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研究初探

2020-12-23 中國社會科學網

近段時間以來,關於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數字貨幣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我國自2014年開始研發數字貨幣,比大部分國家的開始時間更早一些,且在近兩年迅速推進。世界各國對數字貨幣的研發,大多開始於2017年前後。其驅動因素主要有三個:第一是相關科技的發展,使數字貨幣在技術上的可行性增強;第二是行動支付的興起,使現金使用量逐漸減少;第三是國際趨勢的變化,使各國在數字貨幣領域展開了競爭。國際清算銀行於2019年對全球66個國家的央行展開調查,其中80%的央行表示已在進行央行數字貨幣的相關研究,約40%的央行從概念論證階段進入試驗論證階段,有10%的央行已經展開試點項目。

 技術革新下的央行數字貨幣

根據央行數字貨幣面向的用戶類型,國際清算銀行將央行數字貨幣分為兩大類:批發市場央行數字貨幣和零售市場央行數字貨幣。批發市場央行數字貨幣面向商業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普通居民不可持有,針對批發市場進行研發的代表性國家有加拿大與新加坡。零售市場央行數字貨幣面向零售市場,居民、非金融企業等經濟參與者均可以持有,其應用不限定於資金批發市場,不限定於銀行等金融機構。

從技術路線來看,批發市場的央行數字貨幣應用區塊鏈相關技術,將資金批發市場的「數字帳戶」記帳的交易模式轉變為「數字現金」模式,從而提高支付的透明度、安全性與整體效率。而零售市場的央行數字貨幣則存在兩種技術選擇,一種是「央行數字帳戶」模式,即允許普通居民在央行開設帳戶,其帳戶餘額屬於央行負債,因此是一種數位化形式的央行貨幣。另一種則是「數字現金」模式,央行利用加密算法實現數字貨幣的發行與流通。使用者在交易中不需要驗證貨幣持有者身份,只需要像驗證鈔票真假一樣去驗證數字貨幣本身的真假。

在上述方案中,「數字現金」模式仍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需要技術研發與相關試驗,以確保其可行性。而「央行數字帳戶」模式在技術上與目前商業銀行的帳戶運行體系相似,其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之所以這種模式仍需要大量的研發工作,是因為零售市場的央行數字貨幣具有較大的潛在經濟影響,為普通居民創造了直接使用中央銀行資金的機會,提供了一種具有類似現金的法幣地位的數位化結算工具,這將對金融體系與宏觀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各國央行均審慎地權衡其收益與成本,並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例如,瑞典央行認為零售市場的央行數字貨幣風險可控,優勢顯著,因此持續推進零售市場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進程;而丹麥央行認為零售市場的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風險大於收益,因此公開表示暫不發行央行數字貨幣。

我國的央行數字貨幣是針對零售市場的「數字現金」模式。這種模式的央行數字貨幣既有技術革新,又有其他國家所提及的潛在經濟影響,因此值得在金融體系與宏觀經濟層面做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

央行數字貨幣的潛在經濟收益

在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探討中,一個常見的問題是,現有的行動支付體系已經較為發達,央行數字貨幣的邊際貢獻將體現在哪些方面,央行是否有必要進入行動支付市場。綜合我國央行與其他央行的前期研究,以下潛在經濟收益值得關注。

第一,央行數字貨幣有助於維護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在零售市場,現金是唯一的法定貨幣,但成本高、不便捷,需求量逐漸下降。央行發行數位化的法定貨幣,有助於應對數位化的社會變遷。

第二,央行提供行動支付的服務,有助於增強支付市場的競爭性。支付市場具有明顯的網絡效應,在用戶的自然選擇下容易形成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央行數字貨幣的介入,意在提供另一種行動支付手段,限制私營支付平臺形成過強的市場力量。特別是,央行與私營平臺的巨大區別在於央行不會單純考慮商業利益,能夠更加關注社會效應。央行作為政府相關機構直接參與支付市場的競爭,若要實現對社會福利的提升,則需要確保公平協調支付市場的牌照管理,按照用戶需求保持創新,共同維護當前支付生態的便利,避免如厄瓜多央行在2014—2018年對行動支付市場的行政式壟斷行為。

