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錢豹到俏江南,盤點這些年衰敗的知名餐飲

2021-01-18 餐飲微閱讀

本文轉載自:新京報

創意圖片/記者 王遠徵

6月底,北京最後一家金錢豹關門停業。7月3日,新京報新食品周刊微信率先報導了北京金錢豹最後一家門店停業情況(見綠松鼠微信《北京最後一家「金錢豹」已停業!供應商上門討債稱其拖欠2000萬元》)。

作為曾經的高端自助餐飲明星,金錢豹的沒落引發社會關注。事實上,金錢豹的衰落只是高端餐飲近幾年的發展縮影——俏江南上市失敗易主,從鼎盛時期的80家門店縮減為44家;湘鄂情2013年出現大面積虧損,最終以1億元的價格轉讓其系列商標;淨資產曾達到18億的淨雅也陸續關門閉店……

據業內人士透露,大眾餐飲目前已經完全佔領市場,已經存活下來的高端餐飲也正在轉型。品類諮詢董事長唐十三分析認為,跟不上消費者需求變化是一些高端餐飲品牌衰落的主要原因。

俏江南:幾次易主傷品牌

俏江南於2000年由張蘭創辦,2007年銷售額達10億元左右。2008年,俏江南引進鼎暉資本2億元,並一度嘗試在A股、H股上市,但均宣告失敗。財務狀況不佳的俏江南被迫在2014年「賣身」CVC,此後鼎暉資本撤離。

業內人士曾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俏江南被CVC接手後,經營管理沒有起色,反而出現了門店擴張速度放緩,菜品、環境、服務下滑等問題。俏江南內外環境都不容樂觀,短時間內業績難以反轉,市值或繼續縮水。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俏江南曾有80家直營門店,目前在其官網上僅查詢到44家門店。

2015年,CVC因未如約向銀團償還1.4億美元收購貸款而出局,俏江南被香港保華接手。2017年,俏江南長沙一分店被曝後廚髒亂差,創始人之子汪小菲發聲指責CVC和保華接手俏江南後業績下滑,傷害品牌。

湘鄂情:轉型有誤成敗因

湘鄂情2009年上市,2011年達到盈利峰值0.93億元後,於2013年出現大面積虧損,虧損額達5.64億元。此後,湘鄂情開始向大眾餐飲和團餐轉型,不過除團餐業務有一定盈利外,其他業務仍處於虧損狀態。

為籌集償債資金,2014年底,中科雲網將「湘鄂情」系列商標以1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深圳市家家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同時,湘鄂情開啟關店潮,2015年其北京16家門店中已有12家關閉。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湘鄂情的轉型嘗試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面對2012年後高端餐飲業的不景氣,湘鄂情沒有從餐飲市場的新變化中尋找新的機會,不在管理和營銷上做出改變,卻盲目追逐轉身網際網路和環保行業,其幾次轉型效果都不理想。

2017年6月19日,中科雲網稱欲回購「湘鄂情」商標,同時創始人孟凱希望通過「湘鄂情小館」和「湘鄂情八大碗」兩個新品牌發展大眾餐飲。

淨雅:高成本低利潤難競爭

淨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經營膠東活海鮮為主,1988年在山東威海成立。作為高端餐飲業的標杆,淨雅曾擁有22家全資控股公司,經營範圍涉及山東、北京、遼寧、河南四地, 2012年其全國23家門店共實現15億元營收。

2014年下半年,淨雅爆出關店消息。2016年12月,淨雅大酒店北京最後一家店關門。2017年4月,淨雅濟南最後一家門店停業。面對困境,淨雅也做了調整,如注重餐飲後臺產品研發、重點發展線上業務、開發新品牌、降低菜品價格等,但收效甚微。

對於淨雅衰落的原因,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其之前多依賴公務消費,市場壓縮後又因為成本高、利潤低等原因很難在品質上進行市場競爭,因而發展速度和節奏都無法與過去相比,最終導致資金鍊斷裂。

