰?控制誰?領導誰?
  • 職場中為什麼會爭吵?情緒疏導成為職場溝通難題,快收藏!
    ——《職場老手的情緒管理法》哈佛商業評論現今社會高速發展,溝通已成為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必須掌握的基本技巧,職場人際關係是 現代社會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人際交往和職場溝通能力成為當代職場人初入社會的必備素質。有能耐的人,不僅可以駕馭自己的情緒,更能疏導管理對方的情緒。
  • 在職場,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做到「五戒」,就沒人能小瞧你
    工作無小事,在職場,任何一件事情都值得我們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應該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地去完成。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管理好自己的心態和情緒,不要讓太多負面的東西影響和操控我們,這可以說是一條職場鐵律。
  • 修養,一個人最基本的素質之一,職場中尤為重要!
    修養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不論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上,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現象,雙方或為了某一件事情而爭執不休。可為什麼有的人明明更佔理卻不願意跟對方爭論呢?這是個人修養的體現。一個有修養或者是說有素質的人絕對不會和不在同一頻道的人爭辯。我特別注重一個人的修養和自我修養。
  • 在職場你可以興風作浪,但必須適可而止,沒有人替你負面情緒買單
    職場中,遇到得寸進尺的同事,該翻臉就和他翻臉,因為他不值得你遷就,你越忍讓他就越欺負你,你沒責任為別人的負面情緒買單。人渣不分男女,廢物不分年齡,我允許你興風作浪,但奉勸你見好就收。職場中不乏出現一些潑皮無賴,他們不學無術,還妄自稱大,總是想方設法把你拉入泥潭。雖說這種人在職場中傷害性並不大,但是,對有修養素質高的員工卻羞辱性極強,甚至會把團隊攪得一塌糊塗。霸道無理是草包無能的表現,一旦在團隊中被別人看穿了底細,就沒人願意和你合作共事,所有人都會離你越來越遠。
  • 感覺到阻力時,說明你有了進步的機會
    當我們對別人說吉利話的時候,總會說「祝你一帆風順,心想事成。」事實上,根本就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要想心想事成,也必須付出相應的努力和代價。很多人都是,直到自己變得成熟了之後,才明白原來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多,如意的事情少,也總會有人因此抱怨,不管想做什麼,不管想要達到什麼樣的高度,都會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和阻力。
  • 職場中人與人的差距不在知識,而是思維
    職場中,我們不斷的招人,找人的標準越來越高。各種管理培訓層出不窮,但這些就能得到優秀的人才,收穫想要的結果嗎?其實未必。知識很重要,但是比知識更關鍵的是人。管理,最根本在於執行,收穫目標。所有因素本質最關鍵的因素都是人。
  • 情緒穩定,是一個人難得的修養
    在央視新聞《夜讀》不久前徵集的2021新年願望中,很多人都提到了這個願望:希望在新年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人。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情緒穩定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是一項需要修煉的技能。有句話說:你可以表達憤怒,但不要憤怒地表達。生活的高手,從來不會讓情緒控制自己,而做出後悔的舉動。
  • 讓人舒服,是一個人最可貴的修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夜叔,ID:yeshuvi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演員田樸珺說:但凡能活得讓人忌妒,就別活得讓人同情。而高曉松卻在這個基礎之上進行了補充,提出了另外一個觀點:能活得讓人喜歡,就別活得讓人嫉妒。
  • 哲思| 情緒穩定,是一個人難得的修養
    在《夜讀》不久前徵集的2021新年願望中,很多人都提到了這個願望:希望在新年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人。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情緒穩定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是一項需要修煉的技能。有句話說:你可以表達憤怒,但不要憤怒地表達。生活的高手,從來不會讓情緒控制自己,而做出後悔的舉動。
  • 為什麼有些人毫不起眼,卻在職場混得風生水起?有3點細節很關鍵
    一、上班準時上班準時、無論何事都會守約是每個職場人士最基本的禮儀和素養。這兩點看起來很簡單,很容易達到,然而現實職場中,有很多人卻並不能好好做到。要麼壓根就不重視,要麼就是「兩天打魚,三天曬網」不能長久堅持。有些人認為,遲到幾分鐘,甚至於更久覺得不是很大的事情,反正大部分領導都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只要把工作做好,把問題解決就可以了。
  • 職場中,不會溝通的年輕人,與人相處要注意這幾點,別出錯!