第三,央行數字貨幣有助於保持支付工具的普惠性與穩健性。現有的行動支付工具依賴於行動網路信號的覆蓋,在自然災害時段或偏遠貧困地區難以使用。我國與瑞典央行均提到央行數字貨幣「離線支付」功能的設計,目的是在無網絡、無信號的情況下提供支付服務,拓展行動支付的邊界。不過,瑞典央行曾指出「離線支付」需要慎重設計監管框架,通過限定離線情況下的交易次數、交易金額來控制付款人與收款人各自承擔的風險。

央行數字貨幣的金融影響

除了以上潛在優勢,央行數字貨幣還可能給金融體系與宏觀金融帶來其他影響,其中最受關注的是「金融脫媒」效應和「跨國溢出效應」。英國央行、歐央行、挪威央行等機構學者均曾就此進行過討論,並商議可能的應對策略。

央行數字貨幣可能誘發的金融脫媒分為兩類。第一類叫作周期性金融脫媒,是指金融風險較高時居民可能將手中的存款大量轉換為央行數字貨幣。在金融危機時,大量銀行客戶會去銀行提取現金,這被稱為「銀行擠兌」。在現金為主的時代,「銀行擠兌」是通過在銀行門口排隊、取號、依次提現而完成的。當央行數字貨幣替代現金之後,「銀行擠兌」可以通過簡單的手機操作而完成,更加迅速、便捷,因此也可能導致更大的衝擊。第二類叫作結構性金融脫媒,是指在經濟常態下居民將活期存款或其他支付帳戶餘額大量轉換為央行數字貨幣並持有。這將縮減金融中介部門的資金來源,增加央行對居民部門的負債,進而影響以商業銀行為主的金融中介機構對實體經濟的流動性供給,同時增加商業銀行對央行資金的依賴。為了降低央行數字貨幣可能誘發的進入風險,各國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包括限制央行數字貨幣帳戶的轉入轉出金額,設置央行數字貨幣的持有量上限,對超額持有的央行數字貨幣設定負利率,等等。但目前為止,尚無一種方案獲得普遍認同。

此外,央行數字貨幣還存在「跨國溢出效應」,是指某國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可能通過跨境資本流動而對其他國家產生影響。以丹麥為例,其資本帳戶完全開放,匯率制度為固定匯率。一旦丹麥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其法幣屬性與匯率穩定的屬性可能吸引其他國家的投資者,再加上數字貨幣便於交易的數位化屬性,丹麥的資本流動將因此加劇。這正是丹麥央行對發行數字貨幣的主要顧慮之一。

面對央行數字貨幣可能產生的經濟和金融影響,不少國家較早展開了相關的經濟研究。以英國為例,儘管其央行至今沒有明確的發行計劃,但早在2015年即公開號召學界分析其宏觀影響,並強調央行數字貨幣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它將影響金融體系的基礎結構。各國的宏觀經濟結構、央行數字貨幣設計方案不盡相同,我國難以直接借鑑其他國家的研究結論。我國的央行數字貨幣將如何影響金融體系,其經濟收益與經濟成本應如何度量?結合我國國情與我國的設計方案來分析上述問題,不僅具有理論層面的重要性,還具有現實層面的緊迫性。

 (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衝擊下的全球金融風險溢出及其管理研究」(72073113)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韓國成均館大學;廈門大學經濟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紀洋 邊文龍 王鵬

精彩推薦:

社科評論|促進城鄉融合 推動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

「強國教育叢談」人工智慧為中國教育革命賦能新動力

朱子世嫡:「北山四先生」名號的層累構造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柬埔寨中央銀行將採用其數字貨幣
    外匯天眼APP訊:柬埔寨國家銀行正在開發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自己的數字貨幣,該數字貨幣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發布。據金邊郵報報導,該前景由央行行長謝.塞裡(Chea Serey)公開提出。Serey告訴該出版物:「Bakong將在使柬埔寨支付領域的所有參與者都使用同一平臺的過程中發揮核心作用,使最終用戶可以輕鬆地相互付款,而不論與之合作的銀行是哪家。」監管機構還計劃將來允許通過基於區塊鏈的系統進行跨境支付。該項目的試用已於去年7月開始。
  • 英格蘭銀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機遇、挑戰與設計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新金融法原文標題:英格蘭銀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機遇、挑戰與設計如今,支付方式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現金使用量急劇下降、私人發行貨幣泛濫、各種新的支付手段正在興起。為了維護貨幣和金融的穩定,英格蘭銀行像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一樣,正致力於探索和發展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英格蘭銀行認為,儘管CBDC帶來了許多機遇,但它也可能會給維持貨幣和金融穩定帶來巨大的挑戰。CBDC與銀行的發展息息相關,如果要引入CBDC,就需要非常仔細地設計它。
  • ...數字人民幣|數字貨幣|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
    「數字人民幣」真的沒來,假的都出來了!看央行的詳解?央視財經對數字人民幣的解讀央視財經解讀表示,我國法定數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把數字人民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綜合起來,目的是取代一部分現金。實際上就是現金的數位化升級。
  • ...包括滙豐銀行、埃森哲和塞巴銀行。以尋求通過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2020-07-20 21:08:13來源:FX168 【法國央行選擇八家金融科技公司試驗數字歐元】據Decrypt消息,法國中央銀行選擇八家金融科技公司參加了數字歐元的試驗,包括滙豐銀行、埃森哲和塞巴銀行。
  • 深度解析央行數字貨幣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二元模式,又稱為「雙層運行體系」,指中央人民銀行先把數字貨幣以100%準備金兌換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在通過這些機構向社會公眾進行發放法定數字貨幣。二元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商業銀行現有貨幣發行流通系統,並將部分軟硬體設計任務分擔到相關金融機構,有效降低中央銀行所承擔風險,專業化中央銀行監管職能,減緩「狹義銀行」對現有貨幣體系的衝擊。
  • 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數字貨幣|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支付寶|...
    導語:近日,網上流傳一張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在農行帳戶內測的照片。有媒體消息稱,這是蘇州相城區在試點央行數字貨幣。隨後,4月17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就央行數字貨幣內測一事做出最新回應。戈清平/攝戈清平近日,網上流傳一張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在農行帳戶內測的照片。
  • 大參考:日本將對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進行實證試驗
    周邊市場巨豐頭條日本將對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進行實證試驗日本銀行準備正式開始對該國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CBDC)進行實證試驗。日本銀行雖然現階段還沒有具體的發行計劃,但已計劃深入研究「數字日元貨幣」。據悉,關於實證試驗的開始時間還未確定,將考慮和民間進行合作。 國內方面,央行召開2020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會議指出,2020年下半年,法定數字貨幣封閉試點已經順利啟動。積極穩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加快建立覆蓋全市場的交易報告制度和總交易報告庫。
  • 【招商策略】全球央行加速布局,數字貨幣呼之欲出 ——數字貨幣...
    它的本質是一段加密數字,是紙幣的替代。國際清算銀行在關於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的報告中,將法定數字貨幣定義為中央銀行貨幣的數字形式。法定數字貨幣與區塊鏈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存在多種技術路線,區塊鏈只是其中一種。法定數字貨幣可以基於區塊鏈發行,也可以基於傳統中央銀行集中式帳戶體系發行。由於法定數字貨幣必須由央行來發行,所以它本身具備計價手段,交易媒介等貨幣屬性,內在價值具有穩定性。
  • 中美歐加速數字貨幣應用研究 「數字人民幣」尚在測試
    美國《華爾街日報》21日報導稱,在準備官方數字貨幣方面,中國已經領先世界其他國家。今年以來,歐洲和美國的央行和企業也紛紛加快研究速度,爭取早日推出官方數字貨幣。路透社21日稱,上周市場傳出農業銀行正在內測央行數字貨幣的消息和截圖,並稱蘇州的政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部分工資,將經由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通過數字貨幣代替發放。央行21日表示,當前網傳信息為技術研發過程中的測試內容,並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美國《華爾街日報》21日稱,從2014年至今中國央行對數字貨幣進行了長達數年的研究。
  • ...數字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穆長春|...