  7月7日,金錢豹北京翠微店提示「暫停營業」,門店前聚集前來退卡的消費者。新京報實習生 張曉榮 攝

金錢豹消費者維權微信群。

金錢豹消費者維權微信群。

金錢豹餐飲帝國的轟然倒塌成為近幾年國內高端餐飲發展的縮影。鼎盛時,金錢豹在內地19個城市擁有29家餐廳,但頻繁爆出的食材造假、內部管理混亂等問題,使金錢豹經營急轉直下。

2015年易主嘉年華國際後,金錢豹並未擺脫泥沼。截至2016年底,金錢豹全國門店銳減,虧損延續,與供應商之間糾紛不斷。在整體高端餐飲下滑的大背景下,金錢豹迅速由盛而衰。而嘉年華國際的管理問題,更是飽受外界質疑。

■ 行業聚焦

金錢豹全線潰敗 嘉年華國際太不給力

拖欠供貨商、員工、消費者巨額款項


「從2015年起,金錢豹共欠了我240多萬元。」北京金錢豹供應商王剛(化名)稱,整個北京地區十幾位供應商共被拖欠2000萬元,而這一數字也得到另外三位供應商的證實。此外,記者從多位供應商處了解到,金錢豹拖欠全國供應商貨款近1億元。

早在2016年6月,金錢豹北京供應商就曾聯合在金錢豹亞運村店維權,申請法院凍結金錢豹帳戶約70多萬元,隨後雙方籤訂還款協議。但據一位供應商透露,這份協議只執行了一兩個月就中止了,之後以現金採購的方式繼續供貨,但前期所欠款並未還清。

供應商此後要求金錢豹以總部「上海金錢豹宴會餐飲有限公司」的名義擔保執行還款計劃,「我們堅信總公司嘉年華會解決問題的」,但王剛說,今年6月,北京供應商到上海總公司維權,並未得到回應。

另有供應商告訴新京報記者,嘉年華國際的董事蔡充負責嘉年華餐飲和酒店業務,金錢豹所有事務都由他決定,但目前供應商都聯繫不到蔡充。

事實上,金錢豹的欠帳不止如此。7月7日,北京翠微店的一名員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金錢豹欠他3個月工資,店內其他50多位員工也被拖欠,總額約六、七十萬元。亞運村店員工王先生也稱自己被拖欠3萬多元薪資。

而在一個規模達400多人的金錢豹消費者維權群裡,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北京、上海、天津、瀋陽等地的多位金錢豹消費者稱其儲值卡內餘額為幾百到萬餘元不等,均處於「退卡無門」狀態。

9家門店被監管部門列為「經營異常」

事實上,監管部門早已注意到金錢豹的經營異常。今年4月,皇郡金錢豹餐飲管理(無錫)有限公司被無錫市新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而在6月,北京金錢豹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也被北京市工商局朝陽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因同為「通過登記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繫」。

工商信息顯示,除上述2家外,還有7家金錢豹門店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包括北京金錢豹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哈爾濱分公司、太原北美新天地分公司、太原能源中心分公司,皇郡金錢豹餐飲管理(無錫)有限公司常州世貿分公司、包頭分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上海金錢豹國際美食有限公司鄭州分公司。

新京報記者發現,這些公司被列入營業異常的原因,有4家是因為通過登記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繫,其餘則為未在規定期限內公示年度報告。

另據媒體報導,依據上海市單用途行業協會資料,雖然上海金錢豹是發卡備案企業,但早在去年8月就因為不再續保而列入企業異常名單。7月5日晚,上海市商委網站也將上海金錢豹移出了備案名單。截至2017年5月,其所售預付卡內尚有1000餘萬元。

兩次易主難止業績嚴重虧損

金錢豹在轟然倒塌之前,曾是國內高端自助餐飲的代名詞,「高大上」的複合式自助餐在當時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至2010年其門店數已擴展到18家。然而自2011年起,兩次易主的金錢豹卻一步步走向困局。

2011年7月,歐洲私募基金安佰深以15億元的價格收購金錢豹,使其門店一度多達29家。2015年6月,金錢豹以2.53億港元即兩折不到的價格,再次易主嘉年華國際。