    職場中,不會溝通的年輕人,與人相處要注意這幾點,別出錯!職場不是兒戲,現代社會下,網絡化的語言和職場生活的緊迫,有效正確的溝通方式在職場中更為重要。特別是千禧一代,在網際網路時代的衝擊下,這種情況更加泛濫。
  • 在職場,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控制了情緒!控制情緒,才能幹好工作
    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動物,所以很容易被情緒所左右或控制,這對工作繁忙的職場人士來說是一大忌諱。當大事小事接踵而至時,你一定會覺得煩躁不安;當工作屢受挫折時,你也許會心情沮喪;當工作無聊時,可能會百無聊賴,思想開小差。
  • 控制好情緒,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一個人會因為某件事情,或者某個人,而讓自己的情緒失控,那是因為自己還很脆弱,當你的內心足夠強大的時候,你的情緒就不會被任何東西,任何人左右。拿破崙說:「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還更偉大。」可見,有效的掌控情緒,才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在這浮躁的現實社會裡,誰的生活都不容易,宣洩情緒是本能,控制好情緒是本事。
  • 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做一個高情商的職場人?
    而焦慮只是我們在職場當中常見的一種情緒而已。負面的情緒往往引導人做出錯誤的判斷和行為,而積極的情緒不僅能幫助自己更高效地勝任崗位任務,往往還能推動個人在職場上更高水平的發展。 如何積極地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呢?
  • 職場中,討厭你的同事往往有這3種表現,別不信
    職場中,討厭你的同事往往有這3種表現,別不信我們在職場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同事。畢竟職場也是一個小型的社交圈子。所以在職場中我們也能看出有哪些人是能真正和我們處好關係的那種人。在職場中,很多時候我們自己的處事態度並不能成為我們在職場中生存好壞決定性因素。因為不管是什麼關係,人和人之間的情感聯繫都不是靠一個人完成的。
  • 在職場上,如果你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就不要去釋放你的情緒
    無論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別人的閒言碎語,你的地位和工資有時還會與你的家庭掛鈎,而類似於這樣的話,聽起來也額外的刺耳,於家人而言,也是一種外界的被迫壓力。在我周圍的同事和朋友,常常會聽到他們哀嘆人生,埋怨職場生活總是不能稱心如意。但是我們心中也依然懂得,職場上並不是家裡,不是你發脾氣的地方。不知你們所理解的情緒和我所理解的情緒是否會如出一轍?人有七情六慾,有情緒是作為人的一種本能反應,「本性難移」這一句話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等自己經歷了改變性格這一環更是有所體會。
  • 職工微課堂|辦公小秘籍,職場優秀人具備的三種基本技能
    辦公小秘籍每周關注「辦公小秘籍」系列,帶你「省時一整天,效率升三倍,辦公不求人」今天,小編將用簡練的語言為大家總結職場優秀人具備的三種職場技能。情緒管理,洞察自己情緒,增加積極情緒體驗,提高工作效率。壓力管理,調節壓力水平,提升績效。辦公所整理術,有條理整理辦公用品及電子文檔,減少查找時間,提高效率。
  • 職場人如何構建你的底層作業系統?
    你不一定要成為最專業的,但是你要成為最不可取代的。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化,工種越來越零散,技術更新越來越快,作為職場人,要想不被公司淘汰,就需要修煉自己的底層作業系統,這樣無論環境怎麼變化,你都可以巋然不動,這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構成底層作業系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問題解決能力,學習能力,情緒控制能力,溝通能力。
  • 華為的「惶者生存」,說出了為什麼很多職場人進步神速的終極秘密
    回到我們每個人自身的成長和進步,也是一樣的道理。要想能夠每天都能夠有所成長和進步,早日成為公司升職加薪的對象,也必須解決2大問題:第一,我們成長和進步的動力從哪兒來?在同一個崗位上的不同人,做的事情差不多,但你會發現,每個人的成長速度差別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