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哥」濱江集團:難捨舒適區|濱江集團|長三角|浙江|房企|...

2020-12-17 騰訊網

作為國內經濟最繁榮的地區之一,長三角區域包含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安徽省等在內。截至2019年底,該區域在全國總人口中的佔比達16.2%,在全國生產總值中的佔比達23.9%,地位重要。

去年12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布,標誌著以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區域進入發展的新階段,利好政策加持下,泛長三角區域房地產市場潛力巨大。

因此,搜狐-焦點地產新聞特別策劃「聚焦都市圈·搶灘長三角」系列,通過梳理房企長三角耕耘史,發現它們在這片藍海裡的探索、功過及機遇把握情況。

是為第三篇,「杭州一哥」濱江集團:難捨舒適區。近年來,嘗試走出「舒適區」的「杭州一哥」濱江集團,在經歷了深圳、上海等城市的外拓遇阻後,自去年開始加速向杭州回歸。

作者 | 劉瑩

出品 |焦點地產新聞

作為總部位於杭州的房企,濱江集團以開發豪宅產品系聞名業內。資料顯示,2015年以前,濱江集團只做浙江省內的生意,主要項目均在杭州,但隨著房企進入加槓桿擴張周期,濱江集團也有意走出浙江,創始人戚金興更是喊出了三年內即到2018年躋身千億陣營的銷售目標。

對杭州「青睞有佳」

在上述目標規劃下,濱江集團2016年至2017年的銷售業績迅速增長至367億元和615億元,卻未在2018年如期達標千億。去年,濱江集團的銷售規模達到1120.6億元,首次躋身千億房企俱樂部。同樣是在這一年,濱江集團拿下浙江和杭州雙料冠軍,成為名副其實的「浙系一哥」。

作為深耕企業的代表,濱江集團曾在2015年首入上海,2016年首入深圳,2018年首入上饒,儘管一直嘗試出走,卻一直將布局重心放在「大本營」浙江省。過去的一年,省外擴張遇阻的濱江集團所有新增土儲都位於浙江省內,且不乏金華、台州、溫州等可承接外溢效應的三四線城市。

2019年濱江集團新增土儲區域分布

圖片來源:克而瑞

從土儲及項目的分布情況來看,截至去年末,濱江集團旗下的37個在建項目中,有20個位於杭州,15個位於浙江其他城市,位於浙江省外的僅有2個。從土儲建面分布上來看,其中,約47.32%土儲位於杭州,約43.46%土儲位於除杭州外的浙江省其他區域,浙江省外的佔比僅9.22%。

相比其他浙系房企,濱江集團在業績貢獻上更加倚重浙江省。財報顯示,去年,同為浙系房企的綠城中國和祥生地產,在浙江市場錄得的銷售佔比已分別下降至40%和59%。而在濱江集團的同期銷售業績中,浙江省貢獻了1082億元,佔比高達92%,浙江省外僅8%。

具體到浙江省內部,濱江集團則最為重視杭州區域,不僅拓儲力度最大,且常常「不計成本」拿地。去年,濱江在杭州的土儲貨值達1145億元,同比漲超70%。當期,在濱江集團2500億元可售貨值中,有約57.3%位於杭州,且基本在杭州核心區域。

進入2020年以後,濱江集團持續「加倉」杭州。克而瑞的統計顯示,今年4月至今,濱江集團共參與了6宗高熱地塊的競拍,其中有4宗位於杭州的地塊被其以最高限價摘得。「由此可以看出,濱江對於杭州優質地塊青睞有加」,克而瑞稱。

較為典型的是,6月16日,濱江集團曾在杭州廝殺83輪,以61.86億元總價摘得一宗商住用地。5月11日,濱江集團曾競拍79輪,摘得杭州蕭山區1宗宅地和1宗商住用地。5月7日,濱江集團也曾以17.13億元總價及自持7%的代價,將杭州拱墅區桃源單元地塊收入囊中,溢價率達29.47%。

在外界看來,「杭州一哥」濱江集團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與其多年深耕杭州區域密切相關。今年前5月,濱江、融創及綠城中國依次斬獲杭州房企銷售權益榜單前三位。其中,濱江集團的權益銷售金額達113.28億元,與第二名的差距超30億元。

