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飛揚冰上運動中心撰寫的這篇冰球的規則難點介紹,由於2014年-2018年這一周期國際冰聯執行新規,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把更改的規則詳細說一下,以面在這個賽季的觀球中產生誤解,在保留了大部分原文的基礎上,以下是改進版的
冰球,是各由6名球員組成的2個球隊之間在冰球場上滑冰進行的一項充滿力度和速度的運動。運動員的目標是將冰球——一種1英寸(2.5釐米)厚、直徑為3英寸(7.6釐米)的小而堅硬的橡膠圓盤形球——射入對方球門或球網。冰球重量介於5又1/2至6盎司(156至170克)之間。冰球運動員通常使用長球桿。
冰球運動起源於19世紀中期的加拿大。冰球運動在加拿大非常流行,在美國也很受歡迎,NHL(國家冰球聯盟)是美國四大職業體育聯盟之一。20世紀早期,冰球運動成為加拿大的全民體育運動。在歐洲,這項體育運動開展得最狂熱國家有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芬蘭、俄羅斯和瑞典。自1920年開始,冰球運動一直是冬季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冰球在我國還是一項相對有點陌生的運動,下面的冰球規則介紹不求「刨根問底」,但求「簡單直白」,方便入門。
獲勝
冰球和足球一樣,把球射進對方球門得一分,比賽結束後得分高的球隊獲勝。
賽時
冰球比賽場賽時60分鐘,分為三局,每局20分鐘,局間休息15分鐘;如果雙方戰平,則進入加時賽,採用「金球制勝」;NHL季後賽的加時賽沒有時間限制,直至「金球」產生,比賽方可結束。
球員
每隊每場可有球員20名,同一時間上場比賽的球員有6名,其中包括1名守門員;加時賽時,每隊要少一名球員,即5對5。
換人
由於冰球運動員的滑行速度快,規則開放,衝撞激烈,體力消耗很大,因此通常一名球員在場上拼殺一段時間就會被換下來休息。冰球比賽的換人可以隨時進行,也沒有換人次數限制,只要下場的球員脫離冰面和比賽區,替換的球員即可上場。
裁判
每場比賽在場內有4名裁判員,他們也穿冰球刀和球員一樣滑行。他們均穿黑白條上衣,黑色褲子,其中兩名雙臂佩戴紅袖章的為主裁判員,他主要負責處罰犯規的隊員,判進球得分與否,並負責管理全部比賽。另外兩名稱為邊線裁判員,主要負責判定「越位」、「底板球」,以及除開球以外的一切爭球,並協助裁判員工作。在場外工作的還有計時員1名、記罰員2員、監門員2名、記錄名3名、宣告員1名。(還有電視裁判1-2名)
犯規
冰球比賽規則很開放,衝撞場面是時刻上演,甚至在NHL比賽中允許雙方球員單挑打鬥;但是仍然有一些規則球員必須遵守:不準用冰球桿打人、杆刃戳人、杆柄杵人、橫杆推人、用杆勾人、抱人、絆人、膝或肘頂人、踢人、侮辱對方或幹擾對方、幹擾裁判等不良行為,此外也不準用手抓球、故意移動球門、故意射球出界、場上人數過多、高杆擊球、投扔球桿等,違者根據犯規的性質與程度,分別給予小罰、隊小罰、大罰、違例,嚴重違例、取消比賽資格、罰點球等處罰。
處罰
小罰:犯規球員離場到受罰席受2分鐘的處罰,該時間內該隊場上不得增補球員。
隊小罰:犯規隊派一名球員至罰席受2分鐘的處罰,該時間內該隊場上不得增補球員。
大罰:犯規隊員離場到受罰席受5分鐘的處罰,該時間內該隊場上不得增補球員。
違例:犯規隊員離場到受罰席受10分鐘的處罰,該隊場上可立即增補球員。
取消比賽資格:犯規隊員離場到更衣室,被停止該場及下一場的比賽資格,該隊場上過5分鐘後方可增補球員。
罰點球:非犯規隊的一名隊員在沒有任何人幹擾的情況下單獨對對方守門員進行一次攻門,有點類似足球比賽中的點球。
規則難點一:越位(Offside)
藍線就是「越位線」,見左邊的球場示意圖,紅線把球場分成兩半,每個半場又都有一條藍線,如果攻方從左往右進攻,球在越過對方半場的藍線時,此刻裁判會觀察藍線內的球員,如果有攻防球員先於球越過藍線,則算越位;簡單的說,冰球越位和足球越位很相似,可以把藍線看成最後一名防守球員,這樣就好理解了,也和3對3籃球一樣,球出了藍線,所有進攻球員都得退出藍線。(個人認為,足球的越位是人和球的位置,而冰球的越位是,球,球員最後面的冰刀和藍線的位置)
規則難點二:底板球(Icing)
足球比賽中防守球員有「大腳解圍」之說,目的是將球遠遠的踢出本隊的防守區域以化解危機;但是在冰球比賽中,「大臂解圍」很可能要算違例。
冰球比賽中防守方如果沒有把球帶過紅線,在自己的半場把球打到對方的底板區的話,那麼裁判就要吹哨,停止比賽,把球帶回防守方的禁區內的爭球區重新爭球,這就是「底板球」,或叫「解圍違例」。此舉主要是為有利於進攻所設置,不讓防守球員輕易解圍。
在奧運會和國際比賽中,球只要打到底板區,裁判即可吹罰「底板球」。NHL規則稍有不同:防守方把球打到底板區後,第一個觸球的必須是對方球員,裁判才吹罰「底板球」。
以上是舊的規則,2014年開始國際冰聯和NHL統一了底板球的規則,這個規則叫混合式底板球
就是,當形成底板球的時候,攻方和守方看誰先跑到攻區兩個爭球圈圓心連接線所形成的虛擬延長線上,如果底板球方先跑到,那麼底板球取消,如果攻方先跑到,那麼邊裁要吹哨停止比賽,將回到守方端區爭球,且守方不得換人。
此新規在NHL施行了一年之後非常不錯,大大減少了觸碰式底板球帶來的受傷風險,也大大減少了比賽停賽的次數讓比賽順利進行,所以國際冰聯也決定在這一周期中使用新的底板球規則
攻方先跑到延長線 這種情況可以理解為「長距離傳球」,而不是「大臂解圍」。「底板球」是一個比較複雜的規則,裁判可以視各種情況而決定吹罰與否;比如說解圍時球直接飛向球門(可以理解為遠射),解圍時球碰到了對方球員,解圍的球速太慢而對方肯定有時間回追卻故意讓球進入底板區,這些情況裁判是可以不予吹罰的。
最後需要注意一點:如果防守方的場上人數少於對方時,則防守方沒有「底板球」的限制,可以放心的「大臂解圍」,但是「底板球」對人數佔優的一方仍然有效。
以上是冰球規則的簡單介紹,要想更深入的了解冰球規則細節,就不能紙上談兵了,需要感興趣的朋友在觀看精彩的比賽中深入解了