    日前「市場上已出現假冒數字人民幣錢包」衝上熱搜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我們已經發現市場上出現了假冒的數字人民幣錢包。」穆長春表示,數字人民幣發行後,大家仍然可用微信支付、支付寶進行支付,只不過「錢包」裡裝的內容增加了央行貨幣。同時,騰訊和螞蟻各自的商業銀行,即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也屬於運營機構,所以和數字人民幣不存在競爭關係。不僅不存在競爭,數字人民幣的發行還要各方共同努力。
  •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是個需要考慮的話題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是個需要考慮的話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表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是個需要考慮的話題。
  • 中國央行DCEP和libra暗戰三回合|dcep|數字貨幣|歐洲中央銀行|中國...
    4月14日開始,央行數字貨幣在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客戶端以及在蘇州相城區等試點陸續披露;4月16日,libra發布了2.0版白皮書,更具有實際操作性。中國央行DCEP和libra的團隊雖然隔著太平洋,但是卻有暗戰。比如libra白皮書剛發布,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就開始研究;而libra接受美國國會質詢時,也將中國數字貨幣作為競爭對手。
  • 2020全球央行數字貨幣競速:做快還是做對?|英格蘭銀行|美聯儲|國際...
    8月13日,美聯儲理事萊爾·布雷納德在美聯儲舊金山地區銀行主辦的一次創新會議上詳細介紹美聯儲對數字貨幣的研究進展時稱,美聯儲正在構建並測試一種設想中的數字貨幣,該計劃的目標是增強美聯儲對數字貨幣的理解。美國政府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開始加速數字美元研究。
  • ...數字貨幣|滴滴|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支付寶|網際網路公司
    一、央行數字貨幣牽手滴滴昨天,新聞曝出,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滴滴達成戰略合作,探索數字貨幣智慧出行場景應用。同時,滴滴的官網公告上顯示:日前,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滴滴出行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究探索數字人民幣在智慧出行領域的場景創新和應用。雙方期望通過建立合作關係,發揮各自優勢,促進數字人民幣在多元化出行場景中的平臺生態建設,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 麻省理工學院和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合作探索數字貨幣
    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研究一種面向中央銀行使用的數字貨幣。美聯儲理事萊爾·布雷納德在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的演講中表示,該項目將構建並測試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的潛在用途。她解釋說,在人們對創建美國政府支持的數字貨幣感興趣之際,美聯儲需要了解數字貨幣帶來的好處和威脅。她說:「像其他央行一樣,我們正在繼續評估CBDC作為現金和其他支付方式的補充的機會和挑戰,以及它的使用案例。對美元的需求依然強勁,我們將繼續致力於確保公眾能夠選擇一系列的支付方式。」
  • 數字貨幣來了,銀行職能將如何轉變?——專訪廣州銀行首席信息官談...
    (圖為廣州銀行首席信息官談新艾與主持人梁欣錄製節目中) 近期,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研發的進展引起社會普遍關注,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已取得較大進展。
  • 國際清算銀行Hyun Song Shin:數字時代支付體系與央行數字貨幣的...
    題記:2020年11月27-28日,「數字金融創新與經濟發展新格局」系列研討會暨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慶祝活動隆重舉行。會議特邀國際清算銀行經濟顧問、研究部主管Hyun Song Shin博士發表主旨演講。本文根據英文演講內容整理,未經本人確認。
  • 一文讀懂數字貨幣:比特幣突破10000美元,A股數字貨幣領漲
    04央行數字貨幣四十年來,加密貨幣的不斷發展,帶來了當前全球性的大規模數字加密貨幣試驗,這也使各國中央銀行不得不嚴肅考慮一個問題:中央銀行是不是也應該發行數字貨幣我國是最早研究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之一,2014 年就開始著手。研究央行數字貨幣首先須回答一個問題,什麼叫央行數字貨幣。對此,各國目前還沒有達成共識,2018 年,國際清算銀行的一篇報告給出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定義,它不是正面回答,而是使用了排除法來進行定義:它將目前存在的各類支付工具進行匯總,然後判定哪些不是央行數字貨幣,一一排除後,剩下的就是央行數字貨幣。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丨全球央行:數字貨幣「求快」還是「做對」
    隨著數字貨幣影響範圍越來越大,各國央行也躍躍欲試,試圖探索一條合法之路。儘管目前國際上已有多種私人部門發行的數字貨幣運行使用,但並不歸屬中央銀行監管,在使用過程中,仍有風險存在。為進一步加強對數字貨幣的管理,近年來,國際上已有多個國家對央行數字貨幣進行研究。而在2020年,各國更是加快了對這一領域的探索進程,包括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紛紛在今年宣布將啟動對數字貨幣的研究,也有立陶宛、巴哈馬、柬埔寨等國在年內發行數字貨幣。隨著央行數字貨幣的隊伍逐漸壯大,部分曾對數字貨幣持謹慎態度的國家也開始轉變態度,更有地區正逐步建立相關監管體系。
  • 細說數字人民幣|全球央行數字貨幣競賽加速,中國的特色在哪
    中國版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從全球範圍來看,國際清算銀行在今年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66家央行中,80%的央行正在研究數字貨幣,10%的央行即將發行本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那麼,截至目前,各國進展狀況如何?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在這場全球競逐中又有什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