不過,由於對杭州市場的看好,入杭房企持續增加,杭州房地產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逐漸呈現出「圍城現象」。據中指院統計,目前,萬科、融創、龍湖、保利、德信、金地、旭輝、越秀等房企均已湧入了杭州市場布局,今年至今,又有5家房企首入杭州。在長三角城市群的城市中,杭州一枝獨秀,是全國TOP10房企最鍾情的城市。

有評論指出,囤地早、拿地多、地價相對便宜是濱江集團作為杭州「地主」的核心優勢,但企業不會一直在一方稱霸,早年囤下的土地總有開發完的一天,後續的激烈競爭也會慢慢縮短差距。當逐漸拉平起跑線之時,濱江集團是否還能保持「一方霸主」的姿態才是對於企業的真正考驗。

有業內人士提醒,儘管已是千億規模,濱江集團仍是地方性房企,業績增長主要來自浙江省及杭州市。隨著區域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以及嚴格限價政策的影響,開發商盈利難度加大,濱江集團未來還需要加強省外布局以平衡發展。不過,濱江集團的省外擴張並不容易,短期很難走出「舒適區」

省外擴張「水土不服」

近幾年,濱江集團除了加速進入浙江省內的嘉興、湖州、寧波、金華、溫州等城市以外,還將外拓的觸角深入到了上海、深圳、江蘇及江西等省外區域。然而,從過往案例來看,濱江集團的省外擴張之路走的並不順暢

在深圳市場,濱江集團曾在2016年8月與安遠控股達成合作意向,共同開發位於深圳龍華區的舊改項目羊臺山山麓。雙方共同出資2000萬元成立了「深圳濱安」項目開發公司,並籤訂了相關合作協議。若進展順利,羊臺山山麓項目會是濱江集團在深圳市場落地的第一個項目。

由於不熟悉深圳市場且在舊改領域缺乏經驗,濱江集團在此次合作中更多扮演了「輸血者」的角色,合作協議籤訂的同時,濱江集團向安遠控股提供了約11.6億元的資金支持。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深圳舊改政策在2017年發生改變,明令禁止商業研發用房改做公寓用途。受此影響,帶有30%商務公寓指標的羊臺山山麓舊改項目,由於無法更改土地用途,被按下了暫停鍵。

無獨有偶,2018年4月,該項目的合作方安遠控股實際控制人陳族遠,因賄賂罪獲刑4年,雙方的合作就此中止,濱江集團的首次深圳「試水」暫時終結。此前,濱江集團支付給安遠控股的11.6億元投資款,耗時兩年仍未全部追回

在2019年的年報中,濱江集團表示,2016年11月,公司曾向安遠控股借出11.6億元,因項目未能推進,至今仍未收回。因此,濱江集團在該年宣布計提壞帳準備7.24億元。

不僅如此,該筆資金還引發了深交所的關注。今年6月,濱江集團收到了深交所的問詢函。問詢函直指濱江集團向安遠控股出借的上述資金,並要求其對拆借款增加、經營性現金流好轉以及深圳舊改項目的壞帳計提等問題做出說明和解釋。

在回復函中,濱江集團表示,公司正在與安遠控股等相關方溝通協調,重點爭取項目城市更新的繼續推進,力求實現債務重組。但未曾想到的是,安遠控股實控人涉嫌犯罪而被追究刑事責任,最終導致了項目的停滯。

除深圳外,濱江集團在上海的外拓之路也「栽了跟頭」。2016年底,濱江集團與上海商人仇瑜峰的中崇集團合作,總價7.98億元收購了中崇子公司崇濱建設持有的上海湘府項目10%股權,並成立了合資公司中崇濱江和有限合夥企業浙銀上海湘府城建,擬共同開發上海湘府花園三期項目。

在此次合作中,濱江集團再次扮演了「輸血者」的角色。其中,濱江集團向浙銀上海湘府城建出資2億元,並向中崇集團相關公司出借了7.06億元,合計9.06億元。但湘府花園三期項目同樣擱淺,此後,濱江集團曾將中崇方面訴至法院,要求其返還相關借款及年化收益。