實際上金錢豹自2013年起便開始虧損。根據嘉年華國際公告,2013年,金錢豹營業額約9.57億港元,虧損約2.23億港元。2014年,金錢豹營業額為7.14億港元,虧損約2.08億港元。

嘉年華國際接手後,2015年金錢豹營業額為2.48億港元,虧損0.51億港元;2016年營收5.02億港元,同比增長超100%,但仍虧損0.82億港元。

與此同時,金錢豹門店也開始縮減。2015年,金錢豹在全國18個城市有26家餐廳,而到2016年底,僅在7個城市有13家門店,員工減少了1500人。

收購之初,時任嘉年華國際執行總裁的梁永昌曾表示,有信心在一年內扭轉金錢豹的虧損局面,到2018年將店面總數增加到60個,做到在內地或者香港上市。但現在來看,這一承諾很難兌現。

嘉年華國際被指管理存嚴重問題

嘉年華國際2015年收購金錢豹,看中的是金錢豹的信譽及餐飲網絡,同時有經驗充足的管理團隊。當時嘉年華曾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將把經營中心重新放回一、二線城市,同時出售或關停一些偏遠單店以提高集團現金流量,還準備收緊金錢豹供應鏈,改善過往的浪費和價格偏高狀態等。

接手兩年,嘉年華確實做了一些戰略調整,門店從26家縮減到13家,還降低了餐飲業務中的照明能源消耗,通過對供應商食材進行評估及運用標準化作業以保證產品安全等。

然而據媒體報導,嘉年華收購金錢豹後並無多少實際投入,也未優化金錢豹的管理現狀,而管理層接連出走也進一步加大了金錢豹的管理難度。

另據多位供應商的表述,金錢豹關店原因可以總結為三點:一是頻繁易主;二是管理出問題嚴重,為縮減開支大幅裁員,「前臺都要去後廚刷盤子,服務變差,手藝好的廚師也被辭退」;三是嘉年華國際接手後拼命推辦卡業務,菜品質量下降,如資金供應不上就把鮮活海產品改成凍品,消費者自然不買帳。

在大眾點評上,新京報記者也看到,多數消費者反映金錢豹高端菜品減少,服務質量下降。7月5日起,新京報多次聯繫嘉年華國際未果。截至發稿,尚未收到相關回復。(記者 夏丹 實習生 張曉榮)