有評論指出,儘管濱江集團最終勝訴,但中崇集團的流動性危機至今未解,濱江何時能拿回借款仍是未知的事。濱江集團在省外擴張中屢次「踩雷」與公司事前「盡調」不夠詳盡,內部風控不嚴等也有關係,且這些因素在濱江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中一再被迴避。省外擴張「水土不服」,或也是濱江集團自去年起加速向杭州回歸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濱江集團在上海及深圳的兩次遇阻,已累計為公司帶來了約20億元的損失。財報披露,2018年和2019年,濱江集團的淨利潤分別為12億元和16億元,若濱江將上述尚未收回的債務全部計提壞帳,將吃掉公司2019年的絕大多數利潤。

「小股操盤」侵蝕利潤

過去幾年,濱江集團基於合作的優勢,實現了迅速的規模擴張。2019年,儘管全口徑銷售金額超越千億,但濱江的權益金額僅422.8億元,權益銷售比為37.73%。相較2017年和2018年,濱江集團的權益銷售佔比持續下滑

焦點地產新聞梳理獲悉,同期,中國恆大的權益佔比超過90%,碧桂園超過70%,萬科約為65%,與濱江規模相當的祥生地產權益佔比也高於濱江集團。業內人士提醒,權益佔比不高,就意味著在濱江集團的千億銷售額中,真正被收入口袋的部分並不多

2019年濱江集團銷售前十的項目

圖片來源:中指院

財報披露,去年,濱江集團銷售前十的項目均為合作項目。由於合作開發及小股操盤項目比例較高,濱江集團2019年的歸母淨利率僅6.54%,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根據億翰智庫的梳理,2018年,濱江集團的少數股東損益佔比曾達到61.39%,超過當期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儘管該指標在2019年小幅下滑至58.94%,但少數股東仍然瓜分了過半的淨利潤。

「2018年和2019年少數股東損益佔比明顯高於少數股東權益佔比,因此,還可能存在的問題是濱江集團的合作項目淨利潤率更高,而企業獨自開發的項目淨利潤率更低」,億翰智庫稱。

與此同時,濱江集團的償債能力也在下降。截至去年末,濱江集團的現金短債比已降至1.14倍,為近五年最低水平。由於過去的長期有息負債逐漸到期,濱江集團的短期有息負債總額逐漸增加,其中,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增至74.24億元,在短期債務中的比重達70.53%。

省外拓張之路受阻後,濱江集團緊抓年初拿地窗口期,加速向「舒適區」杭州回歸,且風格「兇猛」。4月28日,杭政儲出(2020)17號景芳三堡單元JG1206-47地塊出讓,該地塊競拍到第17輪,濱江集團一次加價9.9億元至上限代價。經過27輪競價後,濱江終以「56.42億元上限代價+自持11%」收入該地塊。

所支出的土地款持續走高,疊加疫情影響,濱江集團的現金流情況逐漸惡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濱江集團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5.4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42億元由正轉負,大幅下挫1152.15%,結束了其過去一年來經營性現金流良好的局面。

與此同時,濱江集團的融資力度持續加大。不完全統計顯示,2020年至今,濱江集團不斷通過超短期資券、中期票據、ABS等多種融資方式籌資,籌資總額逾200億元。僅在6月17日,濱江集團就申請註冊了兩筆累計75億元的融資計劃。