相關焦點

  • 融中財經:對話俏江南張蘭:10億餐飲基金來了!
    從2014年淡出俏江南管理後,張蘭鮮少在公眾面前露面。近日,張蘭攜易基金高調回歸。這一次,她殺入投資行業,試圖要在三年內投資出10家Pre-IPO餐飲企業。這是否是最佳時機?在過去兩年中,VC/PE行業備受募資困擾,行業二八分化加劇,大部分資金流向頭部機構。
  • 俏江南往事,從25億的女富豪,到被踢出局,張蘭做錯了什麼?
    曾幾何時,在餐飲行業中,俏江南名震一時,而它的成功,離不開創始人張蘭的付出。然而,在一場資本博弈之中,張蘭將俏江南拱手讓人,成為「局外人」,這背後是道不盡的心酸往事。張蘭,不僅僅是俏江南的創始人,她也是「京城四少」之一汪小菲的母親,同樣是知名女星大S的婆婆。
  • 俏江南倒閉真相!
    2008年張蘭引入了鼎暉投資,並承諾4年內上市,否則鼎暉有權以股份回購的方式退出俏江南。但最終,俏江南無論國內還是香港都未能上市,張蘭又缺乏資金回購鼎暉股份,最終只能拋售股權,並在2015年徹底出局俏江南。但更為根本的原因,則來自於消費市場。2012年後,中國餐飲市場發生巨變。
  • 俏江南倒閉真相
    雖然這個名字在我看來極其失敗,但並不妨礙它作為國內中高端餐飲的典型代表,曾經極其成功。2008年,俏江南作為北京奧運唯一指定中餐提供方,接待百萬人次世界遊客和運動員;那時候它的創始人張蘭女士還是奧運火炬手,一時風光無兩。2011年,俏江南年營業額達到11億元,全國門店平均每天接待2萬名客人,旗下7000名員工,生意幾近巔峰。
  • 俏江南倒閉的背後真相
    2011年,俏江南年營業額達到11億元,全國門店平均每天接待2萬名客人,旗下7000名員工,生意幾近巔峰。商業以外,無論是張蘭艱苦創業,終成中餐女王的勵志故事(張蘭還曾以25億身家登上胡潤餐飲富豪榜),還是其子——京城四少之一汪小菲,與臺灣明星大S的婚姻故事,都曾流傳一時,俏江南可謂是名利雙收。
  • 62歲張蘭再度創業:這個被掃地出門的女強人,能否再造一個俏江南?
    這個花甲之年的女人,曾從一個髮廊洗頭妹發展成為了高端餐飲霸主的董事長。而後來,「暴富後被踢出局」「藐視法庭被監禁1年」等話題,一時間在財經媒體、娛樂媒體開了花。無論多少次創業,張蘭與俏江南的過往無法分開。01從髮廊洗頭妹到高端餐飲霸主2000年,張蘭在北京開了第一家俏江南。
  • NOVO、俏江南、大食代等主力店撤出,KKMALL進入10年大調
    如曾經火爆的俏江南就在KKMALL打造了其華南旗艦店、來自新加坡的大食代開出深圳第一家美食廣場,新潮買手制百貨NOVO打造了橫跨2個樓層的華南概念店。   然而這些曾經火熱的品牌店鋪面積大、租期長,在市場上的號召力與影響力卻是日漸消退,淪為「雞肋品牌」。KKMALL亦嘗試與這些大主力店溝通,如租期縮短、壓縮面積等。此前俏江南就釋放一大部分面積,NOVO亦關閉二樓,僅保留L3層空間。
  • 大S婆婆:從端盤子攢2萬創辦俏江南,再到局外人,她如今怎樣?
    眾所周知,大s的婆婆張蘭是「俏江南」的創始人,是我國知名餐飲巨頭。從端盤子打工攢2萬,到一步一步創辦俏江南,再到最後變成「局外人」。她到底經歷了什麼?如今又怎樣了呢?但做過最長時間的就是端盤子,也算在餐飲行業摸了個底,也為她之後的創業打下良好基礎。在這兩年時間中,張蘭苦不堪言,不過也學到很多東西。1991年,張蘭帶著人生第一桶金2萬元回國創業,並開了一家「阿蘭餐廳」。
  • 從餐飲LV的隕落到網紅餐廳的興起,如何打造一個成功的餐飲品牌?
    2011年,俏江南年營業額達到11億元,全國門店平均每天接待2萬名客人,旗下7000名員工,生意幾近巔峰。 2008年張蘭引入了鼎暉投資,並承諾4年內上市,否則鼎暉有權以股份回購的方式退出俏江南。 但最終,俏江南無論國內還是香港都未能上市,張蘭又缺乏資金回購鼎暉股份,最終只能拋售股權,並在2015年徹底出局俏江南。 但更為根本的原因,則來自於消費市場。 2012年後,中國餐飲市場發生巨變。
  • 曝俏江南黑廚內幕 後廚髒亂不堪令人瞠目結舌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資料圖)&nbsp&nbsp&nbsp&nbsp曝俏江南黑廚內幕,俏江南是國際餐飲服務管理知名品牌,其旗下餐飲門店內製作的菜品極為絢麗
  • 俏江南集團創始人慾成立10億基金會
    據臺灣媒體報導,女星大S的婆婆張蘭是俏江南集團創始人,即便她已在2015年被迫退出俏江南董事會,但生活仍過得相當富貴。其實張蘭雖然在2015年被迫退出了一手創辦的俏江南集團,但她仍沒有放棄捲土重來的機會,據財經媒體今年3月報導,張蘭將成立一支專注於餐飲投資的「易基金」,規模約10億人民幣,攜手企業顧問、餐飲小學發起人,以及知名餐飲企業的投資專家,目標是在3年之內,投資出10家Pre-IPO餐飲企業。據聞,汪小菲、大S也將出資。