END

愛家 愛生活

客觀 獨立

真實 權威

相關焦點

  • 規模「注水」 壞帳纏身 千億房企濱江集團「隱疾」初顯
    千億規模路,難捨舒適區濱江集團成立於1996年8月,總部位於杭州,曾以開發豪宅知名,知名度和規模僅次於同一城市的綠城,近年來,隨著規模的快速增長,公司素有「杭州一哥」之稱。濱江集團於2008年5月登陸深交所。
  • 「綠色地產」暗藏隱憂,千億濱江集團怎樣走出舒適區?
    大量的合作開發是濱江集團快速取得千億「門票」的關鍵和捷徑,不可避免的是較為容易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現象。與大多數全國化布局的房企對壘,濱江集團仍在固守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浙江,是龍頭房企中為數不多的地方房企。  如何闖關,走出舒適區?成為最嚴峻的課題。「窩冬」浙江,並非就是幸福的彼岸,土儲不足、增速放緩以及長期償債能力減弱等諸多問題,成為其燃眉挑戰。
  • 戚金興的「出圈之痛」與濱江集團的「畫地為牢」
    | 出圈之痛 在杭州這畝田地浸潤下,濱江找不到綠城集團(09979.HK)之外的對手。 最膨脹的時候,不過就是說一句「光長三角市場,就足夠濱江開發了。」那是一個姿態,甚至有些「一人一城」的忠勇。
  • 「急速」衝擊千億的濱江集團,接連兩次「踩雷」,損失超20億!
    剛剛躋身「千億」俱樂部的濱江集團麻煩不斷,連續兩次「踩雷」,帶來超20億元的損失。背後或許是其急於擠身「千億」俱樂部,心懷僥倖,希望通過舊改、工改走捷徑,卻事與願違連續兩次落入「踩雷」的窘境。濱江集團是龍頭房企中為數不多的地方性房企,去年濱江1120億銷售額中,浙江貢獻了1082億,佔比高達92%,被稱為浙系「一哥」。
  • 濱江千億成色:現金流回正與聚焦杭州
    現金流回正和保持30名濱江在2019年的重心都放在了銷售規模的突破上。按照濱江的戰略規劃,其需要成為杭州區域內的龍頭,並在全國範圍內保持30名,爭取向前突破,並不刻意追求規模與速度,與頭部房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濱江集團杭州這些新房值得買嗎?
    在房地產行業中,有一家房企,剛好與這一觀點不謀而合,始終不忘初心匠心做產品、做社區、做服務,持續推動著城市人居的美好升級。小編整理了濱江集團杭州新房推薦給大家。樓盤推薦一:濱江華家池濱江華家池為濱江集團重點開發的樓盤,位於凱旋路與艮山西路交叉口(凱旋路431號圓正賓館斜對面),價格77391元/㎡。。
  • 首次進軍深圳卻收回大筆壞帳,又遭深交所問詢,濱江集團最近「有點...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黃瓊 李未來 深圳報導紮根杭州的濱江房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244.SZ,以下簡稱「濱江集團」)首次進軍深圳,卻遭遇「水土不服」。2020年6月8日,濱江集團收到深交所中小板年報問詢函。
  • 千億濱江集團十字路口連續踩雷 11個億借款難全部收回
    這不是公司首次「失足」,此前和上海中崇集團合作開發項目,財務支援的巨款至今難拿回。連續兩次「踩雷」,與其說是遇人不淑,不如說是公司內部風控失靈。在剛跨越千億銷售額後,濱江集團是死守浙江本土市場,還是繼續推進擴張戰略,這是擺在公司實控人戚金興面前的一道難題。
  • 杭州濱江書香世家酒店籤約成功
    2020年6月10日,杭州濱江書香世家酒店在蘇州書香府邸·平江府知足軒,正式籤約成功,浙江中贏控股集團董事長吳忠福與書香酒店集團董事長朱巍、總經理楊中華等領導出席籤約儀式。杭州濱江書香世家酒店是由浙江中贏控股集團與書香酒店集團合作共同打造的一家集餐飲、會議、住宿等於一體的綜合性精品酒店。杭州濱江書香世家酒店地處杭州市濱江區春曉路,緊靠龍湖天街、星耀城、星光大道三大商業綜合體及錢塘江觀景城市平臺。酒店距離地鐵1號線濱和站約數百米,周邊配套浙二醫院濱江院區、浙江兒保醫院等城市服務機構。
  • 濱江旭輝·濱旭府:濱江、旭輝集團領導蒞臨檢閱,親鑑濱奧南精質生活!
    濱江旭輝·濱旭府:濱江、旭輝集團領導蒞臨檢閱,親鑑濱奧南精質生活! 2020-08-06 10:06 來源:浙江在線 / 記者: / 編輯:莊嘉瑋   8月5日,濱江集團戚金興董事長、旭輝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東南區域集團總裁汝海林先生、旭輝集團東南區域集團杭州城市公司總經理賁宇先生,共同蒞臨濱江旭輝 · 濱旭府。
  • 戚金興: 把「濱江」逐步打造成一個受人尊敬的品牌
    蟬聯杭州「一哥」做事極致,做人極簡。這可能是很多人對戚金興和整個濱江集團的印象。正是這樣的作風,讓濱江習慣高效;正是高效,讓濱江在微利時代可以比別人多賺一點點。剛剛過去的2020年,濱江集團實現全年累計銷售金額1363.6億元,同比增長21.8%,位居克而瑞全國房企銷售榜第27位。
  • 濱江首進蘇州!與東原再次聯手 合作開發滸墅關地塊
    根據杭州濱江房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最新公告內容,濱江房產入股東原滸墅關項目,雙方各持50%股權。2020年3月25日,東原以總價7.29億競得了該地塊,成交樓面價14196元/平,溢價率13.57%。
  • 濱江頭條|集團董事長王淞親赴遵義濱江和城項目視察指導工作
    濱江頭條集團董事長王淞親赴遵義濱江和城項目視察指導工作2020年8月5日,四川濱江地產集團董事長王淞、集團總裁周強、集團副總裁兼商業集團總裁何長春以及集團總裁辦、財務資金管理中心、集團成本管理中心、集團施工管理中心
  • 「CFO成績單」濱江集團債務增長41% 拿地成本高企盈利能力仍弱
    截止今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濱江集團及CFO沈偉東整體的財務成績得分83分,整體表現相對較好。沈偉東2007年5月起任濱江集團財務總監,現任公司副總經及財務總監,此前在2004年-2007年就職於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杭州分所。首先,從債務規模及結構來看。
  • 「小股操盤」實現千億規模,濱江集團成為資本方「白手套」?
    近年來,濱江集團將小股操盤發揮到極致。也正是運用此法,過去5年,濱江集團規模節節攀升,一掃上個5年百億「徘徊」。2019年,濱江集團成功跨越「千億」規模,實現銷售金額1120.6億元,同比增長31.82%。
  • 濱江集團(002244.SZ):約61.86億元競得杭州上城區地塊
    格隆匯 6 月 16日丨濱江集團(002244.SZ)公布,2020年6月16日,公司全資子公司杭州濱科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在浙江省土地使用權網上交易系統舉辦的掛牌出讓活動中,以人民幣約61.86億元競得杭政儲出(2020)35號望江單元SC0402-R21/B-05地塊、SC0402
  •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江)市場監督管理局:電動自行車等6批次...
    浙江永輝超市有限公司杭州濱江濱盛路分公司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浦沿街道濱盛路3867號寶龍城3幢201-12室合格/浙江永輝超市有限公司杭州濱江濱盛路分公司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浦沿街道濱盛路3867號寶龍城3幢201-12室合格/
  • 杭州高新區(濱江):建設「一園四區」再創新優勢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浙江日報」,作者 餘小平 宋桔麗 唐駿垚,36氪經授權轉載。 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搶抓機遇,迎難而上。 面對日益複雜的經濟環境,2019年,杭州高新區(濱江)(以下簡稱「濱江」)再次勇擔國家級高新區使命,錨定「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目標,建設「創新濱江、數字濱江、國際濱江」。
  • 濱江集團:2016年公司債券、2017年公司債券、2020年公司債券受託...
    2019 年 8 月 9 日,經中國證監會印發的「證監許可[2019]1481 號」批覆核准,發行人獲準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 27 億元的公司債券。 二、發行人已發行公司債券的基本情況 (一)16濱房01的基本情況 1、發行主體:杭州濱江房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長三角魔幻土拍:多地塊觸及最高價 房企披多個「馬甲」搶地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先後致電致函大華集團、大唐地產以及仁恆置地。12月24日,大唐地產回復表示,江蘇市場對於大唐地產的未來發展規劃來說,不僅僅是規模增量的重倉區,更是模式創新的試驗田,具備較高的價值反哺空間。12月25日,大華集團回複本報記者表示,大華集團專注於中國城市更新,同時也秉承「雙輪驅動」經營發展戰略,積極在公開市場上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