  • 年終盤點丨2017年餐飲新聞事件大盤點
    有曾經叱吒風雲、風光一時的餐飲巨頭陣亡倒閉的,有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上市的,就連吃了多年的洋快餐麥當勞也突然「改姓中」……回首這一年,中國餐飲業還發生了哪些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小編在此為大家整理髮布了2017熱門事件盤點!
  • 1:賈躍亭辭任樂視網所有職務 2:金錢豹關門亂局:高管集體失蹤
    在延安西路的金錢豹集團一間辦公室內,十餘位消費者圍著在本子上自發登記聯繫方式、卡號、餘額。澎湃新聞走訪發現,從大廳到自助餐公司辦公區,再到集團辦公區,到處都有寫滿消費者信息的登記表。一位消費者向澎湃新聞稱,餐廳停業十分突然。6月初,她聽聞其他金錢豹停業後曾來就餐,「那時候就有端倪,菜品已經不新鮮了,大周末的人還特別少,但沒人說會停業」。
  • 曾身價高達25億,今卻一無所有回到原地,6年時間她經歷了什麼?
    文:阿豪您知道俏江南麼?俏江南是高端餐飲的一個品牌,在其最輝煌的時候有80多家店鋪,但從2013年開始的輝煌到2017年衰落到只有39家,可以說俏江南的光輝時刻已經落幕。2017年的時候,楊秀龍上任了俏江南的新CEO,似乎試圖謀取新的發展。
  • 一家餐飲企業請白衣天使免費吃8000桌團圓飯
    從今年3月20日起,俏江南開啟「為援鄂白衣天使和家人補上一頓2020年的團圓飯」的活動,為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昆明、廣州、深圳、石家莊、蘇州、重慶、濟南、煙臺、瀋陽共13城的援鄂醫護免費補上一桌私人訂製的團圓飯,向中國英雄們致敬!
  • 搶攻兩岸餐飲市場 臺餐飲集團建學校培養專業人才
    中國臺灣網12月19日消息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灣金錢豹餐飲娛樂集團確定返臺進軍餐飲市場,集團籌設的臺中葳格高中則訂於明年開始招生,為兩岸培育餐飲專業人才。集團總裁袁昶平不諱言,籌設葳格高中,主要配合股票上市與兩岸餐飲市場需求,並已擬妥下一個目標:籌設大學。
  • 餐飲女富豪敗在「豪賭」上,曾靠2萬賺了25億
    說到餐飲行業,俏江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這家在北上廣等各大城市都有門店的餐飲巨頭,如今也「沒落」了。此前根據天眼查的數據顯示,俏江南又新增了一則被執行信息,執行標的超127萬。而說到俏江南,就不得不提起它的創始人——曾被稱為「商界花木蘭」的張蘭。如今張蘭雖然還是俏江南的董事長,但實際上,張蘭雖是創始人,但卻早已是「局外人」了,而俏江南也不再屬於她。張蘭在商界中可以說是「一步錯,步步錯」。
  • 西藏首次記錄到雪豹和金錢豹同域分布影像
    圖為紅外相機拍到的雪豹。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供圖中新網拉薩1月12日電 (張偉)記者12日從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丁青縣獲悉,位於該縣怒江河谷區域的生物多樣性調查中,首次記錄到西藏境內雪豹和金錢豹在同一地點活動的影像。
  • 西藏首次記錄到雪豹和金錢豹同域分布影像(圖)
    中新網拉薩1月12日電 (張偉)記者12日從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丁青縣獲悉,位於該縣怒江河谷區域的生物多樣性調查中,首次記錄到西藏境內雪豹和金錢豹在同一地點活動的影像。圖為紅外相機拍到的金錢豹。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供圖   2017年,丁青縣與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合作,開展以雪豹為旗艦物種的生態系統研究和保護工作。2018年,在中國綠化基金會及其他社會力量的支持下,雙方再度攜手,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目前已在該縣怒江河谷區域等地布設了超過50臺紅外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